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一個肯定會讓後人記住,但現在的人們,卻不見得有啥感覺的事,發生了!
什麼事呢?
看這條消息:11月10日,中國就發表聲明,宣佈了黃岩島的領海基線。
同時還公佈了16個基點,還有它們的經緯度!
對這件事,該怎麼來說呢?
現在,最多一個熱搜。
但幾十,甚至幾百年後,時間越長,歷史越久,就越能發現它的意義!
為啥這麼說呢?
先來大致地,聊一下今天話題的主角:黃岩島。
這個島的條件,在南海各個島礁中,其實是非常好的,至少5個優點:
一是它的面積,實在夠大!
它是個大環礁,略呈等腰三角形,東西、南北都長約15公里,包括中間的澙湖在內,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二是圍在它周邊的一圈礁石,非常上道!
首先是它四周,圍著好幾百塊大礁塊,不少漲潮時都能露出水面,就算不能的,漲潮也就水底0.5到3米深。
三是它中間的澙湖,也非常地上道!
水深挺潛的,也就是10到20米的樣子!
到這裡,有人可能要說:水深10到20米,你也說淺?
這就不懂了吧,這些環礁的澙湖,水深100米都挺多!
第四個上道點在於:在環礁和澙湖間,它居然有條天然航道!
寬度大約400米,水深也足夠!
船、軍艦啥的都容易進!
第五個,也是最重要之處,那就是:它戰略位置重要!
上圖!
看到沒有,西沙群島早就在我們手裡;
前些年,南沙有不少地方,因為我們當了一回大自然的搬運工,出現了一堆島。
但這兩處連起來,也就一條線,不夠穩定啊!
我們數學都學過,在所有結構中,三角形可是最穩定的!
在整個南海,哪個地方是三角形最合適的支點?
非黃岩島莫屬!
美國扼控整個北印度洋,打伊拉克、阿富汗,動不動就出飛機,出艦艇的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礁盤面積也也就174平方公里。
只比黃岩島大24平方公里!
而且還是孤島!
而很多人覺得牛叉哄哄的珍珠港,它的面積也是32平方公里,黃岩島的潟湖面積,將近130平方公里,有珍珠港的快4倍!
到這裡,大家是不是看出什麼來呢?
簡答來說,就是如果有一天,我們也在黃岩島,再當一次大自然的搬運工,那整個南海,將基本大勢底定!
誰來都沒用!
到這裡,就得說說「領海基線」這四個字,背後所隱藏的含義了!
宣佈領海基線,首先有個前提,那就是:得先有領土。
我在我的領土上,準備幹什麼事,那是我們的內政!
領海有12海里,之外的12海里叫毗連區,毗連區雖說算公海,但是可以部分行使主權的!
之外呢?
對不起,那就是專屬經濟區了,200海里,外國漁船要是來亂打漁,那對不起,直接扣了!
當然了,這專屬經濟區,可能沒那麼寬,因為那已經到呂宋島上去了!
到這裡,就差不多,就大致把黃岩島這地方,給介紹一遍。
簡單來個結論吧:整個南海,還缺少一塊最後和最重要的拼圖,現在已經開始拼了!
等這個圖拼完後,整個地緣形勢,將為之一變!
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來剝洋蔥了,既然已經剝開了第一層洋蔥,那就接著,再來剝第二層洋蔥了:為啥要在這時候宣佈呢?
這事怎麼說呢?
純粹是菲律賓人自己送上門來的!
事情要從11月8號講起,在當天,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得意洋洋,在總統府馬拉卡南宮,他站在中間,左邊是它的參議院議長埃斯庫德羅,右邊是眾議院議長亞穆亞爾德斯,也就是他姨表兄弟,朝著到場的所有人,樹起一個很寒磣的文件夾!
文件夾夾住的那些紙,是兩份法律:一份叫《菲律賓海洋區法》;一份叫《菲律賓群島航道法》,上面是他剛簽的字,意思是它們生效了!
