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憑什麼強大?原因就在這

蔣校長

黑格爾曾說過一句話:「凡屬於『精神』的一切,一概都離他們(中國人)很遠。」在19世紀的西方精英眼中,中華民族就是一群沒有思想、沒有精神的行屍走肉,這個民族沒有任何前途。

遙想一百多年來,從洋務運動的「器不如人」,到戊戌維新的「制不如人」,再到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文化不如人」。中國各階層的仁人志士,投進全部身家性命,求索民族獨立自強之路。為此,我們幾乎嘗試了所有可行的發展模式,甚至走了很多的彎路,但中華民族依舊在黑暗中掙扎。

直到有一天,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高喊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才震蕩寰宇,令世界不敢再輕視我們。

70載光輝歷程,70載艱辛歲月。

如今的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任人欺凌的國家,一躍成為繁榮富強、軍容壯盛的大國。幾十年的時間,我們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歷程。

那些冷眼嘲笑的人駐足觀瞧,不禁要問上一句「新中國憑什麼強大」?

憑什麼強大?這是個好問題。中國能有今天的發展,靠的究竟是什麼?是普世價值嗎?不。是哪個國家的善意嗎?也不。

其實,恰恰是我們的「中國精神」支撐我們挺過了那段最黑暗的歲月。

什麼是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是長津湖畔的「冰雕」。

60多年前,為了讓舊中國的噩夢不再重演,年輕的戰士跨過鴨綠江,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憑藉一把炒麵一把雪,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為此,197653名中國軍人棲身異國冰冷的土地上,再回來時只有一個個覆蓋著國旗的小小棺槨。

從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到「抗美援朝」橫掃16國聯軍,我們究竟改變了什麼?不是武器裝備、不是後勤條件,變的無非是人而已。長津湖畔的125座「冰雕」,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後的尊嚴。391高地熊熊烈火中的邱少雲,訴說著中國人的堅貞不屈。「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在冰與火的洗禮中,「中國精神」就此鑄造。

中國精神,是戈壁大漠中升騰的一團蘑菇雲。

「兩彈一星」元勛郭永懷在飛機即將失事的情況下,與18歲勤務員緊緊的抱在一起。當遺體被發現時,兩個人已經被燒焦了,當工作人員含淚將他們分開時,才發現他們身體中間夾着的那份核試驗數據保存完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參加了全部45次核試驗。當年,面對西方技術封鎖,他用半年時間研製出第一台樣機,成功用於中國的第一次核試驗。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林俊德又負責帶隊到爆心附近,徒步幾十公里採集數據。

當2012年他被查出膽管癌晚期時,為了保持清醒,林院士毅然決然拒絕手術,轉回到普通病房中,完成了生命中最後的衝鋒。

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太多太多了……

為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多少人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多少人來不及和家人告別,投入到機密的科研項目中,一走就是大半輩子,甚至再也沒能見到家人。

我們沒有美國的技術,也沒有蘇聯的資源,但在西北戈壁的漫天黃沙之中,我們硬是憑着手搖計算機和算盤打出了「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是四川涼山火災中的「最美逆行」。

今年4月1日,四川涼山木里縣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在火魔面前,30名撲火人員英勇犧牲,其中包括27名森林消防員和3名群眾幹部。他們之中大部分都是80後、90後,最年輕的只有19歲。

這些人不是金身鐵打的羅漢,更不是復聯電影中的超級英雄。在家中,他們也是一名普通的兒子、丈夫、父親,但面對火場,當所有人從火場向外逃生時,他們卻要往裡沖。警鈴一響,為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重大生命、財產安全,這些犧牲的烈士,真正詮釋了什麼叫「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中國精神,也是那一枚枚剛剛轉正的華為芯片。

華為的遭遇告訴我們,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只要你取得了領先的優勢,動了美國人的奶酪,他一定都要想盡辦法整你。在美國的威逼脅迫之下,我們有些企業倒了,但有些企業卻逆境生長,遇挫越勇。

華為就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代表,他不僅是硬骨頭,而且有智慧,清醒,有韌性。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家公司被美國政府如此大規模地動用國力全面打壓過,綁票、斷供、封鎖、制裁…… 為了打倒華為,壓制中國的5G技術發展,美國政府不惜動用一切手段。

但結果如何呢?

