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來,有沒有可能只是煙霧彈?

牧之野

過去,幾天分析一條信息,現在,一天分析幾條信息。

除了昨天說的歷史節點會加速的原因之外,美國當前多種異常舉動背後,也可能存在「快速收網」的重大戰略企圖。

按照目前的形勢,耶倫和布林肯完全沒必要來,他們非常清楚要價不可能被答應,但就像俄烏戰爭之前中情局局長伯恩斯去看普京一樣,但還是要來。

個人理解,這兩個人極有可能都是來試探和麻痹中國的。

耶倫來和回去之後動手金融收網,後續還有日本加息,布林肯則來之前就說要制裁中國銀行。

或許,遠不止此。

因為,從其他的動向,也會發現有很多線索不對勁。

當地時間23日,英國首相蘇納克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到訪波蘭。蘇納克在華沙第一裝甲旅總部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稱:「英國國防開支將進入戰爭狀態。」英國多家媒體報導稱,蘇納克將在此次訪問中宣佈為烏克蘭提供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攬子軍事援助。

據《塔斯社》4月25日報導稱,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表示,如果北約在波蘭長期部署核武器,那麼它們將成為俄方的軍事目標。

據導,日本已正式宣佈加入「奧庫斯」聯盟。加拿大總理稱,為應對中俄等國在北極地區的活動,加方正考慮增加部署潛艇,並就加入「奧庫斯」展開談判。

加上之前分析的在菲律賓部署「堤豐」的相關情況、以及日美所簽的協議,我們慢慢可以看到,一張大網若隱若現,且每一個領域都在實質性推動收網。

我們知道,美國的決策和執行本來效率是沒那麼高,很多事需要反復的討論博弈,就比如關於烏克蘭的軍援問題,反復拖了幾個月,到現在才鑿實。

而美國在亞太佈置了過半的軍事力量,就在這麼短短的幾個月,悄無聲息的,各項政治、軍事部署進展極快,這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美國到底想幹什麼?有沒有突襲實施某種策略的可能?

產能過剩的概念、中國軍援俄羅斯,似乎是在極力喚起歐洲的共情,目的是推「去中俄化」。

在歐洲,因為決策需要各國反復磋商,效率較低,拖後腿的不少,但在亞洲,都是美國對菲律賓、美國對韓國、美國對日本、美國對澳大利亞、美國對台灣省,一對一指導,在加上這些盟友都比較狗腿,效率也就更高。

所以,美國高官明知吃灰還要先後來,到底是在掩蓋什麼?

從戰略上講,在本身實力就衰弱的情況下,出台的這四個法案分別涉及中、俄、伊,這就是最大的失敗,明眼人一看就必輸的棋,他們看不出來嗎?

可為什麼還要這樣做?

我在想,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性,美國正準備梭哈:在加息週期這最後一年里,拖中國下水,從而實現閉環。

就是,既然知道無法打敗俄羅斯,不如利益最大化,直接把中俄一起捆綁剝離,打不垮中國,也就打不垮俄羅斯。

就像俄羅斯看起來是主動出擊,實則是被動下場。

當然,這種戰略必須要得到歐洲的全力支持,起碼法國就不太好弄,但,因為德國、瑞士、英國完全沒問題,所以,還是有很大的可能。

此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支持這種看法。

一是從消滅債務,沒收中國海外資產的角度,既然已經決心對俄羅斯資產進行罰沒,那麼,中國的更不在話下。

據俄羅斯報紙網4月20日報導,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關於沒收俄羅斯被凍結資產用於支持烏克蘭的法案。該法案涉及沒收俄羅斯資產,包括「禁止解凍」俄聯邦主權資產,「有權使用扣押的俄羅斯資產確保對烏克蘭的賠償」,以及將其用於「重建烏克蘭」。

二是目前TikTok對以色列利益集團寄生美國構成了致命威脅,所以美國必須要甩鍋中國,從用戰爭轉移矛盾的思路,也比較可行。

如果這個邏輯尚有道理的話,我們將在九月前看到一系列的配套舉措,因此現在需要緊盯全球資本市場的動向,到時候再接著分析,這是煙霧彈,還是手榴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