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殺 英歐恩怨史

位於歐洲大陸之外的英國雖然是歐盟一員,由於歷史及地緣因素,雙方總是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這也不是英國第一次考慮脫離歐洲組織,英國在1975年也曾舉行過類似的公投,英國與歐洲近百餘年來也是分合不斷。

UK-and-EU

英國此次「退歐」是《里斯本條約》簽訂之後,第一個正式退歐的國家,也是正式退出歐盟的第一個歐洲大國。

此前 1962 年,阿爾及利亞曾由於從法國獨立而「退歐」,隨後 1982 年格陵蘭島公投退歐。然而阿爾及利亞地理上不屬於非洲,更非歐洲核心國家;格陵蘭島人口不超過 10 萬,對於歐洲經濟無足輕重。而英國卻是歐洲第二大經濟體,歐盟三駕馬車之一,如今退歐,無疑給歐洲一體化進程帶來沉重一擊。

【英國早期對歐立場】

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對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政策。二戰結束後,為應對戰後衰落並維持大國地位,英國於1948年提出「三環外交」構想,將英聯邦、美國和聯合起來的歐洲作為英國外交的重要三環,支援歐洲聯合,但不願意直接參與。

在歐洲聯合模式上,英國反對把建設具有某些超國家性質的聯邦歐洲作為歐洲聯合的目標,主張建設一個基於獨立主權國家聯合基礎之上的歐洲。

【反對歐洲一體化】

1951年4月,西歐6國(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開啟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其宗旨是通過免稅貿易彌合二戰造成的裂痕。1957年3月,6國正式簽署《羅馬條約》,歐洲聯盟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誕生。

1959年11月,英國與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簽訂「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條約,形成7國「小自由貿易區」,對抗歐洲一體化。該聯盟終因市場狹小、組織鬆散而解散。

【申請加入歐共體】

歐共體給參與國帶來了切實利益,而英國當時又面臨經濟發展放緩、殖民地紛紛獨立、不受美國重視等處境,為尋找政治、經濟出路,英國開始踏上加入歐共體歷程。

上世紀60年代,英國曾先後三度申請加入歐共體,但在1963年和1967年兩度遭遇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1973年1月1日,英國正式加入歐共體。

【1975年的脫歐公投】

雖然加入了歐共體,但英國對於歐共體的態度依舊充滿著不確定感,特別是由於歐共體內的許多規則並不照顧英國利益,如預算攤派和共同農業政策等問題,這使得英國內部對歐共體地位是否符合英國最大的國家利益產生了激烈的辯論和分歧。

1975年6月,英國就是否繼續留歐舉行公投,雖然最終67.2%的民眾選擇了「留歐」,但英國疑歐主義的影響力依舊存在。

英國加入歐共體後,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英國歷屆政府對歐洲一體化進程一直未能全身心投入,一方面既想搭上歐洲融合發展的列車,以免被排斥在圈外,又擔心因融合過密、過深而失去其恪守的獨立性。因此,當歐洲一體化進程符合其國家利益時,英國是一個積極的推動者;反之就會成為一個旁觀者甚至阻撓者。迄今,英國沒有加入歐元區和《申根協定》。

【歐債危機爆發 疑歐勢力看漲】

2009年歐債危機的爆發,促使英國疑歐力量再度上升。2013年1月,英國首相卡麥隆就英國與歐盟關係前景發表講話,表達了英國對非歐元區國家遭受歐債危機拖累的不滿以及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可能損害英國利益的擔憂。同年3月,卡麥隆宣稱要推動「歐盟改革」並根據英歐談判結果發動公投。

2016年2月,英國與各成員國經過艱苦談判,最終就歐盟改革達成協定。協議同意英國在歐盟中享有「特殊地位」。卡麥隆隨後宣佈,將於6月23日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英國是否留在歐盟。

2016 年 6 月 24 日下午 2 點塵埃落定,支持「退歐」的一方以 51.9% 的得票率贏得公投,英國投票決定退出歐盟。

英國,大西洋還是英吉利?

