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敏感症

屈穎妍 資深傳媒人

網上流傳一份中學的中文科工作紙,上面有十道填充題,分別是十個詞語:頭殼、手板、冷衫、的士、巴士、取錄、質素、嘜頭、雪糕和冷氣,老師要求學生將之改寫成標準漢語。

allergic-to-China

十個廣東話詞彙不知你懂得轉換幾多個?但在我唸書的港英年代,其實已經有這類白話與方言間的轉換功課,不知何故,今日網民竟煞有介事地大張旗鼓責難,認為以上這些字已在香港通用,質疑學校逼學生使用「大陸用語」,是另類洗腦教育。

原來香港人的恐懼中國敏感症已經病入膏肓,幾個中文字,說穿了不過是叫你把口語變做書面語,網民都可以拿來興波作浪,演繹成洗腦故事。

如果有日要學生學習一九四九年後的中國歷史,看中國共產黨如何建國如何興邦,如何經歷運動起跌,那還得了?怕且書都要燒掉。

香港近年有一班中國敏感症病患者,一聽到或看到跟中國有關事宜,就腎上腺素急升,呼吸困難,要除之然後快。兩年前搞了個國教地圖,如同刻劃地雷陣,告誡家長哪些學校教國民教育。然後又製作普教中地圖,在小島上標誌了哪些學校是用普通話教中文。

一種幾乎是英語以外,全球最多人講的語言,我們明明自認國際化,卻甘願自絕門外。

屈指算算,這地球上講普通話的人,肯定多過十三億,因為中國之外,還有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或地區都是講普通話,對比講廣東話的地域,真是大小巫之別。

今日講廣東話的地方,只剩香港和澳門了,勉強可以算進去的,就是廣東省,如果我們再不快馬加鞭學好普通話,沉淪在井底自我感覺良好的香港人,面對世界,遲早會變得啞口無言。 ■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15年1月15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