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施政報告勾劃「明日大嶼」願景 填海1700公頃解住屋問題 建香港第三核心商業區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主題為「堅定前行,燃點希望」,事先已張揚會推出250項新措施。6萬字的報告,涉及土地房屋、交通、教育、勞工及福利、經濟、醫療等各方面,並形容「千言萬語目的只有一個,為香港燃點希望」。報告提出多個土地供應計劃,包括跨越20至30年「明日大嶼」填海1700公頃的願景,填海面積相等於8個長洲,預計可提供26至40萬住屋單位,供70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和34萬個就業職位。林鄭月娥更在電視論壇明言政策短中長期都要做,「遠水係俾市民有盼望,今日都唔去搵,之後就無近水。」


林鄭月娥表示,「明日大嶼」是本屆政府重點工作,涉及香港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政府會盡快成立直接向她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辦事處會按需要擴展,務求讓政策和執行有效對接。

「明日大嶼」計劃目標是將東大嶼人工島打造成連接世界與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及透過道路及鐵路,將人工島連接新界、北大嶼及港島,以成為繼中環、九龍東後,;並預計本年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就中部水域、交椅洲及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作研究,計劃2025年先於交椅洲以東填300公頃人工島,連鐵路基建最快2032年可供首批居民入伙,然後分別於交椅洲以西及喜靈洲附近,各填700公頃人工島,將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可供最多110萬市民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林鄭月娥昨未有就計劃成本提供具體數字,直言會「非常昂貴」,但強調若因昂貴而不做對香港有利的事,是短視。政府消息則指,整個「願景」涉及開支「四、五千億」。

政府會分階段制訂落實全面的大嶼山遠足徑,連結島上文物、生態和康樂熱點。欣澳則會舉辦超大型活動和競賽盛事,吸引旅客,與迪士尼樂園形成協同效應,發展成休閒和娛樂樞紐。

另外,政府將於明年上半年推出公私合營發展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邀請業權人申請發展近千公頃的新界農地,申請需要說明透過包括如鋪路、供水電等基建,可在其私人土地上短期提供大量住宅單位,經審批並通過城規後,可於已補十足的地價,獲扣減基建費用,但新增樓面面積需與政府「共享」,當中六至七成須興建資助出售房屋,而其餘所建的私樓和首置盤須另補地價。林鄭解釋此舉只為提早釋放政府未規劃土地,否則發展商亦可將農地待價而沽。她又強調,會透過公平及具高透明度的機制處理申請,不會偏幫發展商。

政府消息指,早前已獲城規審批的申請,可重新申請共享計劃以增加地積比,這類申請有望成為首批「成功個案」,申請書會適時上傳網絡供公眾查閱,以示公平釋除公眾疑慮;另外,計劃將設3至5年時限申請,及設可處理面積上限以加快計劃落實。報告最後一個土地來源,為研究760公頃的新界棕地,最快於明年研究涉60公頃的新田落馬洲,政府消息指,因為有北環線鐵路支援交通。

如今香港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迫在眉睫,需要有持續的土地供應,而利用填海增加土地需要時間落實,但也不失是未雨綢繆之舉。

「明日大嶼」只是願景,「願景」容易誇誇其談,如何落實才是重點所在。隨著全球暖化及海洋水位不斷上升,利用填海來建造人工島是否好的建議也有待商榷。未來數十年,氣候會愈趨極端,海水變暖、超強風暴越見頻密,已屬常識。如果未來的颱風比最近襲港的「山竹」更厲害,如何疏散人工島過百萬的人口也成疑問。

氣象學家林超英認為僅是東大嶼的交通配套,就已經要花7千億,還未計算填海和其他工程。而現時本港的財政儲備只有大約1萬億元,難免令人擔心「明日大嶼」會否耗盡本港儲備而得不到預期效果,成為「大白象」?如今只是賣願景,執行細節仍是霧裏看花,誰人保證填海工程不會像高鐵和港珠澳大橋一樣延期超資,變成超級財政黑洞,吞掉整個香港庫房?

「明日大嶼」最引人深思之處,也許在於這個工程可以成就大灣區的「城際一小時交通圈」。究竟填海最終服務香港還是大灣區,是一個懸念,但如果香港與大灣區融合無間,港人在大灣區出入自如,已不再需要「一國兩制」之下的香港,香港成為「一國一制」下的大都會,這是可以預見數十年後香港的未來。

施政報告重點

房屋

  • 繼續落實新房屋政策,包括資助出售單位價格與市價脫鈎
  • 增加公營房屋比例,調撥更多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
  • 檢視《長遠房屋策略》的公私營房屋比例
  • 香港房屋委員會考慮讓資助出售單位業主分租未補價單位予有需要的家庭,並推出公屋寬敞戶免租調遷優惠措施
  • 接納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建議,試行「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
  • 撥地協助房協重建舊屋邨,並藉此增加房屋單位供應
  • 邀請市區重建局研究重建公務員合作社地段

