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擁有兩艘現役航母,意味着怎樣的歷史地位?

楊津濤

近日,繼「遼寧號」後後,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實現出塢下水。這艘尚未命名的「自主研製」的航母,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也已安裝到位,尚差最後的系統設備調試、舾裝施工等程序,即可正式進入海軍服役。


回溯世界航母發展史,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航母的意義及地位。

航母百年發展史 美日爭雄、美蘇爭霸中的利器

航空母艦的前身是英國在1918年,用一艘客輪改裝成的「水上飛機航空母艦」,即「百眼巨人」號(長173米)。1922年,日本在英、美等國已有的全通式甲板、島式上層建築等技術基礎上,率先建造出「鳳翔」號(長168米)航母,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①此後,英、美等主要大國都開始建造自己的航母。
二戰期間,航母被廣泛使用,雙方艦艇列陣「對轟」的海戰模式不復存在,海戰成為涵蓋海、空、陸,乃至水下的全方位立體作戰。1941年12月,日軍飛機從「赤城」號等6艘航母上起飛,取得了偷襲珍珠港的成功。在隨後爆發的太平洋戰爭中,美、日雙方都儘可能地製造並裝備航母。1944年,美、英為奪取沖繩,結集了33艘航母。二戰結束時,日本共建成航母35艘,美國的航母數量達到其他國家總和的兩倍。
戰後,日本被剝奪了建造和裝備航母的權利,美國海軍再無敵手。面對此種威脅,蘇聯1946年啟動了航母建造計劃,準備在15年內裝備4艘航母。當時美國使用大功率計算機,僅用1年半,就繪製出「尼米茲」航母所需的10萬多張圖紙;蘇聯無此條件,只能大量使用人力,結果用了3年多,才拿出大噸位航母的設計圖。②蘇聯起點低,發展同樣緩慢,從1963年第一艘航母「莫斯科」號動工,到解體為止,總共僅造出10艘航母。③

現在世界上,除中國外,裝備航母的國家還有7個。其中,美國有航母10艘、意大利有航母2艘,法國、俄羅斯、印度、泰國、巴西各有1艘航母。意即:待這艘已下水的航母正式交付海軍服役,則在航母裝備數量上,中國將和意大利並列為世界第二。
[otw_shortcode_divider margin_top_bottom=”30″ text=”中國百年航母夢 「瓦良格」號變「遼寧號」” text_position=”otw-text-left”][/otw_shortcode_divider]
早在1928年,中國海軍先驅陳紹寬,就在給國民政府的呈文中,提出要花2000萬元建造一艘航母。1945年,陳紹寬制定《海軍分防計劃》,提出更加具體的建議:在30年建造12艘航母;第一個10年建造1萬噸和8000噸航母各一艘,每噸造價6290美元。④陳紹寬雖有遠見,但當時的中國,在技術上、資金上,顯然都不具備落實航母計劃的條件。

1949年後,周恩來、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等都曾有建造航母的提議;1973年,周恩來曾對外賓表示:「我們的南沙、西沙被南越佔領,沒有航空母艦,我們不能讓中國的海軍再去拼刺刀,我搞了一輩子軍事、政治,至今沒有看到中國的航母,看不到航空母艦,我是不甘心的啊!」⑤1980年,劉華清受邀登上美軍「小鷹」號航母,對其「規模氣勢和現代作戰能力」留下深刻印象,他出任海軍司令員后,提出「航母總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發展航母,可以先不提上型號,而先搞預研」,啟動了有關航母的論證工作。

對一個沒有建造航母經驗的國家來說,研究他國退役航母,是一個相對快捷的入門方式。1985年,中國海軍部的專業人員參觀了澳大利亞退役航母「墨爾本」號,但當時對此沒有足夠重視,「墨爾本」號很快被收買此艦的造船廠拆為一堆廢鐵。1998年,原蘇聯「明斯克」號航母被中國購買,停泊於深圳大亞灣,現在成為一個軍事主題公園;2000年,原蘇聯「基輔號」航母被天津一家拆船工程公司,以7000萬元的廢鐵價格購進,改建為主題公園。受當年「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中國沒有對這兩艘航母進行深入研究。

中國真正研究退役航母,是從改建烏克蘭「瓦良格」號開始的。「瓦良格」號被賣出時,其內部設備已經幾乎被拆卸一空,圖紙也不完全。有關人員判斷,如果要修復的話,「那是相當大的工程,幾乎比新造一艘航母還費事」。海軍方面認為,「通過還原『瓦良格』號的內部結構,可以取得建造航母的經驗,還能以此繪製國產航母的圖紙」,因此決定要修復「瓦良格」號。⑥2005年,外界從一組流傳於互聯網的照片看到,中國清除了「瓦良格」號上的鐵鏽,並漆上中國海軍標準的灰白色塗裝。

