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亂一池春水惹得美歐動盪 關於伊斯蘭國的二三事

最近時事新聞最受大家矚目的,應該是斬首人質及用火刑燒死約旦飛行員的伊斯蘭國(IS)吧!不知道大家對伊斯蘭國了解多少呢?

About-ISIS

他們是誰?

1. 前身是蓋達組織的一份子,蓋達已和伊斯蘭國劃清界線。

今年二月正式與蓋達分離,但組織目標仍與蓋達相似:建立由單一宗教與政治領袖「哈里發」(caliph)統治的伊斯蘭國,復興「大阿拉伯」,宣布成立一個伊斯蘭「哈里發國」,呼籲全球各派穆斯林宣誓效忠。免於被美英強權操弄。

Territorial_control_of_the_ISIS.svg_

2. 是ISIS、ISIL、還是IS?

美國總統奧巴馬以「ISIL」稱呼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但媒體報導又可見「IS」或「ISIS」這兩個名稱,究竟是為什麼?

這組織自稱Al-Dawla Al-Islamiya fi al-Iraq wa al-Sham(阿拉伯文),翻成英文是「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 ,最後一個字的「沙姆」(al-Sham)即是造成多種英文名稱爭議的由來。「沙姆」意指敘利亞——精確的說是涵蓋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與約旦等、古稱黎凡特(Levant)的東地中海地區。ISIL中的L即代表黎凡特,象徵這組織想將勢力拓展到伊拉克以外。

為求報導一致,美媒現徑用「IS」來統稱伊斯蘭國。

3. 最有錢的武裝組織

外媒報導,伊斯蘭國目前募集超過20億美元,被形容為「最有錢的極端組織」。以世界銀行(World Bank)去年公布的191個國家GDP排名,伊斯蘭國可排上第165名,贏過利比利亞、索羅門群島等26個國家。

為什麼伊斯蘭國能變成有錢的武裝組織之一?除了曾洗劫敘利亞第二大城摩蘇爾(Mosul)的中央銀行、獲得超過4.25億美元現鈔外,伊斯蘭國組織內部的「自給自足經濟模式」,一開始,經費來自中東、歐洲地區的支持者捐款,或是向外非法掠奪資源、綁票人質換取贖金;後來,則靠組織勢力範圍內的石油經濟為生,從開加油站、走私油品、經營油田、甚至向相關企業索取保護費。

4. 波斯灣諸國是敵人還是朋友?

在敘利亞內戰期間,伊斯蘭國潛入敘利亞,對抗當時的阿薩德政府。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科威特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波斯灣諸國,由於想培養反阿薩德政府勢力,在敘利亞內戰期間特別資助伊斯蘭國武器及資金。

5. 政治影響力與中心思想足以號召群眾

目前伊斯蘭國的鬥士(fighters)中,約有3,000人來自西方國家,其中2,000人為歐洲人,歐洲人裡又有近四分之一的是英國人。

為什麼伊斯蘭國可以吸引那麼多人加入?身為伊斯蘭國的步兵,平均一個月僅賺41美元,而在伊拉克,一個搬磚頭的藍領工人,平均一個月可以賺到150元美元,伊斯蘭國步兵薪資顯然比當地藍領工人還低。再從另一面來看,2005年至2006年之間,伊斯蘭國青壯年鬥士在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的死亡率,還是一般民眾的47倍。

以上數字都讓反恐專家認為,伊斯蘭國是靠政治影響力招募大量人群加入組織,外界就算阻斷經濟誘因,也無法有效遏止該組織吸納新血。

6. 自己經營媒體,而且非常善用社群工具

目前可知伊斯蘭國至少經營4個媒體通路,用來強化組織理念,好招募新人。

比方Al Hayat(阿拉伯文表示「生命」)用來拍攝宣傳影片、經營推特帳號、還有負責招募新人。所有的內容提供多種語言版本, 為了吸引西方國家人士。又或者是Al Furqan,則專門用來向外宣傳軍事行動、領導階層的對外宣言。不論哪一家自營媒體,都相當善於利用影片、手機App、推特(Twitter)等時下熱門傳播工具,擴大傳播效應。

下面是伊斯蘭國組織介紹與角色定位分配的影片:

他們做了些什麽事?

