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核心利益不動搖、以不變應萬變,保持戰略定力、採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對策,把復興強國進程與反制美國遏制戰略融為一體,也就是保持自己的發展方向節奏不變,這應當是中國既定不變的戰略方針。然而,目前出現的特朗普、馬斯克「組合」,卻要把「改造」美國與「遏制」中國融為一體,這應當不在意料之中,或許會打亂中國的既定戰略方針?
都說中國改革開放前30年使中美合作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也被稱之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然而,這種形容實際上並不準確。
一是,美國這一時期設定的是對華「接觸」戰略。
也就是通過密切的接觸,一方面向中國灌輸美國普世價值觀,從思想上或意識形態上來「傳染」給中國,至少可以為美國演變戰略打下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通過密切的經貿合作利用美國的科技和管理優勢來控制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塑造一種中國是永遠的世界第一加工廠,美國是永久的世界第一超市。美國既可以享用中國發展的紅利,也可以有效的控制中國經濟。
二是,美國從未放棄對中國的科技和戰略打壓,對華軍事禁運法令一直都存在。也就是一直嚴格監控對中國的高科技和產品的輸出。同時,一直在強化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基地或軍事島鏈建設。所謂的三島鏈計劃,實際上與目前所提出的「高牆小院」並無本質的區別。
美國一直在引導中國進入美國划定的「無害繁榮」區。目的很明確,中國要麼「無害繁榮」,要麼被美國設下的「島鏈或高牆」封死。
但是,令美國沒有想到的是。中國非但沒有被「西化」,反而創造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社會主義道路更加堅定。
關鍵是,利用美國設計的「接觸戰略」,快速發展壯大了自己,而且是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
這反過來更加證明瞭中國制度道路的正確性,更加堅定了中國的「初心」。
實際上,早在2008年的時候,美國就發現自己精心設計的接觸戰略已經接近失敗,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了戰略轉型,逐漸要把主要打壓目標轉向中國。
既然「接觸」已經失敗,而且「接觸」更有益於中國,在弄懂了「韜光養晦」這句話的意思之後,就開始準備逐漸與中國脫鈎了。
美國變得越來越反全球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認為中國才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當然,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也讓美國產生了嚴重的挫敗感。
雖然美國早就開始不斷增強對中國的戰略打壓,可令其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是越打壓遏制發展越快。遏制中國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美國的「政治共識」,中國也就逐漸成為了美國的頭號「安全威脅」。
近8年來,不管是特朗普還是拜登,都是以打壓遏制中國戰略為第一重點。不同的是手段方式方法而已。
其實,都說特朗普主打貿易戰,實際上拜登把貿易戰進一步的擴大化了,也就是擴大到了高技術貿易戰。之所以覺得特朗普更強勢,不過是拜登的「競爭」定義以及負責任管控雙邊關係的言論更具有欺騙性而已。
特朗普前一任時,主打的是貿易戰,而到了拜登,則是在經濟科技以及政治軍事上全面向中國發起攻擊。目前的中美關係已經到了「准冷戰」的程度,或者說是已經進入了「冷戰式對抗」模式。
也就是說,不管特朗普還是拜登政府,在打壓遏制中國問題上的決心和力度實際上是一致的,或者說是模式節奏上是一致的。
對於處於弱勢地位,以及處於復興強國進程關鍵階段的中國來說,能不對抗就盡量的不對搞,但有一點是必須堅持的,那就是「底線思維」,也就是堅持核心利益不動搖,絕不咽下犧牲核心利益的苦果。
美國推動與中國全面脫鈎,這沒辦法阻止,但美國提出要與中國展開激烈的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中國卻必須是當仁不讓。
美國是希望通過強勢打壓遏制來獲得大國競爭的戰略優勢,而我方則是通過推動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或者說是中國+區域合作的形式,建立獨立於美國之外的合作體系,倒逼世界秩序重構。
這是應對美國脫鈎戰略以及反全球化行為所必須,也是推動世界變革所必須的。
目前對中國有利的地方是,自2008年美國引暴的金融經濟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的所表現出來的強大韌性與後勁令世界囑目,已經逐漸成為了維護世界經濟穩定或經濟復蘇的主動力。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中,中國經驗中國模式,中國人權價值觀,中國經濟的穩定性,表現出來的是更強勢。
這對於西方世界來說,產生了極嚴重的挫敗感,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則是得到了強烈的啓示。中國的全球發展觀治理觀、合作觀,中國經驗和模式,才具有較強的「普世價值」。
