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如何分辨過期食品

原本已過期的食品,經過塗改生產日期,又變成在有效期內、可以正常銷售的食品。消費者買到了過期食品卻渾然不知。甚至內外包裝日期也不一樣。那麼面眾多食品怎樣分辨過期食品變得尤其重要。

how-to-tell-expired-food

一、辨別包裝出廠食品

首先,看日期色澤。真的生產日期標註,乾淨利落、色澤發亮,假的生產日期標註通常模糊不清,日期周圍留有墨跡。

其次,可以用手擦拭。產品包裝​​上的原生產日期,一般是鋼印打上和電噴的生產日期,用手無法直接將其擦掉。而改過的生產日期,用手輕輕一抹,顏色便開始變淺,再用力抹幾下,生產日期變得一團黑,看不出字的模樣。

再者,看日期顏色。一些正規大廠家為了避免過期食品被小商販更改日期而故意選用難以模仿的燙金字,而違法供貨商造假時通常都會選擇成本較低的黑色原料。

二、小心超市自製食品

仔細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標識,注意包裝是否完好,標籤不完整、包裝破損的不要買,必要時可聞一聞有無異味。

盡量選擇新鮮的、剛出鍋的產品,少買容易腐敗變質的涼拌菜。熟滷製品買回去後最好再重新加溫,涼拌菜買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調味品殺菌。

警惕自製食品的打折促銷活動,此類活動大多是針對馬上過期的食品進行的,安全指數不高,不要貪圖便宜而大量購買。

過期食品的認知誤區

誤區一:保質期=保存期

保質期又稱最佳食用期,國外稱之為貨架期,指食品的標籤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在適宜的貯存條件下,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沒有改變,在一定時間內可能仍然可以食用。而另一種叫保存期,即產品可食用的最終日期。在保存期之後,食品會發生品質變化,產生大量致病細菌,如果食用,則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和急性傳染病。所以,過了保存期的食物,必須做丟棄處理。

誤區二:不浪費就是「美德」

很多人認為,食物過期後只是口感變差、風味改變、質量下降,只要沒有嚴重發霉變味,就應該盡可能吃掉,避免浪費。

節約固然是美德,然而這種“美德”卻容易傷身。比如水果放置時間長了,會出現部分腐爛變質,各種微生物就會不斷加快繁殖,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向未腐爛部分繼續擴散,即便吃的是未腐爛部分,其中的毒素依然會對人體呼吸、神經等系統形成威脅。

誤區三:冰箱等於保鮮櫃

有些人以為,只要把食品放到冰箱裡就不會變質。事實並非如此。首先,很多微生物繁殖的適宜溫度範圍在​​4℃—60℃,而大部分冰箱冷藏溫度並沒有達到4℃以下,即使達標,也只能延緩細菌的生長繁殖,卻並不能殺滅微生物。此外,長時間存放的食品往往會發生冰晶析出、裂縫、粘連等現象,而反复冷藏,並且生熟食物交叉放置,不但影響口味,還易引發食物變質。

如英國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教授米爾斯正在帶領研究人員開發一款食品包裝袋。它不僅能發現過期食品會「臉」色大變,還具備「換氣」功能以保證食物新鮮。如果肉、魚和蔬菜等食物超過保質期或放置冰箱外時間過長,新鮮度就會受到破壞。依照米爾斯團隊的構想,當新鮮程度降至某一界限,這種智能塑料包裝袋就會改變顏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