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許多中國人心裡可能已經壞了口碑。尤其是其出爾反爾,撕毀已經達成的中美貿易協定,更是讓大家倒盡了胃口。最近特朗普倒霉,通俄門、婚外性、白宮內鬼一大堆破事纏身,讓許多國人拍手叫好,期望着特朗普中期選舉中失敗,然後被民主黨和建制派彈劾滾蛋。
但你們想的都錯了!特朗普是討厭不假,如果將他攆下台,中國未來面臨的處境十有八九會更糟。
普通中國國人在評判中美關係時,通常會以過去的情況作為標準。這個所謂的過去,也就是911之後,奧巴馬第二任任期之前。當時美國以反恐為中心,政治和軍事方面中國不是重點,經濟上中美在WTO體系下經貿快速發展,雖然這期間也免不了有些小摩擦,但程度都不嚴重,總體來說可謂其樂融融。大家總將能否維持這種狀態,作為中美關係是否良好的定義標準。
很明顯,在貿易戰背景下,當前的中美關係,是不符合這種標準的——甚至可以說是遠遠不如。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成為了眾人眼中的中美關係麻煩製造者,希望他能被人搞下去。
可是,且不說特朗普會不會被搞下台,即便他真在中期選舉中失敗,甚至接下來被民主黨和建制派彈劾做掉,換個新的總統上來,中美關係就能如大家所期望的那樣,回到過去了嗎?
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中美關係如何發展,本質上並不取決於單個美國總統自身的好惡,而取決於中美實力對比,以及兩國利益關係的變化。而在這一點上,隨着中國國力增長到今天這個地步,無論其主觀上有沒有取美國而代之的戰略意圖,但強大的客觀實力決定了,中國已經對美國的全球霸權,構成直接的威脅——而且從趨勢上看,這種威脅還會越來越大。
這種情況下,無論誰來當這個美國總統,遏制中國都是擺在其面前的戰略任務。而且這個遏制的程度還都會不斷的升級。所以中美友好環境的結束,戰略衝突的升級,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美國總統,其在處理中美關係時的區別,僅僅是遏華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罷了。
而在這手段和方法方面,特朗普現在的這套,其實或許還是相對最不壞的。
也許很多人覺得,就算遏華不可避免,但如果換成個民主黨總統,比如希拉里,那起碼要溫和許多。
但這絕對是個誤解。希拉里作為建制派經典官僚、民主黨人、奧巴馬政府的國務卿,她如果上台,對華政策勢必與奧巴馬一脈相承。而奧巴馬在第二任任期內,已經逐漸改變了過去十多年中華府的對華溫和路線。政治、軍事上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經濟上則加入TPP,對中國執行全方位圍堵。
當然,特朗普也搞對華圍堵。但特朗普的圍堵,與奧巴馬的圍堵是不一樣的。奧巴馬是把遏制中國作為其戰略的核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其寧願短期內犧牲一部分美國利益,用以拉攏其他國家,讓他們跟自己一起組建反華聯盟——比如TPP,在這個體系下,其他加入者可以從美國市場獲取相當的利益和好處。
這種美國讓利組建聯盟的做法,無疑是有相當吸引力的,組建起來的反華聯盟,體量要龐大的多,根基也牢固的多。
但特朗普不一樣,特朗普的遏制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是置之於「美國優先」戰略之下的。特朗普要遏制中國,但他更不能接受美國向其他國家讓利——不僅不能讓利,反而要刮他們的油水。
這種玩法,嚴重侵蝕了反華聯盟的根基。大家如果跟着美國反華,不僅要承受與中國交惡的損失(畢竟中國也是世界第二大國啊),還要反被美國再扒一層皮。這兩層皮扒下來,哪個國家能受得了?這樣一來,在美國在籠絡世界反華方面的號召力就會大打折扣。
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鑒於特朗普鐵心要扒全世界的皮,大家不僅與美國更加離心,也會更迫切的希望與中國緊密合作,通過這種方式,來抵抗美國壓力的同時,也在對華經貿合作中多賺些錢,挽回些一些損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這個前些年跟中國鬧的不可開交的亞洲第二大國,現在都已經不得不部分性的調整立場,轉而謀求跟中國改善關係——安倍晉三這個鐵杆右翼,馬上就要訪華了!
