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克什米爾對峙——印度憑什麼同時獲得美國和俄羅斯的站隊力挺?

雲石

這一輪的印巴克什米爾衝突發酵至今,也有差不多兩個月了。雖然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衝突,但緊張對峙的形勢卻始終沒有緩和。

棋局之內,印巴雙方各不相讓;而棋局之外,印巴雙方也在外交方面發力,希望能國際上佔據收穫更多國家的支持。

只不過,從效果來看,似乎印度在這場外交戰中略站上風。全球三大強國——美中俄,印度基本可以說是上獲得了美俄兩家的站隊。中國則沒有明確站隊——當然,這只是因為中國想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希望雙方息事寧人。如果局勢真惡化到中國不得不表態站隊時,它會做什麼選擇,大家心知肚明。

不過,無論中國是否表態,但美俄的傾向性,還是讓印度在這一輪外交戰中佔了上風。雖然大家有知道,真到有實質性動作的地步,美俄真出的力,跟中國肯定不會在同一個檔次。但至少在現階段,收穫兩大強國支持的美國,確實實現了東風壓倒西風,在戰場之外的輿論和外交層面,蓋過了巴基斯坦。

能讓美俄這兩個超級死對頭都支持自己,不得不說,印度這次,真的了不得!不過感嘆之餘,我們不禁也要問:印度究竟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俄羅斯和美國,都會在這個時候,站到印度身邊?

首先說俄羅斯。俄羅斯和印度也算是老朋友了。早在冷戰時期,兩國就一直眉來眼去。雖然從來未正式結盟,但蘇聯的軍火、援助等等印度可沒少拿,政治上,蘇聯也一直是印度的強力後盾。

蘇聯之所以如此看重印度,主要是從地緣政治角度考量。冷戰時期,蘇聯一直希望能將勢力打入印度洋,繼而破除美國的中東霸權,進而從根本上顛覆世界格局。為了這個目標,蘇聯可謂不竭餘力,最後甚至不惜霸王硬上弓,發動了最後直接導致自己崩盤的阿富汗戰爭,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一步步打通通向印度洋和中東的戰略通道,改變自己在地緣格局上的不利態勢。

只不過,蘇聯畢竟是個大陸國家,國土又位於亞歐大陸北部,與印度洋相隔甚遠,故而有心無力。至於美國,雖然它與印度洋的地緣距離同樣遙遠,但作為一個海洋國家,美國卻可以憑藉自己的海上優勢,獲得對印度洋的控制權,並以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群島為基地,將威懾力覆蓋整個中東。

蘇聯沒有美國的海上影響力,又始終無法打通陸上交通線,所以憑自己之力,根本無法撼動美國在印度洋的霸權,這種情況下,只能尋找代理人——而印度就這樣成為蘇聯的目標。

印度准世界大國的體量,以及地處北印度洋正中的地緣區位,決定了其是無可替代的印度洋區域最強本土勢力,從地緣角度來說印度洋(至少北印度洋)也是其天然地緣輻射範圍。也正因為如此,印度自建國起,就一直有獨霸印度洋的野心——而這與美國在印度洋乃至中東的利益構成潛在衝突。雖然現實國力的孱弱,決定了印度無力與美國爭鋒,但只要實力到位,印度遲早會成為美國印度洋霸權的最強對手。蘇聯雖然不能直接把手伸進印度洋,但只要有朝一日印度能在這裡逼走美國,蘇聯依然是大贏家。

正是基於這種邏輯,終整個冷戰,印度一直是蘇聯的座上賓,並從莫斯科手中撈到了大量好處。

只不過,蘇聯的這種投入,並沒有取得想要的回報,印度人雖然好處照拿,但蘇聯人想讓它辦的事兒——跟美國較勁,它卻從來就沒辦過。

後來的人回顧這段歷史,很多都覺得這是印度在耍滑頭,藉著跟美國佬叫板的由頭訛俄國佬的錢。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或者說,即便現實是這麼個情況,但這也絕不是印度人的初心——何況蘇聯也不是棒槌,如果印度人真是存心訛它,它也不會對印度一挺就是幾十年。

印度人之所以拿了錢卻不辦事,主要還是因為它太菜了,連南亞次大陸都始終搞不定——光一個巴基斯坦,它鬥了幾十年都只搞定了一半(把東巴基斯坦肢解成了孟加拉國),算哪門子的地區霸主?

