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沙特的待遇看國際關係的真相

緩緩君

前段時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公開表態稱,美國支持委內瑞拉、古巴和尼加瓜拉實行政權更迭。

美國為什麼把這三個國家列在一起?

其實早在2018年11月,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就把上述三個拉美國家稱作是「暴政的三駕馬車」。

這次蓬佩奧在被問及美國是否打算「幫助這些國家的人民」時,他回答說:

「是的,特朗普總統的政府已經這樣做了,而且將繼續這樣做,不僅是在委內瑞拉,當然還有尼加拉瓜和古巴(尋求政權更迭)。」

蓬佩奧還說,他希望這三個國家的公民認識到「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枷鎖是不必要的」。

在新聞的評論區,網友吵得不可開交。

有人評論說美國是世界動亂的製造者。

然後馬上就會有人罵發布這條評論的人是華為狗(華為躺槍)。

也有人將美國的行為比作是警察的。

還有不少人批評暴政和獨裁的。

以上都是獲贊最多,頂在最上面的評論。

再往下翻,有人提到了沙特,然後網友們又吵起來了。

有人說沙特也是獨裁,你美國怎麼不去解放沙特?

然後就有人說沙特福利好,老百姓巨有錢,你憑什麼和沙特比?

從這些互撕的評論和點贊的數量中可以看出兩個事實:

一是中國目前的網絡討論環境並不好,本該是針對事實的討論很容易演變成人身攻擊。

比如「華為躺槍」的評論獲得了大量的點贊被頂在了最上面,而反對這種觀點的人又罵前者是美國的走狗。

二是公共輿論的話語權其實還是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裡的。

支持美國,認為美國介入委內瑞拉是在打擊獨裁者的聲音明顯獲得了更多的點贊。

包括我之前那篇寫委內瑞拉的文章裡,點贊數量排第二的也是批評委內瑞拉政府的。

但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是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的。

絕大多數人並不曾認真去了解和對比過那些國家,也不了解那些國家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他們持有某種觀點的原因往往只是來自於模模糊糊的印象,他們會很膚淺地把某個國家行為判定為正義的或者邪惡的,這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是無法理解國際政治的。

所以今天以沙特為例,來分析一下國際關係背後的真相(在去年沙特記者遇害案中,我簡單介紹過沙特,今天再展開講一講)。

提到沙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有錢。

土豪很多,老百姓福利好,甚至連乞丐這個群體,一年的總收入都可以達到13億之巨。

沙特的王室確實非常土豪,而且生活極度奢靡。

比如2017年老薩勒曼訪問亞洲時,隨行人員多達1500人,行李超過459噸。

更誇張的是,人家出門還自帶電梯,是專門用來下飛機的。

再比如沙特的首富——瓦利德王子,他在2011年的時候被《福布斯》列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沙特阿拉伯人,並將其排在全球富豪榜第26位。

隨後瓦利德王子就把《福布斯》告上了法庭,因為瓦利德王子認為《福布斯》低估了他的財力。

再比如2012年,沙特公主瑪哈·賓特·穆罕默德·蘇德里,帶着60多名隨從在巴黎16區的香格里拉五星級酒店住了5個多月,然後上新聞了。

上新聞的原因不是因為房費高達700萬美元,而是因為瑪哈公主竟然打算逃單。

她還特意挑了半夜三點半的時間,準備帶着她那幾十個隨從一起跑路,但人家酒店工作人員又不瞎,你不支付房費還帶着那麼多人大搖大擺跑出酒店,自然就把她攔了下來。

後來法國警察通知了沙特的外交官來協調,瑪哈公主才被准許離開(至於她為什麼不支付房費,原因竟然是她這次是偷偷跑出來的,她的國王哥哥聽說了之後非常生氣,不僅停掉了她的銀行卡,還拒絕為她支付房費,所以才有了這一出,也是很任性了)。

諸如此類的新聞還有很多(比如小王子每周零花錢600萬美元之類的)。

如果你只是關注了這些消息,那麼腦子裡自然就容易形成一個印象——沙特人真是有錢啊。

但這其實是一種「倖存者偏差」,就像在海外拚命刷卡買奢侈品的中國人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人都很有錢,前者只是中國人中的一小部分。

你只有了解了「沉默的大多數」,才能真正了解一個群體,乃至一個國家。

真實的沙特是怎麼樣的?

