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乘專列抵達北京,對於此次訪問,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新聞發言人當天予以宣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保持兩國高層交往是中朝傳統友好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方將繼續同各方一道,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
1月8日,是金正恩35歲生日,對朝鮮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訪問中國,引起了國際媒體高度關注,也顯示了中朝關係的特殊性。
這既是金正恩新年首訪,也是中國在2019年迎來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
關於訪問具體行程和內容還有待官方進一步發布,會談的主題應當有中朝關係,關島局勢,半島無核化,朝鮮國家戰略轉型。
2018年朝核危機死局被打破,半島迎來了嶄新的局面。美朝用各自手中的鑰匙,共同打開了對話大門。
1月1日,金正恩身着西服發表新年賀詞,表示願意隨時與特朗普再次會晤。
1月2日,特朗普回應,確認收到了金正恩的親筆信。
1月6日,特朗普表示,正在為第二次美朝峰會尋找舉辦地,時間有可能是1月底或2月份。
美國等西方媒體總是試圖將金正恩訪華與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談判聯繫起來,這種分析顯然是想多了。
中國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的態度和立場都是公開透明的,不需要通過什麼技巧來向美方傳遞信息。
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兩國各層次交流將會更加頻繁,多走動,多商量,多溝通,對於整個半島局勢進展有着積極影響。
外界偏重於在國際關係大背景下來審視分析,但其實可以將眼目投向朝鮮本身。
越是神秘的事物,媒體關注度越高,越是微妙的變化,媒體越是猜測不斷。
隨着金正恩去年開始多次亮相國際舞台,朝鮮的神秘色彩正在慢慢打破,外界對它的口誅筆伐,無端猜測也明顯減少。
國際關係上,一些敵視朝鮮的國家正在或明或暗向朝鮮伸出友誼之手。9日,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去年9月,朝鮮代表團曾應邀前往渥太華秘密訪問。
2010年,加拿大以核試驗和人權為借口與朝鮮斷交,為什麼現在態度變了?因為美國態度變了。
加拿大是典型的追隨型國家,美國跟誰好,它就跟誰親,美國跟誰瞪眼,它就跟誰示威。
輿論氣氛寬鬆,國際關係緩和,是朝鮮慢慢打開國門,融入世界的前提條件。
只要朝美能在先棄核再解除制裁和先解除制裁再棄核難題上找到突破口,那麼,朝鮮的外部制裁也將逐漸取消。
2019,2020或許是朝鮮國家戰略轉型關鍵時期,它的國內政策重心將從軍事防衛轉向經濟發展。
如果朝鮮實現了這種轉變,那麼東北亞危機將趨向徹底解除,而這一切離不開中國經濟影響力的輻射。可以說,東北亞局勢每一步變化,中國都會直接或間接的發揮作用。
朝鮮要對外開放,需要得到三個基本安全保障:
國家安全,政權安全,能源安全。
美國放棄敵視政策和朝鮮放棄核武政策是最關鍵因素。正是因為有中國在邊上,美國才會跟朝鮮以和平方式認真溝通。三個安全,必須通過國際協作才能達到,
朝鮮要參與東北亞( 中日韓)貿易圈,以及全球貿易體系,它面臨的最急迫問題是什麼?
