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試卷悄然「革命」:放棄教條灌輸,鼓勵質疑正統

我記憶裡的中學歷史課印像是簡明而清晰的,比如對於中國近代史,「落後就要挨打」一言以蔽之。在傳統的中學歷史教育中,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可以歸納為時間、地點、人物、歷史背景、原因(外因、內因)、導火索、後果及其影響。即使是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都可以被一句話歸納為「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過程」。

Chinese-history-exam-revolution

而大事年表大抵是學生最為討厭的存在,我的學生時代也如是。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七年之後我又一次接觸到了中學歷史,只是這次並不是通過中學歷史的課堂,而是高考歷史的試卷。我很驚訝地發現,如今的歷史試卷比起當年我們的試卷,簡直可以稱之為一場「革命」。

之所以能夠得知這場「革命」,還是因為當年曾教過我的一位中學老師。如今仍在中學第一線任教的班主任郭老師告知我,他所任教的重點文科班的歷史成績不過五六十分,「歷史這幾年的題目越來越難,拐彎抹角的,學生們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

我很好奇他說的「拐彎抹角」,於是就找來了高考歷史試卷一探究竟。果然他所言非虛,的確變化不小,比起自己當年的歷史試卷,只要考生熟記背會就沒太多問題,現在的高考試卷有意思了不少,但與此同時也需要考生頗費腦筋。

從死記硬背到邏輯分析

不妨列舉一些具體的題目,可以更直觀地理解這些變化。下面是一道07年的高考題目,時​​年並未開始新課標試卷。

71894E59DF7F06CB943886DB49428D91

從上面不難看出,傳統的高考歷史試卷以考察識記為主。與之相對比的是,現在的高考歷史已經不再考背誦為主的知識。下面是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的一道選擇題。

2393EC7555F739D207E04F5FAEF2B9C9

這道算是考察中國近代生活變遷的題目。對於中國近代電影,不少人大概會知道《漁光曲》、《馬路天使》這些在上海製作的優秀國產電影。不過這個題目考察的卻是早期電影的放映情況。根據常識判斷,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排除掉B、D選項。畢竟上海才是最為開放的摩登的現代城市,上海民眾對外來文化應該最為開放。但為什麼原本不太開放的京津地區,卻較少播放國產電影?考慮到上海是當時電影的製作中心,只能逆向考慮為什麼國產電影無法在京津播出,所以只能推測是流通不順暢。因此答案就選擇了C。

從這道小小的選擇題,可以看到歷史教學開始慢慢地希望改變,不再一味關注大的歷史事件,而開始著眼於歷史變遷裡比較動人的細節。

歷史人物評價從臉譜化到多面性

另一方面,傳統中學歷史教育裡慣常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定性評價,會給學生留下過於刻板的印象。對此,高考試卷也開始了糾偏。又如這道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中的選擇題。

49E2BE6A978BC27C9852723DA38FECA1

該道題著眼的就是美國1933年的大蕭條時代。傳統上,胡佛總統一直被視為自由放任政策的代表人物,而羅斯福總統則被認為是首次實行政府乾預的總統。但是這個選擇題卻對此提出了異議,並讓學生選擇具體的史實來進行分析判斷,答案選擇為D。這道題目雖然跟從前考記憶為主的歷史選擇題​​看起來相似,卻間接地鼓勵了學生敢於質疑、不拘囿於固有說法的精神。

5CE5A31F7819A4643F0F2329D90B4392
美國總統胡佛

美國總統胡佛傳統上一直被認為是在大蕭條時代推行自由放任經濟政策的代表。

在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方面,區別於從前中學歷史教育中扁平化的人物形象,新的歷史試卷裡則有意矯正學生們的認識,著力突出歷史人物的多面性與復雜性。

在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的「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部分」有這樣一道材料分析題。

0A586E8F0B92452247560B4AC1CC02D4

王安石在以往的中學歷史教育中一直是光輝偉岸的改革者形象。而這道題卻採用了兩則材料,一則材料描述了王安石在兩宋所獲截然不同的評價,另外一條材料則採用史學家梁啟超對於王安石的個人評價。

這顯示出中學歷史教育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突破了從前的固定形象,並傳達給中學生們這樣一種觀念:歷史人物的形象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轉變,而歷史學家們也可能基於自身的立場對於歷史人物進行褒揚或是貶低。

