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張志剛: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兼行政會議成員

2014年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公布了中國全國294 個城市的競爭力指數和排名,在綜合經濟競爭力的排名,深圳首次超越香港排在第1名,香港退居第2,而上海和台北分列第3、4。

Hong-Kong's-competitiveness

港人難接受被深圳超越

全球不少研究中心都進行形形色色的排名,這些排名都是按照某一種方法或公式來進行,排名就是某種特定方法或公式的結果。結果就是結果,而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如果用同一套方法或公式去運算排名的指標,深圳取香港而代之,那其實已說出某種實質改變。而就算不去運算各項數據來進行排名,香港和深圳的國民生產值已經是並駕齊驅、伯仲之間。而估計今年深圳的生產值會輕微超前香港。兩地生產總量相若,但深圳在2013年的增長率是7.8%,而香港則只停留在2.9%。深港位置相若,而深圳的前進動力是兩倍半於香港,所以就算不去計競爭力排名,只是排GDP的實質總量,深圳也會在2015年內超越香港。

香港人在過去一直都有一種雙城的情意結,首先是以新加坡為假想競爭對手,而新加坡當年也同樣以香港為假想敵。但星港鬥一段時間之後,新加坡已經在硬數字上超越並甩開香港。在去年5月27日的本欄,個人已經引用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分析。新加坡由一直落後香港的形勢下急起直追,在2001年GDP僅及香港的一半,2003年在人均所得已經追上香港,到2010年更在總量上追上。

新加坡只以香港七成左右的規模而可以後來居上,這種成就可以說是有目共睹。而新加坡不止是追上香港,在經濟增長和人均所得的坐標上更是鶴立雞群,傲視所有發達國家。香港給新加坡甩開之後,轉而盯著上海作為假想對手,滬港情結取代星港情結。但冷不防今次中國社科院的排名,香港不是輸給上海,而是毗鄰的深圳。對許多香港市民而言,深圳還是他們假日北上消閒購物的地方,認知可能還是羅湖商業城的A貨市場,他們很難理解又或者接受香港被深圳超越。

在兩個多月前,本欄已經介紹過深圳在高科技產業上的發展和成就。深圳用了10年時間,由一個低端加工製造業基地,變身成為全世間著名的高科技產地,全球前3 位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之中,有兩間是在深圳落戶。深圳生物科技公司也進佔世界前列,而且深圳也成為風險投資、新募基金等創業資本的主要中心。深圳負責高科技的官員在跟香港訪問團介紹深圳高科技成就時,特別拋下一句:香港市民應該重新認識深圳!

精力放政治爭拗香港不搞深圳搞

跟負責編撰《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的倪鵬飛教授討論這項研究時,倪教授特別稱許深圳在創新和高科技的成就。深圳的轉型,基本上是靠創新和高科技帶動。在創新方面,深圳的能力尤在上海之上。當然,深圳在創新上的優勢是一個外來人口的新城市。創新自然要冒險,只有肯拼搏、肯冒險、敢創新的人才會去深圳。而且,深圳還有一個地理上的優勢,就是與東莞和香港為鄰,兩地都無條件地支援深圳。東莞自己可以創新的條件有限,所以集中其能力在製造支援。而香港有大好條件,但卻好整以暇,把精力放在政治爭拗:佔領中環、拉布、司法覆核一大堆。創新的對象不是高科技,而是編寫最長最爛的粗口歌。香港可用於創新和高科技的資源,被深圳輕而易舉地借來一用。深港只是一河之隔,往來便利。香港不搞深圳搞。近年經常被深圳拿來做新興樣板企業的無人機生產商大疆,創辦不到10年,市值已達100億美元,管理及科研班底,其實就是來自香港。香港不飛,那就深圳飛了。這種情況就有如1949年大陸只搞社會主義不搞資本主義,往後30年的精力用來搞政治鬥爭,搞政治運動,長年累月,樂此不疲,大量資本和人才,連逼帶趕的送來香港,結果成就了一個世界經濟奇蹟。

而60年後,搞鬥爭的專注抓發展,抓發展的卻去搞鬥爭,歷史的諷刺,莫過於此。

對於深圳高科技的成就,倪教授用了一句唐詩來總結:輕舟已過萬重山。深圳轉型和基礎打造的階段已經完成,最艱難的階段已經捱過去,往後的日子會相對平坦和穩定,也會步入收成期。

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原詩是: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如果「輕舟已過萬重山」是對深圳最貼切的形容,那「兩岸猿聲啼不住」,似乎就是香港的最佳寫照了! ■

原文轉載自《明報》 2015年5月20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