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中國走自己的路,終會把美國自己的路堵死

風留痕

儘管美國不承認在與中國「脫鈎」,可「去風險」也好,「去產能」也罷,就是變相「脫鈎」,欲建「高牆小院」封死中國的路,也就是在逼中國走自己的路。問題是,逼中國走自己的路,會把美國的路堵死。

打壓遏制中國,這是美國的「兩黨共識」。儘管拜登政府一直不承認是在與中國對抗和推動脫鈎,可實際上中美關係卻日益疏遠。

在脫鈎受到了世界普遍拒絕和抵制之後,美國就又提出了「去風險」,隨之又提出了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也就是掀起了「去產能運動」。

中國「產能過剩」,實際上就是「去中國風險」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切入點,凡是中國進入先進或領先的行業領域,都被美國視為是安全威脅和風險。

然而,「去風險」過於泛泛,中國的強勢產業也實在太多,想「去」也「去」不過來。重要的是過多「去風險」實際上也就等於是脫鈎。

而製造「中國產能過剩」的謬論,把矛頭直接指向電動汽車、清潔源等特定的中國領先的領域,利用歐洲失去這一領域優勢的不甘和恐懼,則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正因為如此,一直猶豫不決的歐盟,竟然先於美國對中國發起了「關稅戰」。

美國之所以提出要與中國脫鈎,是由於此前設計的「接觸戰略」,在促進了中國大發展的同時,也並沒能改變或演變中國,更沒能把中國引向混亂。

既然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既然中國從與西方「接觸」中獲益,也就證明瞭接觸戰略的失敗,自然也就只能是再一次脫鈎了。

然而,脫鈎也就罷了,各過各的日子老死不相往來也沒什麼,可美國連中國獨立自主發展之路都想堵死,那就是又提出為中國建立「高牆小院」,就是要徹底堵死中國的發展之路,其用心真可謂是惡毒之極。

儘管中國一直避免脫鈎,可也不能因此犧牲自己核心利益和發展利益,更不會接受美國霸權的控制。

因此,中國也就必然另尋「出路」,利用自身一些優勢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建立一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秩序體系也就是當務之急了,也是一種必然。

從自身來說,中國提出了建立基於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經濟圈,這既是發揮中國特有的「獨立自主自立更生」優勢,也是最大限度挖掘自身的潛能。同時,以國內大循環經濟圈的強大吸引力推動建立更適合中國的外循環經濟圈。

中國可以獨立於美國之外,或與美國脫鈎,但卻不獨立於世界之外,更想建立一個新世界。

既然現有由美國創建的秩序體系規則受到嚴重破壞無法正常運轉,那就借助「百年未遇」之世界變革的東風創建新的秩序體系和規則,以此倒逼世界秩序的改革與建立。

那麼,第二步或第二大重點就是積極推動對外合作大局,也就是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

在積極推動雙多邊合作的基礎之上,推動中國+區域組織合作模式,把區域合作整合在一起,也就是推動「南南合作」,或者說是非西方國家合作體系。

金磚國家合作以及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擴大,則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或者說RCEP的合作,可以說是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之下,中國與東盟的經濟表現則成了世界的亮點。

這一次中非合作論壇領導人峰會,將加速推動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的南南合作大潮正在興起。

而此時的美國,嚴重破壞了自己創建的秩序體系規則,實際上就是「削足適履」,等於是自動削弱了美國的霸權。

美國全球稱霸,目前與歐洲的分歧與矛盾也在加深。特別是美國一直拒絕與最大的盟友歐盟談貿易和投資協定,通脹削減法案更是使雙方的經濟關係產生齟齬。不僅非西方國家的反對美國優先,連歐盟也不接受。

不管是推動脫鈎「去風險」還是推動「美國優先」,反而使美國越來越孤立於世界。沒把中國關進「高牆小院」美國自己卻正在封閉自己,原本想堵死中國的發展之路,沒想到美國自己卻正在無路可走。

具體說到美國這一次搞的中國電動汽車與光伏產品的「去產能」運動。

光伏風能產品,是清潔能源的重要領域。沒想到在這一領域里的發展中國佔據了世界大半壁江山,特別是在應對氣候危機或者說加速實現炭零排放的今天,光伏發電的比例遠遠不夠,產能是絕對不足。