這兩份法,啥內容呢?
簡單來說,就是菲律賓人說,我們南沙群島相當大一部分島礁,屬於它的「專屬經濟區」!
還有一條更猛:上面還說,「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裡建的全部人工島礁,都屬於菲律賓!
這兩部法律,有道理嗎?
沒任何道理!
1935年,美國給菲律賓制訂的《憲法》,沒黃岩島;
1938年,菲律賓當時出版官方地圖中,沒包括黃岩島;
1943到1944年,美國自己畫的軍用地圖裡,沒黃岩島;
甚至1961年,菲律賓頒布的《領海基線法》,也沒有!
啥意思呢?
基本就是:菲律賓人在家裡,悶頭制訂一部法律,宣佈我們南海的島礁,都是它的不算,連我們前些年在南海建的那些島,也都是它的!
這種話,恐怕連美國人,都是不敢說的呀!
但菲律賓人就敢說!它比美國還牛!
見識了啥叫國小人膽大了吧?
但它就忘了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吹牛要報稅,裝逼要挨揍!
明顯身體瘦得一批,還要硬學者帝國主義,來玩強盜這一手呢?
那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於是反擊馬上就來了,我們直截了當地,公佈了南海各島礁的名稱,同時更要緊的,還公佈了黃岩島的領海基線!
要知道,我們上一次公佈領海基線,還是在2012年,當時公佈的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啊!
都時隔12年了!
說到這裡,大家差不多就明白這是,究竟有多重要了!
於是,我們在這裡,就可以剝開第三層洋蔥了:我們都知道,當年公佈釣魚島領海基線,涉及到的意義,挺大的;這次公佈黃岩島領海基線,會對未來,產生啥意義呢?
當然挺大。
首先是,這事搞成,並且今後根據形勢,一步步往前推的話,之後大家會慢慢地發現:美國海軍將來,會變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講道理。
像美國海軍在南海闖島啦,弄幾個小國家,幾條破船,就敢弄個軍事演習啥的,這種事會慢慢地少起來!
怎麼說呢?
就算是美國海軍,人也總要學會慢慢長大嘛!
如果它不想學會慢慢長大呢?
沒關係,實力是最好的老師。
美國水兵們,一定明白生命這東西,是多麼可貴和難得的!
但這件事,還有更深遠的意義,光從南海講,還是太淺了點。
為啥呢?
我們的目光,從南海移開,穿過馬六甲海峽,會看到一片更廣袤的大洋:印度洋!
我們古代叫西洋!
如果不從地理學,而從地緣角度來看,印度洋是個什麼地方呢?
簡單來說,它就是世界海權的中心!
我之前就講過:哪個國家,如果要掌控世界海權,不是傻乎乎地,從我們這裡往東走,穿過太平洋那一個又一個的既貧瘠又狹小的島嶼,而是進入印度洋!
尤其是印度洋北岸,從蘇伊士運河到馬六甲海峽!
我之前講過:這個區域是世界霸主的寶座,誰能坐上,誰就是世界老大!
至於原因,我也講過了:這一塊地方,是這個世界各種要素的富集之地!
首先是資源!
這一帶是全球資源最富集的地方!
中東的石油、天然氣,不用說了吧?
從它往南,一直到南非,大家還會看到各種世界級的礦產資源,黃金、銅、鐵、鎳什麼的一大堆,品位高、產量大!
控制了它們,就掐住了全世界工業的脖子!
它還是世界的交通要道!
凡是從東亞想要到歐洲去,如果不想穿過西伯利亞的茫茫雪原,就得從它這兒過;想要從亞洲到非洲去,也得從它這邊過!
上面講的還是陸路,如果是海路,有紅海、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還有土耳其海峽!
合併起來,怎麼說呢?
佔住資源,就能攔路收錢!
佔住要道,也能攔路收錢!
究竟重要到什麼程度呢?
