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的真實感

徐宗懋

香港和台灣如能更確認一個國家的真實感,在政治行動前考慮整體中國局面,將可創造多贏。

The-reality-of-one-China

過去100年中國紛紛擾擾,前半段戰亂流離,直到抗日戰爭結束,終於驅逐了外敵。1949年後算是後半段,兩岸分立,港澳仍屬西方殖民地,炎黃子孫走上不同的歷史發展之路。中國大陸陷入政治運動的漩渦,經濟貧困;台灣也是政治專制,但實行市場經濟,人民生活改善,並逐步走向民主政治。至於港澳,則在西方殖民統治下,進入西方的經濟體系,共享繁榮。

將近半個世紀間,儘管政治上大陸和台灣屬於一個國家,港澳則是有待收回的殖民地,但三方各自發展、相安無事,直到上世紀大陸改革開放之後,政治、經濟及軍事等出現大幅進步。1997年香港回歸後,大陸國力急速膨脹,接著澳門回歸,並加強推動兩岸統一。這些歷史事件難以逆轉,值得探討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港澳和台灣人民情感上的變化和調適,以及面對時局的政治反應。簡單說,對於港澳和台灣人民,兩岸三地作為一個共同的國家究竟有多強的真實感?

首先是最小的澳門,葡萄牙早在17世紀就沒落了。葡萄牙語並不是世界性的語言,葡萄牙並非西歐的典範,澳門華人無法從葡人統治中取得文化優勢感。說一句笑話,澳門興盛的賭博事業,或許還鞏固了中國傳統文化認同。澳門回歸的前後,沒有出現政治和文化的難題,澳門居民想的就是自身的生活,過去如此,現在也一樣。

至於香港,儘管是英國人在鴉片戰爭後奪取的,但英國的霸業持續了150年之久。即使二戰結束後,大英帝國國力大不如前,但美國接替英國的地位後,英語的地位反而更不可動搖,英國在議會制度、法治管理、城市規劃、交通建設,甚至時裝和流行音樂,仍然執世界之牛耳。在港英政府統治下,相對於大陸的動亂與落後,華人富裕家庭紛紛將子女送到英國接受教育,並以此為榮,如此便產生了香港接受英國教育的菁英階層,他們擁有經濟與文化優勢感,居於社會主流,甚至也影響一般港民的精神狀態。當然,此時香港也存在傳統中國文化的社會階層,包括49年由大陸湧入的工商界人士和一般百姓,他們的中國認同始終如一。總的來說,由於香港經濟上的優勢,以及英國強勢文化的影響,香港人的中國認同較澳門人更複雜,年老一輩人逐漸逝去,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識和情感顯得淡薄,更別說1997年回歸前,港英政府鼓動港人反抗北京。

因此,港人只是理性上知道上頭的政府由倫敦變成北京,但感性上還沒有真正融入一個中國,沒有真實的體會到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在政治上的性質和意義。稍早的「佔中」行動,反映大多數港民對「一個中國」缺乏真實感,誤以為香港的普選可以不顧及大陸的政治發展,彷彿把香港當作是獨立國家。「佔中」失敗,等於是政治教育,強化港人和大陸是一個國家的真實感。

至於台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從1895年「馬關條約」割台至今,只有1945到1949這4年,台灣和大陸在政治和行政管理上連在一起,其他116年的長時間內都是分開的,歷史環境提供分離主義豐沃的土壤。儘管如此,1949年遷台的國民政府帶去完整的中國視野,包括政治制度、文化教育事業等,台灣兩代人接受深刻的中國教育,其純粹度甚至超過同時期歷經文革的大陸。台灣人的中國人自我認同非常強烈,在「反攻大陸」的口號聲中,台灣和大陸被看成一個國家,無可置疑。直到台灣民主化之後,本省籍的李登輝接任總統,推動本土化教育後,台灣人的中國認同經過20年的發展,日趨疏離,這或許是台灣人爭取生存的精神策略。然而這種作法也造成嚴重後果,雖然台灣人對「一個中國」失去真實感,但並不能改變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政策與力量。台灣人改變自己的感覺,卻無法改變客觀的局面。台灣人就可能走向香港人類似的心境,由於刻意躲避「一個中國」,只能不斷被殘酷的現實懲罰,被迫在連串的挫敗中,建立「一個中國」的真實感,遺憾的是,結果通常帶著悲劇性質。

其實,無論港人或台灣人,如果能更確認一個國家的真實感,在採取政治行動前,能將整個中國的局面納入考慮,反而可以取得主動,發揮本身的優勢,並創造多贏的局面。只不過,目前的局面並非如此。■

* 徐宗懋,台灣歷史文化工作者,2001年成立台灣文史研究工作室。台灣《中國時報》前記者,採訪「六四」事件期間曾中槍受傷。著有《走過百年-一次讀完台灣百年史》、《民進黨人在中國》、《台灣人論》等。

《亞洲週刊》2015年1月25日 第29卷 04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