【歐洲統一的嘗試:武力、思想與實踐】

歷史上,早就有人為統一歐洲做過各種形式的努力。首先是武力層面。1804 年,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幾乎統一了大半個歐洲的領土,但他只在位不到 10 年就被迫退位;而 130 年後的希特勒,再次夢想着通過武力征服來擴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從而佔領歐洲。他的美夢僅持續了不到 6 年,「納粹」便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在思想層面,歐洲出現了眾多主張「歐洲聯合」的歷史人物。1713 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之後,法國神父德 . 聖皮埃爾就提出要建立歐洲國家聯盟,以消滅各國間的戰爭。

法國大文豪雨果於 1849 年巴黎舉行的歐洲和平大會上提出「歐羅巴合眾國」的暢想,並說道:「會有一天,你們法國,俄國,意大利,英國,德國,大陸上的每一個國家,你們會並不喪失自己不同的品質,並不喪失你們光榮的個性,而又嚴密地組成一個更高層次的統一體,你們會組成歐洲的兄弟姐妹。」他在演講中還提到促進歐洲各地區商業貿易、建立共同的市場、建立共同貨幣等想法。

奧地利政治家——古登霍夫 – 卡勒基伯爵是 1945 年前最重要的「歐洲聯合」思想家與實踐家。他在自己的著作《泛歐洲》中提出了一個現代聯合歐洲的計劃,他認為只有歐陸聯合,才能面對美國競爭以及俄國威脅。他於 1926 年在維也納發起了「泛歐洲運動」。

高中課本所學的「歐洲煤鋼共同體」也其實早有實踐雛形。國人陌生的盧森堡鋼鐵大王埃米爾 . 麥里什就與其它幾位來自法、德、比、荷的歐洲鋼鐵大亨們訂立「國際鋼鐵協定」,同意成立一個有利於泛歐洲地區的鋼鐵關稅聯盟,這也被認為是「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前身,及早期最有意義的歐洲經濟整合實踐。

意大利記者及政治家斯皮內里於 1941 年發表《自由與聯合歐洲宣言》。他質疑「民族國家」是二戰「元兇」,並認為歐洲應建立「歐羅巴聯邦」,而非尋求民族國家的獨立。隨後他於 1943 年創立「歐洲聯邦運動」。1951 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后,他也被認為是「歐洲之父」之一,並於 1970 年進入歐盟委員會任職。

一直以來,英國人中其實也有「大歐洲聯合」的擁躉。二戰後的 1946 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蘇黎世演講就提出當年雨果說過的「歐洲合眾國」,但他提到的是一個類似「合眾國」的鬆散組織,關鍵在於法德和解。而「大英帝國」似乎並不在這個「合眾國」之列。

再後來,就是標誌着歐盟前身成立的「舒曼計劃」,由「歐洲之父」讓 . 莫奈提出。一直以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歐洲,是許多歐洲知識分子的畢生追求之一。

今日的「歐盟」,在「歐洲整合學派」中被稱為「小歐洲」計劃。歐洲整合中還有一個「大歐洲」計劃,當年由英國主推。

歐洲聯盟,源自歐洲煤鋼共同體。1950 年 5 月 9 日時任法國外長舒曼宣布「舒曼計劃」,他說道:「法國政府建議設立一個共同的高級公署(Haute Autorit é)來管理法國和德國的煤和鋼鐵的生產。其它歐洲國家也可以參加這個機構的組織。」煤炭和鋼鐵是戰爭中的必備資源,將兩種資源至於一個權威性的跨國機構下管理,有利於從源頭控制戰爭。

1951 年,《巴黎條約》宣布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即今天「歐盟」的前身,當時成員國有聯邦德國、法、意、荷、比、盧等六個國家。1957 年的《羅馬條約》宣布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逐步形成歐洲經濟共同市場,促進商品、人員、資金、服務在成員國中的自由流動。1967 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

來到 1993 年,歐共體在《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署后,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歐盟除了納入之前各個歐共體機構之外,還加入了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協調歐盟各國外交。

