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不晚 卡梅倫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脫歐

宋魯鄭:旅法學者,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用中國一句俗話「屋漏偏逢連天雨」來形容現在的歐盟實在是恰當不過了。主權債務危機、歐元保衛戰、難民危機、恐怖襲擊一波接一波,早已將歐盟搞得元氣大傷,現在突然又冒出一個英國退歐公投。

British-retreat-from-EU

英國是歐盟第二大經濟體,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十足的大咖,其影響力絕非一個小小的希臘所能比。所以退歐公投一出,頓時如同炸雷般橫掃歐洲。

從歷史上看,英國就有「身在歐洲心非歐洲」的傳統,英國加入歐盟時就不積極,加入后也力保自己的獨立性:沒有加入歐元區和申根國家。2008年美國的經濟危機在歐洲演變成主權債務危機,歐元地位也受到極大的撼動。此時的英國深感受拖累的風險大於其收益。而歐盟為了應對危機,加速了一體化的努力:試圖建立統一的財政政策,甚至政治上也要進一步的一體化。這是一向強調自我獨立性的英國所強烈反對的。再加上,東歐國家成為歐盟成員以來,大量的移民根據自由遷徙原則進入英國。雖然外來移民也頗有貢獻,但在英國人看來,他們不僅搶了自己的工作,更有許多人因生活困難,還搶了已經日益緊縮的福利。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出現了一股強烈的疑歐風潮,包括執政黨保守黨就有一半的議員支持退歐。保守黨明日之星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也跳出來公開呼籲退歐。

英國脫歐,卡梅倫導演的一場好戲

卡梅倫身為英國歷史上最為年輕的首相之一,一方面敏銳地感知到經濟危機下的新民意,另一方面也反對歐盟新的發展方向。於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卡梅倫果斷出手了:他以本國民意為籌碼,借歐盟極度困難之際,提出英國版的「改革方案」。卡梅倫高明之處在於,他非常明白此時多事之秋的歐盟根本無法承受英國退盟的衝擊和代價,而只能選擇妥協和讓步。在達到目的之後,再回過頭以公投對付退歐的民意和黨內的造反者。可以說,時機拿捏的非常精準。如果危機之前或危機之初英國出手,只會踢到鐵板。

事件的發展果然按着卡梅倫的劇本進行:歐盟不得不極大滿足了英國的要求,特別是減少和終止了外來移民的福利補助。

贏了一局的卡梅倫現在又開始進行劇本的下半場,他要以一場勝利的公投徹底解決這一紛擾了英國多年的問題。

卡梅倫一方面明確公開自己支持留在歐盟的立場,另一方面「坦誠」地告訴百姓退歐的代價:英磅將大幅貶值;歐盟是英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佔英國對外貿易的50%,一旦退出將喪失所有貿易優惠;美國和歐盟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將把英國排除在外,而美國已經宣布不會和英國再進行談判;贊同留在歐盟的蘇格蘭將再度尋求獨立並不會得到歐盟的反對;英國將喪失美國在歐盟代言人的身份,英美關係必然受到衝擊。

更為重要的是,英國唯一獨步世界的金融行業將受到最大的衝擊。今天的倫敦金融城,從事着74%的歐盟外匯業務,40%的全球歐元業務,84%的歐盟對沖基金業務和一半的存款保險。另外還有240多家全球金融巨頭的總部設在倫敦,80%以上的金融巨頭們支持留在歐盟。甚至已有金融機構聲稱如果英國退出,將把總部遷到巴黎。

把嚴重的後果如此「坦誠」地告訴選民,這在民主國家實在是非常罕見的事情——他們往往為了選票只是一味討好選民,哪敢真話真說?說經濟困難,必須減少福利?必須大家一起節衣縮食?這可都是政治自殺。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莫不如此,就是被稱浪費了二十多年的台灣,在剛剛結束的選舉中,各方不還照樣競相慷慨許諾嗎?卡梅倫如此不按「民主規則」出牌,足見其魄力和勢在必得之心。