8C3D66ABF81095374E701C3D276046CF

關於王安石的這道材料分析題,試圖傳達這樣一種觀念:歷史人物的形象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轉變,而歷史學家們也可能基於自身的立場對於歷史人物進行褒揚或是貶低。

質疑傳統敘事

同時,在整個歷史敘事上,中學歷史的敘述也開始多元化,希望促使學生自由思考,獨立評價,甚至大膽質疑經典的歷史論述。

譬如這道2012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的史論題。

261850e59db7c0997d63b18d0f49dfc9

費正清描述中國近代史的「衝擊——反應」模式的經典地位自不必說,而對這樣一個經典模式的考察出現在高考題裡,我私下里也不會希望高中生給出多麼完美的回答,只是希望他們可以有自己的見解,言之有理即可。

記得幾年前,曾看到一篇文章講美國中學歷史課堂上,討論美國殖民時期波士頓慘案中,英國上尉有沒有下令槍殺反抗民眾。老師們並不期望學生們能夠有著多麼精準的分析,但是這樣做無疑使他們更近地觸摸更為真實的歷史,能夠獨立評價歷史中人物和事件。

中學歷史課本的變化

比起變化巨大的高考歷史試卷,可能中學歷史教育的變化倒是遲滯得多。

先從變化甚少的高中歷史課本談起,現在的高中歷史課本,比起我當年為數不多的變化,就是所謂結構上的調整。我當時使用的課本上沒有新課標的字樣,例如,中國史部分是從中國古代史、到中國近代史、再到中國現代史。世界史部分是從世界近代史,到世界現代史,完全按照時間的順序。

而現在的課本則採用了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的分配,然後外加上一些專題,比如人物評價、重大改革之類。但是在敘事邏輯上依舊充滿意識形態烙印,比如課本中講「鴉片戰爭」的最後一段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大片領土,主權受到更加嚴重的侵害。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中國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當然也有一些課本章節幅度上的變化。比如說專門開闢專題講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再比如說對於西歐資產階級革命的介紹,新課本的重點轉向了英美兩國,而不是從前的法國革命。但是總體上說來,這樣的課本變化還是非常之小的。

C33891A3FA95CCE0BDB755F60A81C565

歷史教育改革,幾家歡喜幾家愁?

而這樣的教材變化,對於普通中學文科生來說,可能是並不好的變化。我的大學同學喜是一名內陸省份普通的中學歷史教師,她告訴我說其實很多學生連基本的史實都是搞不懂的。初中時學生們本該學習通史,但因為中考歷史分數在總成績中所佔比重寥寥無幾,歷史基本上是無人理會的副科,因而通史基礎普遍不太理想。等到高中,教材變成了專門史,學生們更是不知所措。喜說她不得不重新回顧通史,而這樣的教材設置使通史的掌握大打折扣。我認識的一個學生,居然搞不清楚甲午中日戰爭和戊戌變法的時間先後,更別提其中的關係了。

如今的歷史課似乎已經成為老師個人素質的練兵場,老師上課如果補充得太多,學生聽得很新鮮,但是效果也未必好,因為當他們回到考試,仍然可能不知所措。而如果老師不補充課本以外的知識,學生則可能直接被高考試卷所撂倒。許多課本上只言片語的細節,可能就會成為高考上的奪命利刃。

以前的高考歷史題背會基本就能夠做對,現在的高考題卻是奇怪的閱讀材料題,學生們都不會分析,也不會答題,難看的分數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對一般的應試教育來說,那些中學歷史教師漫長的教學經驗就是必勝的武器。只是為什麼會失效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這是歷史研究者在中學歷史教學領域內發動的一場悄然無聲的「革命」。

但凡稍微了解下國內史學界的情況就知道,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研究是逐步去意識形態化的,並向多元方向發展。我的同齡人們一旦進入歷史系,第一件遭遇的事情就是對從前歷史認知的顛覆,最經典的案例自然是對「封建」的理解。在中學時代屢屢使用的「封建社會」一詞,在大學歷史系卻基本上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傳統社會」。而對於中學時代的清晰歷史敘事,比如「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也被其他具體解釋所代替。

不過,以往這樣的過程基本上都是在大一時開始,而現在的中學歷史教育企圖更早地讓學生們了解多元化、人性化的歷史。我對這場悄然發生的中學歷史教育「革命」充滿期待。■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