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日本的大米供應出現危機,米價暴漲,較上年同期上漲17.2%,為20年來最大漲幅。其中,越光米上漲15.6%,粳米上漲18.0%。在日本東京、大阪等地的超市和米店裡,已經開始出現大米供應緊張甚至斷貨的情況。
日本「米荒」明明是個大新聞,結果在互聯網上卻變成了「消失的新聞」,不但沒人提,還有人洗地說——「大米不是日本的主食,日本人一點都不慌」。
這幫二鬼子,比日本人都自信。
這些人一點也不明白日本人的飲食結構,日本的飯桌上可以沒有肉沒有魚,但沒有米飯、納豆和味增湯是不行的……在日本,大米消費量佔糧食總消費量的約三分之二。日本還對本國大米執行嚴格的貿易保護政策,限制大米進口,保護本國水稻,以至於日本產的大米價格是美國的5.6倍、泰國的9.5倍,平均生產成本比美國高出10倍。
日本人吃飯和餵貓差不多,因為他們連大碗的米飯都沒有,不鬧米荒的時候,也是一小坨一小坨地吃,在日本根本享受不到吃飯的快樂……什麼「貓飯」、「醬油拌飯」、「茶泡飯」、「咸梅乾米飯」,米沒有幾粒,菜等於沒有,正常人看到他們的飯桌,是會抑鬱的。
但無論他們的「配菜」換成哪種醃菜,米飯都是一餐的主角,沒有米飯,日本人一頓飯根本就沒有熱量吸收。
反倒是中國人確實不太在乎主食吃什麼,因為中國食物太豐富了,中國人均蛋白質攝入量早在2021年就已經超越了美國,達到124.61,日本更是拍馬都趕不上,他們只有99.91。
中國人均蔬菜水果消費量是日本的4倍,肉類是1.4倍,水產品佔1.1倍,中國人均消費肉類65公斤,日本50公斤;蔬菜450公斤,日本100公斤;水果170公斤,日本50公斤;水產55公斤,日本48公斤;食用油28升,日本21升;香腸4.6公斤,日本4.2公斤;堅果中國人均10.5公斤,日本4.3公斤
2019年中國大陸1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達到了175.7釐米,日本青少年身高已經開始倒退了……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吃東西,是因為他們吃的東西實在太少、太貴了,連肉、蛋、奶、蔬菜、水果,甚至是海鮮的平均消費水平都不如中國了,對了,他們是把海帶這種東西也算海鮮的……都是「發達國家」了,結果老百姓就過飯團味增湯的日子,如今更是吃個大米都成問題,「發達」了個狗屁。
日本部分地區7月開始出現「大米荒」,現已波及該國更多地區。農林水產省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日本大米民間庫存量為156萬噸,同比減少41萬噸,創1999年以來新低。
大阪府約80%的零售店出現大米斷貨情況。在首都東京,許多超市大米貨架空空。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埼玉縣、福岡縣、大分縣和廣島縣等地。
實際上,日本米荒已經鬧到了需要國家力量「賑濟」的地步,東京、大阪等多地超市的大米出現斷貨或限購情況。大阪府26日呼籲日本中央政府盡快投放儲備米,以緩解供應緊張。但是日本政府拒絕「賑濟」,理由非常「哈耶克」,他們認為儲備大米是日本的重要飼料,有更大的價值,而且米商資本家的利益更重要,不能為了日本屁民的生活而傷害偉大的自由市場……最後只能「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擔」。
鳳凰網的李淼醬給日本米荒找了「四大理由」,1、天氣原因,酷暑難當,水稻不努力;2、外國遊客吃了太多大米;3、大米漲價;4、因為地震恐慌,愚民搶購……勸大家不要擔心,只要日本政府發動救濟,只要新米上市,一切就會好起來。
實際上,並不是日本政府不肯「投放大米賑濟」,而是日本政府手裡的儲備糧食太少了,杯水車薪,他們可沒有「日儲糧」,長期當美國的經濟殖民地、「櫥窗國家」,以為有錢就能買到一切,根本就沒把「糧食安全」放在心上。
實際上,自從南朝鮮人從中國背大米回去倒賣開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一大票美國走狗「發達國家」的真相——他們連國家都算不上。
他們真以為大米、蔬菜、牛肉都是從貨架上長出來的,然而在現代工業化的時代,每一粒米背後都是強大工業體系的支撐,沒有自主化肥工業、沒有龐大的農田水利、沒有獨立自主的內政外交、沒有規模化優勢,大米都能短缺。
日韓缺大米的根本,不是什麼「天氣、遊客、市場、愚民」,而是他們缺化肥了。為什麼缺化肥?我哪知道,自由貿易,市場經濟,想必他們得罪了哈耶克,得罪了甲方吧。
一天天只顧遠程養殖,最後自己飯都吃不上了……
自八月份以來,日本的米價顯著上升。例如,花越前米的價格已接近4700日元(每10公斤),而在米荒之前,這種米的價格僅為3500日元左右。
米荒居然還導致了日本風俗業的繁榮,2024年初,東京的「神侍少女」的數量明顯上升,年齡也變得更加多樣。街頭上,年輕的女性、中年的女性,甚至還有一些年長的女性……
回旋鏢又來了——以日本影視文學的作風,到了年底,也不知道一袋大米可以換多少個櫻花妹?■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