這裡簡單說個時間點吧:之前大約從三國起,至少在唐宋,一直到明朝時的1500年,這一整片大洋,是控制在我們手裡的!
如果有人不信的話,可以去看一下14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圖泰的回憶錄。
這位老兄從摩洛哥,一路向東,先跑到東非海岸,看到了一大堆的中國商船,然後坐著,去了印度。
當時統治印度是德里蘇丹國,後來歐洲人的記錄裡,把它吹得挺強盛,好像和我們一個等級。
德里蘇丹國的蘇丹,也這麼覺得,就準備了一大批他覺得很牛叉的禮物,還造不少他覺得技術挺牛叉的船,然後讓白泰圖當使者,出使中國,宣揚德里蘇丹國的國威!
結果搞笑了:印度人造的船,和他們造的船,質量有的一拼,開出沒多遠,就在印度的卡利卡特附近,船翻了,禮物全泡海裡了,白泰圖運氣好,爬上岸了。
他怕德里蘇丹發火,要搞死他,所以不敢在回去,只能在印度各地,到處閒逛,最後去了馬爾代夫。
然後呢?
他運氣好,看到了往來印度洋的中國商船,就搭上了,之後一路平安,啥事都沒有,平平安安地,到了我們的福建。
在中國過了幾年,他又坐著我們的船,還照樣是啥事沒有。
簡直不要太靠譜!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很多坐過中國古代船的外國人記載,簡直是人人驚嘆啊!
但非常可惜,這些記載,我們國人不怎麼感興趣,光關注歐美的大航海時代有多牛叉了。
不過,有個人對這些事,非常感興趣。
此人是誰呢?
卡爾·豪斯霍費爾!
德國著名地緣政治家!
這人挺好玩的,他早年從軍,20世紀初,也就是中國最弱的時候,跑到日本去,當了軍事教官,也抽空來過中國。
後來一戰爆發,他回到德國,當了旅長,參加了戰爭,看到了德國戰敗。
之後他就陷入沉思,看了很多書,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德國如果要推翻英法的世界霸權,必須聯合中國。
當時的中國,可是挺弱的呀:在國際根本沒有話語權,作為一戰戰勝國,連個青島都要不回來。
但豪斯霍費爾不這麼想,他認為: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中國佔據著最為重要的那部分。東亞至中東、非洲沿岸,南到大洋洲波利尼西亞各島嶼,東至太平洋,都是中國人的商船,中國人才是這片廣闊海域自古以來的「支配者」。
和中國相比,英法這種「暴發戶」,其實啥都不是。
卡爾還認為:現在英法之所以能夠主宰海洋,因為中國自動退出了這塊區域,從而被西方拿走了。
既然這樣,那該怎麼辦呢?
豪斯霍費爾說:德國要做的事,就是「喚醒」中國的記憶,讓中國重新想起自己曾對這片廣大區域有過「支配權」,並採取措施,那麼英法霸權就會崩潰。
他還說:中國人肯定能做成,因為中國向來很有韌性,就算虛弱,也是暫時的,一旦中國人崛起,就是英法世界霸權的末日。
到這裡,明白南海明明沒啥事,根本不存在航行自由的問題,而且我們1940年代,宣佈對南海各個島礁主權時,起碼幾十年,各國都沒啥意見,為啥這些年美國突然起來,跳上跳下的吧?
南海是走向印度洋的第一步!
不要老想著第一、第二、第三島鏈,那裡的島嶼,要麼像日本、菲律賓,人多得要死,還沒啥資源;要麼像大洋洲各島嶼,距離遙遠,資源並不豐富;或者乾脆就是茫茫大洋。
千萬別忘記了這件事:印度洋,尤其是北印度洋,才是世界海權的中心!
到這裡,就明白我們今天宣佈黃岩島領海基線這事,究竟意義有大多了:這是史詩級的一大步!
將來,我們會像祖先一樣,重回西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