連南亞次大陸上的絕對優勢都無法確立,印度人又有何能力去海上叫板美國?所以,印度人並不是不想報答蘇聯的幫助,只不過它從來就沒能達到能報答蘇聯的那個段位!

也正因為如此,雖然印度一直不頂用,但蘇聯依然把它好身看護着,畢竟萬一哪一天它就雄起了呢!

只不過,直到蘇聯解體,也沒見到印度雄起的那一天——所以蘇聯時代對印度的投入全打了水漂,甚至解體時還被印度訛了一把。

這次印度是真訛,本來欠了蘇聯一大把外債,結果蘇聯解體后,印度人以當時借的是盧布為由,非要用當時貶值了無數倍的盧布歸還。繼承蘇聯債券的俄羅斯當時焦頭爛額,也拿印度沒辦法,只能咬牙認了——不過不甘心的俄國佬,後來在向印度銷售軍火時故意玩套路,一步一步的逼印度割肉放血,也算是把這筆錢又奪了回來。

當然,這個只是小節。總的來說,有着冷戰時的友誼打底,俄印關係即便是在當代也依然不錯。最重要的是,印度崛起的雄心沒變,獨霸印度洋的痴念未改,而經歷了一次的解體的俄羅斯也依然被美國死咬着不放,所以冷戰時期蘇印友誼的戰略基礎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

這就是俄羅斯願意站隊印度的宏觀背景。

但也僅僅是宏觀背景而已。雖然大方向上,俄羅斯與印度有親近的理由。但具體到印巴克什米爾對峙這件事,俄羅斯之所以願意站隊印度,還是有現實的原因——在最近一次舉行的遠東國際經濟論壇上,印度總理莫迪明確表示支持伊朗,將會和俄羅斯一道支持伊朗的發展。既然印度在伊朗問題上站隊挺俄,那俄羅斯自然也要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投桃報李站隊挺印。

那麼,莫迪為什麼會在伊朗問題上站隊俄羅斯?這主要還是出於經濟和地緣政治兩方面原因。

經濟方面,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尤其是石油禁運,同樣嚴重傷害到了印度的利益。印度正處於工業化初期,對石油的需求量大增,而印度本身又不怎麼產油,全靠從中東進口——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伊朗供應。美國制裁伊朗,對印度的石油供應造成了極大影響,而如果因制裁或者衝突加劇導致油價上漲,印度同樣會深受其害。這種情況下,印度本就對美國制裁伊朗非常不滿。雖然他不敢直接違抗美國禁令,但如果能通過國際合作,打破美國制裁,這符合印度利益。

而在地緣政治層面,印度出手幫助伊朗,從長遠看也有利於打壓巴基斯坦的戰略空間。印度與伊朗,一東一西,正好把巴基斯坦夾在中間。而巴基斯坦除了在克什米爾與印度有領土爭議,在西邊的俾路支高原,同樣跟伊朗存在領土分歧。此外,雖然巴基斯坦與伊朗都是伊斯蘭國家,但巴基斯坦是遜尼派,伊朗是什葉派——二者可謂千年宿敵。綜上因素,印度此時站隊俄羅斯,等於是給伊朗賣了個人情。

當然,現在的伊朗是泥菩薩過河,不可能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幫到印度什麼,但未來等它緩過勁兒來,無論是基於與巴基斯坦的領土糾紛,還是作為什葉派扛把子與遜尼派勢力的整體對抗,巴基斯坦都會是其要壓制的國家之一——哪怕這個目標在伊朗的國家戰略中相對次要,但只要敵對關係存在,印度就有與伊朗合作坑巴的戰略空間。現在印度出手,也算是先賣個人情,將來形勢變化,印伊有聯手打壓巴基斯坦的需要時,合作起來也就順利的多。