1,糧食保障和消費品供應。
2,能源匱乏,石油依賴進口。
3,原材料緊張。
4,外匯匱乏。
朝鮮具有較強工業基礎,這是轉型有利條件,但要將工業能力轉為商品生產能力,首先要取得外匯,有了外匯,才能逐步解決1,2,3問題,形成良性循環。
國際社會不解除制裁,朝鮮就難以通過合法途徑得到外匯收入。
美國現在也發現一個悖論, 越是制裁,朝鮮越是強硬,1951年8月,美國就把朝鮮排除在最惠國待遇之外,朝鮮貨物要進入美國市場,關稅比別人高四倍。停戰之後,也沒有解除,冷戰結束,更是強化了制裁。
朝鮮自力更生是被逼出來的,到核試驗階段,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2375號決議全票通過後,朝鮮的抗壓能力到了極限,美朝矛盾也到了最高點,2017半島刀光劍影。
從敘利亞戰爭可以看出,難民潮給歐洲帶來了多大的壓力?敘利亞人口是1800萬左右,朝鮮是2500萬左右。
別的不說,就說半島一旦發生戰亂,難民將湧向何方?韓國嗎?韓國人也是難民。
無論誰勝誰負,對中國來說都是一場大危機,所以中國決不允許半島生亂。
目前事態正向著中國期望的方向發展,誰能想到特朗普和金正恩可以握手言歡?這種變化除了中國等國努力外,特朗普和金正恩的務實態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只有國際制裁儘早解除,朝鮮才能恢復礦產出口,勞務輸出,旅遊業,有了外匯收入保證后,國際金融機構才能對朝鮮給予生產性貸款。
有了外匯和貸款,朝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去年文在寅訪問平壤時,金正恩就向他坦率地說過:我們硬件設施相對落後,招待不周,但希望你們能接受我們的誠意。
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就吸引不了外資,也無法提高純天然無污染的旅遊業。
朝鮮有地,但工業園區周邊,電力無法保證正常供用,交通道路還是六十年代水平,平壤以外,投資者興趣不高,哪怕你人工薪酬成本再低,水,電,供暖,交通這些硬指示如果達不到,就難以持續。
中朝經常提到要深化合作,應當是指經濟方面合作,「基建狂魔」當然能夠幫到朝鮮的基礎設施建設,前提是朝鮮有能力履行合同,親兄弟,明算帳。
朝鮮有兩條主要途徑可以得到基建優惠貸款,一亞投行,二是韓國。
隨着半島局勢變化,朝鮮加入亞投行並非不可能,文在寅在位,只要美國不給壞臉色,韓國大財團有許多辦法可以向朝鮮提供優惠援助,新義州,金剛山,開城三個特區,也可恢復活力。
朝鮮需要做到的事情:
一,外資企業工作人員的工資應以東南亞平均標準來定,顯示善意,符合國際市場規律。
二,降稅措施,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過來,發揮人力優勢。主要競爭對手是越南,如越南外企所得稅為30%,朝鮮2004年就定為10%。
三,允許外資企業用朝鮮貨幣支付工資等費用。
四,實行投資優惠政策。
以上只是起步階段,雖然長遠規劃是美好的,但半島問題是如此敏感而複雜。
雙方並不對稱,這不並不是指美韓與朝鮮的實力對比,而是指政治穩定性。
金正恩出訪次數越多,說明其國內政局越穩定,顯然朝鮮內部問題已經解決。這不是一個秘密,而是一個邏輯。
反而是韓國不穩定,2006年李明博上來,一下子就把金大中,盧武鉉經營的良好局面給打碎了。同樣,文在寅只能掌權五年,接下來呢?又是個未知風險。
美國更難說,小布殊改變了克林頓的半島政策,奧巴馬又改變了小布殊的,特朗普再改,雖然特朗普半島政策有獨到之處,但美國國內不認同者也相當多,以後也未必不改變方向。
所以,不能將希望寄托在美韓身上,否則,會很被動。
金正恩四度訪華,2019朝鮮會有更新變化嗎?-星火智庫
六十多年前鴨綠江邊那戰爭,使得美國不敢再尋求用武力解決半島問題。
2019正在開始,接下來,美朝峰會,韓朝峰會都值得觀察,半島和平每一步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充滿變數。
