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試驗「超級武器」 400公里外狙殺美國F22

2016年11月的中國空軍軍事演習中,中國殲16戰鬥機機翼下掛載的那兩枚個頭超大的導彈,正引發國內外媒體的熱議。有消息認為,中國已經成功試驗了超遠程空空導彈,這種導彈最大射程約為400公里。根據照片中導彈與殲16的對比,導彈長度接近飛機長度的4分之一,後者總長22米,據此推算導彈長度超過5米,直徑大約300毫米。從這個尺寸推算,這種導彈的射程顯然大大超過美軍目前射程最大的AIM-120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MRAAM),AIM-0120最新型號AIM-120D據報道最大射程超過90英里,大約144公里。通過對比個頭還能大致得出這樣的結論,這種中國新型空空導彈的個頭接近俄羅斯K-100遠程空空導彈——該彈的研發已經中斷了15年,該彈的設計最大射程可達200英里,即320公里。如果中國導彈射程可達400公里,那麼已經超出了K-100的指標。

F22-killer


要讓空空導彈實現如此遠的射程,必須為導彈配備強勁且耐久的火箭發動機,有消息認為這種中國新型導彈配用的發動機可能讓導彈實現高達6馬赫的高超聲速,這一速度比AIM-120D的最大速度高出一半。實現超遠射程的另一個要素是採用科學合理的彈道設計。射程遠意味着導彈必須節省能量,考慮到高空空氣的稀薄特性,高空彈道可能是一個選擇。部分外媒猜測中國這款VLRAAM(英語「超遠程空空導彈」的縮寫)可能採用了精心設計的高空彈道,即導彈先由載機攜帶至15000米高度發射,隨即導彈爬升至30000米高空,在稀薄大氣中高速滑翔160公里以上,然後開始下降飛向預定攻擊目標——這樣的導彈飛行彈道設計在中國學術期刊中曾經發表過,它的目標可能包括隱身戰鬥機、隱身轟炸機和預警機等高價值裝備。

當然,如果離開了高效的目標搜索和定位系統,超遠程空空導彈就會變得毫無用處——事實上所有打擊時敏性目標的遠程制導武器都是如此。如果缺乏這樣的目標搜索、識別和定位系統,那麼你擁有這樣的武器可能意味着,你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擊落進入射程的所有飛機——無論是敵機、民用客機還是自己的飛機。在發動攻擊之前,對敵機的搜索、識別和定位,其實是整個殺傷鏈條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導彈發射鈕按下的時候,其實只是完成最後的一環。當年聲震全球的美國海軍AIM-154「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就是因為目標獲取與識別問題,美軍始終限制其實戰部署,從服役自退役,「不死鳥」始終未能在實戰中取得任何戰果。2004年,美國海軍正式退役「不死鳥」,用更具實用性且成本更低的AMRAAM替換。

「不死鳥」在美軍實戰中的應用記錄幾乎全部是負評價:1999年1月5日,兩架美軍F-14在巴格達東南向伊拉克米格-25編隊發射了兩枚「不死鳥」,但兩枚導彈的發動機均發生故障,未能命中。9月9日,一架美軍F-14又用「不死鳥」攻擊一架伊拉克米格-23,當時這架米格-23正從北向南進入禁飛區,這枚「不死鳥」也在發射後丟失了目標——米格-23改變航向,向北逃竄,導彈最後墜落地面。這樣的結果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並不奇怪,「不死鳥」最大射程200公里,前半程為半主動雷達制導,這要求載機必須保持雷達照射目標,儘管「雄貓」雷達性能超群,但是要保證長時間鎖定目標,為導彈提供製導仍不簡單,特別是在實戰狀態下——載機頻繁的戰術機動很難維照射目標的持續性,而且當時美軍其他傳感探測資源又無法為「不死鳥」提供目標信息支持,這可能是「不死鳥」最大的尷尬。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美國空軍F-15戰鬥機負責奪取陸地戰場空中巡邏,其中的重要原因是F-15擁有完善的敵我識別能力。海軍的「雄貓」雖然可以掛載具備超視距攻擊能力的「不死鳥」,卻不具備多國部隊聯合指揮機構所要求的敵我識別能力。2004年「不死鳥」先行退役,兩年後F-4「雄貓」戰鬥機也脫下征袍,AIM-20和「超級大黃蜂」分別取代了二者的位置。