土地供應

  • 持之以恆地開拓土地,並把七成新增土地,以房屋單位計算,用於公營房屋
  • 推展「明日大嶼願景」,展開人工島填海研究,為香港增加土地供應、推動經濟發展及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 今年內完成兩項棕地作業研究,以制訂政策和措施
  • 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滿足短中期房屋需求
  • 重啟工廈活化計劃,為業主改裝舊工廈提供誘因,並容許經活化的工廈提供過渡性房屋

交通

  • 豁免或代專營巴士繳交政府和專營隧道/道路收費,以紓緩加價壓力
  • 理順三條過海隧道私家車、的士及電單車收費,分流過海交通
  • 於明年就中環及其鄰近地區的「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具體方案進行諮詢
  • 未來五年,在政府設施和公共休憩用地項目加設至少1 500個公眾泊車位
  • 復辦「中環-紅磡」渡輪航線,試辦行經啟德、紅磡、尖東、西九龍及中環的「水上的士」

環境保護

  • 在2020年收緊新登記電單車的廢氣排放標準、2023年年底前淘汰歐盟四期柴油商業車、就禁止柴油私家車在本港首次登記進行諮詢
  • 立法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增撥資源推行減廢及回收;政府帶頭避免使用即棄塑膠餐具,並研究管制使用有關餐具的可行性
  • 政府帶頭發展可再生能源,為個人和非政府機構安裝可再生能源裝置提供支援

樓宇安全

  • 推出25億元「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資助有需要業主優化舊式升降機

動物福利

  • 修訂相關法例,保障動物福利
  • 警隊推展「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

勞工及福利

  • 在本屆政府任期內通過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對沖」的賦權法例,並在修例後兩年實施。政府會進一步提高給予僱主的支援,協助中小微企作好準備
  • 延長法定產假至14星期,僱主可向政府申請發還額外增加的四星期產假薪酬開支,並即時延長所有女性政府僱員產假至14星期
  • 盡快落實法定侍產假由3天增至5天
  • 研究新措施保障因工受傷僱員和職業病患者的權益,包括加強治療和復康服務、加快處理工傷個案、加強調查和檢控違例情況
  • 加強保障政府服務承辦商非技術員工待遇和勞工權益
  • 增撥資源給兒童事務委員會推行保障兒童權益的措施,包括提升幼兒照顧服務、及早識別和支援有福利需要的學前兒童及其家庭、加強對離異家庭的支援
  • 於2019年10月增加到校學前康復服務名額至7 000個
  • 制訂新《香港康復計劃方案》,同時加強對殘疾人士家庭的社區支援服務,包括增設地區支援中心和增加到戶家居照顧服務
  • 增加2 000個「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名額和在第二階段「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中額外增加1 000張服務券
  • 把長者生活津貼擴展至廣東和福建省,進一步便利選擇在兩省養老的香港長者
  • 動用超過5億元,加強對少數族裔人士的支援,促進共融

多元經濟

  • 簽訂更多雙邊及多邊協議,提升香港國際商貿中心地位
  • 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 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全面統籌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發掘發展機遇
  • 密切監察中美貿易摩擦對香港的影響,適時推行支援業界的措施

創新及科技

  • 向研究資助局「研究基金」注資200億元、推出30億元「研究配對補助金計劃」,及推出「傑出學者計劃」,壯大本地科研和創科人才
  • 加速再工業化,成立20億元「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撥款20億元在工業邨為先進製造業建設所需生產設施
  • 推動技術轉移,增加對大學技術轉移處、「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香港分中心」的資助
  • 政府部門公布開放數據年度計劃
  • 推出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

航運及物流

  • 擬定稅務措施以推動船舶租賃業務、提供海事保險業稅務減免、為國際海運業提供爭議解決服務、向「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注資2億元

金融

  • 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發出第一批虛擬銀行牌照

電訊

  • 主動開放合適政府場所予流動服務營辦商安裝5G基站

創意產業

  • 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10億元,培育人才和提升港產片製作,拓展市場及觀眾群

培育人才

  • 將公營中小學的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涉及額外經常撥款約15億元
  • 向公營及直資學校每年撥款9億元提供「全方位學習津貼」
  • 為公營及直資學校提供5億7千萬元額外經常資源,加強學校及校董會的行政支援
  • 每年額外撥款8億元,加強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支援,包括提高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比例和在公營普通學校開設校本言語治療師職位
  • 每年投放1億2千萬元額外經常開支,資助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副學位課程
  • 職業訓練局提供每年1 200個學額,讓學員以「邊學邊賺」模式投身專業技能行業

醫療衞生

  • 加強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在葵青設立首個地區康健中心,並以此為藍本,推展其他地區設立康健中心
  • 確立中醫藥在本港醫療服務的定位,在規劃中的中醫醫院及18間中醫教研中心提供政府資助門診和住院服務,及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以促進中醫藥應用研究和專科發展
  • 繼續推行第一個十年醫院發展計劃及籌備第二個十年計劃,未來可提供超過9 000張病床
  • 建議立法禁止入口、製造、銷售、分發及宣傳電子煙及其他新型吸煙產品
  • 為特定年齡組群女學童免費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 以先導計劃為小學生提供免費到校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服務、提高「疫苗資助計劃」資助額,並擴大合資格群組年齡至50-64歲人士
  • 擴展關愛基金「長者牙科服務資助」項目受惠對象至65歲或以上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