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訪滬,意味著政改議程開始與北京短兵相接。兩個月後,港府政改諮詢將結束,北京屆時的態度將直接影響港府呈給立法會的方案。
對於北京來說,能否贏得溫和泛民支援,是政改方案能否通過立法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的關鍵。這勢必回歸政治學的「黃金法則」—- 落實一個雙方都不滿意、但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在既定的基礎上,大家做出了妥協。
香港政改的全部張力,都在北京與泛民之間的妥協上。雙方都很清楚,各執一端的後果,只可能是原地踏步。在政改方案上各讓一步,香港已有先例。
2012年政改方案最終獲得通過,即是雙方妥協的結果。要增加直選成分,泛民必須放棄北京不能接受的極端方案,提出改良版本。
同理,要獲得溫和泛民支持,北京也必然要做出姿態,特別是主動伸出橄欖枝。2012政改模式很有可能成為未來北京與泛民達成共識的基本方式。
近日幾個連續事件傳遞出北京願意爭取溫和泛民的基本態度。邀泛民訪滬的重點不在討論議事,而在表達示好姿態,所以長毛退場並不會引起北京太多注意,激進泛民從來不是北京要團結對象。張曉明將逐一約談泛民立法會議員,意味著將充分利用諮詢期結束前最後兩個月,逐一摸底,拉票。
此外,建制派人士對泛民訪滬一事撰文,解讀中央態度,替北京把話挑明。比如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瑞說的很清楚,希望溫和泛民向中間靠攏,不要被極端派捆綁。
看似與政改無直接關係的民建聯籌款晚會上,民建聯空前籌得近7000萬港元,張曉明一幅字、一首歌就籌得近2500萬港元,這無疑顯示了北京的遠近親疏。富豪們出手闊綽也暗示了香港社會實力派對北京及建制派的支持。示好也好,壓力也罷,溫和泛民的取態將成為17年能否“一人一票選特首”的關鍵。
雙方妥協的焦點在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及提名程式上,這直接決定門檻高低,何人可以入閘。目前真普選聯盟的三種方案,門檻高低不同。其中兩種方案的提名委員會或民選產生,或由民選區議員以及全體立法會議員組成。第三種方案的提名委員會建立在既有1200人選舉委員會的基礎上。
這兩種取態有本質不同。前兩種等同普選提名委員,第三種方案較保守,承認以界別為基礎的選舉委員會。這反應了泛民內部對提名機制存在分歧。前兩種方案是極端派的訴求,第三種方案帶有溫和派傾向調和的色彩。
可以想見,第三種方案更有可能成為泛民與北京談判的基礎。如果泛民溫和派願意與北京在既有選舉委員會的基礎上討論提名委員會組成,以及提名程式,且雙方願意各退一步,才有可能妥協出一個有可能通過立法會的政改方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