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低估了金正恩!

在中國的輿論環境裡,金正恩這三個字就代表着笑話。形象是個笑話,髮型是個笑話,政策是個笑話,表情也是個笑話。除了殘酷的獨裁者印象外,就只剩下與牡丹峰女郎們的一些花邊。


可能是我們常常能從朝鮮的身上看到我們的背影,所以我們本能的拒絕對朝鮮做更深入的探討,以避免有物傷其類的舊痛。

後果就是我們容易簡單化的去理解金正恩和他的朝鮮,習慣了用我們熟悉的邏輯去預測朝鮮走向。以至於我們的概念,長久的停留在看宮鬥劇的層次上。

與他的父親相比,金正恩上台時面臨的局面,顯然要危重的多。金正日承襲大統時,已是52歲,身兼國防委員會等多個要職。即便是這樣,金正日也用了4年時間蟄伏,到1997年才被選舉為勞動黨中央總書記。

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指的就是像金正恩匆忙接班的這種時刻。

朝中遍地都是三朝重臣,軍中都是實權大將。金正日留下的顧命大臣,扶靈七大臣,全是叔父長輩,於情於勢,他都處於絕對弱勢。權力從來不是繼承的,都是靠拼出來的。

對於朝鮮這種四戰之地來說,世界局勢更是有苦難言。起於中東各國由美國暗地支持起來的革命,一下子推倒了卡扎菲,推倒了穆巴拉克,推倒了阿薩德家族。在2011年這個節點上,所有人都相信戰後第四波民主化浪潮已經來臨。伊朗一度岌岌可危,美國在霍爾木茲海峽的航母,已經頂到了革命衛隊的炮口之下。別說朝鮮,更大的國家都充滿了忌憚。

金正恩是在卡扎菲的喪鐘里上台的,他是眼睜睜的看着卡扎菲被從下水管道里拉出來,被士兵一槍托一槍托的砸到血肉模糊。如果不是沒有選擇,他可能也會說一句:另請高明吧!

金正恩2012年4月就任最高領導人,同年11月卡扎菲被打死。

所以,他甫一上台,就明確了要做三件事,三件與時間競速的生死大事。

今日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這三件事他都做的堪稱完美。這個我們印象中肥頭大耳的80後,在這5年裡,是用多麼冷酷,殘暴和決絕,完成了這場生死時速。

這三件事就是大清洗,搞核武,拆中韓。

政治清洗是為了防止和平演變,核武立國是為了防止美國軍事介入,而拆散中韓,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今天看來,他在解決這三件事上的權謀,完全超出了整個世界的想象。當美國和韓國最終達成一致,在韓國部署薩德時,金正恩應該會為自己這5年來的所作所為,開一瓶香檳。

我們一件一件的來聊。

在金正日執政後期,朝鮮內部的政治格局是這樣的。朝鮮的內政和外交,主要集中在他的姑父張成澤和姑母金敬姬手中,張成澤也一手主導了中朝合作開發羅先特區等重大項目。

軍隊的主要領袖是李英浩和金永春。李英浩是人民軍總參謀長,金永春是人民武力部長。其中李英浩被認為是軍方最實權人物。在他父親竭力推行的先軍政治下,朝鮮的整個經濟實際上已經處於崩潰的狀態了,糧食都不能自給自足。

人性都是一樣的,哪怕是朝鮮。在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美韓對朝鮮內部的滲透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

幾年間朝鮮發生了多起重要將領叛逃的醜聞,包括朝鮮人民軍副總參謀長朴勝源上將等。據韓國一些媒體的透露,除了這些叛逃的將領外,在人民軍內部,許多的中層軍官也已經被策反。朝鮮的狀況就像2003年的伊拉克,看似強大,只要美軍決心推翻薩達姆,國民衛隊頃刻間土崩瓦解。

幸運的是,朝鮮還有中俄這兩個鄰居。只要中俄對美國保持着戒心,美國就不敢踢出這臨門一腳。但如果中美俄日拋開朝韓談判,朝鮮就很有可能會被待價而沽。畢竟中俄需要朝鮮,但並不需要金正恩。

所以金正恩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先擺出與美國勢不兩立的態度,給中俄一個明確的信號,朝鮮會成為阻擋美帝的堤壩。

挑釁美國還贏得了一個好處,在嚴峻的軍事壓力下,朝鮮民眾會迫切的需要一個精神依靠。這個依靠不可能是張成澤,也不可能是李英浩,,只能是他金正恩。人在高壓之下,會本能的失去懷疑的理性。金正恩就需要在這樣的狀態下,塑造起朝鮮民族主心骨的形象。

在塑造威望的同時,他也在物色自己在軍隊中的心腹,這就是後來的崔龍海和黃炳誓。現在,他只要等待一個時機,去拆散原來的權力格局。

這個時機,就是21世紀後中國最重要的政治節點,10八大。

他看準了中國對朝注意力的空窗期,在中國處理內部問題自顧不暇的時候,出手清除這些顧命大臣。

2012年11月8號,中國10八大召開。2012年4月,扶靈7老之一的禹東測被免職,2012年7月15號,軍隊二號人物李英浩被免職,2012年11月,人民武裝部部長金正閣被免職。2013年12月,最重要的張成澤在勞動黨政治局會議上被帶走。