可以說應用前景是非常光明,這可是一個正在興起的市場前景極佳的經濟領域。美國自然不甘心於這麼大一個市場由中國人來佔有。

因此,美國還真有點「知恥而後勇」的味道。正在加大這一方面的投入以搶佔和控制世界市場。然而,中國的產能足以把相關產品做白菜價,美國根本比不了。

不壓縮中國的產能,美國也好歐洲也罷,根本就沒有半點希望,所以必須進行封殺。

然而減排的需要,美國自己又跟不上節奏,只能一邊加強投入,一邊利用關稅手段阻擊中國產品,可這又如何?近年來時不時就鬧一下能源危機,中國廉價的產品依然還是有市場競爭力,關稅最終也只能是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重要的是,對於中國光伏產品的市場來說,「東方不亮西方亮」。通過幫助非洲等國家的能源轉型以強大的優勢佔領非西方國家的市場,等美國產能上來之後,市場還是被中國佔有。

正因為這是誰都清楚的道理,所以美國的相關資本家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自然也就更沒有動力發展美國的光伏產業。不與中國合作,不發揮自己的一些技術優勢,結果就是徹底堵死自己的清潔能源之路。

美國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地打壓中國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相關產品。

主要就是因為汽車一直是西方的驕傲,是科技和製造實力的突出代表性領域之一,也是美西方經濟的重要支柱。

在「減排時代」,電動汽車自然異軍突起。可令美國萬萬想不到的是,中國跳過燃油汽車直接進入電動汽車時代,而且還是取得了後發優勢。

關鍵是,自動駕駛、智能駕駛在電動汽車上才能得到最佳的體現,或者說電動汽車與自動和智能駕駛必然是同步發展,這更是讓中國搶得了先機。

目前在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相關領域,不論是技術研發還是技術設計理念,以及基礎材料和製造能力,中國幾乎是全面領先於美歐。

這比中國的5G領先更讓美歐一些人難以接受,原本是絕對的優勢,一下就被中國實現超越,太不可思議也太不可接受,打壓也就是一種必然。

然而,中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優勢太過明顯,本就嚴重影響了美歐車企的積極性,而美歐對中國加徵高關稅,也等於是宣告中國已經領先以正常手段不可反超,這將徹底打擊其信心。

中國的產能不是過剩,而是壓制住了美歐的產能。加徵關稅,也無助於美歐車企追趕中國,反而會減少電動汽車在美歐的應用,這自然就又影響到美歐的減排或應對氣候危機計劃的實施。

正因為如此,美歐等許多車企已經開始放棄電動以及智能汽車的發展,而美歐一些國家也基本上放棄了減排的承諾,甚至於有的國家又開始啓用或增加啓用化石能源發電了。

一些車企放棄了電動汽車的研發,必然就又把希望寄託在燃油汽車領域,而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快速減少燃油汽車使用的時候,在中國電動汽車不費吹灰之力攻佔非西方國家電動車市場的時候,美歐的燃油車也將走進死衚衕,具有優勢的美歐燃油汽車根本就不會有明天。

由此可見,不僅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等相關領域中國獨家領跑,在減排問題上和清潔能源利用率方面,中國也將獨家領跑。在減排和應對氣候危機方面,中國也將是全球最好。

重要的是,自動和智能駕駛,這個最大的發展趨勢,恐怕也將是中國獨好,難怪馬斯克堅持在中國投資電動汽車,難怪馬斯克頂著壓力在中國提出了自動駕駛「執照」申請,這將使他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和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這就是與中國積極合作的結果。

封殺中國電動汽車相關領域的結果,不但堵死了美歐車企的發展之路,也基本上堵死了美歐一直依靠的燃油車之路。

雖然中國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製造有了巨大的優勢,也並不等於全面超越了美歐。畢竟美國在軟件、芯片以及設計理念等方面還是擁有優勢的,如果與中國互利合作,是可能合作共贏的。

總之,脫鈎去產能,美國是欲堵死中國的發展之路,可中國卻開始走自己的路。而且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逼中國走自己的路,終會把美國自己的路堵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