2016年,英國獨立電視台(Independent Television)通過偷拍、卧底調查方式從實地獲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然後製作了一部記錄《沙特阿拉伯揭秘(Saudi Arabia Uncovered)》。

在這部紀錄片中,你會看到沙特光鮮亮麗下的另一面(以下還會結合一些我了解到的信息作補充說明)。

1、貧富差距

沙特的福利確實很好,比如教育、醫療免費,日用品和水、電、石油等能源也有政府的補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高福利的。

那些享受不到福利的人,他們生活在貧民區,住在破舊的屋子裡,這些人大概佔到沙特總人口的1/4。

但因為這些地方不允許公開拍照和攝影,所以外界很難接觸到沙特的這一面。

另外沙特其實並沒有很多人想象得那麼富裕,他們的人均GDP其實只有2萬美元出頭,和中國一線城市中的上海在同一個水平。

這個數據也證實了沙特不可能做到整個國家的老百姓都很富有(其實深圳人均GDP更高,之所以拿上海來對比,是考慮到人口規模上,上海更接近於沙特,後者人口總數為3200萬左右)。

而且你把沙特的人均GDP走勢圖和油價的走勢對比後會發現,這兩條曲線很強的相關性(最大的區別僅在於,縱坐標上的幅度不一樣,油價的波動幅度更大,但別忘了,還要乘上人口的增長係數)。

油價漲,沙特的人均GDP就漲,油價跌,沙特的人均GDP就下降。

所以王儲小薩勒曼曾這樣評價這個國家:

「我們沙特現在已經吸石油上癮了,沒有它,這個國家就要完。」

2、沙特女性的社會地位

在沙特,女性不僅要穿黑袍戴面紗,而且外出還需要有男性「監護」。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會用「監護」這個詞。

因為每一個沙特女性都必須有自己的法定監護人,結婚前一般是父親或者兄弟,結婚後一般是自己的丈夫。

如果沒有監護人的陪同,女性不允許出去旅行,不允許去醫院看病,不允許去餐廳就餐,甚至連被打了要報案都不行。

哪怕是到了今天,沙特的社會大環境對女性都是極其不友好的。

沒有男性陪同,女性可能會遭到莫名其妙的毆打,比如在公眾場所被人扇嘴巴,又或者無緣無故地被陌生男性用腳踢。

女性在公共場合,莫名其妙被人扇嘴巴和用腳踢,只是因為沒有男性陪同。

然後當她們去警察局報案的時候,卻被警察告知,除非有男性親屬陪同,否則他們不會處理,更不可能立案。

失去男性的「監護」,女性可能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保障不了。

在那部紀錄片中,英國記者就發現,有些女性僅僅因為在大街上乞討,就丟掉了性命。

所以有人說,在沙特,只有男性才被當成是公民,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屬物」,或者說是「私有財產」。

王儲小薩勒曼掌權後,推動了他的改革計劃,所以這兩年沙特女性的處境稍微好了一點點,比如去年開始沙特允許女性開車了,在此之前,他們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不允許女性開車的國家。

3、宗教和教育

沙特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而且信奉的還是一個極端保守的原教旨主義教派。

伊斯蘭教下面有不同的派系,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遜尼派和什葉派了,但其實背後還大有學問。

在百度百科裡,沙特的主要宗教描述上寫的是伊斯蘭教-遜尼派。

但其實遜尼派下面又有很多分支(什葉派也一樣),其中沙特王室信奉是遜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

瓦哈比派被認為是一種極端的原教旨主義派系,它有兩個特點:

一是要求信徒按照《古蘭經》和聖訓中的教誨去生活。

沙特女性地位的低下就是這種宗教思想下的副產物。

更要命的是第二點——瓦哈比派極端排外。

他們的排外不僅表現在「不待見」不信他們那個教的人,極端情況下甚至還要剷除「異端」。

當年塔利班為什麼要炸掉巴米揚大佛?

