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洞郎對峙的背後

清風道長

這次印度方面選擇挑釁的時機與手法都是我們要認真研究的。


因中國在中國藏南洞朗區域修建公路,印度軍方越過我邊境進行阻擾並與我邊防軍人發生對峙,印度高層一度非常囂張並揚言「今日之印度不是1962年之印度」。國人看到印度方面的囂張感覺義憤填膺,更有些不理解我國家策略的人士感覺國家應對軟弱,還有極少人人別有用心的煸動妄圖給政府施加壓力,以打亂我國應對印度挑釁的步調。其實,印度在我邊境地區搞破壞已經不是首次,經常在我邊境搞這種擦邊球,有時候比今天的對峙更嚴重。當然,表面強硬的印度方面在作法上則要明顯收斂的多,不給我國方面多餘的借口,比如這次印度方面在挑釁之初就一再的秉承「槍口」向下,並已經在國際上進行宣傳,而我國作為反擊則將印度挑釁、越我邊境的的證據通過外交渠道進行廣泛傳播,將「萬一」出現非理性形勢時能在國際上站住腳。

首先,從國際大勢來說,我國剛剛進行了一路一帶國際會議,以和平發展、共同收益、共同富裕以達到擺脫世界經濟發展的停滯,以新型「全球化」為倡導的國際發展模式為重點。這個時候印度跳出來則是考驗我國對一路一帶開展的決心。而我國要順利開展一路一帶的戰略任務,印度洋方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對印度洋的依重更為明顯。印度洋相關國家,比如緬甸、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都是重點,這些國家又都是印度方面「萬一」出現非理性形勢時能在國際上站住腳。想當然的」認為是它的傳統「萬一」出現非理性形勢時能在國際上站住腳。勢力範圍」。印度方面吃准中國在這時不可能出現劇烈的軍事動作。

其次,是中美2+2(外交與軍事)未達成有效協議,中國對美國的漫天要價要價沒有妥協,反而是我國總參長在美國對美國的無理指責與無理要求進行了果斷的回擊,美方感覺臉面上過不去,於是美方採取了一系列的動作,包括南海挑釁與針對台灣的軍售相繼出台。而印度總理也恰恰訪問美國不久,我個人感覺,印度方面與美國達成一定程度的默契。

第三,我國南海、台海及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在印度方面看來似乎是中國更應該且必須應對的,比西南地區要重要的多,這是印度方面的小算盤。
印度方面的原因:

一、「地緣劣勢」綜合症。
從地理位置上看,我國西藏面對印度是個「居高臨下」的態勢。印方認為由於我青藏高原在地理上對印方的擠壓態勢,讓印度方面感覺「不安」,在西藏問題上印方一直小動作不斷,現在在印度的亞東地區就是「藏獨」大本營。正因如此,印度方面一直欲建立中印間的緩衝區的幻想。
當年在英國殖民時期一直對我西藏地區饞涎欲滴,通過喀廓爾(今尼泊爾)對我西藏進行滲透與武力挑釁,在乾隆後期清朝名將福康安進西藏對英殖民者進行了果斷猛烈的回擊,福康安通過西藏,在喀郭爾與英國殖民侵略者進行了激烈戰鬥,並將英國殖民軍趕出了我西藏。為次戰爭使英國殖民軍在以後近四十年不敢越雷池。只是在鴉片戰爭之後,英國殖民者看到滿清後期統治者的軟弱才能開始全面在我西藏進行滲透與侵略。結果在英國殖民者的策劃之下搞了個麥克馬洪線。
而泥赫魯通過非武裝鬥爭取得政權後,在對待我西藏問題上繼承發英殖民者的思想。並在行動上高度保持一致。這種地緣劣勢心理(借口)一直是印度方面秉承的策略。只是在力量在所不逮而已。在我西藏問題上,印度方一直是主動挑釁者,就是各吃准了中國不願意與印度全面暴發衝突的心理。

