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 德法意跟隨英國擠入亞投行

大勢所趨,勢不可擋。萬萬沒想到,最後一刻擠進亞投行的不是韓日澳,而是美國遠在歐洲的盟友德法意。

Chinas-money-magnet-pulls-in-US-allies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法國、德國、意大利決定追隨英國的腳步,同意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這將打擊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力阻盟友加入的努力。

華盛頓將中國設立亞投行的行為視為有意挑戰美國——一定程度上還有日本——主導的那些國際機構,比如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奧巴馬政府也已經向盟友施壓,讓它們不要加入。

12日,美國的歐洲老盟友,英國決定加入亞投行,成為首個決定加入亞投行的G7發達國家,重磅炸彈一投出,震驚美國及其盟友。美國公開譴責英國,稱英國在「不斷遷就」中國。英國《金融時報》感嘆:「這次譴責是一次罕見的翻臉」。為阻撓韓澳加入亞投行,美國曾花了不少精力和口水,沒想到被美國認為是最穩定最強大的盟友英國會有一記反水重拳。隨後,韓國、澳洲、法國等紛紛鬆口。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多位中國外交人士證實,從程序上看,新成員國向現有意向創始成員國徵求意見的時間為兩周,只有得到一致通過才能獲得資格加入亞投行。這也就是說,若嚴格依照現行規則,申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的截止期並不是3月31日,而正是3月17日。因此,17日是作為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快車」的最後時間窗口。

20150317154215475

據觀察者網梳理,至此,亞投行的創始會員國增至31個,此外,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韓國或將在本周做出最後決定。

截止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增至31個,包括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爾代夫、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新西蘭、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

2013年,中國明確宣布將建立亞投行,資金規模為500億美元。當時美國鼓勵其盟友們加以抵制。美國要求其盟友不要加入。美方堅稱,新銀行將不符合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採用的環保標準、採購需求,以及其他保障措施標準,包括防止弱勢群體被從自己的土地上排擠出去的保護措施。韓媒稱,美國國務卿克里曾對韓國外長尹炳世說,不要急於加入中國領導的銀行。

但還有一點很清楚,這就是一場權力鬥爭。世界銀行位於華盛頓特區,行長職位一直由美國人把持。亞投行作為潛在的對手,把總部設在上海,而中國是首要股東。

起先,日本、韓國和澳洲打算袖手旁觀,歐洲幾個大國也是如此。但英德法意準備加入亞投行,令「反亞投行」陣線崩潰。多數分析人士都認為,韓國加入亞投行只是時間問題。澳洲也在重新考慮其立場。那麼,拒不合作的大國只剩下了日本和美國。美國將非常難堪。圍繞亞投行的劇情表明:美國未能說服盟友堅持原則、抵制有缺陷的國際機構,反而顯得孤立而任性。

局勢將對中國愈發有利,因為中國在與美國爭奪亞洲影響力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幾年不順遂的日子。中國在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爭端中日益強硬,無意中幫助美國拉攏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鞏固外交和軍事關係。

但現在看來,中國已經學到了經驗教訓。最近幾個月,中國對周邊國家趨於溫和,轉而強調建立經濟紐帶的願望——包括橫貫中亞大陸、東南亞海域的「一帶一路」計劃。亞投行將對這些項目的融資提供很大幫助。

中國希望讓亞洲國家明白,與其擔憂中國崛起,不如從中國經濟繁榮當中分一杯羹。中國大多數鄰國——另外還有極力吸引中國投資的英國——似乎已經下了結論:機不可失。

例如,韓國依靠美國軍事力量抵禦朝鮮,未來說不定還要抵禦中國。但中國是韓國四分之一出口總額的目的地,而美國只佔了12%。

因此,韓國經常受到兩股力量的拉扯。亞投行就是一例。韓國國內引起激烈討論的另一個議題是,要不要答應美國的請求,安置反導系統——這樣可能會對對抗朝鮮有利,但中國會把這種行為看做是對自身安全的威脅。

亞投行定將刺激美國和日本就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達成一致,這個貿易協議將聚集12個太平洋國家,而其中明顯不會有中國。於是,美國人再次辯稱這是保持經濟開放度標準的問題,而不是在建立反華聯盟。但即使這樣,美國的一些盟友也並不完全信任這個協定,他們認為,專門建立一個把中國剔除在外的貿易協定有點古怪,要知道,中國可是亞太地區的貿易強國。

中國一直認為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流趨勢,並以此為宗旨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共贏合作。這與美國近幾年在世界敏感區域製造麻煩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美國以其一超霸權為基礎,無論在經濟和安全領域總是對盟友和世界各國說,你們應該怎麼辦?而中國總是說,我們應該怎麼辦?所以到現在看來,中國對別國的尊重換來的是尊重,美國對別國的傲慢換來的是孤立。

英國媒體認為美國對於英國的忤逆舉動大為光火,表態是罕見的翻臉。但有評論認為,聲色俱厲的言論之下,是美國對其霸權體系動搖的惶恐。作為美國軍事政治經濟霸權體系的基礎,歐洲盟國的動搖將引發美國全球霸權體系的地震,因為美國無法預料其在亞洲的盟友是否會步英國後塵,尤其是目前與中國關係緊密的韓國。如果韓國最終成為中國戰略的成功突破口,那麼美日韓同盟的動搖和分裂將成為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失敗的標誌。

其實先於英國重拳打擊美國的是法德兩國。關於烏克蘭問題的俄法德三國首腦會面,是在美國不知情的前提下舉行的。這不但是美國的面子問題,而是美國以軍事霸權為基礎的歐洲事務主導權的削弱。法德此舉告誡美國,歐洲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美歐俄如果爆發新冷戰是歷史的倒退,不符合歐洲各國的利益。俄法德三國領導人能夠坐下來談,體現的是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這個主旨,而這也正是美國門羅主義的精髓所在。

亞洲投資銀行是中國「一帶一路」對外合作發展戰略的基礎。如果順利實施將極大地提高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領導地位。亞洲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市場,美國的TPP經貿合作框架的推廣對於中國該戰略的抵制和反擊。但是現在英國加入中國戰略的舉動,讓美國的TPP框架的推進和實施面臨新的挑戰。《資本論》明確指出了資本的趨利性,所以英國之後會出現法德兩國的跟進性結果。

美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英國等歐洲盟友的加入證明了中國全球經濟發展戰略的正確性和引領作用。也向亞洲國家證明了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戰略中的號召力。轉讓有利於打消他們對美國宣揚的中國安全和經濟擴展戰略威脅論的擔憂。更重要的是,中歐在經濟戰略上的相互支持,可能是世界走向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的體現。由英國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恐怕才是對美國霸權戰略信心最大的打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