因為塔利班就是一群由瓦哈比派信徒組成的。

在他們眼裡,巴米揚大佛並不是什麼人類文化遺產,而是要被消滅的「異端」。

另外還有一些「大名鼎鼎」人物,比如基地組織的本·拉登和ISIS的頭目艾布·伯克爾·巴格達迪,也都是瓦哈比派的忠實信徒(本·拉登也是沙特人,而且出身於和沙特王室有親密關係的富庶家庭)。

還有當年的911事件,後來調查時發現,19名劫機者中有15個恐怖分子都是沙特人。

沙特為什麼盛產恐怖分子?

你從他們的教義和教材裡里可以找到答案。

沙特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習關於瓦哈比派的「定製」教材。

在這些教材中,充斥着對「不信教者」的仇視。

所謂的「不信教者」,包括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印度教徒、佛教徒以及無神論者等等,甚至連同為伊斯蘭教遜尼派里的其他分支也遭到了敵視。

反正是只要沒有嚴格遵循他們的教義的,都要遭到敵視。

所以有一種分析說,沙特通過從小就給孩子灌輸對「異端」的仇視,來轉化成對王室和宗教(政教合一)的崇拜。

雖然在沙特最新版的教材中,一些極端的案例已被移除,但批評政府和瓦哈比派的信徒,都被視為恐怖主義行為。

曾經有一個叫拉伊夫·巴達維的小哥,只是在自己的博客中批評了宗教警察並呼籲自由,然後就被判了10年徒刑外加1000下的鞭刑。

另外,沙特的舊版教科書至今依然在各地流傳,尤其是在ISIS組織內大受歡迎(沙特政府長期在國內外傳播瓦哈比派,僅僅是1982年至2005年間,官方就花費超過750億美元用於傳播他們信奉的瓦哈比派教義)。

所以外界一直都有一種批評,說沙特(至少是在間接上)助長了恐怖主義。

4、刑罰

沙特至今還保留着斬首示眾的習俗。

沙特著名地標「Chop Chop Square 砍頭廣場」的地面上裝有排水系統,是專門用來處理斬首時留下的血跡的。

然後他們會把無頭的屍體懸挂在城裡用以警示公眾。

但是,為了避免遭受外界的指責,這些信息並不允許被上傳到網絡。

2015年,沙特有157人被處以死刑,其中有一個是緬甸裔的女性。

她被控謀殺養女,被四個警察押到路邊砍了頭。

行刑之前,這名女性一直哭着喊着說自己是被冤枉的……

其中一名警察拍下了整個過程,並上傳到了視頻網站,然後這名警察被他的同事逮捕了。

5、抗議的下場

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爆發,並迅速蔓延到整個中東地區。

一個名叫阿里的沙特學生,也參與到呼籲民主、自由和人權的示威遊行隊伍中。

示威者和警察發生了衝突,警察開槍鎮壓了遊行群眾。

憤怒的阿里在警察局門口大喊:

「開槍射我啊,射我啊,我在這裡。這是我的房子,你看見了嗎?開槍射我,射我,我就在這,我在拍攝視頻!」

然後阿里就遭到了逮捕,並於2015年以叛國罪被判處死刑(斬首)。

事發時,阿里才17歲,尚未成年。

他的父親在鏡頭前悲痛地表示,他還是個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叛國罪。

但阿里命大,就在他被判處斬首的幾天前,沙特駐聯合國代表( Faisal bin Hassan Trad )被任命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顧問小組的主席,專門負責處理世界各國的人權案例。

