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

在香港這個功利社會,連教育都是講實際,校方把主要時間投放在應用科目上,所以目前全港有三成學校不設歷史課,即使有地理課課程亦非常薄弱。


香港學校課程有世界史,但不是所有中學都設有中國歷史,現今社會各界認為,學生對中國歷史毫無認識,根本是忘本,而中文歷史有部份課程內容具爭議性,成為教協及反對派反對設立中史的理由,他們恫嚇指學生接受不當歷史教材是被洗腦。

結果,香港回歸二十年來,學校培訓出許許多不認自己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是炎黃子孫。他們只認自已是香港人,要求以粵語為國語,要求命運自主和獨立,試想香港大學刋物「學苑」刋登文章「陷共廿年」,指回歸是淪陷的開始。

請看看香港大學校訓是「明德格物」,「明德」、「格物」二語,均出於「四書」中的《大學》。《大學》以簡明扼要的方式,闡明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說。《大學》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又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又請回顧香港大學歷屆學生會會長的表現,如「表現傑出」的馮敬恩對李國章大喝「要隊冧佢」,李國章事後認為馮敬恩人格有問題。

又看看中文大學校訓為「博文約禮」。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之約禮。「博文約禮」為孔子之主要教育規訓,其言載於《論語》:「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針為德智並重,故採「博文約禮」。

而香港中文大學在它的介紹中説,中大的願景和使命是在各個學科領域,全面綜合地進行教學與研究,提供公共服務,致力於保存、創造、應用及傳播知識,以滿足香港、全中國,以至世界各地人民的需要,並為人類的福祉作出貢獻。

不過,令人諷剌的,便是看到大學裡有戴耀廷,鄭松泰,劉小麗這類講師,中學有教學生做「不夠體面的人」的老師,小學有林慧思教師粗口駡警察,請問這些人當初進入教師行列的「初心」是什麽?

梁天琦,黄之鋒,黄台仰,梁頌恆,游蕙楨在過去二十年,就是在香港教育體系培訓出來的「傑青」。

再看回港大中大兩間大學的校訓和培訓大學生的「初心」,我不禁啞然心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