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核爆內幕

俠客島

朝鮮再次怒刷存在感。和12月那次不同,這一次,真的爆了,中國東北都有強烈震感——震源深度0米的「人工地震」。

insider-of-n-korea-nuclear-test

上一次,朝鮮宣稱有氫彈了,當時的觀點是:以朝鮮的能力,聲稱自己有氫彈,應該是一種虛張聲勢的做法,其技術能力還達不到。

這一次的核彈試爆,我們其實還可以讀出更多更深層次的東西。

能力

按照中國地震台網測定的數據,此次朝鮮核試驗引發的地震強度是4.9級。騰訊軍事根據技術分析認為,此次朝鮮核爆的威力,大約相當於1.1萬噸TNT當量——這種炸藥當量的級別,與通常意義上說的氫彈威力相差還是非常大的。比如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時,爆炸的當量是300萬噸;即使是之前的原理測試,當量也達到12萬噸。

據此,騰訊軍事認為,朝鮮的氫彈爆炸很可能是失敗的,可能只是作為扳機的原子彈爆炸了,但核聚變材料並未引爆。

復旦大學韓國與朝鮮研究中心主任鄭繼永表示,他依然保持此前的觀點,認為朝鮮擁有氫彈的可能性很小,這次爆炸還是一次原子彈級別的爆炸,但不排除朝鮮在核聚變的某些關鍵技術上有所突破的可能。

雖然氫彈並不一定真正成功,但中國的震感是真實的;更真實的,則是朝鮮方面熱烈的慶祝和宣傳。這次出鏡的甚至是朝鮮功勛播音員李春姬,用熱情洋溢和斬釘截鐵的強調表示,朝鮮試爆氫彈是為了對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

話又說回來了:從12月聲稱自己有氫彈,到今天的「新年第一爆」,在文青們「歲月靜好」的幻想中,朝鮮的動作到底該如何解釋?

答案是:向世界宣示存在感,向敵人宣示存在感,向國內宣示存在感。而這一次,國內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國內

理解朝鮮此次所謂氫彈的爆炸,最需要理解兩個邏輯:第一,朝鮮不會放棄擁核,這是毫無疑問的朝方底線;第二,朝鮮國內要開會了。

這個會,是今年5月即將召開的朝鮮勞動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雖然在過去70年中朝鮮勞動黨開過6次大會,平均十來年有一次,但是頻率差距非常大——第六次大會,召開時間是1980年10月。換句話說,這是36年來朝鮮勞動黨首次召開全國大會。

BTW,明天還是金正恩的生日。

大會前試爆個氫彈,還帶這麽慶祝的?

雖然看起來很浮誇,但事實確實如此。在今年金正恩發佈的新年賀詞中,表述是這樣的:「七大將成為歷史分水嶺」,「將開啟強盛國家建設的鼎盛時期」。

一位接近朝鮮當局的消息人仕表示,36年後召開大會,意義很重大:這標誌著朝鮮金正恩唯一領導體制正式形成。在此大背景下,方方面面的權威都要樹立。

這位消息人仕分析稱,朝鮮七大,必須完成的是兩件事:一,完成人事佈局,使幹部年輕化。第二,換思想,提出新的治國理念。人事佈局這件事,金正恩上台後就一直在做。比如在軍隊內部,這樣的調整已經接近結束——在金正日葬禮上扶靈的幾個人都已被拿下,元老派基本清洗完畢。在黨內,幹部年輕化的腳步則在加快;接下來,就是黨中央機構和內閣的人事安排了。而在治國方面,七大可能提出的,是「並舉路線」:核武開發和經濟發展並舉。

說起來也有趣,朝鮮名義上的元首委員長,已經89歲了;其他的領導層,很多也是古稀之年。觀察朝鮮動向,一個重要的視角就是看誰陪同金正恩視察——在這個意義上,多半年以來,陪同金正恩次數最多的是一名主管組織人事工作、叫做趙甬元(此哥還未有準確的譯法)的朝鮮中央組織指導部副部長,有近40次之多。趙甬元就是朝鮮幹部年輕化的典型標誌,雖然伊已經60出頭了。但在朝鮮高層,這已經算是「非常年輕」了。

簡而言之,這次氫彈事件,本質上就是朝鮮為七大作出的一次高調姿態;既能向國際示威,又能向國內宣示自己的權威——無論哪一項,都能鞏固金正恩唯一領導體制的最終形成。儘管外界多有制裁,但四年來,金正恩治下的朝鮮並未出現大的動蕩,連脫北者都在連年減少,朝鮮的政治經濟社會整體穩定。