2009年,「瓦良格」再次出現於公眾視野時,其原有俄文艦名已被鏟去,雷達、桅杆、電纜、武器等相繼被修復或安裝。2002年,被改名為「遼寧號」交付海軍服役,成為中國裝備的第一艘航母。這艘航母的意義主要在於技術試驗,而非實戰應用,有人分析說,「中國通過『瓦良格』航母平台對已有計劃、方案進行評估,可以為最終決策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和依據。」⑦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號的改建,為中國自建航母打下重要基礎。

中國較早公開表示自造航母的意圖,是在2006年,當時中央軍委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汪致遠接受採訪時說,「中國軍隊將自行研究製造航空母艦,發展自己的航母艦隊」。2007年,國防科工委和外交部發言人又先後表示,中國具備製造航母的能力,將認真研究和考慮建造航母的相關問題。⑧2013年,中國正在建造新航母的消息首次被披露。

對於中國的第二艘航母的具體情況,現在外界還知之甚少。有俄羅斯媒體稱,中國的新航母是排水量達5.5萬噸的001A型航母,採用常規動力,可搭載40-45架殲-15型艦載機,造價在30億美元左右。雖然在一些有關航母的關鍵技術,中國還未能全部攻克,但是通過借鑒和研究,自主建造航母,確實意味着中國科技水平的大提升。

不少曾擁有航母的國家 因財政困難退出了「航母俱樂部」

中國政府將擁有航母視為大國地位的一種象徵,多次表示,在「遼寧號」之前,中國是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航母的。中國民眾也很看重航母的象徵意義,2009年《瞭望東方周刊》報道,當年,肖勁光在《當代海軍》發表《建設現代化的強大海軍》一文後,「收到了成百上千的來信,詢問中國什麼時候有航母。更有小學生把自己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壓歲錢寄到雜誌社,『支援海軍建航母』」。

泰國、印度為保持其區域戰略地位,也裝備了航母。1997年,泰國從西班牙廠商購得「查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這是目前全世界服役航母中,最小的一艘;印度曾從英國購買航母「赫拉克勒斯」號和「競技神」號,但都已退役,目前仍在服役的,是從俄羅斯手中獲得、花費23.3億美元改裝費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印度也一直在致力於航母的自主建造,以塑造自己的大國地位。

有些國家曾經裝備航母,但舊艦退役后,不再替補新艦。西班牙由於財政狀況不好,無力維持「阿斯圖里亞斯王子」號航母的日常保養、維修,遂令其在2013年提前退役。巴西從法國購買的「聖保羅」號航母,2012年發生了一場大火,處於財政危機的巴西政府,無力維修及繼續改造,宣布該艦將於2020年退役。⑨

英國是傳統上的海軍大國,技術、資金俱全,可是自上世紀60年代起,由於經濟原因,長期放棄航母建造,直至2007年才宣布要建造「伊麗莎白女王」和「威爾士親王」號兩艘航母,成本為40.85億英鎊。不久趕上經濟危機,航母建造計劃被迫推遲,要到2020年「伊麗莎白女王」號才能交付,在此之前,英國沒有現役航母。⑩和英國相同,日本也具有製造航母的能力,只是受限于軍備管控,不能擁有航母。有分析認為,現在日本自衛隊裝備的「大隅」級運輸艦,即能在戰時升級為有戰鬥力的航母。

略言之,航母極為「燒錢」,無論是自主研製,還是從外國購入,發展航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美國建造一艘「尼米茲」航母大約要花35億美元,配上90架艦載機又要50億美元,配上其他艦船,形成一個航母戰鬥群,總共要花185億美元。⑩中國即將擁有兩艘現役航母,亦是中國政府財政充裕的一個重要表現。■

註釋
①《世界航空母艦實錄》,《現代艦船》,航空工業出版社2009年,第43—45頁;
②袁和平:《建造航母必須具備五大科技能力》,《國防科技工業》2011年第7期;
③趙岩、刁慶華:《蘇聯海軍航母——美蘇爭霸的直接產物》,《軍事文摘》2016年第23期;
④⑥陳文中:《中國航母》中國發展出版社2012年,第82—84頁、115頁;
⑤(美)安德魯·埃里克森等:《中國航母海試:「起步航母」與中國海上力量的未來》,《中國國際戰略評論 2012》,王緝思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第291頁;
⑦胡波:《「遼寧艦」與中國的航母之路》,《世界知識》2012年第20期;⑧山旭等:《中國人的「航母夢」》,《瞭望東方周刊》2009年;⑨《巴西即將告別航母俱樂部》,《中國國防報》2017年3月3日;⑩《國外競相發展航空母艦》,《南方論刊》1995年第10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