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能否走完兩岸統一最後一里路?

宋魯鄭:旅法學者,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大選」前夕,,有關兩岸統一的話題依舊引人關註。蔡英文一如既往打太極,聲稱「九二共識」不是唯一選項,仍然含糊不清地討論「維持現狀」。但隨著「大選」臨近,蔡英文在兩岸問題上顯然不能再這樣糊弄下去了。

Can-Tsai-Ing-wen-finish-the-last-mile-of-unification

眼下台灣「大選」情況依舊膠著,也攪動著海峽兩岸。誠然,兩岸關係不僅取決於台灣,也取決於大陸和美國的博奕,但台灣本身的變局卻能為兩岸統一提供推進或者阻礙的因素。

傾向「獨立」的民進黨一向被視為兩岸關係的麻煩制造者。如果民進黨再度執政雖然不會宣布「獨立」,但仍能以切香腸的方式加速「去中國化」,更可以配合美國和日本的意圖挑釁大陸,至於邀請達賴喇嘛和熱比婭訪問,也同樣刺激大陸,令兩岸關係停滯甚至倒退。目前從民意上來看,90%以上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這更給了民進黨以道義和實力上的底氣。

這里不妨舉一例。雖然台灣並沒有制憲,也沒有更改國旗、國號和疆域,但在「行政院」印制的年歷上,卻可以看到這樣的圖景:「中華民國簡介」,但卻只是台灣本島,面積也僅限台灣本身。「中華民國」已經變成台灣的遮羞布,這還是國民黨在執政。不過這也可以看出,雖然台灣號稱是法治社會,憲政民主,但連「憲法」都堂而皇之的違反,算什麽法治?算什麽憲政?

另外從國際大環境上看,台灣在全球的戰略地位上升。一是中美競爭進入到最後的階段:究竟誰的模式更為成功,誰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國和世界貨幣。這一階段和過去不同的是沒有共贏,只有一方通吃。所以美國即使在經濟危機最激烈的時候,也做出了亞太戰略轉移。更在南海、東海問題上站在中國的對立面。同時力推將中國排除在外的TPP,試圖重新主導國際貿易的制訂規則。

中國當然也不示弱,幾年來不僅在東海劃定飛行識別區,也在南海加速建島,同時推出排除美國在外的「一帶一路」,以陸權對抗美國的海上圍堵。2014年更以亞投行完勝美國,在美國最後的優勢領域——金融領域打出一片新天地。

二是中日博弈也到了最後階段。此時雙方衝突根本上並非為了一島一史,而是東亞的主導權。

三是南海由於美國的介入而使得區域問題全球化。越南、菲律賓紛紛投向美國懷抱,同樣在南海有著巨大存在和利益的台灣,其立場與作用某種程度也左右著南海的博弈結果。12月12日本來馬英九要到太平島宣示主權,但最終卻未能成行,其背後的力量不難猜度。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蔡英文訪問美國前夕,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董雲裳(Susan Thornton)首度提出「台灣是美國在亞太的極重要夥伴(vital partner)」。美國一般將外國夥伴分為「一般性」、「最重要」和「極重要」,足顯台灣地位的提升。

所以,就「台獨」而言,這將是它們最後的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這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面前,也同樣是台灣在統一的前提下能夠從大陸謀取最大讓步的最後機會。

習馬會為兩岸統一開辟了新契機

畢竟,不管外部勢力怎樣阻撓,中國面臨怎樣的內部問題,中國的成功複興已經勢不可擋。這也是為什麽當了世界幾百年霸主的英國在2015年徹底倒向中國:不顧美國反對率選成為西方世界第一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不顧反對黨和歐洲其他各國的冷嘲熱諷,以最高規格和最大的熱情歡迎習主席訪問。最強盛的乾隆時代沒能讓前來的英國使臣屈服,而今天尚未成為全球老大的中國已經令英國低下了頭。原因在於英國認為乾隆時的中國不過是夕陽,而今天的中國則是未來的朝陽。

這一點也同樣反映在台灣的民意調查中。台灣中央研究院在2015年10月發布的民調顯示,超過50%的民眾認為未來兩岸終將統一,認為可長久維持現狀的只占14%。雖然說不願意統一在台灣是主流,但理性面對現實也同樣是主流。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大陸新一代領導人明顯加快了兩岸統一步伐。2013年習近平在接見台灣代表蕭萬長時提出兩岸問題不能拖而不決。2014年「太陽花學運」服貿被擋之後,大陸開始單邊行動:台灣民眾在上海享有市民待遇、台灣同胞單方面免簽證,在心理上和實際上形同一國。2015年大陸主導的習馬會,更把兩岸關係提升到政治層面。顯然在經濟統一遇挫後,大陸開始實施政治統一戰略。

大陸對台政策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變化,根源在於大陸已經清楚地意識到在「台獨」課綱的影響下,一中認同已經不複存在。大陸從過去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改為寄希望於自己。只有在統一後重新修改教科書,才能真正重建中國認同。

此外,即使雙邊經貿遇挫,但大陸單方面的經濟進取仍然淩利:清華紫光大手筆收購台灣最後的精英產業半導體:先是2015年10月30日以6億美元收購台灣芯片封裝測試公司力成的2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12月11日又以上百億人民幣收購矽品精密工業公司(全球半導體產品封裝測試服務領導廠商)24.9%的股份——又是第一大股東以及南茂的第二大股東。這筆收購完成時,本人正在台灣,其震撼力感同身受。尤其是對綠營的沖擊堪稱海嘯。親綠的《自由時報》頭版標題居然是:「囂張中國紫光,砸千億吞我3封測廠」。並報道稱在成立三十五年、台灣高科技重鎮新竹科技園區,有一半的廠商想賣掉自己,園區最熱門的話題是有沒有找到中國買家。而新竹曾被視為抵禦中國的「矽屏障」,目前台灣半導體行業唯一沒有被大陸染指的只有日月光一家。

