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空中巨無霸!空客宣布將停產A380客機

歐洲空中客車公司(Airbus)官網發布消息稱,經過對實際運營情況重新評估並考慮到未來航空業發展趨勢,阿聯酋航空公司(Emirates)將其訂購的空客A380飛機數量從原來的162架削減至123架。未來兩年內,空客公司將向阿聯酋航空公司交付訂單中剩餘的14架A380飛機。

空客首席執行官湯姆恩德斯(Tom Enders)說:「受阿聯酋航空減少訂單影響,同時考慮到目前並沒有來自其他航空公司的實質性需求,A380型飛機已經沒有持續生產下去的基礎。」他說:「2021年交付完畢後,A380型飛機生產將暫停。」

在行業原本的預測中,A380並不會這麼快就宣告停產。但近日,包括阿聯酋航空、澳洲航空等主要客戶均宣布取消A380的訂單。在14日的聲明中,阿聯酋航空宣布將在未來兩年繼續接受14架A380,而其他的訂單將轉為40架A330-900客機與30架最新的A350-900客機。

阿聯酋航空主席謝赫·艾哈邁德·本·賽義德·阿勒馬克圖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我們對放棄訂單感到失望,並對該計劃無法維繫而感到悲傷,但我們承認這是現實。」 「A380將繼續作為我們機隊的支柱,直到20世紀30年代。」

據了解,之所以阿聯酋航空削減訂單的決定直接導致A380停產,是因為目前在全球所有航空公司中,阿聯酋航空所購買的A380客機最多,達到109架,加上這14架,阿聯酋航空購買的A380將達到123架,佔空客A380總銷量的一半。其次分別為新加坡航空(24架)、德國漢莎航空(14架)、澳洲航空(12架)和英國航空(12架)。在中國市場,目前僅南方航空成功引進了5架A380。

澳航則在上周表示,已正式取消2006年訂購的8架A380客機訂單;新加坡航空作為全球首家運營A380的航空公司,已退役首批的兩架A380,目前這兩架飛機停在法國,作為廢品出售。此外,德國漢莎航空、法國航空、澳洲航空等航空公司也相繼削減了訂單,維珍航空甚至在正式交付之前取消了訂單。

據路透社報道,目前,全球航空運輸量正接近創紀錄的速度增長,但這主要增加的是對雙引擎飛機的需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今年,全球乘客數量將增加6%,達到46億人次。

雖然有阿聯酋航空這類大客戶支持A380這一555座的超大型客機,但並不意味着A380能給航空企業帶來很高的效益,畢竟這類雙層結構巨型飛機需要更多燃料維持飛行,每一個未售出的座位都有可能給航空公司造成損失。事實上,很多航空公司傾向購買波音787或空客A350等機型。

「這是一架讓航空公司以及他們的CFO都感到害怕的飛機,滿載概率很低,賣不完座位的風險太高了。」一位資深航空航天業人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

英國《獨立報》也曾報道,由於A380運營成本非常巨大,這類機型必須要安排在票價足夠高的航線。例如,英國希斯羅機場是世界上客位限制最嚴格的機場,也是A380的天然家園:A380可以從每一次的起降中實現乘客滿載。此外,由於A380客機機身太大,機場也不得不修建新的跑道和改造航站樓來滿足A380的飛行。

記者了解到,空客A380項目的總成本也非常昂貴——早在2000年,空客預計A380項目的成本為95億歐元。到2004年,空客預計將增加15億歐元預算,隨後又在2006年將總預算降到102億歐元,同年,空客停止了公布成本報告。

到2014年,A380的預計耗資已達到250億美元;2015年,空客曾表示,A380的建造成本為150億歐元(約合169.5億美元),但分析預計這一成本至少為200億歐元(約合226億美元)。2016年,媒體估計A380問世15年以來已累計耗資250億美元。

在「誤判」中誕生的「巨無霸」

2007年10月25日,一架空中客車A380飛機停靠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新華社記者陳飛攝)

在A380誕生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機是有着「大額頭」的波音747。為挑戰這一競爭對手,空客從1988年就開始構思一款可以對標波音747的大型飛機。而根據空客公司對於新世紀的市場預測,全球將需要1700架這樣的大型飛機。