從敘利亞內戰延伸出來的極端主義分子「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並於6月30日將其敘利亞的領地結合起來宣布成立一個以哈里發為首的「伊斯蘭國」,宣布領土範圍涵蓋大部份的伊拉克和敘利亞。

組織不是6月才出現的,本來主要是在伊拉克運作,後來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重心轉移到敘利亞。成員非常國際化,部分受到教派意識的驅動,他們前仆後繼的加入敘利亞內戰當中,試圖推翻敘利亞的什葉派獨裁者阿薩德。

當初以遜尼派與什葉派的教派衝突起家,與蓋達的行動方針不符,蓋達總部也與其並不同調。後ISIS乾脆另立門戶,成立伊斯蘭國,選出哈里發,呼籲全世界從事聖戰的穆斯林向其效忠,想返回來收編蓋達了。從這裡來看,尤其以哈里發稱呼其領導,可以看出這仍是舊的。即便其揚言要在世界各地進行恐怖攻擊,仍沒有脫離賓拉登過去的做法。

但最令人髮指的,就是屠殺異教徒,手段殘暴,他們圍困伊拉克庫德族少數教派「雅茲迪」人,雅茲迪族是世界上最久的民族之一,他們是庫德族的古老教派,宗教源自祆教、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主要信奉孔雀天使(Peacok angel)。

雖然雅茲迪族的教義較偏向伊斯蘭教,但伊斯蘭國的遜尼派卻對他們多有歧視,更稱亞茲迪是「惡魔的信仰者」,因為在孔雀天使的形象與撒旦(Lucifer)極為接近,因此,許多遜尼教徒甚至還把雅茲迪族當作魔鬼來嚇小孩。令這個族群面臨滅族的命運;又迫害基督徒,導致嚴重人道災難。

在2003年伊戰之前,伊拉克境內的基督徒,與敘利亞的基督徒一樣,雖然屬少數,但與當地的伊斯蘭教徒一直相安無事,但戰爭引發各宗教教派之間的仇恨,基督徒遂成為內戰的犧牲品。早於兩年前敘利亞出現反政府示威,後來演變成教派衝突甚至內戰,當地基督徒曾表示支持敘利亞政府,結果被反對派中的極端伊斯蘭主義者迫害。組織排斥異己,以往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的融洽相處景象,不復存在。

就在3年前,敘利亞反對陣營的遜尼派藉「阿拉伯之春」起義,有消息指出,他們獲科威特、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暗中資助,遜尼派得以重整勢力,而且愈戰愈勇猛和愈激進,IS應運而生,這個組織可以說是武裝遜尼派基本教義者聯盟,他們企圖征服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再向外擴張,建立以遜尼派為主的大伊斯蘭國,庫德自治區首當其衝,從此不得安寧。

世界如何應對?

今年是世界政治不平靜的一年,說實在中東的局勢,從艾森豪總統開始,就一直受美國主導,所以這邊還是會以美國的觀點與美國在本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為主,畢竟歐盟正忙著商討烏克蘭問題,冬季來臨前如果不能擺平俄羅斯,寒冬將會帶來無限隱憂。

另外之前接近911時,美國民眾對恐怖主義,如臨大敵。我們很難想像911對美國人到底有多大的影響,但真的超乎你的想像,我曾經見到當事人談及此一事件,事過境遷多年,眼睛還是充斥淚水與畏懼。我並不樂見以恐怖主義這類字眼稱呼這種組織,事實上穆斯林與西方世界的誤解真的太多,身在亞洲國家的我們或許感覺不到,到底穆斯林被加諸的有色眼鏡有多沈重。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首府華盛頓911事件發生13週年紀念日前夕,向全美發表電視講話,公佈美國政府軍事打擊伊斯蘭極端組織ISIL(伊斯蘭國)的戰略計畫。他說,這項戰略的最終目標是徹底摧毀該組織。

以下是奧巴馬發表講話的節錄:

美國同胞們,今晚我想告訴你們,美國將與我們的朋友和盟友共同削弱並最終摧毀叫「伊斯蘭國」的恐怖組織。講到這裡,我們需釐清兩個事實:

第一,「伊斯蘭國」不是「伊斯蘭」。任何一個宗教都不會寬恕殺害無辜的行為,並且「伊斯蘭國」的絕大多數受害者是穆斯林。

第二,「伊斯蘭國」組織肯定不是一個國家。它是原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一個分支,並在敘利亞內戰期間乘機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擴大其恐怖勢力。它不是由任何一個政府組建而成,更沒有人民的支持。「伊斯蘭國」是一個純粹的恐怖組織。他們沒有任何正當的願景,只有對人的殺戮。

針對打擊「伊斯蘭國」,美國的目標是明確的:我們將通過廣泛而持久的反恐戰略,削弱和最終消滅它。

具體的做法是:

我們將協同伊拉克政府,針對這些恐怖主義者實施一系列的空襲。
我們將對在地面上打擊這些恐怖主義者的力量,提供支持。
我們將繼續提高美國持續反恐的能力,使美國不受來自「伊斯蘭國」的攻擊。我們將與盟國合作,繼續截斷恐怖組織的資金來源,增強我們的情報和國防力量等。兩週後,我還將在聯合國主持一個會議,進一步動員國際社會共同參與到對恐怖組織的打擊行動中來。
我們將繼續對受到恐怖組織迫害而流離失所的無辜者提供人道援助。

講話中奧巴馬還指出,除了軍事行動將由美國來領導外,現在需要積極建立國際反「伊斯蘭國」聯盟。美國上週在英國威爾斯召開的北約峰會期間,初步確定了西方反「伊斯蘭國」聯盟的陣容,其中包括:澳洲、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義大利、波蘭、土耳其和英國等國家。

奧巴馬日前敦促國會提供5億美元資金,用於援助敘利亞反抗民兵,美國也不斷向科威特和卡達的遜尼派統治者施壓,希望他們停止資助「伊斯蘭國」。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副局長莫雷爾表示,美國執行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略政策,是要奪回被其佔據的土地,並追繳其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首腦人物。

歐洲國家在這次伊斯蘭國事件上,有更深層的議題需要被探討

這些年輕人多半是移民第二代,從小接受西方教育薰陶,想要融入當地社會,也想保有自己的文化與身分認同,卻感到在政治、經濟與社會遭受歧視,轉而透過宗教尋求慰藉。

6月,一對不過16歲、在校成績優異、期望成為醫師的英國雙胞胎少女逃離曼撤斯特的家搭機前往土耳其,再轉往敘利亞,跟隨哥哥的腳步加入伊斯蘭激進組織,參加「聖戰」。鄰居和同學說,她們和一般年輕女孩沒兩樣,都愛自拍、愛漂亮,完全看不出來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ISIS在日前公布的一個招兵影帶上,來自英國威爾斯卡地夫(Cardiff)的20歲青年瑞亞德‧汗(Reyaad Khan)與高中同學穆薩納(Nasser Muthana),對著鏡頭說,他們已經參與敘利亞戰爭,即將前往伊拉克作戰,「領袖要我們去哪裡,我們就去哪裡」。這兩個青年都是全科拿A的優秀學生,並以獲得多所大學,卻不顧老母親的悲痛呼喚,放棄家人與學業,參加聖戰。

移民第二代 難融入當地社會

法國媒體日前報導,至少有百名法國女性自願前往敘利亞下嫁給伊斯蘭極端份子,成為「聖戰士新娘」。不光是法國,英國也有上百名少女透過社群網站的招募,被安排前往敘利亞、伊拉克,加入聖戰,成為「性愛聖戰士」,淪為性奴隸。

這樣的故事、報導,在過去幾個月的歐洲媒體裡屢屢出現,背後一個赤裸裸的真相是,現在被伊斯蘭激進組織吸收、前往敘利亞等地參加「聖戰」,成為「聖戰士」(mujahideen)的歐洲年輕人已經多到不只是個案,成為令人擔憂的現象。

也因此,包括法國、英國、比利時在內的多個歐洲穆斯林密集的國家,密切觀察情勢發展,帶有威脅性的年輕穆斯林遭到逮捕的消息也時有所聞,就是希望能在恐怖攻擊發生前防患於未然。

法國政府日前就制訂一項旅行禁令法案,目的是防止法國國民前往中東參戰,這項法令給予法國政府針對被情報機構認為預備前往危險地區的國民,得以沒收護照,實施最高達6個月的旅行禁令。英國也警告將取消對參加聖戰組織的英國公民護照,並大規模逮捕可疑人士,給予刑法上的罰則;荷蘭則是已經拒絕發護照給計畫前往敘利亞參戰的公民。

由於這些措施細節屬於高度機密,目前尚無對外公佈,預計會在10月份歐盟各國內政部長會議上提出討論。但據了解,歐盟各國內政部長考慮透過申根資訊系統(SIS)進行資訊交換與共享,非成員的英國與愛爾蘭也將加入這個資料庫,希望透過資料庫找出這些已經準備加入這些組織的份子,並通知其他歐盟成員,讓他們更難前往當地,也更容易讓各國能在他們返回歐洲後進行追蹤,並在必要時逮捕他們。■

資料來源:關鍵評論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