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13億人口大國的民主選舉是什麼樣的

比斯沃斯(Soutik Biswas)

印度選舉委員會表示,印度大選將在4月至5月間分七個階段進行。

人民院,即議會下院的選舉將在4月11日至5月19日進行投票,並於5月23日公布投票結果。

此次大選有接近9億人具備選民資格,將成為世界上至今最大的選舉。

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的人民黨將與主要反對黨以及地區黨派競爭。

執政黨兩大地區勁敵的領導人在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建立了一個反對聯盟,北方邦對選舉結果起關鍵作用。

議會下院有543個席位由選舉產生,任何政黨或聯盟需要取得至少272席才能單獨組閣。

此次選舉為何與眾不同?

1、規模之大

印度大選規模之大令人難以置信,《經濟學人》雜誌曾將它比作「一隻笨重的大象跋涉在史詩般的旅途中」。

這次大選預計將有超過9億18歲以上的選民在100萬個投票站投票。

選民人數眾多,超過歐洲和澳大利亞的人口總和。

印度選民非常積極——2014年上屆大選的投票率超過66%,高於1951年首屆選舉45%的投票情況。

超過8250名候選人代表464個政黨參加了2014年的大選,比首屆參選人數增長將近7倍。

2、歷時之長

投票日期定於4月11日,4月18日,4月23日,4月29日,5月6日,5月12日和5月19日。

一些邦將分幾個階段進行投票。

1951至52年印度史上首屆大選耗時3個月完成。1962至1989年間,選舉在4至10天內完成。1980年為期4天的選舉是該國有史以來最短的一次。

由於需要保證投票站安全,印度的選舉耗時漫長。

地區警察有黨派之分,因此必須部署聯邦武裝部隊。這些部隊軍人必須暫時離開他們的崗位,調配到全國各地。

3、耗資之多

印度媒體研究中心估計,各黨派和候選人在2014年的大選中花費大於50億美元(38億英鎊)。「不難想像,今年總體支出將增加一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南亞項目高級研究員兼主任米蘭·瓦伊什納夫(Milan Vaishnav)說。

相比之下,2016年美國在政治獻金無上限的總統和國會選舉中花費了65億美元,你就能意識到印度選舉開銷之巨大。

儘管被要求公開收入,印度政黨的資金籌集仍不透明。

去年,莫迪政府推出選舉債券,允許企業與個人向政黨捐款不必公開身份。

債券捐款接近1.5億美元——據報道,其中大部分資金流向人民黨。

4、女性選民當道

大量印度婦女參與投票,這次投票可能會首次出現女性選民多於男性的情況。

投票性別差距一直在縮小——2014年,女性投票率為65.3%,男性為67.1%。

2012年至2018年期間二十多次地方選舉,在三分之二的邦,女性投票率高於男性。

政黨已將女性視作重要選民群體,並通過教育貸款,免費煤氣罐,女用自行車等政策吸引她們。

5、莫迪成最大關注

2014年,莫迪率領人民黨及其盟友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

人民黨在其競爭的428個席位中贏得282席,這是1984年以來首次單一政黨在大選中贏得絶對多數。

這場驚人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莫迪為自己打造的果斷、勤奮的形像,他承諾將帶領大家進入無腐敗的「更好的時代」。

儘管他的一些承諾表現不佳,莫迪仍是人民黨內的票數領跑者。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夏季的大選很可能會成為對莫迪的公投。

6、印度國民大會黨有望東山再起

已成立133年的國民大會黨是否能東山再起?

