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晚期,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公共劇場在歐洲悄然興起。
只要花上幾個錢幣,就能端坐於圓形劇場內,觀看一場近乎行為藝術般的血腥表演 —— 人體解剖。
法國哲學家盧梭這樣描述劇場內的景象:
「臭氣熏天的死屍,淌著體液的青色肉體,鮮血四流,令人作嘔的腸子,白森森的骨頭,還冒著極惡心的水蒸汽!」
然而,面對如此恐怖的場景,無論是醫學生、大學教授、或是追求時髦的進步青年……都絲毫不感到恐懼,反而興奮不已。
他們為第一次觀看到人體內部結構而驚嘆神迷,甚至爭相趨前,試圖摸一摸溫熱的內臟。
在這個荒誕的劇場內,人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一副被開膛破肚的身軀,卻沒人在乎這個可憐人是誰,來自何方。
事實上,「他們」生前大多是窮人或罪犯。有的被強行從墓穴中重新挖出,有的生前被殘忍殺害,只為換取幾個錢幣。
回顧這部由人類撰寫的醫學發展史,多少可怕的罪行,曾以科學的名義大行其道。
1 、人到底有幾塊下顎骨
在醫學研究的草莽時期,受宗教影響,人體解剖被視為對上帝的不敬,而遭到嚴格禁止。當時的許多醫學理論都建立在動物解剖的基礎上,與人體構造有一定的出入。
因此,傳統的解剖學知識錯漏百出,甚至得出了「血管起源於肝」、「心臟只有兩個心室」、「下顎有兩根骨頭」等謬論。
直到14世紀,隨著人體解剖的逐漸開放,無數研究者懷著極大的熱忱,一頭扎進解剖學中,孜孜不倦地探索人體運作的奧秘。
不過,被教會牢牢統治的中世紀晚期,當權者對於解剖的觀念相當保守。任憑醫學家們苦苦哀求,政府分配給大學的合法屍體仍然少得可憐,有的一年兩具,有的三年一具,許多醫學生在大學期間壓根兒都沒見過屍體解剖。
即便是被譽為「近代解剖學之父」的維薩里醫生,5年裡也只解剖了6具屍體。為此,每當有犯人被執行死刑時,維薩里醫生都盡可能地擠到最前面去觀察人體的構造細節。
甚至於維薩里醫生常常趁著夜黑風高跑到刑場偷「新鮮」的屍體。還有一次,他瞄准了絞刑架上一副懸掛許久的屍體,從腐爛的肉體中一點點取下骨骼,運回家中,再拼起來研究。
僅僅通過這般簡陋的觀察,他便勘正了前人的許多謬誤,比如人的下顎只有一塊骨頭,不是兩塊。
維薩里醫生還是「實踐教學」的開創者。
以往的解剖學家都是「動口不動手」,解剖這種「髒活」都交給專人去做的,而維薩里醫生不僅親自上陣解剖,還督促學生也參與實踐。
然而,能合法解剖的屍體數量實在太少了,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於是,有人便打起了墓地的主意——那些無人看守的墓地,大概相當於一片現成的屍體田。
維薩里醫生曾記錄下學生的盜屍行為:
「學生們從墓地裡偷出了一位夫人的屍體,用於公開解剖……他們仔細地剝去屍體上的所有皮膚,以免被死者的丈夫認出。」
《人體結構》的問世,大大激發了後世科學家對於人體的探索精神。緊接著,啓蒙運動到來,歐洲各個政府迫於壓力,修改了法律規定,允許將死刑犯的屍體用於醫學研究。
至此,解剖學終於擺脫了宗教的桎梏,迎來空前繁榮。
各個大學開放給公眾的解剖課,成了一年一度的固定節目,為了減緩屍體的腐爛速度,解剖課一般在寒冷的聖誕節舉辦,一具屍體會分開十幾節課來解剖,先是全身,再到單個器官,各種組織,前後持續大約兩個星期。
同一時期,針對私人解剖劇場也流行起來。只要錢到位,外科醫生就會帶著「素材」來到客戶家中,舉行一場隱秘的「小型表演」。
甚至於,在啓蒙運動時期,沒有觀看過一場人體解剖,你就算不上接受過「自由教育」。