可以說,表面上台灣非常害怕和在意大陸的飛彈,但實際上最怕的還是銀彈。畢竟飛彈還沒有打過來,而且誰都明白打過來的可能性極小,而大陸的銀彈則是天天在打向小小的台灣。

那麽,既然統一不避免,如何在統一的前提下謀取台灣最大的利益就自然是各方要思考的問題。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對台灣而言,現在就是兩岸談統一的最佳時機。

蔡英文經常被人批評為「空心蔡」,外界也一直質疑她對關鍵問題「說不清楚,講不明白」。她這次選舉的口號是「點亮台灣」,同樣十分的空洞。她本人的履歷也缺乏足夠的基層歷練和行政經驗。這就是為什麽她已經被稱為女版「馬英九」。不過,馬英九雖然同樣缺乏基層生活,但畢竟還做過八年台北市長。

關於蔡英文還有一點不得不提。中華文明的特點在於其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國家則是家庭的放大。所以前人才有「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然而蔡英文至今尚未有家,並無「治室之經驗」,於中華文明視角看,蔡英文的能力和道德性均會受到質疑。其實這一點即使在一向註重個人自由的西方,於政壇而言也不易接受。比如德國總理默克爾,一直是未婚同居。但勝選後,立即辦理手續成為合法婚姻。畢竟政治人物要在各方面成為社會的表率。

當然,蔡英文能力如何只是一方面,只是今天台灣的內外環境已經決定了無論誰勝出,都不可能有上佳表現。馬英九在哈佛的老師孔傑榮曾感嘆:「『台灣總統』是世界上最難幹的工作之一」。其根源就在於台灣特殊的內外交困。

從外部講,就是仍然在持續的全球經濟危機和各大貿易集體相互間建立自由貿易區,而由於大陸的限制台灣卻無法加入。曾有親綠名嘴在電視上講,由於國際環境不好,蔡英文上任後,經濟也不會好轉。現場藍營名嘴立即反問說:「何以馬英九搞不好就是無能,蔡英文搞不好就是外部環境?」不管立場如何,結論卻是一樣。

從內部講,台灣的民主已經民粹化、去法治化。這既有過去民進黨的推波助瀾,也有媒體為了收視率故意操弄。今天的台灣,出現問題不是通過既有各種渠道,而是動轍佔領「立法院」、衝擊「行政院」,或者幹脆上街躺地。從反服貿、反課綱,都是這樣一路走來。在台灣期間,筆者與藍綠都有接觸。在蔡英文競選總部,一位誌工對我講:「不要看台灣表面平和,實際暗潮湧動,隨時會爆發」。令我驚訝的是,藍營也是持同樣的看法。在書店,我拿著新舊出版的歷史課本輔導,問在場員工有何不同?她翻了翻,找到一處:新課綱是「明鄭統治台灣」,舊課綱是「鄭氏統治台灣」。我又問:「你感覺有什麽區別嗎」?她笑笑說:「沒有啊,都一樣啊」。可是整個台灣社會卻由此撕裂,甚至有學生為此自殺,形成巨大的社會風暴。台灣的敏感性、易燃性,仿佛一點就炸的巴爾幹半島。

至於「立法院」,早就喪失票決功能,成了徹底的政黨內室協商。支持國民黨的人總擔心「立法院」變成少數。可是只要政黨協商制度不廢除,國民黨成為少數又如何?就算廢除了政黨協商,國民黨也還可以學民進黨霸佔主席臺,把「立法院長」鎖在辦公室,癱瘓「立法院」。

問題在於,今天台灣民主走到這一步已經喪失了改革的能力。就在我去年台灣觀摩「九合一選舉」之際,法國也在舉行大選。法國五年間共有六次選舉,但從沒有台灣如此的狂熱,甚至被法廣稱之為「烏煙瘴氣」。台灣不得不把各種選舉合並,改為四年只有兩次。只是次數少了,成本相對低了,但制度的問題仍然如故。

所以當蔡英文執政時,國民黨為了自己的利益,怎麽可能放棄向民進黨學習的機會?不管民進黨是否法理上能夠完全執政,至少在現實層面上,無法真正的施政。

民進黨執政還有一個消極因素不得不提。由於擔心兩岸關係緊張,不僅外資撤離,就是台灣本士企業也開始向外轉移。著名的台積電於近日提出到南京設12寸晶園體生產廠,而這個消息最終使得南茂等企業同意清華紫光的收購。

試想,2008年,富有執政經驗的國民黨贏得「總統」、「立法院」70%的席位、縣市長70%以上的席位,且有大陸的全力支持,其八年表現尚不過如此,蔡英文有何德何能創造奇跡?

只要經濟無法發展,民生無法改善,蔡英文的執政便會被視為失敗。當然,許多綠營學者認為今天的台灣首要的不滿不是經濟發展而是分配缺乏正義。那麽,到了蔡英文時代,恐怕什麽都沒有了。

總之,大陸對台進取的政策、台灣民眾對統一不可避免的認識、民進黨執政及前景和台灣民主的末路,結合成了統一完美風暴。蔡英文邁向「總統」寶座的最後一里路,將變成兩岸統一的最後一里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