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酣之際南海刀光劍影風雲激

隨著中美貿易戰強硬言辭漸趨升級,雙方都宣佈派遣艦隊前往南中國海。這輪經濟摩擦會擴大為地緣鬥爭嗎?南海的主權爭議和航行自由問題是否又要升溫?


中國海軍從4月5日開始了為期一周的「實彈」「南海軍事訓練」,其中包括航母「遼寧艦」的立體戰鬥群的40多艘戰艦、潛艇、飛機。有評論人士認為,這是中國要顯示其軍事實力。

美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結束在中東地區的部署,進入第七艦隊轄區,已經抵達新加坡。在中國舉行演習之前,美國宣佈將有「羅斯福」、「卡爾·文森」和「列根」號三艘航母帶領的戰鬥群同時部署在亞太地區。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針對中國多達600億美元的進口產品加徵關稅備忘錄;次日,美國海軍「馬斯汀」號驅逐艦便在南中國海海域進行「航行自由」行動,並進入南沙群島美濟礁12海里範圍內。

中國稱派遣了兩艘軍艦對於美艦「識別查證、警告驅離」,中國國防部隨後做出強硬聲明稱,美軍此舉是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和軍事挑釁」。

除此外,3月5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艦隊訪問了越南的峴港。「羅斯福」號去新加坡前和印度海軍舉行聯合演習。加之其它亞太國家海軍近期的演習,有評論人士認為這些舉措也顯示美越等國有在南海合圍中國的政策。

中美兩個大國的學者們都說,真正將貿易戰進行下去或者貿易戰擴大為金融戰、能源戰甚至熱戰衝突,對兩者來說都是兩敗俱傷,沒有勝利者。但雙方能避免掉進「修昔底德陷阱」嗎?朝核問題剛剛隨著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訪華有所降溫,什麼熱點和衝突又可能導向這一陷阱呢?

南海爭議

在寬闊的南中國海中,除了漁民以外,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很少有人問津的大小島嶼在近兩百年現代國家民族概念的衝擊下,就南海諸多島礁主權歸屬的國際爭議開始,一直沒有平息,從荷蘭、法國、英國的航海探險家、殖民者到後來亞洲進入現代化發展、東南亞各國二戰後陸續獨立。

隨著亞太經濟和貿易在世界上崛起,南海成為重要的國際能源和運輸戰略要道。其本身蘊藏的巨大能源、自然資源也不斷提升這一過去人煙罕至地區的重要性。

曾在越南工作過的英國記者比爾·海頓經過研究近日對BBC越南語部稱,他個人認為中國對南海諸多島嶼主權聲稱是混亂和錯誤的,原因是中國官方首次聲稱對南海主權始於發現日本商人西澤吉次試圖佔據東沙島。而對南沙群島(the Spratly Islands )的主權依據是「(白眉初)個人所劃的U形線,並非官方文件」。

海頓的這一研究似乎與中國官方和學者描述的歷史不同:後者稱中國早在清朝末期就曾與擅自闖入、佔據南海一些島嶼的西方列強發生過外交糾紛,提出過抗議。

中國學者稱,在法國與上世紀30年代初佔據南沙群島9小島事件後,1934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 審定了中國南海各島礁灘的中英文地名,次年出版了《中國南海島嶼圖》,「確定了中國南海最南的疆域線至北緯4°,把曾母暗沙標在疆域線之內」。1936年中國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地理部主任兼地理學教授白眉初據此劃出的南海U形實線(即後來的11段線和9段線)成為後來中國的國境線提供了法理依據。

實際佔領

2016年,海牙國際法庭就菲律賓請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做出仲裁,稱在中國地圖所繪的南海的九段線內,中國沒有歷史權利宣稱主權。中國政府立即重申該裁決是無效的,中國拒絶接受承認。

南海總面積是350萬平方公里,包括中國所稱的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其中涉及主權爭議的區域主要是南沙的部分。因為這一區域不僅自然資源豐富,更是處於世界經濟的重心亞太經濟的關鍵通道之上,因此備受國際關注。

約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包括台灣)、菲律賓、越南等南海周邊國家已經就南海一些島礁和國界展開多年的外交爭議。南海諸島被各國軍事佔領,佔領島嶼所在區域犬牙交錯。中國和越南是佔領島嶼最多的兩方。雙方為此甚至爆發過海戰。

近二十年來,在中國和東盟之間、中國和有關東盟國家之間的外交努力下,雙方逐漸達成了一些解決分歧的外交共識,使得南海主權爭議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區域局勢基本穩定。但有關國家和地區都沒有停止對各自所佔島嶼的強化建設。域外大國也表示對該海域未來航行自由的關注。

今年3月份,台灣南沙太平島海巡駐軍進行「環島海域實彈射擊」演習,還引起越南官方的抗議,認為其「嚴重侵犯越南主權」。

崛起和重返

很多國際學者和專家們指出,南海爭議的焦點並不在於一些無人居住的島嶼,或者是其周圍有限的漁業資源或者深埋海底未開發的石油,實質是不斷崛起的中國與傳統上主導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美國之間矛盾的一個反映點。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前夕,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傅瑩應邀在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發表《失去與秩序再構建》的演講,認為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從沒有完全接納中國。而這種秩序已經無法適應世界發展客觀需要,需要重建新的秩序。

長期關注南海爭議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其《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一書中認為,中國崛起必然構成對現行國際秩序的挑戰,以西方民族主義的思路來理解中國民族主義,必然得出中國威脅論的結論,所以圍堵中國成了美國為首的西方的自然選擇。

他還表示,南海問題的惡化是美國「重返亞太」和中國對美國「重返」的反應兩者之間互動的結果。

「修昔底德陷阱」

網絡媒體上對中美雙方貿易衝突和在南海劍拔弩張的形勢關注不少,有些甚至表示了對中美爆發軍事熱戰的擔憂。

僅從南海軍事形勢來看,中國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少將近日則對中國媒體表示,中國海軍大規模演習在南沙群島海域北部,而美軍只有一個航母在這一海域南方,目前並不存在可能短兵相接、一觸即發的危機。

從客觀上看,美軍的三個久經戰火的航母群和中國一個訓練性的航母群對比,凸現出目前中美軍事實力的差異。

目前,中美雙方領導人在貿易戰等問題上並未像很多網絡媒體文章說得那樣陷入你死我活的狀態。特朗普在中國方面發動反擊後乾脆說,「美國沒有和中國進行貿易戰」。中國方面有關發言人也強調說:談判的大門仍然敞開。

作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首席代表,龍永圖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就中美貿易戰表示,「貿易本身就是一種交流、一種對話、一種談判、一種妥協」。在這個問題上不慎重,「會使全世界感到中國的崛起就是對世界的威脅,特別是對美國的威脅」。

而金一南引述美前國務卿基辛格、美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等曾就中美衝突發出的多次警告:如果中國被逼與俄羅斯真正形成結盟,將是西方地緣政治最大的災難。■

轉載:BBC中文網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