朝鮮要抓住歷史窗口,實現轉變,這需要勇氣和遠見。
中國的整體實力,是東北亞局勢的保證,是和平的信心來源。
中國實力每增強一分,主動權就增加一分,最終促使半島的和平進程不可逆轉,朝着中國期望的方向發展。
1月8日上午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乘專列抵達北京,對於此次訪問,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新聞發言人當天予以宣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保持兩國高層交往是中朝傳統友好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方將繼續同各方一道,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
1月8日,是金正恩35歲生日,對朝鮮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在這一天訪問中國,引起了國際媒體高度關注,也顯示了中朝關係的特殊性。
這既是金正恩新年首訪,也是中國在2019年迎來的第一位外國領導人。
關於訪問具體行程和內容還有待官方進一步發布,會談的主題應當有中朝關係,關島局勢,半島無核化,朝鮮國家戰略轉型。
2018年朝核危機死局被打破,半島迎來了嶄新的局面。美朝用各自手中的鑰匙,共同打開了對話大門。
1月1日,金正恩身着西服發表新年賀詞,表示願意隨時與特朗普再次會晤。
1月2日,特朗普回應,確認收到了金正恩的親筆信。
1月6日,特朗普表示,正在為第二次美朝峰會尋找舉辦地,時間有可能是1月底或2月份。
美國等西方媒體總是試圖將金正恩訪華與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談判聯繫起來,這種分析顯然是想多了。
中國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的態度和立場都是公開透明的,不需要通過什麼技巧來向美方傳遞信息。
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兩國各層次交流將會更加頻繁,多走動,多商量,多溝通,對於整個半島局勢進展有着積極影響。
外界偏重於在國際關係大背景下來審視分析,但其實可以將眼目投向朝鮮本身。
越是神秘的事物,媒體關注度越高,越是微妙的變化,媒體越是猜測不斷。
隨着金正恩去年開始多次亮相國際舞台,朝鮮的神秘色彩正在慢慢打破,外界對它的口誅筆伐,無端猜測也明顯減少。
國際關係上,一些敵視朝鮮的國家正在或明或暗向朝鮮伸出友誼之手。9日,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去年9月,朝鮮代表團曾應邀前往渥太華秘密訪問。
2010年,加拿大以核試驗和人權為借口與朝鮮斷交,為什麼現在態度變了?因為美國態度變了。
加拿大是典型的追隨型國家,美國跟誰好,它就跟誰親,美國跟誰瞪眼,它就跟誰示威。
輿論氣氛寬鬆,國際關係緩和,是朝鮮慢慢打開國門,融入世界的前提條件。
只要朝美能在先棄核再解除制裁和先解除制裁再棄核難題上找到突破口,那麼,朝鮮的外部制裁也將逐漸取消。
2019,2020或許是朝鮮國家戰略轉型關鍵時期,它的國內政策重心將從軍事防衛轉向經濟發展。
如果朝鮮實現了這種轉變,那麼東北亞危機將趨向徹底解除,而這一切離不開中國經濟影響力的輻射。可以說,東北亞局勢每一步變化,中國都會直接或間接的發揮作用。
朝鮮要對外開放,需要得到三個基本安全保障:
國家安全,政權安全,能源安全。
美國放棄敵視政策和朝鮮放棄核武政策是最關鍵因素。正是因為有中國在邊上,美國才會跟朝鮮以和平方式認真溝通。三個安全,必須通過國際協作才能達到,
朝鮮要參與東北亞( 中日韓)貿易圈,以及全球貿易體系,它面臨的最急迫問題是什麼?