而與中國相對的是,美國形象的嚴重受損,不要說發展中國家,連美國最親密的歐洲盟友都開始對美國說不。反對霸權主義,建立多極世界,堅持戰略自主,也就成為了國際政治的主流思維。
結果必然是,美國日益孤立,更無法破壞中國的對外合作大局,爭取到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合作與支持,又代表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推動世界變革或秩序重構問題上,中國自然就佔得了先機。
美國的打壓變成了中國推動世界變革的動力,而中國推動世界變革,同樣也是在打壓遏制美國霸權的發揮,這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好處。
如果特朗普這一次重新入主白宮後,依然採取過去的打法,那中國的打法自然也就堅持以為我主的打法不變。然而,馬斯克意外加入到了特朗普團隊之中,這就給美國的內外戰略增加了意想不到的變數,或許中國不得不隨之對戰略進行調整,戰略節奏、鬥爭方式也必然要隨之改變了。
我們可以看清特朗普,但目前似乎卻難以讀懂馬斯克,一個低調的商人突然對政治產生了狂熱,這恐怕是史上罕見的事情,必然會給美國政治帶來新的變化。
一向對政治低調且一直支持民主黨人的馬斯克突然「押注式」支持特朗普,他這是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特朗普是一個美國(孤立)主義者,或者說是反全球主義者,而馬斯克則應當是一個全球主義者,這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政治理念。
但是,雙方也有共同點,那就是都急著要對美國政府體制進行重大的「改革」,也就是都發現了美國政府的效率低下和巨大浪費,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也是美國政治體制當初設計的需要。
或許正是這一點才把特朗普和馬斯克聯繫到了一起,如果特朗普不是承諾給馬斯克建立一個「政府效率委員會」,恐怕馬斯克也不會如此堅定支持特朗普。
那麼,這個特朗普已經正式確認的「政府效率部」,對馬斯克到底有什麼重大的意義?難道就單純是為了反傳統反建制反精英?恐怕不是那麼簡單。
從目前透露出的一系列消息來看,至少馬斯克是借這個效率部進入特朗普政府執政團隊之中,而且似乎他已經成為了團隊的核心成員,團隊還沒有正式展開工作,甚至於還沒有組建完畢,內部就已經傳出對馬斯克強烈的不滿聲音了,儘管並非實職,但其「影子作用」卻不可忽視。
特朗普要發展化石能源,減少對電動汽車等領域的相關補貼,這對美國電動汽車相關產業將是重大打擊,這會讓馬斯克的特斯拉一家獨大。
重要的是,特朗普要放開自動駕駛的相關限制政府措施,這也有利於特斯拉。
日前又傳特朗普要加大對AI產業的支持力度,取消AI產業發展的限制措施。在世界上率先進行腦機接口研究的馬斯克旗下公司,又將獲得重大的發展機遇。
日前特朗普現場觀看了SpaceX的「星艦」試射,則預示著未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將會從NASA獲得大筆訂單和科研款項。
也就是說,馬斯克這一次「從政」,最直接的效益就是有助於他締造商業帝國夢想的實現。
馬斯克從小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那就是「拯救人類改變世界」,這就決定了他會是一個全球主義者而非單純的美國主義者。
而這正是他與特朗普本質上的不同,也是他與特朗普能否深入合作下去的重大疑問。
儘管如此,但一開始的時候,這二位肯定會求同存異,第一要務就是推動美國政府的改革。
裁減3/4的公務員,削減2萬億美元的財政支出,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要反建制和建立一個強勢的政府,則是直接顛覆美國實行了200多年的傳統政治。
重要的是,特朗普在強力改革政府體制和運行機制的同時,還將成立特別調查小組,重新調查2020年大選中的舞弊指控,以尋找確鑿證據來證明自己當年的觀點是正確的。
這不僅是要清算拜登和民主黨人,也是要對當年因國會山暴亂事件而被扣以「煽動暴亂罪」帽子的反攻倒算,至少是要還自己一個清白。
這兩大任務,任何一項都足以在美國內部引民軒然大波,美國內鬥加劇是一定的。
內鬥加劇,肯定會影響到對外戰略。關鍵是,內鬥激烈對美國經濟肯定會有傷害,特朗普還會有能力承受與中國進行激烈的貿易戰嗎?
中國將如何利用美國內亂的大好時機?這就成了重中之重。儘管中國不會干預美國政治,但充分有效利用美國政治內部,調整細化對美戰略,也絕對是應當的。
另外,馬斯克是一個全球主義者,而特朗普要反全球化,這是一對難以化解的矛盾,就算馬斯克不會干預特朗普的貿易戰,可畢竟貿易戰對馬斯克企業也是一個打擊。
特別是特斯拉的在華業務會受到極大的不利影響,馬斯克會犧牲在中國的利益嗎?他會放棄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嗎?失去了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特斯拉還能保持領先地位嗎?
另外,特朗普這一任期,不僅要應對的是美國的內亂和中美貿易戰,他還得處理好烏克蘭戰爭和中東戰亂這兩大難題,這可不是他一句立即停戰就可以停得下來的。
還有就是特朗普如何處理對歐盟的關係,這也是一大難題。
中國的麻煩主要就是美國,而美國的麻煩可不止中國一個。在美國陷入重大的戰略困境的情況之下,或者說內亂加劇且日益孤立的情況之下,中國是順勢而為?還是強勢反制?這恐怕是一個新課題。我們不得不認真衡量利弊得失,謀定而後動,這就是說特馬組合或許會打亂中國既定戰略方針的重要原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