在清除張成澤的過程中,崔龍海和黃炳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清理完張成澤後,借清除張成澤餘孽的名義,趁機清理掉了政府和軍隊中的不可靠力量。

這一切,顯然都是在中國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進行的,那美國為什麼坐視自己內部滲透的成果被摧毀呢?這就是後面要講的第二件事。

恐懼與意志

朝鮮發展核武,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是關係著朝鮮能不能繼續存在的最後砝碼,所以,在核武器這件事上,朝鮮不會做任何的交易。這一點,在金正恩看着薩達姆被絞刑架絞死,卡扎菲被槍托砸死的那一刻,已經由深入骨髓的恐懼,磨練出了絕對意志。可笑的是,中國很多的專家和外交人士,還在呼籲朝鮮加入六方會談,還以為用一點小恩小惠或一點制裁,就能讓金正恩乖乖聽話。

朝鮮用所有餘力,來保證核武研發的進度不受影響,這個餘力包括了承受幾萬甚至幾十萬朝鮮人餓死的局面。幸運的是,金正恩有一群忍耐力舉世無雙的農民;幸運的是,他還有一些大國縫隙可以經營。

這是一段危險的競速。
金正恩不知道,朝鮮人民忍受的極點在哪裡;他也不知道韓國的極限在哪。如果韓國真的冒着魚死網破的心態,決心消滅朝鮮的核能力,或者朝鮮人民或軍隊再也無法忍受,那一切就都會化為泡影。
這時候,就是在比誰的膽量更大,誰的意志更堅定。
金正恩賭對了。
韓國把希望壓在了中國對朝鮮的約束上,所以朴槿惠甚至不惜忤逆美國,也要來中國參加九三閱兵。
然並卵。中國對朝鮮的約束,並沒有韓國想象的那麼美好,甚至沒有中國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中國罕見的同意了對朝鮮制裁,然而還是並沒有什麼亂用。
核武是朝鮮的命根子,是可以拿幾十萬人餓死來換取的命根子,不是少給多少糧食,少給多少汽油就可以換取的。一廂情願的拿自己的想法去試探朝鮮的決心,只能被無情打臉。

棒打中韓

前面已經說了,中俄需要一個朝鮮,但並不一定需要金正恩。中俄沒有保存朝鮮特殊制度的天然義務。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中國是會支持美韓對朝鮮政權的顛覆。
這顯然是金正恩最忌諱的局面。

為了打破中美俄韓可能達成的共識,金正恩必須把中韓推到對立面。

外界分析,金正恩首先除掉了可能成為所謂中國代理人的張成澤,並藉機清除朝鮮黨政軍中的“宗派力量”,斷了中國的念想。

其次是與奧巴馬希拉里等達成默契。以美國對朝鮮核武的寬容,來換取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完成其希望藉此牽制北京的機會。

金正恩深知韓國的底線所在,也深知美國的利益所在。在美國眼中,取得對中俄上的戰略優勢,遠遠比顛覆朝鮮政權來的重要。他相信美國樂於看到自己尺度越來越大的挑釁,也相信美國對朝鮮核能力和導彈能力一清二楚,他只需要讓美國相信,朝鮮對美國本土的核威脅幾乎為零,就夠了。如果今後有了對美國實施核打擊的能力,那就再翻臉不遲。

所以,他有空間去玩火,他也願意當這個棋子。

但對於韓國來說,情況就完全不是這樣。韓國可以接受統一,但絕不會接受朝鮮主導下的統一。一旦朝鮮擁有了核武器,就意味着想用東西德模式統一朝鮮半島,幾乎不可能了。而且面對着朝鮮這種極度不穩定的現狀,核擴散的風險就像懸在首爾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韓國對朝鮮的核計劃,已經越來越失去耐心。

所以,金正恩只要表現的稍微狠一點,只要多爆一次,只要多試射一次,只要多讓中國警告無效一次,就能摧毀韓國對中國的信任,最終迫使韓國倒向美國,接受美國的安全援助。

最舒服的姿勢

所以,當王毅部長和朝鮮外長同機抵達老撾時,朝鮮就又一次回到了他最舒服的姿勢。

朝鮮可以用挑釁美韓來換取內部團結,可以綁住中國作為安全保障,再適當的把自己作為中國報復韓國的籌碼,來換取中國的援助。

然後一門心思的發展自己的終極武器,求得絕對安全。

然後是改革還是繼續如今的狀態,他自己說了算。

美國是棋盤外的贏家,金正恩是棋盤內的贏家。

韓國無疑是最大的輸家,從此再無國防獨立的可能,還時時面臨著核擴散的風險。中韓之間由政治向經濟的蜜月關係,也就蕩然無存了。

中國呢,半島的確沒有生戰勝亂,但除此之外,面子和裡子都輸了。

半島無核化也成了自己一廂情願。未來不僅要面對一個越來越不安分的朝鮮,還要面對一個徹底倒向美日的韓國。

而這一切,都是金正恩最願意看到的。也是他一手打造的。他用5年刺激的生死時速,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局面。

所以,歷史往往充滿了詭異的巧合。如果金正日不是突發疾病,如果他能多活一年,如果金正恩是在中國權力體系穩固之後才上台,那可能完全不會是這個局面。

在那個時空維度裡,金正恩或許只能安安分分的當個小胖子。■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