廣州人看「陸港矛盾」

近幾年來,香港與大陸兩地間的矛盾,即所謂陸港矛盾,似乎越演越烈,不斷被激化,且有不斷升級之勢。雙非父母之子女佔用香港資源、D&G拒港人攝影風波、大陸水貨客佔領上水、大陸人於香港行為不檢、「普教中」、部分機構及商家使用簡體字而非正體字……一次又一次的事件,讓陸港兩地市民勢成水火。不過,本人在此處不討論陸港矛盾,而是以廣州人的角度去理解陸港矛盾。

view-from-a-cantonese

因為地緣關係,廣州吸收了不少香港文化,因而在某些地方都與香港有相似之處——同樣看香港電視,使用同樣的粵語譯名或稱呼,以粵語口語於即時聊天工具作交流,等等。而因為這些相似之處,廣州人與香港人基本上可以「零障礙」交流。

對於引發陸港矛盾的一系列事件,其實,在廣州,某些事件也有相似的「版本」,首先說說「普教中」。香港的所謂「普教中」,旨在以普通話作為主要教學語言來教授語文,但普通話並非香港的主要流通語言。而在廣州,因其是中共治下中國大陸的城市之一,則必須,或者說,無可避免地使用普通話作為主要語言來授課。

本來,普通話授課,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一直相安無事,但近年,某些學校,未知是曲解了「推普」政策,還是有心跟粵語作對,提出了一些明顯不合理的要求,針對包括粵語在內的非普通話語言,例如,要求學生只要在學校範圍內皆必須講普通話,甚至在學生回了自己家也要講普通話!當中的表表者,就是廣州冼村小學,其校長當日接受廣東電視台珠江頻道《今日關注》記者訪問時,公然表示學生於學校範圍內只准講普通話,其它任何「方言」均禁止講,當中包括粵語。

該校校長對學校要求的解釋是,「只是按照國家的規定去做」。那麼,規定有清楚列明學校學生不得使用普通話以外的語言在課堂以外的場合作相互交流嗎?課間閒聊也只能用普通話?又或者應該這樣問:推廣普通話,真正目的是什麼?是要人們懂得使用普通話,還是要求人們只能用普通話?如果以冼村小學校長所述之方式普及普通話,本人可以直截了當地說,這不是推廣,這是強制使用,粵語叫做「夾硬嚟」!

第二個要列舉的例子,則是大陸旅客在香港行為不檢。隨地便溺,搭乘地鐵期間進食……此等不檢之行為,不止一次在香港發生,也不止一次被媒體報道。而這類不檢的行為,在廣州也經常發生,本人亦「有幸」親眼見到。而面對這些行為,廣州與香港的不同之處在於:香港人可以挺身制止,而相當一部分廣州人只會袖手旁觀,未知是不敢制止,還是抱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在此本人也要「懺悔」一下:在撰寫此文的10多小時前,本人在廣州街頭某處的地下通道親眼見到一婦人幫其兒子在街上公然小便而沒有制止)。不過,袖手旁觀似乎也有一點兒「道理」——這些人作出不檢的行為後,絲毫沒有羞恥感,面對他人對其行為的指責,非但沒有反省,反而理直氣壯地反駁,全然不覺自身行為是如何困擾旁人。而此點,穗港兩地卻驚人地一致。可能吧,兩地市民所碰到的,是同一類人。

本人列舉以上兩個例子,旨在告訴大家,穗港兩地遭受同樣或者相似的衝擊,因而,面對陸港矛盾,本人予以同情,雖然對於部分港人面對矛盾所作出的一些行動,本人並不完全認同。今日陸港矛盾之深,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共政府兩者都要負上最大責任。

以近期的水貨客肆虐為例,香港特區政府完全有正當理由禁止水貨客擾亂香港社會秩序,可至今卻沒有做任何有效措施,而最根本原因乃是中共政府沒有為本國食品安全真正嚴格把關,印出一連串食品安全事件,導致國民對自家產品失去信心,從而轉往香港搶購有關商品。

說到水貨客的問題,則不得不講講早年大陸遊客前往香港搶購奶粉的事。因大陸人對本國奶粉之質量高度擔憂,而前往香港瘋狂搶購奶粉。本來這是好事,帶旺店鋪生意嘛,但問題因此齣現了——香港供應的奶粉,其實只面向港人,突然有大批大陸人南下搶購,自然就會供應不足,影響港人的需求,一些港人因此有微言。偏偏有部分大陸人,對自己能在香港買到奶粉沒有一點感恩之心,面對港人的微言,竟說什麼「沒有我們香港早就完了」!這簡直是大言不慚!你們這些人,沒有香港的優質奶粉,你們的孩子才完了!

一些學者提出,陸港矛盾,根源是「文明的衝突」「文化的差異」。本人當然認同,但尚有一點不得不說,即使知道有文化差異,如果外來一方不尊重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矛盾則無日無之。正如廣州,可以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但包容的前提是首先要求外來人尊重廣州自身的文化,包括學會粵語,如果是要長期在廣州生活和工作。香港也一樣,香港自身文化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後才可以講包容。

陸港矛盾,每個相關的人都應該好好反思。■

轉自: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