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意制裁朝鮮的原因

雲石

中國外長在訪美期間,與美國就制裁北半島的草案達成一致,有望很快提交聯合國安理會審議。該消息隨即迅速擴散,並被中國官方證實。

why-China-agreed-to-sanctions-against-North-Korea2

自打半島核危機爆發以來,每當北半島核爆或者發射導彈,美日等國便會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參與對朝的多方制裁。至於中國,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持回絕態度。這一輪北半島核爆和試射導彈後,這一話題再次甚囂塵上,經過幾十天的磋商,中國的立場終於出現鬆動。不出意外的話,該草案經過安理會的例行程序,便會成為具備法律效力的正式方案,由各方共同遵守施行。

為什麽中國會同意跟美國一起制裁北半島?

要理解此次中國為何會加入國際社會對朝制裁,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之前中國為何會拒絕?

有必要澄清的是,中國之前確實拒絕加入國際社會對朝制裁,但這並不代表中國對北半島的逆舉毫無表示。實際上,在幾乎每次北半島核爆或彈道導彈發射之後,中國都有相應的制裁措施。只不過,中國的制裁,大多只是單邊進行,與美國主導的國際制裁方案並不掛鉤——換句話說,中國一直有制裁北半島,只是行動上,全由自己做主,不與其他制裁方協調一致罷了。

為什麽中國要這麽做?這是因為在制裁北半島的出發點上,中國與美系勢力存在著巨大的不同。

雖然同是制裁,但美系勢力的終極目標,是要推翻北半島政權。所以,他們的制裁方案,是極為嚴厲的,欲置北半島語死地而後快。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制裁時,才極力要求中國加入——畢竟中國的政治庇護和物資援助,才是北半島政權能夠維持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沒有中國的加入,其他方再怎麽制裁,都不可能達到目的。

可是,這是中國不可能接受的。雖然中國對北半島的擁核逆舉極為反感,但從更大的利益層面考量,在中國建立自己主導的東亞新秩序之前,必須要用北半島政權拴住韓國,進而確保對東北亞局勢的掌控。所以,中國的制裁,其出發點只是逼北半島棄核,而絕非要讓其政權完蛋。

中美在制裁北半島出發點上的差異,反應在制裁方案上,就是兩國的底線存在巨大差異,無法就具體制裁措施達成共識。既然如此,中美只好各行其是,美國帶著日韓等一票盟友,對北半島高強度彈壓;而中國,則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採取有限度的制裁,希望能在避免將北半島政權整垮的前提下,讓它感受到肉痛,進而不得不回到談判桌上來。

那麽,中國這些年的有限度制裁,達到自身目的了嗎?客觀的說,效果是有的,但是離既定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北半島依然隔一段時間就來次核爆或試射導彈,這次更是來了個二連發。

那麽,為什麽中國的有限度制裁沒有達成目的?主要是因為北半島的極端封閉,導致哪怕是中國,也很難對其國家硬實力做出準確的判斷。

大家都知道北半島很窮。但問題是,它究竟窮到什麽程度?到底有多少資源儲備?這些問題搞不清楚,那麽中國很難判斷出,何種程度的制裁,才能夠既不至於讓北半島政權崩潰,又能讓它的核導計劃因缺乏資源而不得不擱淺。

其次,金家的決心,以及北半島政權的內部抗壓潛能,中國同樣拿捏不準。

雖然從理論上說,只要中國減少援助,北半島國內就會物資短缺,當這種短缺達到一定程度,持續到一定時間,其國內的不滿就會急劇上升,進而威脅到金家的統治,迫使他們不得不以棄核為條件,換取中國的重開援助。

但問題是,胖元帥自我設定的心理底線在哪里?又或者,究竟民間或政權內部的不滿要積累到什麽程度,才會對胖元帥的統治構成威脅?

畢竟,金太陽政權對北半島的控制力是很讓人無語的。世紀之交時,北半島經歷了長達七八年之久的全國性饑荒,餓死的人估計以百萬計,可饒是如此,二元帥的統治依然穩如泰山。搞不清楚三元帥的決心,和其統治的承壓底線,中國的有限度制裁,很難做到精準打擊——出手輕了,沒什麽效果;出手重一點,沒準北半島也能通過內部消化扛過去。

當然,中國還可以再重一點。可真要重的過了火,到時候不光是金家,就連北半島政權也都連帶著給搞垮了,那可真就砸了鍋。

由於北半島的極端封閉,中國得不到足夠的信息,進而無法把握好這個有限制裁的火候。鑒於此,中國的有限制裁在具體實施時,往往只能跟著感覺走。而中國又必須堅守北半島政權不垮這個底線。因此這個「感覺」的設定,又不得不傾向於寧寬勿嚴,這樣自然很難達到目的。

中國不能加入美國的強力制裁計劃,可自己的有限制裁,又不能完全起到遏制北半島之效。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處境自然尷尬萬分。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憑著自己的江湖地位,強行把問題拖延下去,讓它引而不發。

可隨著北半島的一次又一次挑釁,其引發的惡劣影響不斷累積。美系勢力,特別是韓國的不滿也與日俱增。到這一次,隨著北半島導彈的試射,韓國的不滿終於突破了臨界點,借著這個機會爆發出來。