二、「大國雄心」妄想症。
1947年印度建國之後,且由於印度是通過「非武裝」形式取得的政權,其國內生產力並沒有遭受嚴重破壞,經過五年左右的發展,印度產生力得到全面恢復,而當時的我國在建國之後不到一年又果斷的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我國在遭受14年的日寇殘酷破壞之後,又經過三年的全面解放戰爭,我國的生產力體系受到全面破壞,國力恢復還有待時日。而亞非廣大地區的多數國家仍然處於西方殖民之下,中國國力受到破壞,生產力不能恢復的情況下,不可能與印度抗衡。因此尼赫魯環顧世界,認為能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只有印度。於是印度開始做起大國夢來,大國雄心逐漸升騰並開始實施。於是在印度倡導之下,於是1955年提出不結盟運動,並於1956年在印尼的萬隆舉行不結盟運動會議。在萬隆會議上,一方面印方的尼赫魯感覺作為盟主的滿足與虛榮,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中國的「當時潛在威脅」,因為中國在萬隆受到的歡迎與發展中國的期待遠遠超過印度,尼赫魯回國之後便打起了我西藏的主意。在西方背後教唆下,印度方面作為西藏叛亂武裝的大本營,印方無論在在人員培訓上還是在軍事裝備支持上都對西藏叛亂武裝提供了大量支持,在西方策動下,印方支持下,1959年發生了著名的西藏武裝叛亂。當時的中國雖然剛剛經過自然災害,與前蘇聯決裂,1958年的黨內反右分裂,但仍然果斷的對西藏武裝叛亂進行了打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打擊之下,西藏叛亂分子潰散,幾乎被全殲,部分殘餘退到印方的亞東這個地區。
中國全面解放西藏之力量運用及武力之強,乾淨利落,一方面對印方感覺到了震懾,另一方面也感覺中國是「心腹大患」,於是開始策劃對中國進行全面的邊境衝突。尼赫魯在西方及前蘇聯支持之下,開始飄飄然,竟然昏了頭,1962後不顧我國的一再警告,全面挑起武裝衝突,我國在不得已和情況之下進行了全面反擊,徹底打斷了尼赫魯的膨脹慾望。
今天的情況與當年雖有不同,但又有相同之處,我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計劃,是中國產業升級與市場拓展的宏大計劃,一旦成功,印度的大國夢更會遙遙無期,印被邊緣化是必然的,因為印度出於自大心理,不願意參與中國主導的一路一帶計劃,出於抗議衡中國的目的,勾結日本提出了自己的「西線新經濟」計劃。隨中國一路一帶進展順利,今年5月在我國舉辦的一路一帶國際會議參與國眾多,歐洲主要國家基本上都來了,印方更感覺到了壓力。從這個方面說,印度部分的民族分子確實有一定的冒險動機。

三、發展瓶頸中的「臆想症」與迫害症。
印度這幾年也進行了「改革」,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印度發展到今天,同樣會遇到我國家1990年的情況,這個坎是無法逾越的,其一是高通脹與成本快速上升,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的資金潰乏與技術提升困難!今天的越南在五年前就遇到這種情況到現在還沒有解決。現在的印度我個推算正處於這個時期。象越南一樣,一旦遇到這個情況他們想的不是如何通過國內政策的解決,而是妄圖通過對外製造「動靜」來緩解國內壓力。莫迪上台以來,通過最原始的學習中國的改革經驗,比如舉辦特區,逐步開放等策略使印度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印度的天然的弱點在於沒有進行過徹底的土地改革與對原舊勢力進行徹底的清算,其改革只能在最原始階段進行,一旦進入深水區,便會觸及到龐大的舊有利益集團的利益受到全面反擊,這種狀況已經出現,讓莫迪的改革舉步維艱。而印度方面部分勢力認為這種狀況是中國造成的,是中國人搶了他們的飯碗,因為中國進入了印度自認為是自己的利益範圍,比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印度方認為是受到中國的擠壓,一種受迫害的臆測想在部分印度高層間瀰漫。

中國方面如何應對:

一、以理以禮為基礎,冷靜的觀察印方的動作。
印度方面所謂槍口向下,至少擺明印度方對邊境衝突也是心中無底,一旦在中國國內激起憤怒的民族情緒,國家高層在民意壓力之下不得不作為時,他不可能不知道一旦中國進行全面反擊的後果與代價。因此印度方面所採取得必然是中種相對無賴的做法,所以中國在應對方面,必須先「理」再「禮」,靜觀其變,不激化不退讓,在不危害我國一路一帶大局之下

二、反擊時機與力度。
邊境衝突歷來無規律可言,從我國歷史上的作為看,都是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才不得不宣布警告「懸崖勒馬」然後經過相關部署,這時如果相關國家看到中國的決心後選擇收手,還有迴旋餘地,但如果恣意妄為,則受到打擊是必然的。在這點舊,美國雖為世界第一霸權國家,但對中國的這個策略理解的確是最明白最徹底的,而一些中國的周邊國家有不信這介邪的吃盡苦頭。
目前還不到中國「忍無可忍」的度,也遠遠沒到警告「懸崖勒馬」的時候,因此中印陷入邊境衝突的可能性還不大。但如果印度方面不考慮中國目前外交與軍事方面的警告而採取步步進逼的策略,中國方面的警告與應對必然升級,以今天是國的國力與動員能力,印方如果仍然幻想1962年那樣,中國打勝了並沒有得到多少實惠,是不現實的。
中國必須警惕印方的報仇心理,一如果印度執意挑釁,其準備必然是全面的,中國要全面而警惕的準備,不能吃頭前虧以影響國內局勢。如果印度方面執意挑釁並以「報仇」為目標,中國要有徹底解決的決心與物質人員準備,並藉機全面清除在亞東的藏獨分子。

三、對錫金的運用。
錫金是印度方面吞併的一個曾經的主權國家,我國可宣布錫金地位未定論,在現在開始尋找在錫金境內的有關復國力量進行培養,錫金開展武力獨立鬥爭。讓印讓陷入萬劫不復的內戰應該是最上乘的策略。而不丹方面,我國要進行全面的安撫工作並給予一定的支撐。尼泊爾要做成一個對印度反擊的支點國家。印度的殖民思想繼承於英國,是非常嚴重的,讓印這種不合時宜的思想成為它的累贅是我國現在要開展的。這種準備一定要做好。至於巴基斯坦的工作如何做,這個工作不用我多說。
四、加強我西藏水資源的控制。

這種態勢要好好運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