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要搞事情——印度為什麼這時候向克什米爾下手?

雲石

8月5日深夜,印度突然做出一項歷史性決定,正式宣布他們將修改憲法第370條,廢除「查謨和克什米爾邦」這個印度「特區」在過去70年裡一直享有的「特殊地位」。

鑒於克什米爾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特殊地位,此舉立刻導致兩國緊張局勢驟然升級。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下令軍隊繼續保持警戒狀態,驅逐印度駐巴大使級高級專員,並關閉一條空中飛行通道。

但來自巴方的抗議,並沒有對印度的決心造成絲毫的阻擾。現在印度已經擺出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向克什米爾大舉增兵,甚至與巴方再次爆發衝突,局勢正在向戰爭的深淵滑落。

為什麼印度會選在這個時候,突然決定取消克什米爾自治權?而且態度如此堅決?

最基礎性的原因,是來印巴之間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失衡。

一直以來,印度綜合國力就強於巴基斯坦,但這種強勢,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二者之間的實力差距比,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維度上。這種相對穩定,折射在現實中,就是克什米爾現狀的長期維持——既不攻擊對方實控區,也不改變己方實控區的現有狀態。

但最近這些年,這種不對稱平衡逐漸被打破。莫迪上台後,啟動改革,印度經濟進入了一個較快發展期,國力也有了不錯的增長。

當然,嚴格來說,印度這個所謂高增長,其實是有相當水分的——不僅有修改GDP,計算方式,給數據注水(最著名的牛糞計入GDP的段子,就是出自這裡);而且這種改革,至今也只停留在淺層次,影響難及深遠。甚至,去年以來,印度經濟還陷入了一個小低谷,直接導致莫迪領導下的人民黨在去年底地方選舉中遭受較大挫敗。

不過,儘管數據摻了水,但印度經濟這些年,也確實實打實的實現了較快增長——可能沒它吹的那麼狠,但也確實還是比較喜人。

但巴基斯坦就不行了。長期的政治混亂,以及恐怖勢力的滲透,導致巴基斯坦這些年的發展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經濟和綜合國力增長長期陷入停滯。雖然隨着中國一帶一路的推出,以及中巴經濟走廊的啟動,這兩年巴國頹靡的國運總算有了轉機,但畢竟時間尚短,成效還來不及顯現,獲取收益更是有待時日。所以總得來說,這些年印巴綜合國力的差距,是越拉越大的。

當國力差距的拉大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反映在地緣政治中。克什米爾是印巴雙方爭議的焦點,過去保持的所謂現狀,是建立在過去的實力對比基礎上,既然印度相對巴基斯坦的實力優勢已經又多上了一個層級,那它自然會想利用這種優勢,將自己在克什米爾的利益往前更推進一步。

除此之外,莫迪政府的政治利益,決定了它也有意願在克什米爾上出手。今年2月時,印度就一度挑起過克什米爾爭端。當時的莫迪,正面臨近年經濟增長停滯引發的民意倒戈危機。面對這種危局,莫迪在克什米爾挑起印巴衝突,大肆煽動國家民族主義情緒,然後通過衝突過程中自己強硬表現,塑造出國家利益維護者的形象,重新爭取民眾支持。

莫迪這一手獲得了成功了,在五月的大選中,莫迪和人民黨一掃去年底地方選舉時的頹勢,獲得了一場「史詩級」的大勝。

這無疑給了莫迪巨大的信心——事實證明,在當下的印度,通過挑釁巴基斯坦,煽動國家民族主義,是可以鞏固自己支持率——進而鞏固自己權勢和威望的。

既然有了這個先例,莫迪心中也就有了譜。雖然現在選舉已經結束,莫迪短期內不再需要選票。但接下來的經濟改革,莫迪想要進一步深入推進,就必然會面臨更大的阻力。

這種情況下,莫迪必須進一步強化自身權威——如果他能擁有更高個人威望和民眾支持率,他就能獲得更強的力量,進而逼既得利益集團作出更多的讓步。

威望和民眾支持率從何而來?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重施故技——從印巴衝突中攫取。如果能對克什米爾這個伊斯蘭地區的印度化改造取得突破,將印度的國家利益更往前推進,民眾對莫迪的崇拜和認可自然會驟然增加。莫迪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權勢和威望,把改革往前繼續推進下去。

這就是莫迪此時不顧巴方堅決反對,單方面強勢改變現狀的政治動機。

而從外部環境來看,現在也是印度動手的不錯時機。

一直以來,巴基斯坦的傳統夥伴有兩個——美國和中國。

這聽上去絕對是逆天的配置——全球第一、第二大國,居然都是巴基斯坦的後台——這擱在全世界都是獨一份。

但事實並不如看上去那麼美好。

美國方面,自打特朗普上台,美國在國際政治方面,除了對中國以外,在其他方面都處於一種戰略收縮狀態——諸如歐日韓等傳統盟友,美國加大了利益逼迫,哪怕政治關係因此受損也在所不惜;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就一直鬧僵的美俄關係,特朗普也一直致力於緩和——雖然受制於強大的內外阻力,這種設想一直沒有實現,但就本心而言,特朗普確實是不想跟普京鬧的。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在阿富汗問題上,特朗普已經鐵了心要徹底終結阿富汗戰爭,退出這塊耗費了美國無數資源的帝國墳場——哪怕明知此舉極有可能導致自己一手扶持的阿富汗現政府垮台,特朗普也在所不惜。

