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研究:何謂「好死」,研究者總結了11 個重要指標

大多數人會花很多時間計劃生日,婚禮和紀念日,但我們可曾想過要以何種方式死去?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們提出了「好死」的關鍵指標。聽起來可能不大吉利,但能無忌諱地談論告別人世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並且,研究者們認為這些討論可能有益於讓人擁有一個更好的人生結局,尤其對病人而言。研究者稱,對好死的定義會因群體不同而各異。病患會認為信仰和精神性是重要的,而家屬則認為尊嚴和生命的完整性比好死更關鍵。

Death-study

研究發現,人們對傾向的死亡過程,無痛苦狀態和幸福的感覺是「好死」的最重要因素。

加州聖地亞哥大學醫學院的迪力普·傑斯迪(Dilip Jeste)博士說:「死亡一直是個具有爭議的話題,人們避諱這個話題。公開透明地談論我們每個人更傾向的離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他和他的團隊分析32個同行定義「好死」的研究報告。他們採集患者的觀點,在葬禮前和過程中調查其家屬以及醫療方的觀點。

他們界定了11個好死的核心要素,包括傾向的特定死亡過程、沒有痛苦、人們希望的合適的宗教信仰儀式;還有其餘的關鍵指標,比如是否帶有幸福的感覺,尊嚴地死去,感到「完成」了人生任務。患者所接受的治療,家人,生命質量,和醫療方的關係,還有其餘選項都被列為關鍵指標。

好死的關鍵指標

加利福尼亞聖地亞哥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發布了好死的最重要指標,根據他們對患者本人,葬禮前和過程中對家屬和醫療方所進行的調查得出結論。

關鍵指標是:

—— 傾向的特定死亡過程

—— 無痛苦的狀態

—— 信仰/宗教

—— 幸福的感覺

—— 生命的完滿終點

—— 治療首選項

—— 尊嚴

—— 家人

—— 生命質量

—— 其餘的

來源於:加利福尼亞聖地亞哥大學醫學院

其中針對所有人群都是最重要的三個指標是:人們對特定死亡過程的偏好,無痛苦狀態和幸福的感覺。人們強調其餘指標水平各有不同。比如,對病患而言,信仰/宗教是重要的,而家庭成員認為尊嚴和生命的完滿是好死的最關鍵因素。研究者們發現,醫療方傾向於在患者和他們家屬的觀點間持中立態度。

加利福尼亞聖地亞哥大學、報紙首席作者艾米莉·米勒(Emily Meier)博士說:「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經常看到患者,其家屬和醫療方對生命盡頭什麼是最重要的價值觀之間的分歧。基本上,患者們也需要存在感和其它的關注,這也提醒我們必須詢問患者的意願。」

傑斯迪博士說,研究的關鍵發現是應該詢問患者他們對去世方式的意願。他說:「最難的部分是’詢問患者’,患者們通常知道他們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談論這些也可以讓他們釋懷,給他們一種可以掌控的感覺。我希望基於這些發現人們能在更大的層面上開展討論。人們可以在死前談論自己的離世方式,這樣的話好死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些。」

這項研究結果出版在《美國老年人精神病學日誌》上。在這之後,另一份驚人的報告披露數千名英國患者在他們最後彌留之際無不處於脫水和痛苦狀態。

皇家內科醫生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核查發現患者拒絕接受滴液和藥物治療,有些病例中醫生沒有告訴患者家屬他們的家人將不久於人世。

上周的一份報告呼籲醫生讓癌症患者在最後階段回家,因為這樣的做法可能讓他們多活幾天。

筑波大學的研究發現,被宣布只能活2到8周的人,在家能活36天,在醫院只能再活29天。研究者們稱,通常人們更喜歡自己最後的日子在家中度過但往往死在醫院的病床上,因為醫生們不批准他們出院。

加利福尼亞聖地亞哥大學醫學院首席研究者傑斯迪博士說:「事先談論離世的方式容易達成好死這一目標」。■

原文轉載自《大數據文摘》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