卡梅倫信心百倍還有一個原因,一向批評和監督政府的媒體此時一邊倒的站在他這一邊。這固然是西方媒體小罵大幫忙本質的體現,更重要的是,媒體都掌握在政府和資本手中,資本既然要留在歐盟,它控制的媒體自然不敢說不。如果說中國媒體姓黨,西方的媒體則必須姓資,它們也同樣有自己版本的「48字真言」。

如果問英國退歐公投鬧的究竟是哪一出?答案很簡單:國家利益以及卡梅倫的個人利益。

雖然外界普遍認為英國退歐公投將有驚無險落幕,但民意的流動性和情緒化也無法排除意外結果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西方主要國家極少舉行公投的原因。美國聯邦從未搞過公投,法國在戴高樂時期多次搞過公投,以戴高樂之威望,最後還是折戟沉沙於公投,徹底退出歷史舞台。甚至一些小國想搞被認為直接民主的公投,卻在周邊大國強烈反對下而取消。比如2011年法國G20峰會前夕,希臘突然想就歐盟救助方案舉行公投,結果在外部壓力下不得不放棄。中美在台灣不能舉行公投一事上有共識也是同樣的邏輯。

英國真的退出歐盟,其代價前面已經講了,那麼對中國又是何種影響呢?

首先從英國一方講,擺脫歐盟約束的英國可以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可以自由地向中國出售武器。但不利之處則是英國喪失了在歐盟的影響力,英國對中國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而且中國在英國有不少投資,這些投資是以整個歐盟為市場導向的。英國退歐,這些好處就都喪失了,中國的損失自然不菲。

其次從歐盟的角度講,此時英國退歐,將極有可能引發歐盟解體的多米諾骨牌。畢竟,要求退歐的民意並不僅僅在英國迅速增長,歐盟其他國家也一樣。只不過在其他國家退歐的力量還達不到迫使政府如同英國一樣直接面對。假如英國退歐了,這股勢力將不可遏制的增長,歐盟解體將不可避免。

歐盟解體或者一個被大幅削弱的歐盟並不符合中國的經濟和國際關係利益。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技術引進的來源地、重要的投資和吸引外資區域。歐盟解體對中國經濟自然產生很大的衝擊。從國際關係上,中國追求多極化的戰略也受挫,中美競爭將少了一個第三方的緩衝和平衡作用。

第三則是從中國崛起的角度來看,歐盟的解體則是利好。今天的西方,唯一能夠挑戰中國的手段和本錢就是其殘存的價值觀優勢。2015年,英國BBC在採訪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先生時問了這樣一個挑釁性的問題:「英企能否反過來在中國投資建設核電站?」劉大使瀟洒、痛快甚至毫無客氣地反問了三個問題:「你有資金嗎?你有技術嗎?你有專家嗎?」這樣的問題一直都是西方質疑發展中國家的專利,現在則是中國在教訓西方國家,而且教訓的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生工業革命、曾建立日不落帝國、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大國的英國。這精彩的一幕,反映的就是當今國際經濟現實,東西方力量對比。

所以假如歐盟解體,陷入一片混亂的西方就喪失了在價值觀挑戰中國的能力,也喪失了它在世界上的說服力和影響力,中國將一騎絕塵。

關於我們的進步和成就,一向內斂和自謙的中國人往往過於低估。在這裡不妨聽聽當世最偉大的地緣政治家基辛格的評價:「回想起我第一次訪問中國的時候,然後再看看今天,中國的巨變超越了人類極限,彰顯了人類精神的巨大勝利」。

當然,歐盟的解體對中國的崛起也有負面作用。歐盟解體后,全球就少了一個遏制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力量,歐洲的伊斯蘭化將大大加快。那時中國就將不得不直接面對極端伊斯蘭勢力的挑戰。這種前景是遠比不上西方繼續與極端伊斯蘭勢力的對抗和相互消耗。

總而言之,精明的卡梅倫還是會贏得下半場的勝利,這出鬧劇的始作俑者還是會笑到最後。歐盟解體之論只能是未雨綢繆。歐盟真正的挑戰在於,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邦聯可以長期存在:要麼解體成為一個個的主權國家,要麼統一成為一個國家。今天英國抓住歷史機遇的果斷出手究竟是歐盟之福還是之禍,那就只能由歷史來檢驗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