這一點對巴基斯坦是很要命的。

現在不是冷戰時了。進入21世紀後,出於遏制中國的戰略需要,美國對印度事實上已經大幅解除過去對印度的防範方針。相反,它樂得看到印度更強大一些,以便更好的牽制中國。

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之於美國的戰略價值也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美國之所以還願意在一定程度上,延續冷戰時期與巴基斯坦的合作,主要原因在於它是美國反恐的前沿陣地,是經營阿富汗時不可或缺的的路徑和戰略支撐。

可現在特朗普已經下定決心要結束阿富汗戰爭——甚至都願意給塔利班洗白(就在8月3號,美國與塔利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啟動了第八輪媾和談判,而據塔利班於6號傳出的消息,雙方已就美軍撤出阿富汗和塔利班切斷與其他極端組織聯繫消除分歧。)

這就麻煩了。一旦美國與塔利班媾和,接下來勢必會退出阿富汗。這樣一來,巴基斯坦之於美國的戰略價值就大大下降。本來美國在印度問題上就已經不怎麼幫巴基斯坦(年初印巴空戰時,美國嚴禁巴方使用F16戰機跟印度對壘),接下來沒了阿富汗的計較,美國估計都不會再管巴基斯坦的死活。

美國已經靠不住了,而另一個大佬——中國,現在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跟美國不同,中國主觀上當然是願意幫巴基斯坦的。但現在中美貿易摩擦整的是熱火朝天,政治上,西方有在港、台大肆挑唆,冀圖藉此牽制中國的精力和政治資源。這種緊要關口,中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有必要加強與美國之外的國家的聯繫。能強化增進協作最好,就算不行,也儘量不要把它們往美國方向推。

這就給了印度在克什米爾滋事的底氣。畢竟印度好歹也是個准世界大國,在國際上也還是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的,雖然印度是對中國有敵意,經濟上對一帶一路也始終抗拒,但至少現在為止,它在中美之間還是保持了一定獨立性的,沒有太倒向美國。印度的這種態度,也就成了它與中國打交道時一個不大不小的籌碼。

何況,印度這是在自家地盤動手——即便這裡不是國際上正式承認的印度領土,但也是事實上的實控區,對外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中國也確實不便說三道四。

當然,如果印度真的在克什米爾搞什麼大動作,比如發起第三次印巴戰爭什麼的,想徹底改變現有格局,那這點籌碼肯定是半毛錢用處沒有——不管是幫巴鐵,還是維護自己國家主權(印度這次修憲涉及的所謂「查謨和克什米爾邦」,有一部分是中國領土),中國都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教印度好好做人。

但莫迪倒也聰明,只是改變「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在自家憲法體系中的法理地位,取消其自治權,並沒有正面改變當地的國際格局。僅僅這種自家內部的操作,又擱在現在這種形勢下,中國還真不好大動干戈。

美國現在是徹底不想管,中國想管卻又有所羈絆,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在外援方面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真空,而論自身的國力和軍力,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的差距又過於巨大,基於這種形勢,莫迪突然在克什米爾整出這麼一出,巴基斯坦還真有點應對無策的意思。

當然,莫迪應該也不會把事兒鬧大——畢竟他只是來克什米爾刷經驗的,等想要的政治利益拿到手,他多半就會打道回府——畢竟推動內部改革才是他的真正目的。真要往大了搞,跟巴基斯坦過過招可能還好說,萬一把中國逼的不得不出手,那就不是刷經驗,而是伸出臉來找抽了。

但這對巴基斯坦依然是個打擊——隨着所謂「查謨和克什米爾邦」在法理上的特殊地位被廢除,接下來印度肯定會對該地區進行改造,伊斯蘭教在當地的影響力會受到嚴重削弱,而隨着印度對印控克什米爾控制力的加強,巴方戰略承壓也會勢必加劇。

而之所以造成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巴基斯坦自身實力的差距。若不是常年動蕩,經濟停滯,以至於印巴實力差距越來越大,莫迪也未必敢如此囂張,為了政治利益而拿巴基斯坦當棒槌。所以,要想在之後的歲月中保持國家尊嚴,維持住現有格局,巴基斯坦也必須要自身積極調整,盡量爭取讓政治獲得穩定,剷除恐怖分子在國家內部的生存土壤,強化國家控制力的同時,藉助一帶一路大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力,唯有自身強大,才能對印度形成有效震懾——不說反擊印度,但至少也不能讓自己淪為印度刷經驗的對象。

打鐵還得自身硬。這句話,對巴基斯坦,同樣適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