從 1992 年《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到 2009 年的《里斯本條約》,歐盟從經濟共同體逐步邁向政治共同體,在農業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主權讓渡,農業政策主要交給歐盟機構來協調。歐盟已經變成一個「類聯邦政治機構」,擁有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部長委員會、歐盟法院、歐盟審計院等眾多「超國家(supranational)」政治機構,類似於聯邦國家運作的「超國家」運作體系。

就這樣,多年前歐洲部分知識分子的構想,正逐步實現,歐盟內部國家間實現了難得的 70 年和平(也是後來「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原因),歐盟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准國家」屬性。

問題就來了,歐盟從經濟合作轉向了政治合作,從國家間合作轉向了「超國家」合作。「小歐洲」計劃的實踐,在歐洲整合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合作形式與內容也逐步深化。而英國提倡的「大歐洲」計劃則逐步邊緣化,歐洲整合的方向與英國人的構想漸行漸遠。

英國人並不想完全孤立於歐洲大陸,他們只希望不與歐陸捆綁得過緊。丘吉爾的「歐洲合眾國」,還有 1948 年的海牙會議,英國均積極力推並參與。海牙會議中的一個提案,就是組成「傳統形式的歐洲國家間合作組織」,這也是「大歐洲」計劃的初衷,「大」在國家數量和地理範圍,而非「大」在合作範圍與合作深度,計劃的最堅實支持者為英國與北歐國家。

1949 年 5 月 5 日在倫敦簽訂《歐洲委員會法規》,成員國有愛爾蘭、比利時、丹麥、法國、荷蘭、盧森堡、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英國。《法規》提出成立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這也是整合東歐進程中最早成立的歐洲機構,也是「大歐洲」計劃的載體。歐洲委員會總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一個法德和解的標誌性城市。

該機構是由英國在戰後主導的歐洲國家間合作機構,如今已有 47 個成員國,遠多於歐盟的 28 個。而歐洲委員會成立之後,合作鬆散,着力點主要放在人權上,隨後有歐洲人權法院、歐洲重建基金等機構成立,但在歐洲整合的作用上收效甚微。

1960 年,為對沖歐共體的強勢並與之競爭,英國又拉着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等國簽署《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條約》,希望通過政府間合作,發展歐洲的自由貿易。不過由於合作形式過於鬆散,該條約並沒有得到有效實施。

折騰了半天卻沒搞出名堂的「英式」歐洲合作似乎要石沉海底了。英國從 1961 年起「識時務者為俊傑」,多次申請加入歐洲三大共同體。不過當年法國總統戴高樂不願英國介入歐陸事務(擔心是美國打入歐洲之楔子),以及維護法國在歐陸的主導地位和世界大國地位,一再否決英國「入歐」申請。

經過時間洗禮,英國主導的「大歐洲」鬆散合作機制被「小歐洲」拋諸腦後,逐步在歐洲合作的舞台上失去聲音。而歐洲委員會的預算,也只是歐盟預算的零頭都不到。

從戰後歐洲整合路徑的不同方法開始,英國與法德等歐陸國家間的歧見一直未得到彌合。雖然英國最終於 1973 年加入歐盟(當時的歐共體),但它一直沒有加入「申根協定」和「歐元區」,明顯表現出對歐盟整合路徑的不同看法。

【英國的獨特性與歷史上的英歐關係】

而上述不同看法,只是英國這個海島歐洲國家與歐陸國家之間千年分歧的一瞥。

雖然同為歐洲國家且同屬印歐語系,但英國與歐陸的不同點表現在方方面面,恩怨情仇也積累了上千年。

首先是語言上。雖然英語和德語、荷蘭語等歐洲語言同屬日耳曼語支,但英語除了是英國官方語言外,並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大陸國家自始至終就是說英語的;相反,說荷蘭語的有比利時、荷蘭,說德語的有德國、奧地利、瑞士等。英語在歐洲大國語言中,成了一個特例。

法律體系的根本不同。學過法律的朋友,應該都在課上會聽到「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這個「大陸」就是歐洲大陸,以法國和德國的法條及法源為主;而英美法系則毫無疑問地起源於英倫三島。大陸法是基於條文和法典的普通法;而英國的法律體系是基於對過往案例的經驗而形成判決的,即「判例法」。一個英吉利海峽,隔開了兩個法律體系,

