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這隻大烏龜

畢亞軍

站得穩,才能站得高。

日前,華為發布了它的2018年年報。

這是一份對手和敵人看了,也都只能說「我靠」的年報。

華2008年,營收1252億(人民幣,後同);2009年,營收1466億;2010年,營收1825億;2011年,營收2039億;2012年,營收2201億;2013年,營收2390億;2014年,營收2881億;2015年,營收3950億;2016年,營收5215億;2017年,營收6036億;

2018年,營收7217億,凈利潤593億。

營收從一千多億人民幣幹到一千多億美元,凈利潤從不足80億人民幣幹到將近600億人民幣,這是華為過去10年的成績單。

沒有一年比上一年營收少,也沒有一年比上一年賺的少。不只是不少,而且是每一年、每幾年,收到、也賺到的就相當於過去幾年、幾十年。

沒有大肆併購擴張,沒有大手筆資本運作,沒有什麼特殊補貼和恩惠,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只有「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自力更生,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

從華為誕生算起,至今,中國企業界,尤其實業界,只有一張這樣的成績單。

在全球,也還是難找到。

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人比任正非更加懂得,如何讓自己的公司在這全球化、白熱化且波詭雲譎的高科技世界更穩,然後更快地成長,也沒有人比他更能做到並且做到了。

但任正非和華為並不比其他雄心者、夢想者或野心者更聰明,更勇猛,更能找到撬動地球的支點,擁有更多的資源,或者更擅製造神話與構建奇迹。

他們可能只是把最簡單樸素的道理貫徹到了極致。如果今天的華為已經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其偉大,是把常人總想顛覆的常識變成了堅決尊重常識並按常識辦事的偉大。

比如,尊重技術、產品、市場的力量;比如,始終為客戶創造價值;還比如,如何又穩又好地建立一家大公司……

創造奇迹的任正非,不相信有奇迹這回事,也不相信童話與傳說。他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甚至辛辛苦苦種瓜還不能得瓜、種豆還不能得豆的天意難測和不確定。

他也不對自己的運氣抱有僥倖。所以,他在不確定中抓住確定的,在必然的變幻中尋找必然不會變的,然後讓華為抓住確定並讓必然盡最大可能去發生。一切就這麼簡單。

這種簡單,是華為的力量。

基礎要紮實,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站得穩,才能站得高。

萬丈高樓平地起,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做事情,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常識,也是幾千年興衰起落沉澱出的經驗,或者說教訓。

但從有歷史記錄以來,就總有雄心者、夢想者、野心者,想要突破這個常識。今天尤甚。眾多的創新和創業者,也都在致力於打破這個常識。

兩個原本應該操心下個月工資怎麼發的人坐到一起,很可能會展開一場高屋建瓴如馬雲與馬化騰對話的聊天,開口閉口就是多少千億、萬億的大商機。

科技、資本等等也在不斷給創新創業者飛躍雪山草地,直接三大戰役就偉大勝利了的條件和支撐:幾年就把幾十年的仗打完。但就算過去要幾年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幾個月就解決了,問題也總還是要解決,該開的遵義會議還是要開,該整的風還是要整,否則就是隱患。

也就是,大到戰略方向的思考,小到要不要加班報銷打車票,該有的動作,該走的步驟都還得有。即便是帶着問題先上了,課也還是得補,補不好,就會是大順的李自成:

如果基礎不紮實,就算做了皇帝又怎樣?

例子,不勝枚舉。

今天一年幹出7000多億營收的任正非,顯然是科技產業領域的大雄心者和大勇敢者,但他們對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對站得穩才能站得高這些常識,是足夠清醒的。

並且,在常識面前主動地勇敢認慫。

例子很多,選個不大不小的說:對手機業務的態度和發展節奏把握。

有史可查的是,華為高管希望推動公司做手機終端時,任正非一度拍過桌子。「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又在胡說八道!誰再胡說,誰下崗!」

高管們持續做功課,自己也深思熟慮兩個月後,任正非才開了個口子:「拿出十個億來做手機!」並且要求公司研究清楚,中興做手機那麼多年,為什麼一直不行,強調做手機跟做系統設備不一樣,做法和打法都不同,要專門成立獨立的終端公司做手機,獨立運作!

此後,華為雖然進入到手機領域,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是做着、看着,學習着,跟着走,絕不分散主要精力去賭、去搏、去大幹快上。

火力依然是對準通信設備的衝鋒口打大仗,打惡仗,打問鼎世界的仗。

直到在通信設備領域連續站穩世界第一的地位,有能力在捍衛這一優勢之外,用更多精力做其他事情,同時也對手機業務有了足夠的理解和儲備之後,財力、技術力、產品力和品牌力都足夠支撐的華為,才在蘋果、三星等掀起的產業新浪潮中,「以千軍萬馬壓上去,后發式追趕」,繼而有了:既捍衛了通信領域的核心地位和利益,也讓手機贏得更穩。

這樣做的道理在於:

首先,通信設備業務既是自己最擅長,也對自己最重要,同時還有很大空間,沒有能力在兩個陣地打世界級戰爭時,自然要優先選擇繼續集中兵力打通信設備的殲滅戰。

其次,手機業務前景看好,所以可以做,但沒有把握之前,也不大幹快上,而是不露聲色,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大幹一場。

好處也是顯而易見:

通信設備業務更牢固,而且可以一箭雙鵰:既保持公司的核心命脈讓公司整體更成功,公司整體更成功了才可以給手機更大的支持,因而首先做好它;退一步說,即便手機業務不成功,做好通信設備這個核心,也是可持續成長的,公司依然能前進。

風險當然也有,如果手機是一個壽命短、機會稍縱即逝的產業,華為也就錯過了。

一家想要偉大而長久的公司,錯過壽命短且稍縱即逝的機會,可惜嗎?