華為一次又一次通過新產品的發布,打了美國的臉。海思總裁的一封信,鼓舞和感動了全世界的華為用戶,華為工程師「數千個日夜,星夜兼程,艱苦前行」,只為有一天能夠在極限狀態中生存下來。那一枚枚壓箱底的「備胎」芯片中,哪一個沒有「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還是女排姑娘們在戰場上拼搏的汗水。

「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這六個字,就是郎平在中國女排戰勝韓國隊,取得六連勝時說的。

為了實現這看起來簡簡單單的6個字,她們不能有一般女生的嬌氣,而是像戰士一般在練習場上摔打、拼殺,常常弄的渾身傷病。練習接球時,雙臂常常被打得又紅又腫,練習傳球時,常常被球砸到頭砸到臉,流鼻血都是家常便飯。

從80年代開始,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運動員在世界賽場上,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為國爭光。在中國大球運動集體消沉的情況下,女排姑娘們「異軍突起」,接連戰勝具有先天優勢和技術優勢的歐美日強隊,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

1981年,中國隊第一次參加女排世界盃,在大阪對抗號稱「東洋魔女」的衛冕冠軍日本隊,多少個家庭緊張地守在黑白電視機和收音機前,為初出茅廬的中國女排捏一把汗。但女排姑娘們不負眾望,擔任中國隊主攻手的郎平,連續重扣得分擊敗日本,中國首次登上了世界冠軍領獎台。當時《人民日報》發表頭版評論《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

如今,30多年過去了,「鐵榔頭」從運動員成為了教練,她指導的隊伍再次在日本主場3-0橫掃日本隊。這樣一種「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就是「中國精神」的傳承。

或許你會說,我不是軍人、不是運動員,更不是科學家。你說的這些人都離我太遠了。我只是一個每天擠地鐵的工薪族,一個在大城市中穿梭的外賣小哥。我有什麼中國精神嗎?

我想說,當然,你也有中國精神。

中國的精神,正是那些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勤勞、善良與勇敢:

90多歲的白方禮老人,一輩子靠蹬三輪為生。作為體力勞動者,「一個饅頭,一碗白水」,就是他每天的午飯;衣服舊了縫縫補補,鞋子破了就撿別人不要的穿。一生省吃儉用、頂風冒雨奔波在街頭。但他卻用畢生積攢下的近35萬元善款,圓了三百多個貧困孩子的上學夢。

到他離去的那一天,老人的賬戶裡連一分錢也沒給自己留下。 而他生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嘛都沒幹,又讓上面重視了。」

溫州司機劉文忠,途經322國道時,發現一輛重型卡車在駕駛員下車後,突然溜車沖向下坡路。劉文忠當機立斷,馬上停車,快速跑向貨車,冒着被大卡車碾壓的生命危險,鑽進貨車駕駛室後踩下剎車、拉上手剎,失控貨車得以平穩停下,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發生。

還有我們的螞蟻森林。

在幾億支付寶用戶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曾經一年至少50次沙塵暴的「死亡之海」,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已分別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並且帶動了沙區10多萬人徹底擺脫貧困。

截至2018年5月底,螞蟻森林的參與者已經多達3.5億人,種植和維護真樹5552萬棵,種植面積超過76萬畝,預計控沙超過百萬畝,還獲得了聯合國的「地球衛士獎」。縱觀全世界,能夠實現如此大規模治沙成效的國家,也只有中國一家。這沙漠中的每一棵梭梭樹,都是用「中國精神」澆灌出來的。

其實,真正的英雄,並不總是穿鎧甲、帶披風。他們都是平凡人,在歲月靜好時,他們默默奉獻愛與溫暖;當危急出現時,他們又化身英雄挺身而出!這,不就是中國精神嗎?

所以你問我,中國憑什麼強大?

我想答案就在這裡了。

一個敢於犧牲、敢於奉獻、勤勞善良的民族,是沒有理由不強大的。

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無論你是什麼崗位,有一分光發一分光,有一分熱發一份熱。如此,中國精神必將發揚光大,中華民族也必能永久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