中國不可能意識不到超遠程空空導彈的「玄關」,中國一定在目標獲取與識別問題上下了一番功夫,甚至可能考慮建設一個目標獲取與識別的網絡系統。400公里的射程,假設以平均3馬赫的速度飛行,也要耗時近7分鐘,這個時間內,戰鬥機的移動距離完全可能超過100公里,低速飛機也能運動數十公里,要想在7分鐘之後仍能讓導彈捕獲先前獲取的目標,必須在中段和末端對導彈進行修正,而且需要高速的數據鏈進行高效通信,這樣才能保證導彈在長途旅行後仍能照準目標不至丟失方向。這就要求必須構建一個目標監視、獲取和識別以及數據傳輸系統,這一系統可能包括偵察衛星、平流層浮空器、預警機、電子偵察機、電子戰飛機等,以及各種類型的無人/有人偵察機,甚至包括遠程陸基雷達和分散在各地的陸基對空探測設備。有一些外國媒體猜測,中國可能已經構建了這樣的傳感器網絡系統,該系統可能會集成中國「神鷹」高空偵察無人機,「神鷹」會將目標數據傳遞給掛載超遠程空空導彈的載機,甚至可能直接傳遞給飛行中的導彈本身,這意味着導彈上需要集成先進的實用數據鏈系統。

有分析人士猜測,中國這種VLRAAM配備了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目標搜索雷達,同時配備紅外/光電導引頭,以及中段衛星制導系統——這是空空導彈實現遠程攻擊的技術精髓。與中國這種導彈相比,採用機械掃描雷達的美國AIM-120D顯然不在同一量級上,其作戰效能要顯著低於前者。由於導彈巨大的直徑,意味着中國新型VLRAAM的雷達天線尺寸顯著增加,比現役遠程空空導彈雷達天線大3-4倍,該雷達主要用於末端識別和鎖定目標,而紅外/光電導引頭作為輔助和備份,以便提高導彈對抗阻塞干擾和欺騙對抗的能力。有消息認為這種VLRAAM後部可能裝備側向推進裝置,用於提高導彈末段機動能力,以便能有效攻擊戰鬥機等敏捷目標。

以這種VLRAAM尺寸看,也許它沒法裝進殲20的彈艙,但隨着感知—攻擊網絡的建成,這將不會成為問題。殲20可以憑藉低可探測性能飛行到距離敵方設施較近的地方,完成偵察和目標信息採集,及時發現預警機、加油機等高價值目標。在脫離接觸前,殲20可以把目標數據發送給400公裡外的殲16,由後者負責發射武器完成殺傷摧毀。美軍如今也把F-22當作前出的偵察之眼,由它完成目標數據搜集,後方的第四代戰鬥機充當射手。如果中國完成了這種體系建設,那將是美國目前傳感器—攻擊體系的遠程版。試想一下,徘徊在戰區遠方的加油機和預警機一旦被這樣的導彈盯上,麻煩就會變得很大——沒有了加油機,短腿的F-35在中國南海的作戰效能會迅速縮水;而離開了預警機,F-22隻能打開機載雷達,這樣一來暴露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其實不一定需要直接摧毀敵方加油機和預警機,只要能壓縮它們的活動空間,降低其使用效能,也能壓縮敵方作戰飛機的實際效能。即使是隱身的MQ-25無人機和未來的KC-Z加油機,雖然可能逃脫傳統探測方法,但對於來自高空的紅外/光電和合成孔徑雷達構成的立體複眼,仍然難以完全匿蹤,一旦被發現,也會變得十分脆弱。中國這種新型VLRAAM即便不是大量裝備,那麼對手在未來作戰中,必須考慮來自400公里甚至更遠距離上的突襲,在這一過去無需設防的距離上也要部署防禦力量和相應資源,在這一過去的完全自由空域內的行動也要受到限制和制約。降低對手在戰場上行動的自由度,提升自己的行動自由度,這就是戰爭主動權天平的傾向性變化,這種意義是具有戰略色彩的。

中國戰區級感知-攻擊網絡一旦構建完畢,超遠程空空導彈就會具備相當的威懾意義。在美軍對空中優勢的認知中,防空、全球打擊、對敵防空壓制以及空運能力等構成要素都會被擠壓。

從概念上,中國構建的感知—攻擊網絡與美國海軍的海軍綜合火控—防空網絡(NIIFC-CA)相似,後者把各種傳感器平台與戰鬥機和戰艦結合起來,戰鬥機和戰艦分別可以發射AMRAAM和艦載防空導彈。NIIFC-CA於2015年首次裝備航母戰鬥群。雖然美國在載目標搜索/獲取/識別網絡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但美軍載空射武器的先進性方面卻處於落後狀況。五角大樓至今尚未批准研製更新的遠程空空導彈,以便替代AIM-120D。美國已經率先裝備了實用型傳感—攻擊網絡,但中國走得也不慢。如果2016年11月的試射是一個信號,那麼這一信號背後的事實可能是,隨着中國超遠程空射武器研製完成,並能成功依託傳感—攻擊網絡技術的實用化,那麼中國在該領域可能很快走到美國前面——在美國尚未意識到的時候。

