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古井重塑香港史 顛覆英國史觀

香港在英國人統治之前,真的是一個小漁村嗎?沙中線工程地盤的考古發現,證明香港在英人「開埠」前曾有過繁盛時期,對「小漁村」史論無疑是又一次顛覆。

hk-Historical-sites

在英國人的歷史論述裡,香港「開埠」前只是一個只有數千人口的小漁村,是英國人的殖民統治將這個天然良港,變成了「東方之珠」——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的國際大都會。香港在英國人統治之前,真的是一個小漁村嗎?沙中線工程地盤的考古發現,翻開了香港歷史新的一頁。位於九龍城聖山(即宋王台公園附近)的考古現場,發現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方形古井及大批文物,令封塵千年的宋元居民在九龍海岸聚居的遺址和珍貴瓷器重現人間,專家相信這是1955年李鄭屋漢墓發現後香港另一重大考古發現。其中,千年方形古井及大量的陶瓷器,反映附近區域早在宋代時已有人居住,這再次證明香港在英人「開埠」前曾有過繁盛時期,對「小漁村」史論無疑是又一次顛覆,這次重要的考古發現事實上也是對香港歷史的一次重塑。

 李鄭屋漢墓發現後重大考古成果

「九龍聖山古蹟遺址」的考古,發現多逹239個遺址,涉及3700件重要器物,其中包括8個石構建築遺址、151條溝狀遺址、6口井及16個墓葬遺址,另有大量出土文物包括陶瓷器碎片、錢幣、鐵塊等,如宋元時期的鼎形香爐及青瓷壺、晚清的鴉片壺及多個朝代的錢幣。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以10層花崗岩建造、面貌完整的、有千年歷史的宋代方形古井。另外,較有價值的包括完整的古碗、昔日馳名浙江的龍泉青瓷碎片及宋代孔明碗等,亦有不少錢幣,如可追溯至唐代的「開元通寶」,這些文物都反映了當時本港居民的活動。

這次考古在不同土層都有大發現,距離地面最淺層的土層是民國初期至六十年代的遺跡,有建築物地基、錢幣、玻璃片等;稍深的第二層是晚清民居遺址,發現與當時農業活動有關的遺跡,包括井、灌溉溝、小量瓷與陶器碎片和錢幣等;最深的第三層離地面約1.6米,屬於西元10至14世紀宋元時期的遺跡,有房屋遺跡、井、墓葬、灰坑,以及大量陶器碎片和錢幣等。土層的有關發現令考古專家可重新探討九龍城一帶海岸線變遷。

根據發掘地點的原地貌,推測在宋元時期該處部分低窪區域是居民傾倒垃圾的地方,周邊亦有宋元時期的墓葬區和居住區。墓葬呈不規則形狀、墓坑較淺、隨葬品少,相信是較為倉卒地埋葬;而在若干年後,當墓葬區廢棄後,人們又開始在此建房子居住。到了晚清,該處出現農耕活動,上世紀初的啟德一帶屬住宅區,後來政府決定修建啟德渠,便拆卸附近幾條街的民宅,1920年代隨着啟德機場的發展,農耕活動和民宅亦逐漸消失。

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認為,今次考古發現是1955年李鄭屋漢墓發現後另一重大考古發現,當中不同土層顯示不同年代的文化層、瓷器及錢幣的出土相當重要,將本港宋代的歷史重新連結。

連接宋代歷史彌補資料不足

這次發現古井等古蹟的位置,與宋王台公園同區。長春社理事熊永達指出,本港有關當年歷史的資料不算太多,今次發掘大量人類活動的痕迹,不排除與當年歷史有關,或可彌補本港有關該段歷史的不足。

九龍城一帶早在宋代已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據歷史資料記載,話說南宋末年﹙公元1276年﹚,蒙古軍隊南侵,已故宋度宗的十歲兒子益王,被朝臣文天祥、陸秀夫等擁立為帝,成為端宗,其弟昺亦被封為衛王,兩人逃亡至現今的九龍城,停居半年。但蒙古軍窮追不捨,端宗於逃亡期間病逝,衛王繼位為帝昺,逃至新會崖山,最終陸秀夫背負帝昺投海殉國,南宋覆亡。宋亡後,有民眾為紀念兩帝,在九龍城馬頭涌海邊一個稱「聖山」的小山上,在一塊巨石刻上「宋王台」三字,至香港日治時期,日軍因擴建啟德機場而炸毀整塊巨石,戰後工人由餘下的殘石中,切割出現宋王台石碑。其後港英政府為建造啟德機場客運大樓,把石碑移到宋王台原址以西一百米,矗立於宋王台公園。這一段宋代歷史雖為人所熟知,卻缺乏相關的實物證據,雖然學者屈志仁教授在七十年代已發表過有關的研究,分析在該地區發現的宋式陶瓷,但相關的出土文物依然不足。

香港歷史專家高添強指出,今次出土石井和其他文物反映了700至800年前當地有大量居民聚居,對本港歷史研究有重大作用。他說,過往英國一直指本港開埠前是小漁村,又只是集中述說新界的大家族歷史,忽視本港宋元時期已有頻繁的貿易活動、早在數百年前已是貿易港的歷史,令不少市民誤以為宋王台的故事只是傳說。

他補充說,除南宋時期宋帝二皇逃難到九龍城的史實外,大廟灣的南宋石刻碑文記載亦證明,九龍城早在宋代已是廣東地區十三鹽場之一,也是發達的交通要地,不少人會在香港安家落戶從商。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也在《一口井 承傳香港歷史》中表示,繼2008年在前啟德北停機坪發現龍津石橋和前九龍城碼頭遺址後,考古專家在聖山範圍發現由宋元時期到20世紀60年代的遺址遺物,其中一口屬於宋元時期且保存狀況良好的方井,更是首次在香港發現,顯示一千多年前在啟德區內已有人居住。

 呈現城市格局證有高度文明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這個古蹟群的整體佈局應屬一個城市的一部分,有高度的文明。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副系主任兼首席講師潘新華認為,沙中線工程發現6口井,證明該處會有一個較大聚落。他介紹說,方井有預製「Z」形組件,儼如「俄羅斯方塊」,要先製作好框架,然後逐層放入泥層裝嵌,甚至再加上井台。由於工序較多,這意味興建方井的居民較富有。

另外,城市規劃師吳永輝也指出,已出土的遺址包括有麻石砌成的明渠,是本港首次有同類發現,宋元的普通漁村或村落做不出這種明渠,相信屬官方產物,反映當年已有初步的城市規劃。

這次考古發現的人類群居遺址,足以呈現出前人生活的形態,比如,有人在井口打水、有人在灌溉耕作,還有人身故就地埋葬……無疑可以幫助我們對香港「開埠」前的先民生活景象作出明晰的想像。

「九龍聖山古蹟遺址」罕有的考古發現,對重塑香港本地歷史無疑有着標誌性的意義,一方面是對「小漁村」史觀的顛覆,同時也延伸了香港的歷史縱深,讓人們看到七、八百年前香港的貿易活動、居民生活的大致狀況,對進一步追溯南來先民落地生根的歷史有不可輕視的作用。這次考古發現也再一次證明,香港在被英國人佔據之前就有大量居民聚居,有頻繁的貿易活動,是一個交通發達的貿易港。

聖山古蹟遺址發現的千年宋元古井,可以給當代香港社會帶來甚麼歷史啟示,還待專家和有識之士進一步解讀和闡發。■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