該黨在2014年的大選中遭遇最大挫折,從206個席位跌至44席,並且只獲得不到20%的選票。

接下來四年該黨一連在多個邦失勢,形勢嚴峻。到2018年中為止,國大黨及其聯盟只控制三個邦政府,而人民黨及其合作夥伴則多達20個。

國大黨似乎跌至谷底,其領袖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是著名的尼赫魯 – 甘地(Nehru-Gandhi)家族第四傳人,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笑柄。

但從12月起,該黨似乎有復興跡象。

在這位更具活力與果敢的甘地先生帶領下,國大黨從人民黨手中奪回三個北部的邦。許多人將此次復興歸咎於印度的反當權者效應,三個邦中有兩個多年來一直由人民黨統治。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否定甘地及其政黨的努力。

7、經濟改革

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作為亞洲第三大經濟體似乎發展失去勢頭。

由於農作物過剩和商品價格下跌,農民收入增長停滯,背負債務,引發農民不滿情緒。

2016年飽受爭議的貨幣禁令被當地稱作「廢鈔」政策,新的全國統一商品及服務稅非常複雜且執行不力,都損害了中小企業利益,與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

出口下降,失業率上升,莫迪政府被指責隱瞞實際就業數據。更糟的是,印度部分國有銀行陷入不良貸款危機。

然而,通貨膨脹受到抑制。政府在基礎設施和公共工程方面的支出增長促使經濟保持運轉。本財年預計增長率為6.8%。

但事實上,印度GDP需要以至少7%的速度增長,才能持續讓數百萬人擺脫貧困。

莫迪表示,經濟改革是一項持續性工作,選舉將證明人們是否願意給他更多時間。

8、民粹主義風行

經濟學家拉辛·羅伊(Rathin Roy)表示,印度正從「發展型國家轉變為平衡型國家」,政府向窮人提供現金補助,以掩蓋國家的不足。

結果導致激烈的民粹主義。

莫迪政府已宣佈直接向農民發放現金並免除農業貸款,他們還承諾為上層種姓和其他宗教中不太富裕的人提供工作配額。

拉胡爾·甘地承諾,如果他的政黨贏得選舉,他們將保證窮人的最低收入。其他政黨則用大量免費贈品吸引選民,例如電視機和筆記本電腦。沒有明確證據表明贈品能幫助贏得選票。

9、民族主義失控

批評人士說,莫迪強硬的民族主義及其政黨的多數決政治使印度成為一個嚴重分裂和動蕩的國家。

但他的支持者表示,民族主義有助於激勵和鞏固他的政治根基。他們認為,既然印度是一個印度教為主的國家,印度教特性的政治沒什麼不妥。

不幸的是,民族主義言論激起激進右翼團體對涉嫌走私牛的穆斯林處以私刑。印度教徒認為牛是神聖的。由於積極推進反屠宰法,牛已成為帶有宗教極端色彩的動物。

極端印度教的批評者將他們標籤為反國家。

許多人說,印度1.7億穆斯林已成為「隱形的」少數民族。人民黨在下議院沒有穆斯林國會議員——2014年該黨曾派出七名候選人,但全部落敗。

10、印巴衝突強化莫迪硬漢形像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致命自殺性襲擊後,印度和巴基斯坦2月底發生軍事衝突,互相發起空襲,激起更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

莫迪表示,若巴基斯坦武裝挑起或支持印度境內又一襲擊,他將毫不猶豫進行報復。

很明顯,當前莫迪將國家安全作為其競選活動的關鍵,但是否有效尚不明確。

11、重要地區決定選舉結果

北方邦對印度政治有重大影響。

這裏擁有印度六分之一的人口,80名下議院議員來自該邦。這也是印度社會分化最嚴重的邦之一。

2014年,人民黨贏得了該邦80個席位中的71席。當時,莫迪以其個人魅力及其政黨的聯盟能力,聯合多個種姓擊敗實力強大的地區政黨——社會黨(Samajwadi Party)和社會民主黨(Bahujan Samaj Party)。

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瑪雅瓦蒂(Mayawati)是低種姓達利特人的偶像,達利特人佔該邦人口五分之一。她和主要競爭的對手,社會黨的阿克希列什•亞達夫(Akhilesh Yadav)聯手,社會黨在名義上奉行社會主義。他們希望共同贏得超過50個席位,阻止人民黨進軍德里。

這是個奉行機會主義的聯盟——敵人的敵人即是朋友,最終很可能讓人民黨在該邦舉步維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