中國實彈毀傷測試,就是在全面驗證 火箭軍的飽和攻擊殺傷力

美國的蘭德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以戰略戰術推演預測而著名,在2016年由蘭德公司空軍部發布的報告《亞太空軍基地防衛2016》這份報告中提到,美國現在在亞太的空軍基地都在中國火箭軍和空射巡航導彈的打擊半徑內,尤其是最大的沖繩嘉手納基地將會被重點「照顧」,至少有1000枚導彈隨時瞄準。而且,如果僅僅是確保這個基地沒有戰機能起飛作戰的話,只需要278枚東風導彈就可以癱瘓這個基地1個月。由於這是基於數學公式的模擬推演,因此僅僅是一種理論計算,並不是實際上打擊測試。不過實際上,中國現在正在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最少彈道導彈,達到更好的突防效果和打擊效果。在2016年中,中國火箭軍實彈發射了各類導彈近100枚之多,其中大多數都是針對各種目標進行的毀傷測試,其中就有最為壯觀的10發東風-21C導彈齊射飽和打擊機場基地的測試。

雖然10發齊射的畫面很壯觀,但是正如火箭軍的建軍宗旨「核常兼備」要求一樣,儘管中國仍然在增強核彈頭技術,但是儘可能不首先觸發核大戰。所以,在不使用核彈頭的前提下如何能夠儘快摧毀敵方的目標,這需要導彈技術不斷提升。對於現代彈道導彈來說,有一個問題不能繞過去,由於反導攔截技術不斷發展,現代導彈在彈頭質量不能再增加前提下(火箭燃料技術基本到達瓶頸期-新型燃料仍沒實用化),需要有更多空間進行反導突防裝置的設置,也就是說需要安裝假彈頭,等重的或者等體積大小的充氣彈頭,還有一些變質心變化彈道假彈頭,包括可變形彈頭等等欺騙手段才能夠有效突破反導。單單依靠可變彈道以及高速突防,都對於多層次攔截的反導系統來說,都不能100%確保突防。因此,在現代彈道導彈的發射過程中,反導技術是和彈道導彈技術,存在着「矛與盾」的關係。

這就對現在彈道導彈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朋友一定好奇為何現在又提出精度?因為,在以前以核大戰背景下,精度1000米和精度10米,是完全相同概念。因為無論是100萬噸或者10萬噸的熱核彈頭,在1公里範圍內或100米範圍內引爆之後,其造成殺傷都是相當可觀的,至少可以覆蓋數十公里。此時只需要能夠把彈頭投擲到目標附近就能達成打擊效果。但是如果換成常規彈頭就完全不一樣,常規彈頭來說,精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項:如果你誤差達到10米,一艘普通戰艦的甲板寬度,也就在20米左右,航空母艦也就是80米左右。而地面上1個機庫的跨度大約是15到20米,如果偏出去50米到100米,那麼這次攻擊是很有可能會徹底失敗,這就對我們新的彈道導彈,精度上提出了極高要求。

這其實就是中國在2016年進行了實彈演習的意義,除了驗證打擊效果同時還要驗證打擊精度。我們可以注意到在軍報報道中提到了「臉盆級誤差,這其實已經把中國東風導彈的誤差範圍從米進入到分米級。這意味着我們可以使用儘可能少的彈藥達到儘可能多的摧毀敵方目標的目的,尤其是在摧毀機場過程中,傳統打法需要是首輪打擊波次中對100到300米間隔的炮彈範圍內進行多次爆破,達到摧毀跑道的目的。而如果精度足夠,首個波次我們全部使用鎢合金的小當量鑽地彈頭,直接先摧毀機庫;第二波使用子母彈加延時智能彈藥,對跑道進行破壞和佈雷,這樣打擊完全可以控制在30到40枚東風導彈的量級。這樣,打擊美軍最大的基地有2個東風導彈旅就足以完成任務。這可以解放大量發射單元,來針對更有價值的海上目標發動飽和打擊。畢竟一旦開打,肯定首輪打擊就是必須要儘可能打擊儘可能多的目標。無論是機場、跑道、機庫、電站、港口等等高價值目標,確保第一時間摧毀敵方戰爭潛力。

在2016年火箭軍除了進行10發齊射打擊增加突防打擊效率,同時還在對多種目標,雷達站、加固機庫、港口等進行實戰打擊效能考驗,其中有張畫面非常引人注目,一個模擬的混凝土機庫直接在一枚東風-16導彈打擊下,如同紙糊一般,直接被撕碎了!相對於小直徑炸彈或者空地導彈那種打擊效果,顯然彈道導彈摧毀效果更好。這其實就是揚長避短的打擊手段,在戰略轟炸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利用彈道導彈高突防效能和大規模殺傷效果,達到對目標如同砍瓜切菜般的暢快淋漓的打擊效果。因此,無論是10發齊射還是累計近100枚的打擊效能測試,就是為了確保火箭軍,這柄倚天長劍,隨時可以揮出,只要長劍劈出,任何目標在它凌厲面前任何目標只能是砍瓜切菜一般的被一劈兩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