基於上述兩種理由,印度在這一輪的利益權衡中,選擇了跟俄羅斯合作,並由此獲得了俄羅斯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對印度的站隊。

而在俄羅斯之外,印度還獲得了美國明裡暗裡的偏袒,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得從美國利益角度來分析。從表面上看,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美國是完全沒理由偏袒印度的。畢竟前文中說了,印度和美國在印度洋霸權方面存在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也正是基於這個考慮,早在冷戰時期,美國就將巴基斯坦納入自家盟友序列——說白了就是要用來他制約印度。

現在,冷戰已經結束,但美印在地緣政治方面的潛在結構性衝突並沒有改變——俄羅斯都還因此繼續跟印度勾勾搭搭,美國怎麼就反了性,縱容甚至鼓勵印度欺負起自己的盟友巴基斯坦來了呢?

這個就要扯到中國了。在巴基斯坦背後,不光站着美國,還站着中國。雖然中美兩國都與印度存在着地緣方面的結構性矛盾,也都因此支持巴基斯坦抵禦印度,但對於印度來說,其與中美之間的矛盾,其實是不一樣的。

在印度看來,自己跟中國的地緣矛盾,是基於國家安全的矛盾。青藏高原以泰山壓頂之勢,對印度的本部核心區——北印度平原形成戰略壓制,這種地緣格局,意味着印度的國家安全天然缺乏保障。

當然了,中國一直奉行和平共處原則,也從來沒有打過南亞的主意——地緣角度來說,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強勢阻斷,決定了中國雖然或可憑藉青藏高原威懾北印度平原,但想實現對南亞次大陸的佔領和控制,本來也是絕無可能的。

但被人壓在頭上的感覺,始終讓印度極端不爽。正是這種不爽,讓印度在建國不久就蠶食藏南,繼而吞併錫金、控制不丹,並在1962年發起了邊境戰爭,試圖策動西藏 獨立。

當然,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印度大敗虧輸。但戰場上的失敗,並沒有打消印度的野心,甚至還加劇了他的恐懼和戒備。這種情況下,只要青藏高原歸屬中國的事實不改變,印度就很難徹底消除對中國的敵意。

但美國就不一樣了。雖然美國也確實和印度存在結構性地緣矛盾。但這種矛盾是潛在的,是建立在印度謀求印度洋霸權基礎上的。只要印度不謀求印度洋霸權,老老實實窩在南亞次大陸,那印美就不存在什麼結構性衝突。

以印度的實力,要謀求印度洋霸權,那都是猴年馬月的事兒了。而且印度要想達到這個段位,首先得確立南亞次大陸的霸主地位,構建起足夠強大的本土安全保障。現在印度連最初級目標都還沒達到,哪還顧得上海洋?

對印度來說,謀求本土安全保障的優先級,是在謀求印度洋霸權之上的——前者是生存問題,後者是發展問題。基於這個關係,印度在跟美國圍繞印度洋利益發生衝突之前,先就得跟中國圍繞陸上安全發生衝突。過了中國這關,印度獲得了自認為的本土安全保障,才有餘力放眼印度洋,與美國爭鋒。

基於這種邏輯,雖然巴基斯坦對中美兩國來說,都是制約印度的第一道防線。但這個第一關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如果巴基斯坦完了,接下來印度肯定會把地緣衝突的矛頭指向中國的青藏高原。只有中國這邊也被印度搞定,接下來才輪得到美國。

搞清楚了這層邏輯,就可以理解美國的態度了。印度對美國來說,只是個潛在的區域性威脅而已——別說等級相對較低,而且這個威脅要想成為現實,那還是很遙遠的事。而中國,美國已經將其定性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而且這個對手是最高等級——全球性。遏制中國,也正被美國上升到國家性戰略的重要位置。