顯然是,不足為惜。

這就是,基礎要紮實,穩紮穩打,步步為營,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這道理很簡單,如果不抱僥倖而按必然的常識去思考,大多數人都會這麼做。

但有些,甚至是很多公司領導人卻不相信這樣的常識,或者說是總認為自己可以打破這常識,甚至懷抱僥倖去賭:在一個事情有了一點成績,就馬上分散兵力到另一個事情,甚至是跟核心主業毫無關聯的事情,也因此上演了很多新業務沒有做成,老本也搭上的悲劇。

如果把當時的華為交給他們,決策可能是,這邊還在跟全球通信巨頭生死較量,那邊又開一個跟全球手機製造廠商死磕的陣地。這自然會導致將原本投入到通信那邊的力量改投入到手機這邊,結果很可能就是:通信那邊因為你的主動減少火力而拱手將陣地讓給了別人,手機這邊又因為能力不夠,派出去的兵馬糧草一個接一個成了炮灰……

而當年沒有頭腦發熱,或者過度自信地去大做手機業務的華為,最終卻依靠把一個事情做到極致之後的“以千軍萬馬壓上去,后髮式追趕”,做出了另一個極致:

2018年年報顯示,華為以電腦、手機為核心的消費者業務,當年營收達3489億元,同比增長45.1%,已超越運營商業務成為其營收的最大貢獻者,在總收入中佔比高達48.4%。

這也是華為2018年報最大的亮點。

亮點之下,是另一個常識的偉大:慢一點,會更快。

華為官方網站上,可查詢到的年報最早到2006年,通過年報可查詢到的業績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自2002年以來,其每年的營收數據是(請原諒,我要再羅列一遍,也請各位靜下心,一年一年地看,一年一年地想,包括跟你印象中的快和慢對比對比):

注意到沒有,在這10多年裡,華為雖然一直在成長,但沒有一年,它的成長,是像如今常常被推崇和神話的有些大噸位快公司那樣,翻倍、甚至幾倍的成長。

當然,也沒有翻倍、幾倍上漲之後,又是翻倍,幾倍的下跌,然後被打回原形,甚至跌落地獄。

但這些年下來,它成長了超過40倍。而營收站上5000億的2016這一年,它的營收,應該是比它1987年成立到2007年這20年累計創造的營收還要多。

也就是,從2016年開始,華為每一年的營收都超過它創業前20年的營收總和,而且是越超越多。

這是什麼力量?是時間的力量,是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你堅持建,某一天,你的城就會驚艷世界,就會有一鳴驚人的力量。

也是,慢一點,會更快的力量。

不光是華為,包括騰訊阿里,也是走過這樣的道路。雖然他們比華為更快,但他們真正的偉大,也是方向對了,一直前進,別人都停滯了,他們還在前進,讓時間成為回報遞增的籌碼。

馬化騰就曾對創業者建議:「不能指望說要做10億或多少億,如果我們當初這樣想早就死了。事情都是一點點細緻做出來的。一定把目標放到最低,過完這關再說。創業中,大多數人都跟你一樣面臨各種小坎,很多人都會分心、貪婪,然後落後。他們貪,等你埋頭過完自己的坎,你就跑到他們前面去了。不用怕別人多厲害,做好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

邁入2000億營收門檻後,華為一度增長乏力。2012年,其營收2201億,同比增長不足10%,2013年,華為實現營收2,390億,同比增長只有8.5%。

社會上因此有了華為已陷入增長瓶頸的聲音,但任正非卻一派從容,在2013年的年報上,用龜兔賽跑來比喻華為,也是表達他的耐心,雄心,尤其是信心。

「古時候有個寓言,兔子和烏龜賽跑,兔子因為有先天優勢,跑得快,不時在中間喝個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會啊!結果讓烏龜超過去了。」然後,他說:

華為就是一隻大烏龜。

這些年,創業神話當道,風口論盛行,時不時就出來一個幾年幾十億美金,給很多創業者帶來鼓舞,也帶來困惑:我們還可以像老一輩創業者那樣,扎紮實實,自力更生地創業發展嗎?如果找不到風口,成不了兔子,我們還能做一隻烏龜,並且有贏的可能嗎?

華為這些年的年報應該是可以給這個問題一個回答:你依然可以胸懷大志,而且是鴻鵠之志,並且腳踏實地,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去實現它。

用時間去換空間,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這些常識,在今天依然管用。

也就是,如果對自己做的事足夠自信,你不必,也不應該被那些創業神話誘惑、蠱惑,以至於懷疑自己。你不是一定要一出手就多麼偉大,或者非得要每年多少倍的增長,才能成就出一個比較大,甚至夠得上偉大的事業。即使你的起點只是營收1000萬,只要你能每年20%、30%地向上漲,只要能一直漲下去,也會表現驚人,也會一年就賺回過去多少年。

有的人求快,夠快,讓他快去,讓他一年幾倍、幾十倍的成長。你快不起來,那就更穩,更持久。或許,他會在某一天慢下來,甚至在某一天,一年跌出幾倍、幾十倍,而你也可能在跨過某一天之後,一年賺回過去的多少年,也就是相當於過去成長多少倍。

如果趨勢不改,相交之後的每一天,便都是慢一點會更快。

宣布大勝利是分分鐘的事,如果你要的是這樣的大勝利、大結局,在這之前,是在雪山草地,還是在延安的窯洞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的方向正確,每天都能保持信心,向此靠近,步步為營,並且把難關和風險變成過關晉級的機遇。

能像兔子那樣快,挺好。學習華為,做只大烏龜,也挺好!■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