阿里的遭遇自然也成了眾矢之的。

在輿論壓力下,阿里沒有被政府處決,但他的叔叔謝赫·尼米爾於2016年1月遭到了處決,理由是被認定為「恐怖分子」。

阿里的叔叔一直在批評政府,並成為了那次抗議活動的精神領袖。

這部紀錄片拍到2016年就結束了,因為那名英國卧底記者感到了危險。

在進入沙特之前,他專門建了一個假網站,然後以網絡安全公司商務活動的名義進入了沙特,但在2016年的某一天,他發現那個假網站被黑了,他的房間也被人搜查過了。

為了安全,他逃離了這個國家,並在回到英國后完成了這部紀錄片的製作。

在這部紀錄片的介紹里有這樣一句話:

「有這樣一個國家,它的人民會被斬首,甚至釘死。」

在去年的沙特記者遇害案中,卡舒吉被曝出在沙特駐土耳其領事館中被特工用骨鋸活體肢解。

活體肢解這種事,聽起來真的很殘忍,但如果說是沙特幹的,說實話我並不是太意外。

因為從沙特一貫的做法來看,他們真的會幹出這種事。

比較有意思的是西方世界對這件事的態度。

事件剛曝光但又沒有實錘證據的時候,英法德三國發聯合聲明,強烈譴責了卡舒吉的遇害,並要求沙特政府查清事實,給出解釋。

但後來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對外公布說,他已經把事發時的現場錄音發給了英、法、德、美以及加拿大之後,英國拒絕談論這件事,法國說自己「沒收到」 ,德國則開始打太極(默克爾說多方情報部門正在「交流」這個案子,但對於是否收到錄音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反正一個個全部都在裝傻或者裝啞巴(對比他們之前的強硬態度,挺有意思的),只有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承認他們收到了錄音(當然,特魯多說自己沒聽錄音,並拒絕披露錄音內容)。

倒是特朗普,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一直都比較「誠實」——他對於沙特的做法是否嚴重違背了人權和普世價值沒有那麼在意,他只在意現實利益。

早在案件剛曝出的時候,特朗普就對着媒體的鏡頭說,他對這件事不太滿意,但是:

「我不想丟掉幾百萬個就業機會,我不想丟掉1100億美元的投資(軍火訂單),如果算上軍售之外的其他投資其實是4500億啊。」

然後他的這一表態遭到了CNN等美國媒體的炮轟,於是第二天又改口,稱將考慮制裁沙特,但也就嘴巴上喊一句平息一下輿論而已。

12月5日,美國中情局就卡舒吉案向國會做閉門簡報,結論認為就是王儲小薩勒曼親自下令並指揮殺害了卡舒吉。

然後特朗普對中情局的評估結果非常不滿意,稱報告「非常不成熟」,並且他重申「王儲強烈否認參與這起殺戮事件」(哪個國家領導人會傻到承認自己下令做了這種事的?)。

特朗普一直在強調,沙特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沙特計劃斥巨資購買美國的軍火,還在穩定油價上積極響應美國的要求,反正就是沙特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很重要。

所以特朗普至今都沒有對沙特採取任何實質性的制裁措施。

從這件事上你也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採取制裁甚至是發動戰爭的原因,絕對不會像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以及西方媒體宣傳的那樣,是要去解救那些國家的人民於「獨裁」之中。

委內瑞拉一直被西方媒體炮轟是獨裁政府,但如果看過我上一篇文章(《委內瑞拉危機:和中國有什麼關係?》)的讀者應該會記得,查韋斯修憲讓總統可以無限連任,其實也是由全民公投表決通過的(只不過他是用福利來收買選民)。

那麼沙特呢?

沙特根本就不用去收買選民,沙特至今實行的是仍舊是君主專政制度(看仔細了,是君主專政,而不是君主立憲)。

沙特這個國家甚至連真正意義上的憲法都沒有。

他們只是在1992年的時候頒布了一部沙特《基本法》(全稱《沙特阿拉伯王國治國基本法》),這部法律的第一章第一條是這樣寫的:

「沙特阿拉伯王國是絕對君主制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國教為伊斯蘭教。萬能真主的古蘭經和先知的聖訓是國家憲法。」

他們的國家統治者必須從國王(開國國王阿卜杜拉阿齊茲·本·阿卜杜拉赫曼·本·費薩爾·阿勒沙特)的子孫中選出,《古蘭經》和先知的聖訓就是他們的「憲法」,而且整個國家的軍隊、外交、行政、司法的一把手全部都由王室掌控。

所以,要論獨裁,有哪個國家的獨裁程度能超過沙特的?