然而,隨著死刑制度的優化,一些罪名較輕的罪犯(如盜竊罪)不再被判處死刑,死刑犯的數量大幅下降,另一邊,醫學院學生的數量卻在成倍增長。
醫學生想要獲取行醫資格,就必須接受解剖學的訓練,甚至有學校規定,學生畢業前需要至少完成10次解剖。
至此,屍體變得愈發供不應求。
2 、屍體不夠,偷一個吧
十九世紀,愛丁堡的醫學研究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處於歐洲的領先地位,屍體短缺問題也愈發嚴重——每年分配給愛丁堡醫學院的屍體不到5具,甚至需要從英國進口。
1826年,有英國警察在碼頭髮現了三個木桶,標籤寫著「苦鹽」,打開檢查卻發現裡面密密麻麻地塞進了11具死屍,用大量的鹽醃制著,準備送去愛丁堡。
一名經常購買屍體的外科醫生甚至得意洋洋地寫道:
「無論死者是什麼階級,是何種死法,只要想解剖,沒有得不到的屍體……」
巨大的市場空白催生了商機,一群不法之徒應運而生。
他們被稱為「販屍人」,也有人叫他們「復活者」 —— 專門從墓地偷取屍體,再高價賣給外科醫生。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來自愛爾蘭的Burke & Hare二人組。
19世紀中,愛爾蘭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飢荒,再加上各種流行病肆虐,愛爾蘭約有一百萬人死去,一百萬人移民海外。
伯克和海爾便是百萬中的一員,他們移民去了繁華的蘇格蘭,在首都愛丁堡擔任運河工人,不久便結為好友。
當時的愛丁堡被運河分隔為New Town和Old Town,New Town是上層階級的聚居地,後者則是窮人和二等移民的地盤,相當於貧民窟。
當時,Hare還在Old Town經營著一家小旅館。一天,他的房客Donald因自然原因意外死亡。看著溫熱的屍體,Hare心生邪念,他與好友Burke一起,趁著Donald下葬前的空隙,來了一招偷天換日——打開棺材,將Donald取出來,換入事先準備的差不多重量的樹皮。
最後,樹皮下了葬,Donald卻上力解剖台。
兩人將屍體賣給了愛丁堡有名的外科醫生Dr Knox。Dr Knox對兩人的「供貨」很滿意,屍體新鮮無明顯傷痕,跟其他盜屍人從墓穴裡挖出來的半腐爛屍體相比,「品相」明顯好得多。於是,兩人很快收到了7英鎊10先令的酬勞 —— 這比他們在碼頭賣苦力六個月的工資還多。
發現了這條意外的橫財之道後,兩人走上了殺人販屍的不歸路。
他們的小算盤打得很精,比起辛辛苦苦在墓地刨土,謀殺要方便快捷得多,而且屍體越新鮮,賣出的價錢越高。
於是,他們發展出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將酗酒者、妓女、房客,以及一切有機會下手的陌生人,引誘到家中灌醉,用捂住口鼻的方法使受害者窒息而死,最大程度地保持屍體的完整性。
再後來,這種捂住口鼻的謀殺方法被稱為「Burking」。
短短一年時間內,Burke和Hare用相似的手法先後殺害了16個人,每具屍體賣出6~10英鎊不等。
而一直從他們手上接收屍體的Dr Knox,毫無疑問地也意識到了問題——兩人提供的屍體過份新鮮,但是他什麼也沒問。
直到東窗事發,兩人的惡行才昭然若揭,一時之間,關於這樁連環殺人案的報導鋪天蓋地,引起大眾嘩然。
愛丁堡街頭還流行起這樣一首歌謠:
Up the close and doon the stair,
Ben the hoose wi’ Burke and Hare.
Burke’s the butcher, Hare’s the thief,
Knox the boy that buys the beef.