有了這個定位,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態度也就有了變化。以前美國不重視中國,不認為中國回對自己構成太大威脅,所以不需要借印巴衝突來消耗中國——何況那時候中國能力也有限,本來也幫不了多少,如果為了消耗中國,讓巴基斯坦被印度制服,這對美國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而現在,中國在美國的戰略優先級中被上升到了第一位。美國借印巴衝突消耗中國的利益驅使就大大增強——而最關鍵的一點是,現在的中國也足夠強大,美國相信,就算印巴衝突全面爆發,以中國的實力,以及巴基斯坦對它的重要性,中國也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來保巴基斯坦——只不過代價就是要消耗巨大的國力,以及與印度的對立衝突加劇而已。

而這正是美國樂見的。有中國護着,自己不出手巴基斯坦也不至於完蛋;而中國卻因此要消耗巨大的國力,西南方向的戰略壓力也會因中印關係破裂而大大增加,這對美國來說,絕對是有利無弊。而反觀印度,他跟中國杠上,結果肯定也是頭破血流,不死也得扒層皮。美國只需要給印度提供一些政治支持和經濟援助,就同時消耗了一個現實戰略競爭對手和一個潛在戰略競爭對手——這絕對一石二鳥、一箭雙鵰的好買賣。

有了這層思量,美國哪還願意保護巴基斯坦?不僅不願保護,還巴不得印巴衝突擴大化,好把中國給拖下水。

這就是美國的如意算盤!

當然,美國人的想法雖好,但要落實,也是有難度的。畢竟莫迪又不是棒槌,他雖然要借克什米爾衝突來攫取政治利益,但也絕不想把印度給帶到跟中國對抗的坑裡去。中國方面對此更是洞若觀火,所以雖然地球人都知道中國是巴基斯坦的堅強後盾,但在這一輪印巴衝突中,它也沒有簡單站隊,而是極力調停。

最重要的是,美國人現在又離不開巴基斯坦了。美國之所以能輕易把巴基斯坦甩出去,是因為特朗普已經做好準備,要徹底結束阿富汗戰爭,甚至為此不惜跟塔利班談判,同意給他洗白。如果美國放棄阿富汗,那巴基斯坦作為美國經營阿富汗的戰略基地,自然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不值得美國照顧。

只不過,就在美國和塔利班談判即將成功的前夕,塔利班竟然恐襲美國駐阿大使館,還放出話來,要跟美國再打一百年。這一下形勢逆轉,談判破裂,美國人一時半會兒是撤不了了。而美國如果不能從阿富汗撤出,那巴基斯坦作為美國經營阿富汗的主要戰略通道和後方基地,美國就必須顧及它的態度,保護它的利益。

老實說,寫到這裡,雲石君真的高度懷疑,塔利班的這次恐襲,背後是不是巴基斯坦搞的鬼——畢竟全世界都知道,巴基斯坦和塔利班之間一直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眼見美國佬想拿巴基斯坦當消耗中印的犧牲品,巴基斯坦軍方跟塔利班勾兌勾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至於談判破裂,反正地球人都知道,美國人在阿富汗是待不下去了,塔利班捲土重來是早晚的事,鑒於巴基斯坦對塔利班的重要性(要真的巴基斯坦完了,塔利班也很難混得開),如果再許上重利(將來美國人走後,巴基斯坦多幫幫塔利班,讓它與阿富汗政府的內戰中更順利等等)塔利班出手反坑一下特朗普,完全有可能。

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究竟內情如何,外人無從知曉。但現實是,既然美國暫時還離不開巴基斯坦,那他就不能對巴基斯坦做的太過——至少不能拿它當炮灰。

而印度似乎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這一次印度在伊朗問題上站隊俄羅斯,極有可能就是對美國立場生變的回應——莫迪雖然不會啥到真去當美國的棒槌,但如果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能得到美國支持,對印度實現自身既定目標,還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現在美國就有點尷尬了。如果繼續偏袒印度,這倒是遂了自己挑事的心,但是巴基斯坦那邊現在還離不開,不能太過得罪;可如果重新回到中立立場,眼見煮熟鴨子飛了的印度肯定不樂意,沒準就會進一步在伊朗問題上跟俄羅斯一起向美國發難。本來是一石二鳥的坑人之計,到現在,倒真有點裡外不是人,左右為難的意思。不知道特朗普將目光投向南亞時,是不是心裡又在大肆罵娘了!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