地理上看,英國是唯一孤懸海上的歐洲大國,形成了獨特的海洋文化,造就了一個領土空前的「日不落帝國」。而法國、德國則位於歐洲大陸,是典型的陸權國家,歷史上的對外征戰習慣性的傾向於陸路征服。丘吉爾當年的三環外交政策也是先強調自己的「英語兄弟」英聯邦國家和美國,然後再是歐洲大陸其它國家。英國也更習慣稱自己是「大西洋國家」,而非「歐洲國家」。英國人中,也極少有人會自稱「歐洲人」。

【英國,大西洋還是英吉利?】

另外在宗教方面,英國雖與歐陸國家同屬基督教大家庭,但經過宗教革命的洗禮,英國的主流宗教變成新教,與歐陸傳統的天主教和東正教有了明顯不同。在西方世界對於人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響,長久以來信仰上的差異,也讓英國與歐陸很多國家在心理上並不那麼靠近。

UK-map
英國,大西洋還是英吉利?

在與歐洲大陸國家的關係上,英國也與歐陸多國有芥蒂。14-15 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持續了 116 年,對兩國均造成了極大的創傷。這次曠「年」持久的大戰,讓英王丟失了絕大多數在歐洲大陸的領地,使英國將對外擴張的方向從歐洲大陸轉向海外新大陸,英國也正式走上了邁向海洋大國的道路。

英德之間兩次世界大戰,也讓英國對德國有極深的戒備之心。當德國於 20 世紀上半葉兩次崛起成歐洲第一強國時,英國均隔岸聯盟其它歐洲國家壓制德國的崛起。而在後來的歐盟中,德法領導地位日益凸顯以及英國日益被邊緣化,則只是歷史路徑依賴的延續罷了,英國與歐盟其它國家一直貌合神離。

英國一直以「離岸平衡者」自居,當歐陸上出現一個強大帝國而使歐洲政治失去「均勢」時,英國必定介入,拉第二強的歐陸大國打擊新興歐陸帝國:1804 年,拿破崙的法國崛起,英國參加「反法同盟」;20 世紀初,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它再拉法國打壓之。英國外交政策就是保證歐洲大陸沒有起支配作用的強國。

【過河拆橋】

歐陸一些國家中,有人這樣說:英國人是實用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典型,一旦有利可圖,它立馬就來;一旦要趟渾水,它第一個溜。

這一玩笑說法似乎很能對應此次英國「脫歐公投」,因為歐盟一直沒有很好地處理債務危機,宏觀經濟並沒有復甦;加之難民危機助推,英國越來越想溜了。而當年英國加入歐盟的一個因素,則是看到歐洲共同市場的初步形成,自己可以經歐洲市場獲利,又不願自己在歐洲事務中成局外人,則現實地加入了歐盟。

有好處時加入,好處用盡時退出。2009 年逐步擴大的歐債危機,以及其它歐盟國家的高昂福利所付出的財政代價,讓英國極為不滿。隨着希臘一次次「賴賬」由歐盟其它國家買單、歐盟面對政策難題的無力感、英國與歐盟的深度捆綁等,讓英國民眾對歐盟帶來的「負擔」諸多抱怨。

近兩年爆發的「歐洲難民危機」和其引發的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威脅,更成為「退歐」的導火索。為防止難民偷渡和由此可能遭受到的攻擊,「疑歐派」趁機大做文章,挑動民眾情緒,從而激起了本就很有市場的「退歐」。

與此同時,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退歐公投」也有利用民意拉抬自己聲望的目的,利用一部分民眾對於歐洲移民湧入、歐盟高福利制度、「主權讓渡」損害主權的不滿,來設立一個情緒宣洩窗口,獲得更多民眾支持。支持率提高,在打壓政治對手的同時,他也寄望以民意為要挾,與歐盟機構進行談判,使歐洲整合更多的偏向英國的意願,不要那麼緊密和深化。

