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權威」

上網、閱報、看電視、聽收音機,常常遇到這「權威」二字,有權兼威水,加起來彷彿天下無敵,講的話唔到你唔信。


於是,飲食權威、旅遊權威、時裝權威、戲曲權威、軍事權威、法律權威、《基本法》權威、經濟學權威……甚麼領域都可以有權威,卻沒有人問過,權威何來?

塑造權威,通常始於傳媒,習主席在十九大的工作報告,你解讀我解讀沒人會信,找個中國權威來講講,大家就覺得豁然開朗了。

然而,誰來當這權威?這個才是關鍵。舉個例,反對派媒體的中國權威,幾乎清一色是那些在內地工作過、然後又跟共產黨反了面的人,他們三十年沒回過內地,卻當上中國權威,莫名其妙地用三十年前的標準來評論今日中國,但又有人信。

又例如最近黃之鋒等人的佔中判刑,有據稱是「十二名國際法律權威」批評香港法庭對此案是「重判」及「雙重定罪」,揚言香港法治精神已受威脅。

正所謂,知就笑死,唔知就嚇死。當所有傳媒都大字標題:「國際法律權威」,此六個字確實駭人,全世界都來譴責,看來香港法治真的要死。但細心解讀這十二位聯署者的背景,相信大家都會莞爾。

十二個所謂「法律權威」,有七個是來自英、美、澳、加拿大及馬來西亞的人權律師,有些擅長打人權、難民案,有的更曾為恐怖份子當辯護律師。另外五人,包括前英國工黨貝理雅內閣司法大臣Charles Falcone、前英國獨立反恐法檢討員Alexander Carlile、前聯合國塞拉利昂戰爭罪行審訊首席檢控官Desmond De Silva、前南非憲法法院大法官Richard Goldstone和自稱激進律師的社會主義大狀Michael Mansfield。

一般市民或許會被聯合國、英國司法大臣、南非大法官、反恐法……這些大名詞嚇親,但細心想想,這十二個立場一樣的「專家」,等如香港的陳文敏、戴耀廷、梁家傑、楊岳橋、何俊仁、李柱銘……如果有一天他們搞聯署,你認為他們能代表公正的法律嗎?

所以,不要隨便相信權威,那不過是有心人為他們套在頭上的光環,目的是借權威之口,來影響大家的思考方向。■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7年10月19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