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參議院投票通過對總統羅塞夫的彈劾案,拉丁美洲最大的左翼政權或許就此走到了終結。來自中右翼巴西民主運動黨(PMDB)的代總統米歇爾·特梅爾,將把這個深陷泥潭的巨大經濟體帶向何方?
5月13日,維基解密發佈的一條消息,讓特梅爾與美國的特殊關係暴露在聚光燈下。
代總統曾是美國線人?
據法新社報道,維基解密網站在推特上公開了兩份電報,聲稱特梅爾在擔任國會議員時期,還扮演着「美國情報部門的外交線人」角色。
這兩份電報被標記為「敏感但不涉密」,其中記載了特梅爾同美國官員的談話總結,以及美國官員對他和他的政黨的評價。這兩份電文被發往美國邁阿密的指揮中心和駐其他南美國家的外交機構。
這兩份電文分別發於2006年1月11日和6月21日,特梅爾當時向美國駐聖保羅總領事克里斯托弗·麥克馬倫(Christopher McMullen),以及另一名未具名的美國官員進行了滙報。
其時正值巴西前總統盧拉競選連任,特梅爾向美方透露了民主運動黨可能會在選舉中挑戰盧拉的計劃。
特梅爾表示民主運動黨將會贏得10-15個州長席位,並在參眾兩院中擁有最多的議席。「不管誰當總統,都得來跟我們商量。」
最終,盧拉和他的繼任者羅塞夫都與特梅爾結成了13年的執政聯盟,直到如今後者突然調轉槍口。
不過美國方面對特梅爾和他的民主運動黨評價卻並不高。麥克馬倫在6月份的那份電報中,把民主運動黨形容為「投機分子」。「他們在意識形態和政策上都沒有什麼體系,無法提出和落實條理清晰的國家政治議程。」
密會美國政治操盤手
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在最近的政治風波中,特梅爾還沒等正式取代羅塞夫掌握大權,就已經提前向美國示好。
因報道斯諾登事件而聞名的巴西記者格林沃爾德等人創辦的調查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爆料稱,今年4月19日,也就是巴西眾議院通過羅塞夫彈劾案的當天,巴西民主運動党參議員阿洛伊西奧·努內斯(Aloysio Nunes)趕赴華盛頓,會見了一系列美國政府官員,以及與克林頓關係密切的遊說團和金主。
努內斯此行據信是特梅爾親自安排的。他獲得了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鮑勃·科克(Bob Corker)、資深成員本·卡丁(Ben Cardin),以及美國助理國務卿、前駐巴西大使托馬斯·香農(Thomas Shannon)等人的接待,並參加了著名遊說機構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的一個午餐會。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是由克林頓政府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布什政府的商務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創辦的。
努內斯曾作為民主運動黨的候選人參加了2014年的總統角逐,並輸給羅塞夫。在如今的彈劾案中,努內斯成為一個重要的領導人物。
特梅爾的另一個舉動也讓人浮想聯翩。有消息稱,特梅爾打算在自己未來的經濟部門中,給高盛巴西分部的主席保羅·萊米(Paulo Leme)提供一個職位。
「香蕉共和國」陰影回歸
努內斯的美國之行被視為一次公關之旅,因為巴西正在發生的事情,越來越被國際社會視為一場政變。
加拿大《環球郵報》指出,一個事實是,目前巴西國會的594名成員中,有318人正面臨起訴或接受調查,而羅塞夫本人還沒有被抓住什麼實質性證據。就連一向對羅塞夫政策持批評態度的《經濟學人》也承認,目前對她的腐敗指控是莫須有的。
《紐約時報》則報道稱,特梅爾也捲入了巴西石油公司的腐敗醜聞,並且剛剛因為違反選舉資金規定而被罰款。此外,主導對羅塞夫彈劾案的眾議員主席庫尼亞和參議院主席卡列羅斯都深陷腐敗醜聞。
《紐約時報》稱,在過去10多年中,巴西政客們一直試圖在民主選舉中挑戰勞工黨,卻每每失敗。看上去,腐敗指控只是「驅逐一位人緣不好的總統的借口」。
羅塞夫直斥國會的彈劾行為是一場政變,這一觀點甚至得到了一向親美的美洲國家組織的支持。美洲國家組織秘書長路易斯·阿爾馬格羅(Luis Almagro)表示,該組織「對針對羅塞夫的行為感到擔心,因為她沒有遭到任何起訴」,而且「推動彈劾案的人,恰恰是已經被指控和被認定貪腐的國會議員們」。
或許,還是努內斯自己的話更加形象:他在華盛頓說,「我們要證明自己不是一個香蕉共和國。」
但無論如何,巴西和阿根廷這兩個南美最大國家的左翼政府先後失勢,曾經的旗幟委內瑞拉也正岌岌可危,「香蕉共和國」這個名詞,在過去幾十年中從未如今天一樣刺眼。
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桑托羅(Maurício Santoro)指出,「努內斯需要面對的不是美國政府,而是美國的公共輿論。在這條戰線上,他們正面臨失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