而在獲得歐盟的妥協之後,卡梅倫的算盤是:如果選民能看到歐盟妥協,「退歐」聲音便會降低,從而以民意為支撐化解「退歐派」政治勢力的壓力,「退歐公投」也就不會通過。然而,他低估了自己同胞們「退歐」的意願,漸漸地這個政治動作失控了,英國脫歐了,卡梅倫辭職了。

【歐盟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為何有衰落趨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歐盟 28 國組成了類似於國內市場的單一市場。歐盟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 7.1%(5.1 億人),卻佔世界 22.1% 的 GDP。在 2015 年,歐盟作為一個經濟體,GDP 達到 16.22 萬億美元,僅排在美國 17.95 萬億美元之後,名列世界第二。而在 2015 年之前,歐盟 GDP 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位。

另外,歐盟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比重也很大,佔有全球進出口總值的 20% 以上。其中,2013 年歐盟與美國和中國的貿易分別佔到其對外貿易的 15.3% 和 13.8%。

歐盟在世界經濟中的權重(維基百科)
歐盟在世界經濟中的權重(維基百科)

然而,歐盟在經濟方面也有很多薄弱環節。首當其衝的就是其疲軟的 GDP 增長率(下圖)。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歐盟近十年的經濟增長率都沒有超過 1.5%,這無疑是深受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拖累的結果。

EU GDP Growth rate

歐盟的公共債務與 GDP 之比達到 85.4%,這一比例比美國的 104% 要低,但也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對歐盟一些國家(如希臘、西班牙等)的公共財政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歐盟存在「先天性」制度短板。當今世界國家的組成形式仍然是「民族國家」,歐盟成員國也都以「民族國家」形式加入。當前幾十年,歐洲作為世界經濟中心之一,有較好的經濟成長、單一市場帶來紅利時,各民族國家必然願意加深合作;然而「同甘」后是否願意「共苦」則面臨了巨大考驗。

28 國中有 19 國加入歐元區,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頭一次跨國貨幣的嘗試,並迅速超過英鎊,成為世界第二大支付貨幣,僅次於美元。然而看似風光的歐元區,有着統一的貨幣政策,歐洲央行對之進行調配;而面對財政危機時,歐元區國家則無計可施,因為沒有一個超國家機構能夠起到協調各國財政政策。機構構建上的短板和「先天性」不足,讓歐盟的經濟實力大打折扣。

還有不可持續的高福利制度。一提到歐洲國家,很多國內的朋友會想到「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的確,多半歐盟國家都擁有這樣的福利。然而,維持同樣的福利水平需要很高的財政支出及雄厚經濟實力,也需要很高的稅收作為支撐。然而高福利下培養的一大群懶漢吃政府的失業救濟,不願意再工作,再加上某些國家(如法國)的高稅收,讓國內富人紛紛移民海外,造成惡性循環,導致歐盟依然面對希臘債務危機無計可施。

【英國人的歷史選擇】

儘管卡梅倫和財政大臣奧斯本大力宣傳「留歐」,但英國選民沒有赴約,他們再次為英國選擇了「大西洋」,而非「英吉利」和「歐羅巴」。英國也退出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徹底退出「小歐洲」與「大歐洲」計劃。

「退歐」這一選擇會影響英國國運走向,使歐洲一體化進程停滯乃至倒退,之後的骨牌效應可能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蘇格蘭會否再次進行獨立公投並重新加入歐盟?波蘭、匈牙利、乃至法國等其它成員國,會否紛紛效仿?歐盟超前的體制設計是否適應當前各成員國參差不齊的經濟發展狀況?歐洲一體化是否就此終結?

不過,在「歐洲主義」的論述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每次一體化進程所遇到得危機,定會帶來轉機與變革,反而更能促進一體化進程。」該表述與中華文化對危機的看法類似,那麼這一次歐盟能否「轉為危機」呢?

當然,了解英國與歐陸之間若即若離的歷史關係之後可以想見,英歐關係還會繼續盤根錯節下去。「歐洲」不是英國想「脫」就能徹底脫離的,英國也很難潛心融入歐洲大陸。歷史將不斷地循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