換句話說,並非是因為朝鮮國內出什麽問題才需要用核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威形象,而是核武器加強了朝鮮內部經濟政治社會的整體穩定性。

惱火

在朝鮮核試驗這件事上,中國的反應,是比較惱火的。

外交部第四次關於朝鮮核試驗發表了反對的意見——「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強烈敦促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採取任何惡化局勢的行動」。更重要的是,朝鮮在試驗前並未知會中國,中國並不知情。

這當然符合朝鮮的一貫作風。但中國的惱火是顯而易見的:包括這次在內的多次核試驗,中國東北邊境地區影響非常現實,延邊、白山等地,甚至學校操場都裂了,很多人都驚慌失措。

想想也是,中國已經幾次三番地表達過反對、敲打過朝鮮,但隔壁根本不聽;不聽就罷了,隔三差五炸一下,弄得地動山搖的,連中國的民眾都受到這麽大影響,能不惱火麽?

金正恩上台後,對朝鮮外交來說,幾乎屬於很難打開局面的「全面失敗」;而他選擇的,恰恰又是「馴服大國」的做法——要馴服,自然要表現出強有力的外交實力,但朝鮮經濟文化實力又缺乏,所以只能通過核爆武器的方式,讓美國在內的大國認可其一直在追求的「擁核國」、甚至是「核大國」地位。

但這個,恰好又是國際所不可能承認的。從法理上,根據《核不擴散協議》,世界上只有中美俄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國可以擁核,其他國家擁核都是違反國際法的;即使現在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擁核,也都是違反國際法規定的。

鄭繼永分析稱,從東北亞地區的安全框架來說,如果各大國承認朝鮮的「擁核國」地位,對於日本、韓國等國家也是一個消極的反面刺激,甚至可能引發東北亞集體擁核的多米諾效應,產生悲慘的安全預期。因此,各方都不可能認可這種無法預知的未來。

一邊是朝鮮咬定擁核不放鬆,另一邊是國際立根原在無核中,兩邊立場的根本分歧,就讓局勢走到了今天這種地步。這也是六方會談最終破裂的根本原因。

反應

此前,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對朝鮮核試驗的反應,一般都是借助安理會、聯合國的機制,以及外交上進行一些比較嚴厲的措辭,屬於常規性動作,很難說能起到什麽實質性作用。

鄭繼永說,坦白講,朝鮮此次搞核試驗、並且如此明確地宣布擁有氫彈,對於中國政治、外交、社會的影響都會非常大。此前,朝鮮擁核這件事本身離一般民眾比較遠,是一個政治問題;但這幾次核試驗對中國的影響是實實在在的,民間關註度又如此之高,因此這次,中國可能不僅要在網上、紙面上告誡朝鮮,更需要以實質性的措施來防止朝鮮對中國民眾安全造成嚴重後果。

什麽是實質性的舉措?就是美國、韓國此前一直呼籲中國的,希望在經濟制裁朝鮮上走出更遠的一步,包括經貿往來、社會民生等。無論中國是否會做,當下中國可能不得不去考慮這個建議了。畢竟,三年多來,中朝雖然政治上熱度不高,但民間經貿、邊境貿易還是比較正常地在進行。

在中國以往的對朝政策中,經濟和政治基本是分離開的,因為中國不願意看到自己的鄰國朝鮮是一個不穩定的朝鮮,尤其是因為缺糧、缺油等民生問題而不穩定的朝鮮。中國的原則是,軍事是軍事,民生是民生。

但政治和經濟畢竟不能完全分離——如果長期政治不穩定,肯定會影響兩國經貿往來。即使是中國沒有完全的經濟制裁措施,僅僅是發表措辭更加嚴厲的聲明和舉措,參與具體合作項目的企業也會看到政治氣候變冷的局勢,參與朝鮮項目開發的意願也會下行。因此,在短時間內,氫彈事件肯定會對中朝經貿往來蒙上陰影。

而朝核問題的最大困境就是,國際上的方案,現實的作用都不大。鄭繼永分析說,聯合國決議執行困難,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負面作用很小——在發生一些負面情況時,很難直接採取制裁性、實質性的措施。所以,無論是聯合國、六方會談或者N方會談,現在都得拿出一個明確的反應機制出來了,不能再拖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