1,糧食保障和消費品供應。
2,能源匱乏,石油依賴進口。
3,原材料緊張。
4,外匯匱乏。
朝鮮具有較強工業基礎,這是轉型有利條件,但要將工業能力轉為商品生產能力,首先要取得外匯,有了外匯,才能逐步解決1,2,3問題,形成良性循環。
國際社會不解除制裁,朝鮮就難以通過合法途徑得到外匯收入。
美國現在也發現一個悖論, 越是制裁,朝鮮越是強硬,1951年8月,美國就把朝鮮排除在最惠國待遇之外,朝鮮貨物要進入美國市場,關稅比別人高四倍。停戰之後,也沒有解除,冷戰結束,更是強化了制裁。
朝鮮自力更生是被逼出來的,到核試驗階段,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2375號決議全票通過後,朝鮮的抗壓能力到了極限,美朝矛盾也到了最高點,2017半島刀光劍影。
從敘利亞戰爭可以看出,難民潮給歐洲帶來了多大的壓力?敘利亞人口是1800萬左右,朝鮮是2500萬左右。
別的不說,就說半島一旦發生戰亂,難民將湧向何方?韓國嗎?韓國人也是難民。
無論誰勝誰負,對中國來說都是一場大危機,所以中國決不允許半島生亂。
目前事態正向著中國期望的方向發展,誰能想到特朗普和金正恩可以握手言歡?這種變化除了中國等國努力外,特朗普和金正恩的務實態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只有國際制裁儘早解除,朝鮮才能恢復礦產出口,勞務輸出,旅遊業,有了外匯收入保證后,國際金融機構才能對朝鮮給予生產性貸款。
有了外匯和貸款,朝鮮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去年文在寅訪問平壤時,金正恩就向他坦率地說過:我們硬件設施相對落後,招待不周,但希望你們能接受我們的誠意。
沒有基礎設施建設,就吸引不了外資,也無法提高純天然無污染的旅遊業。
朝鮮有地,但工業園區周邊,電力無法保證正常供用,交通道路還是六十年代水平,平壤以外,投資者興趣不高,哪怕你人工薪酬成本再低,水,電,供暖,交通這些硬指示如果達不到,就難以持續。
中朝經常提到要深化合作,應當是指經濟方面合作,「基建狂魔」當然能夠幫到朝鮮的基礎設施建設,前提是朝鮮有能力履行合同,親兄弟,明算帳。
朝鮮有兩條主要途徑可以得到基建優惠貸款,一亞投行,二是韓國。
隨着半島局勢變化,朝鮮加入亞投行並非不可能,文在寅在位,只要美國不給壞臉色,韓國大財團有許多辦法可以向朝鮮提供優惠援助,新義州,金剛山,開城三個特區,也可恢復活力。
朝鮮需要做到的事情:
一,外資企業工作人員的工資應以東南亞平均標準來定,顯示善意,符合國際市場規律。
二,降稅措施,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過來,發揮人力優勢。主要競爭對手是越南,如越南外企所得稅為30%,朝鮮2004年就定為10%。
三,允許外資企業用朝鮮貨幣支付工資等費用。
四,實行投資優惠政策。
以上只是起步階段,雖然長遠規劃是美好的,但半島問題是如此敏感而複雜。
雙方並不對稱,這不並不是指美韓與朝鮮的實力對比,而是指政治穩定性。
金正恩出訪次數越多,說明其國內政局越穩定,顯然朝鮮內部問題已經解決。這不是一個秘密,而是一個邏輯。
反而是韓國不穩定,2006年李明博上來,一下子就把金大中,盧武鉉經營的良好局面給打碎了。同樣,文在寅只能掌權五年,接下來呢?又是個未知風險。
美國更難說,小布殊改變了克林頓的半島政策,奧巴馬又改變了小布殊的,特朗普再改,雖然特朗普半島政策有獨到之處,但美國國內不認同者也相當多,以後也未必不改變方向。
所以,不能將希望寄托在美韓身上,否則,會很被動。
六十多年前鴨綠江邊那戰爭,使得美國不敢再尋求用武力解決半島問題。
2019正在開始,接下來,美朝峰會,韓朝峰會都值得觀察,半島和平每一步都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充滿變數。
朝鮮要抓住歷史窗口,實現轉變,這需要勇氣和遠見。
中國的整體實力,是東北亞局勢的保證,是和平的信心來源。
中國實力每增強一分,主動權就增加一分,最終促使半島的和平進程不可逆轉,朝着中國期望的方向發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