這是從外部來說的,而從內部來說,特朗普由於搞民粹上台,引發了美國近幾十年來最嚴重社會和政治對立,這種情況下,特朗普一旦失勢,勢必會被民主黨和建制派往死了搞。所以他不得不把相當的精力投入到政治鬥爭中。
這有幾方面的好處:首先,特朗普必須極端追求短期政績,以求穩固根基——美國優先,全世界扒皮,就是這種思維的體現——而這也間接導致了原奧巴馬讓利思維主導下的反華聯盟的鬆動和瓦解。其次,內部政治鬥爭的嚴峻性,極大的牽扯了特朗普的精力,也對其施政構成嚴重掣肘。
最重要的是,它使美國本身在遏制中國方面的戰鬥力遭到嚴重削弱。
本來,鑒於中國的國力和發展趨勢,美國主流社會反華共識已經基本成型——這話的意思是,無論美國當政的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無論是朝是野,無論是資本還是民眾,大家都在遏制中國這個問題上,逐漸形成共識。
甚至哪怕是從中美經貿關係受收益最多的美國全球化資本,鑒於「中國製造2025」、堅決推行產業升級的決心,為了避免未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遭受削弱(畢竟從經濟體量和結構來看,中國是全球唯一有潛力在未來全面威脅到美國高端產業競爭力的國家),他們也願意在不傷及根本的情況下,做出一定程度的中短期利益犧牲,支持美國政府遏制中國——這也是奧巴馬政府TPP協議能夠順利通過的原因所在。
但特朗普一上來,大搞美國優先,厲行貿易保護,向全世界開戰。這一下就引發了巨大的內部分裂——民粹當然是高興了,但對於全球化資本來說,對中國來個漸進式的柔性打擊是可以的,付出的損失至少中短期內他們也能接受;但一下鬧的範圍這麼大——幾乎全球都被攪合進來,程度又這麼嚴重——貿易戰驟然間覆蓋到中美經貿的全部,這種玩法實在是太狠太絕了——這已經不是要他們為未來而做短期犧牲了,這簡直就一下子就要斷它們的糧,挖他們的根!如果特朗普能短期內迅速搞定,讓中國等其他國家紛紛妥協,那倒也罷了;可要是特朗普短期內搞不定,把這事兒玩成持久戰,那這就成了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搞的那套「休克療法」,不是一時性的休克然後涅槃重生,而是直接要了自己的命!
特朗普能不能短期內搞定,這個不光由他自己說了算,也得看他打擊的對手願意不願意這麼快妥協。而從現在情況來看,連區區一個加拿大都沒那麼痛快就範,搞定日本、歐洲甚至中國這些大塊頭,那更是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這麼玩下去,結果就是對手沒搞倒,美國的全球化資本自己先就被特朗普玩死了!
這種情況下,全球化資本與特朗普的矛盾就會激化。反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政策,就成為全球化資本的當務之急。
由於特朗普是把對華制裁置之於貿易保護這個這個整體框架之下的,採取的又是貿易戰這種迅猛極端的手段。這種情況下,全球化資本,民主黨建制派等即便能接受遏制中國,但由於無法接受對華全方位貿易戰,更無法接受貿易保護這個整體戰略,所以也只能跟特朗普的死戰到底。這就出現了大量美國全球化資本一邊忌憚中國,一邊又堅決反對特朗普對華壓制的奇葩格局——而這無疑又對特朗普構成極大掣肘。
總而言之,雖然「遏制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朝野共識,但由於特朗普在方式和手段的運用方面過於激進,超出了全球化資本的承受範圍,這使得遏華的實操層面,美國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和對立——而中國作為弱勢一方,之所以敢於選擇死扛,除了自身體制承受力更強外,也正是因為看到了美國內部的這種分歧。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其實對特朗普就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雖然之前特朗普撕毀中美貿易協定,使得中美關係失去了繼續維持「最好」局面的基礎。但如果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這個「最好局面」本來也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特朗普的撕毀,最多也就是讓這一天的到來,提前了些罷了。
而在中美「最好」關係已註定成為往事的情況下,我們將目光向前看,在以「鬥爭」為主旋律的未來格局下,對於中美關係,中國已不能再寄望最好,更實際的期望應該是最不壞。
而在美國總統的人選方面,相較於願意讓渡美國利益以組建反華聯盟、相較於能夠在遏制中國方面維繫美國朝野共識,並將其付諸實踐的奧巴馬——希拉里,死摳着美國利益不放手,其政策操作嚴重侵犯美國全球化資本利益的特朗普,反而正是個「最不壞」的選擇。他的這套玩法,外失援軍,內受掣肘,就算看上去兇殘一時,但實際上根本缺乏持久性,給美國自身造成的傷害也更大。既然美國遏華戰略思路註定已不可改變,那特朗普這位表面上的大狠角兒,其實反而是個相對最不壞的選擇——至少比殺人不見血的建制派要好多人。
當然,特朗普也是會變的。特朗普之所以對全世界扒皮,對中國玩的這麼狠,並非是他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只顧了現在,而會損害美國長遠。只不過,由於自身民粹屬性,眼下面臨民主黨建制派的嚴峻挑戰。
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的首要任務,只能是想方設法維持低位,千萬不能被政敵搞倒。至於美國長遠利益,就算明知會因此付出犧牲,眼下也顧不得許多了——而對全球扒皮提升短期經濟數據,對華強勢開戰樹立光輝形象,這些都是這種思路的體現。
但如果特朗普權力基礎穩了,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在權力基礎穩固后,特朗普就無需再為了自身政治利益,而對美國長遠利益作出犧牲——換句話說,他就可以擺脫政客的桎梏,上升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而作為政治家,他就會心無旁騖的履行美國總統的職責,把美國國家利益擺在首要位置。到那時,特朗普對華政策思路,就會出現調整,美國在一定條件下重返TPP,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對中國來說,在「最好」已成往事,「最不壞」成為現實期待的情況下,特朗普保持現在的這種狀態反而是相當不錯的——既深受威脅,但又不至於完蛋。只要美國總統困於政客的巢窟,而不能成長為一個政治家,那這樣的總統之於中國,造成的實際傷害反而是相對最小的。■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