有哪個國家會在廣場上把它的人民斬首然後把屍體懸挂在城裡示眾的?

有哪個國家的女性地位低到出門還需要男性監護的?

有哪個國家會給兒童灌輸極端宗教思想的?

但美國制裁沙特了嗎?

美國說要解救沙特人民於水火之中了嗎?

沒有。

甚至在卡舒吉遇害案已經水落石出之後,特朗普都不願意採取任何實質性的制裁措施來對付沙特和他們的王儲。

因為沙特是美國背後的金主,沙特是石油美元體系的重要支持者,沙特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兩顆棋子之一。

對於美國來說,沙特太重要了,所以特朗普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保住王儲和穩住沙特。

至於沙特是不是獨裁,講不講民主,有沒有人權,對於特朗普來說,沒有那麼重要。

寫這些並不是想批評西方國家虛偽或者怎樣。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想告訴一些被西方媒體洗腦的人,如果你只偏聽西方媒體和政客的那一套說辭,是永遠理解不了國際關係的真相的(在我看來,對於一個國家的執政者而言,最首要的事本來就是要維護好自己國家的利益,並為自己的國民謀取福利)。

政客的那一套說辭,本身就是表演給公眾看的。

他們要讓公眾相信,他們要打擊的對象是邪惡的、反人類的,他們是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方向的。

他們不僅要獲得自己國家老百姓的支持,他們還想從別的國家的老百姓那裡也爭取到支持者。

但如果你把幾個國家的情況放到一起對比,你會發現他們其實非常雙標。

比如蓬佩奧和博爾頓把古巴列為「暴政的三駕馬車」之一,說要幫那邊的老百姓解放「枷鎖」。

古巴這個國家雖然並不富裕,但因為老百姓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所以幸福指數反而是比較高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包括我的讀者裡,也有人留言說,去了古巴覺得那裡「一片祥和」,都有點樂不思蜀了。

古巴人民根本就不需要美國人去「解放」他們。

再比如委內瑞拉,一直被美國指責為獨裁,但相比於沙特,委內瑞拉的反對派其實已經很「自由」了。

2017年的時候,甚至還有反對派開着直升機,打着「自由」的標語,朝最高法院的大樓突突突開槍還扔了手榴彈。

而在沙特,那個叫阿里的17歲小夥子,只是參與了爭取自由的遊行,就被判了叛國罪差一點被斬首(而且很諷刺的是,他能活下來的原因竟然是沙特當選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顧問小組的主席)。

你說誰更獨裁?誰更不自由?誰更需要被「解放」?

但特朗普卻一直護着沙特。

說到底,都是為了維護本國利益(在我看來,美國想要顛覆委內瑞拉、古巴和尼加瓜拉的政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從地緣政治風險考慮的,當年古巴導彈危機差點導致了美國和蘇聯的核大戰)。

這三個國家都在美國的後花園

國際關係的本質,永遠是圍繞國家利益來進行博弈的。

至於關於自由、民主、人權這類的價值觀問題,在利益面前,都不過是可以談的條件而已,甚至是入侵他國的一個很好的借口。

有些人看不清這一點,被西方輿論帶着跑,偏偏還自以為比別人更有國際視野,其實是完全被帶了節奏。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

如果你真的去了解過這些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宗教後就會明白,很多國家它之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都是有很複雜的歷史成因的(如果沙特搞民主制度,分分鐘就爆發宗教衝突和恐怖襲擊)。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都能看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裡。

中國有什麼做得不好,該批判批評,該改進改進,但你應該明白自己的命運和哪個國家綁定在一起,你應該明白自己應該為哪個國家去爭取利益,不要被人帶了節奏以及為了反對而反對。

還是那句話,中國如果不好了,受衝擊最大的不是官僚,也不是富豪,而是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

我們這一代人,以及後面幾代人的命運,就看我們國家的國運了。■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