1994年,空客宣布計劃發展超大型客機。2000年12月,空客正式啟動A380項目,並與2001年完成設計,開始接收訂單。2005年1月,第一架空客A380正式下線,並於4月27日實現首飛,10月15日交付新加坡航空。

2011年10月17日,中國首架A380由中國南方航空運營,完成了從北京到廣州的首飛,交付后連續虧損,直到2015年才正式實現盈利。

但就在空客抓緊時機製造並推銷A380之時,全球航空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都開通了中遠程航線,而並非像空客此前設想的,各地的乘客都要先飛往北上廣這樣的大型樞紐進行一次中轉,集中乘坐大型飛機才能到達目的地。

人們越來越希望通過直飛來實現高效的旅程,這樣的需求在快速增長的中國民航市場更為明顯,越來越多的二三線城市開通了國際航線。此種現狀導致乘客無法填滿A380龐大的客艙,也使得航空公司運行A380的收益下降。

相比之下,空客的老對手波音此前就預測到市場需要的是「載客不太多但飛得很遠的飛機」,先後推出了中型寬體機波音767和更先進的波音787。Flight Global亞洲總編輯格雷格·瓦爾德倫分析稱,民航業正從A380這樣的大型飛機轉向小型寬體客機,「非常明顯的趨勢是航空公司更多地運營雙發動機的長途飛機,如波音787和777,以及空客的A330和A350。」

經過多年運營,阿聯酋航空、新加坡航空和澳洲航空成為擁有最多A380飛機的航空公司,除了其中的「土豪」,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的特點都是距離其他地區較為遙遠。而在航空業發達、機場遍布的美國,沒有一家航空公司選擇了A380。而在中國,也只有南航運營着空客A380。

所有訂單從未超300架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客機,A380在14年前首度飛上藍天時曾震撼全球。這架雙層四發動機的客機比起被稱為「空中女皇」的波音747還要多出40%的使用面積,而採取最緊湊的座位布局,可以載客超過800人。乘客們也驚嘆於這個機翼上可容納70輛汽車的「歐洲巨人」。

當A380剛問世時,各大航空公司也非常迫切希望成功下單,他們希望全球旅遊業能從2001年9月以來的低迷中緩慢復蘇,從而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利潤。路透社報道稱,空客曾誇口說公司將出售700~750架A380(現在售價為4.46億美元/架)。但事實上,A380的訂單從未超過300架,不及空客推出A380時預測的1200架的1/4。

有業內人士稱,A380失寵的原因早在空客2005年發布該機型時就已埋下了。法國和德國合作製造的這架A380在2007年問世時,全球已籠罩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下,這也直接導致空客的訂單數下降和銷售放緩。

與此同時,各大引擎製造商也曾向空客承諾,在10年中,他們製造的引擎能為空客A380帶來無與倫比的效率,但如今這些引擎製造商正在為雙引擎飛機設計下一代更高效率的引擎,進而讓這類飛機能與A380競爭。雪上加霜的是,就在空客迫切需要重新推出A380和尋求新的融資之際,公司的董事會卻開始拿利潤率說事。「這對空客來說簡直就是三重打擊。」這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說。

記者了解到,空客曾計劃每年生產40多架A380,而後來,A380的年產量最高時一度達到30架,但此後迅速下降。2018年,空客共生產了12架A380。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還稱,除空客A380外,波音公司的747大型噴氣式客機(目前主要用於運輸貨物)也已失寵,只是與A380相比,失寵的過程更為緩慢。波音表示,公司可能會在2022年停產747機型。

輸了市場,但贏得了讚譽

雖然A380在市場上失意,但這一雙層「巨無霸」卻受到了乘客的歡迎,其寬敞的客艙、更大的窗戶以及更安靜的發動機都備受讚譽。英國《衛報》表示,A380一直是阿聯酋航空乘客的最愛,尤其是商務艙和頭等艙旅客,因為他們在飛機的上層擁有酒吧、休息室甚至浴室。

儘管A380很可能不會比今年慶祝50歲生日的波音747更長壽,但彭博社卻道出了它擔負的另一層意義:「A380不僅是一架非常大的飛機,它更是歐洲協作與這片大陸工業野心的展現。」■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