韓國此舉的真實意圖,就是向中國施壓,要求其在北半島問題上,給它一個滿意的說法——直白點說,就是要求中國必須大幅加強對朝制裁,徹底消除北半島威脅,否則它便要大幅向美國靠攏。

對韓國的要挾,中國當然是不能接受的。在薩德問題上,中國應有不怕「撕破臉」的決心,如果韓國膽敢如此,中國一定要讓它付出慘痛代價。

據韓聯社報道,中國駐韓大使23日在會見韓國相關政治人物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如果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這會給中韓關係帶來負面影響,中韓為發展雙邊關係所做出的諸般努力可能會在瞬間化為烏有。

中國的這番表態,已經清晰無誤的向韓國表明了自己的底線。韓國應該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中國不會受韓國要挾,而鑒於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對韓國的重要影響力,韓國也沒有要挾中國的資格和本錢。

只是,中國縱然能摁住韓國,但這種強行施壓的做法終究不是上策。治水的根本之道,不在堵,而在疏。

要想真正消弭韓國的憤怒,中國除了經濟上向韓國適當讓利,收買人心之外,還需在解決半島核危機上確實拿出實際行動。否則韓國人縱然一時低頭,但內心的不滿卻會越積越深。鑒於韓國在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同樣有著重要地位,中國應該努力避免它因此事,與自己生出嫌隙。

而且,半島核危機本身,也已發展到中國有必要在行動上加碼的地步。畢竟事實已經證明,以往的單邊制裁,很難有效阻止北半島的擁核步伐。要是再這麽搞下去,北半島在擁核道路上必將越走越遠,中國給他擦屁股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消耗的政治資源也越來越多,終有一天會不堪重負。

這就可以理解,中國為什麽會同意和美國合作,一起制裁北半島了。從單邊制裁,到多方合作,這種制裁模式的變化,意味著中國同意加大對朝制裁力度,並且願意在制裁過程中與各方保持同步。

而且,由於制裁方案是由聯合國審議後公布,也就帶上了國際法性質的約束力。這等於是向外界傳遞了一個訊息:中國的底線已經劃定,在北半島立場改變之前,絕無單方面松動降低的可能,否則將嚴重影響中國的國際信譽。如此一來,不僅讓北半島感受到更大的壓力,也堵住了美韓等國的嘴,使他們不能再在朝核問題上,指責中國暗中放縱。

只不過,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有一個擔心:畢竟此次中國加入多方制裁,多少有些迫於無奈的味道。而且,在這所謂的多方中,除了中國,美日韓等主要參與者,都是欲置北半島於死地而後快的。

現在,中國同意與這幫北半島死敵步調一致,那是否就意味著,中國迫於壓力,只能孤註一擲,拼著讓北半島完蛋,也必須讓他棄核。若果真如此,中國將徹底喪失戰略轉圜的空間。將來要是三胖執迷不悟,那中國就只能承擔失去北半島的後果——這會對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畢竟現在的中國早已非吳下阿蒙。作為世界第二大國,中國有足夠的實力維護自己的利益。當然,鑒於朝核問題上中國深受其累,從全局出發,不得不對美日韓稍做讓步。但也只是小退一步罷了,想讓中國退步太多,美日韓還沒這個能力。

而披露出來的信息,也證明了一點。在外交部答記者問中,發言人表示:安理會決議本身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半島核問題,希望各方最終回到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

這段話的內涵十分豐富。

半島核危機的解決辦法有兩種:讓北半島主動棄核固然是其中一法;但讓北半島政權完蛋,也同樣是解決之道。

既然中方認為,安理會決議本身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半島核問題,那至少意味著,中國的妥協是有限度的,這個多方制裁,絕沒有嚴厲到會讓北半島政權完蛋的地步。而通過「希望各方最終回到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的表述,我們基本可以判定,這次多方制裁所蘊含的能量,雖然較之前嚴厲許多,但整體來說,其程度仍沒有超出逼「北半島主動棄核」這個大範疇——這就確保了中國的利益不會受到根本性威脅。

那麽,接下來,半島核危機會向何處發展呢?簡單來說,強化對朝施壓,雖然不見得能逼北半島棄核,也至少能更有力的遏制其發展核武的能力,在戰略為中國爭取更多時間。

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中國需要在經濟上加快中韓融合,讓韓國盡可能快的向中國靠攏;同時,加快經濟轉型和走出去戰略,在充實國力的同時,釋放地緣影響力,遏制乃至抵消美國在東亞的優勢。

如果中國能夠在東亞的影響力蓋過美國,經濟上又將韓國高度吸納,那麽隨著時間的流逝,韓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將日趨增加。而當中國對韓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達到一定程度,北半島如果再敢鬧事,中國即便放手不管,任其崩潰,由韓國統一的北半島半島,依然會別無選擇的作為中國勢力範圍存在。

伴隨著這種趨勢,三元帥的戰略會逐漸發生轉向,通過鬧事尋求突破的勇氣會不斷衰落,裝孫子求妥協,以求在新環境下盡可能保留自身政治利益的動力會不斷增加,所謂的半島核危機,也就有了走向終結的可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