走進巷子,爬上樓梯
掉入伯克和海爾的陷阱裡
伯克是屠夫,海爾是賊
還有一個Knox買屍體
在審判的過程中,Hare轉做污點證人,他詳細地供出了Burke的罪行,為自己爭取寬大處理。
這狡猾的招數奏效了,Hare僥倖逃過一死,只被判處監禁數月,而一直購買屍體的Dr Knox則聲稱自己對屍體的來源毫不知情,被無罪釋放。
最後,只有Burke被判處了絞刑。
Burke被執行死刑的那天,有約25000名憤怒的群眾圍觀了整個過程,視野良好的觀賞位置甚至被炒到了20先令,幾乎每個愛丁堡民眾都想親眼見證惡魔下地獄。
執行絞刑後,Burke的屍體被用於公開解剖,還引起了一場騷亂——大量的學生聚集在附近,要求進入劇場觀看整個解剖過程,可是劇場根本容納不下這龐大的人群。
最終,經解剖醫生同意後,學生每50人一組地穿過劇場,看一眼伯克解剖後的屍體,騷亂才被平息。
3、「科學是為誰服務的?」
在那個動蕩的時代,通過謀殺販屍,大發死人財的,當然不止Burke和Hare。
在倫敦,還有一個販屍團伙叫London Burkers,明顯是Burke和Hare的模仿者,他們陸續偷盜並售賣屍體多達數百具,其中不少是依靠謀殺。
1831年,這個團伙從街上捉來一個14歲的意大利男孩,下藥迷暈後,他們在男孩的腳上綁上繩子,然後將他頭朝下扔進井裡。
最後,花了9個畿尼買下這個男孩屍體的外科醫生在屍檢時覺察出了不對勁,於是報了警,這個殘忍的盜屍團伙才被一窩端。
團伙頭目被執行絞刑的那天,圍觀的群眾約有3萬人。
然而,依然有厚顏無恥的議員反駁道,儘管公眾不喜歡使用窮人的屍體進行解剖,但沒有其他方法來推進極其重要的解剖學研究。
甚至有議員放話:「科學是為誰服務的?反正不是為了窮人……有教養的人才對科學有益。」
言下之意,在醫學研究的發展面前,窮人的命運不值一提。
這毫無疑問點燃了歐洲底層群眾的怒火。
在愛丁堡,大量Old Town居民組成的暴徒團隊襲擊了Dr Knox的房子,他們焚燒醫生的肖像,扔石頭打碎了他的窗戶,後來Dr Knox不得不倉皇逃走,移居倫敦。
還有憤怒的蘇格蘭民眾,縱火燒毀了阿伯丁郡的一所解剖學院。
這一系列惡性事件,促使了1832年解剖法案的通過,明令禁止了屍體交易。為了解決屍體的短缺,法案規定,48小時內無人認領的屍體,也可以用於醫學解剖。
這個法案雖然對減少盜屍販屍行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買賣屍體器官的現象依然存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法案倒是促進了喪葬保險的普及——為了死後留一個全屍,不用被推上解剖台任人宰割,多貴的保險也得買。
4、凡人皆有一死
直至如今,Burke的骨骼仍在愛丁堡大學解剖學博物館展出,骨骼旁邊,是一份用他的血寫就的血書,還有一個用他的皮膚裝訂的小本子。
諷刺的是,這個曾經售賣他人屍體、大賺不義之財的惡棍,卻成為了歐洲歷史上最著名、最昂貴的屍體。
也許,是應了那句在解剖劇場常見的拉丁語銘文:Memento mori。
翻譯過來就是:記住,凡人皆有一死。■
参考资料 —————————–
[1] Standring S. (2016). A brief history of topographical anatomy. Journal of anatomy, 229(1), 32-62.
[2] Correia J C, Wessels Q, Vorster W. Edinburgh, the Scottish pioneers of anatomy and their lasting influence in South Africa[J]. Scottish medical journal, 2013, 58(4): 246-250.
[3] 彼得·舒斯特. 欧洲死刑史:1200—1700[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186-203.
[4] Martínez-Vidal À, Pardo-Tomás J. Anatomical theatres and the teaching of anatomy in early modern Spain[J]. Medical history, 2005, 49(3): 251-280.
[5] Abbott, A., & Francl, M. (2008). Hidden treasures: Padua’s anatomy theatre. Nature.
[6] Giovanna Ferrari, PUBLIC ANATOMY LESSONS AND THE CARNIVAL: THE ANATOMY THEATRE OF BOLOGNA, Past & Present, Volume 117, Issue 1, November 1987, Pages 50–106,
[7] The Story of Burke and Hare, http://historic-uk.com
[8] Burke and Hare, http://edinburgh-history.co.uk
[9] The Rise of Edinburgh, http://bbc.co.uk
[10] Burke and Hare murders, Wikipedia
[11] London Burkers, Wikipedia
來源:知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