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剛結束,各界對是次選舉結果的分析和討論仍然熾熱,到底是次選舉結果有甚麼啟示?政黨從中又可以汲取到甚麼經驗,以在下次選舉爭取佳績?《港人講地》專訪本身是智庫「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的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由這位專家向大家剖析是次選舉結果。
建制派表現不俗 力保七成議席
今屆區議會的民選議席,由2011年選舉的412個增加至431個,建制派則成功取得當中約70%議席。 張志剛認為,建制派有此成績其實相當不錯,因為要在餘下30 %的議席中再有增長,其實十分困難:「兩大陣營的議席都有增長,反對派的增長似乎多些。不過大家要知道,反對派用精兵跟建制派爭取餘下的議席,建制派要再下一城,的確較反對派困難。」
十八區議會仍以建制佔多數
選前,不少政界中人、傳媒和市民,都將焦點集中在取消委任區議員制後,反對派能否在某些地區「翻盤」,取得議會領導權:「就像葵青,反對派很想翻盤,結果反而大敗。就算是沙田及深水埗,泛民協調名單的候選人,同樣未能取得過半,這結果對反對派來說是挫折!」
反對派「大佬」落馬象徵意義大
是次選舉中,不少反對派重量級或資深議員均告「落馬」,張志剛稱:「雖然建制派亦有立法會議員失掉區議會議席,但相較之下,反對派某些人的敗選,意義肯定更深遠!」他特別指出,民主黨何俊仁、民協馮檢基、公民黨陳家洛及人民力量袁彌明4人,都是所屬政黨的現/前任主席,份量十足。民主黨方面更傷,屯門的陳樹英及葵青的尹兆堅(民主黨副主席)兩位標誌性人馬都「墮馬」,認為大家分析結果時,不能忽略這點。
政治議題「炒」不起
傳統上,反對派最擅長「炒作」政治和攻擊政府政策的議題。以選前忽然升溫的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TSA) 考試和「鉛水事件」為例,都被反對派視為「彈藥」,惟最後理性的選民都令反對派鎩羽而歸:「反對派在『鉛水事件』的受影響地區,完全沒優勢可言,民主黨更是敗北居多。選民不想政黨傷口上撒鹽,而是要解決問題,建制派反而做得到。TSA呢?陳家洛欲主打TSA議題,最終還不是落敗?」
多溝通少爭拗 做實事方得市民支持
總結今次選舉結果,張志剛認為,大部份選民始終希望切切實實為市民解決問題,「炒作」政治議題、挑動矛盾、不文明、愛肢體衝突、「拉布」的政客,基本上均全軍盡墨:「如果大家都明白這一點,願意停止政治鬥爭, 多合作、多溝通的話,肯定會是香港之福。」■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