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砸中國產電視後,印度又盯上了華為、中興。
最近,印度要求國有電信運營商禁止使用中國生產的設備。
印度在戰場上不行,經濟上能贏嗎?
01、對華為、中興下手
新德里電視台報導,印度通信部要求國有電信運營商BSNL,在4G設備升級中不要使用中國的設備。
此外,印度政府正在考慮,對私營運營商也提出同樣的要求。
BSNL正在與中興合作,印度私營運營商Bharti Airtel和沃達豐的合作夥伴正是華為。
如果禁令施行,華為、中興將被趕出印度。
用不用中興、華為的設備,印度已經反覆搖擺,多次自我打臉。
2018年9月14日,《印度時報》報導,印度電信部門已禁止華為和中興參加印度的5G試驗與合作。
僅僅3個月後,華為又被允許在印度參加5G試驗。
2019年6月3日的一次會議上,印度負責5G建設的高級別委員會首席科學顧問拉賈萬,明確反對華為參與印度5G建設。
彼時,拉賈萬的倡議,並沒有獲得其他部門的積極響應。
搖擺不定的背後,是印度內部各種勢力角逐。
全球電信行業機構GSM協會預測,十年內,印度或將成為世界第二大5G市場,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市場。
巨大的市場前景,讓印度有了傲嬌的資本。
一方面,印度政府希望藉機扶持本土的電信設備製造商,以此來做大「印度製造」。
另一方面,中國的華為、中興又有着顯著的技術、成本優勢,印度電信運營商也逃不過「真香」定律。
左右搖擺之間,印度又一次對華為、中興下手,打的是「國家安全」的旗號。
又是套路。
02、抵制中國製造
對華為、中興下手,只是印度當下「抵制中國製造」風波的一個縮影罷了。
6月初,一款名為《刪除中國手機應用》(Remove China Apps)的應用程序成為印度區Google Play中最熱門的應用,下載量超過500萬人次。
這款軟件的功能只有一個,幫助印度用戶卸載手機中的中國應用軟件。
前兩天,印媒News18 India報導,印度西部港市蘇拉特一處公寓的居民將家中的中國產電視機扔下樓,引發民眾打砸。
在社交媒體上,不少印度網民支持這一舉動,並呼籲更多人抵制中國製造,以削弱中國的經濟實力。
印度網民評論:讓我們設法將中國產品趕出印度市場,讓中國經濟變慢吧。
印度網民評論:中國要為此付出代價,是時候抵制中國產品,和我們勇敢的士兵們站在一起了。
印度摔跤名將蘇希爾-庫馬爾接受訪時,將矛頭指向中國,呼籲印度民眾一起抵制中國貨,建議印度政府出台政策限制中國產品進入印度。
除了民間呼聲高漲,聲稱代表印度7億貿易商和4萬個協會的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也跳了出來。
該聯合會公布了一份抵制名單,上有中國製造的玩具、傢具面料、建築五金、鞋類和廚房用品等產品,共計500多種。
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表示,這些產品沒什麼技術含量,印度完全可以自主生產。
全印度貿易商聯合會的目標是,到2021年12月,減少13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產品。
03、打錯的如意算盤
印度的如意算盤是,抵制中國製造,既削弱了中國的經濟實力,又為印度製造創造了發展的機遇。
這個算盤,可能打錯了。
我們來看一下中印的雙邊貿易。
2019年,中國和印度的貿易總值是6395.2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對印度出口5156.3億元,印度對中國出口1238.9億元。
中對印出口,遠高於印對中出口。看起來,中國比印度更在乎雙方之間的貿易。
重不重要,不能看絕對值,得看相對值。
2019年,中國的總出口額是172300億元,印度的總出口額是22973億。簡單計算可知,中國對印度的出口額,只佔到總出口額的3%,印度對中國的出口額佔到了總出口額5%。
換言之,中國之於印度,比印度之於中國,分量更重。
另一個觀察的視角是,中國、印度出口的產品。
印度對中國出口的前三大類產品是礦產品、化工產品以及紡織品及原料。
中國對印度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
由此可見,印度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多是原材料,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低。中國出口到印度的產品,較多是精密製造產品,技術含量較高,附加值高。
這也是中國印度雙邊貿易中,中國順差較大的原因。
礦石好買,性價比高的工業製品卻不好買。
如果印度搞貿易摩擦,自己承受的損失,估計要大於帶給中國的傷害。
04、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這裡,我們再看兩個行業。
第一,智能手機。
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報告顯示,2019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1.525億部,出貨量排名前五位的是小米、三星、vivo、OPPO、realme。
中國4家企業佔據了65.5%的市場份額,韓國三星是排名前五中唯一一家非中國企業。
手機行業是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中國廠商能夠獨佔鰲頭,因為印度連一家能打的企業都沒有。
中國手機廠商帶給印度的,除了手機,還有真金白銀的投資。
以小米為例,公開數據顯示,僅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先後先印度投資了三次,分別是150億盧比、200億盧比、350億盧比,合計700億盧布(65億人民幣)
vivo、OPPO在印度的投資也不少。這些投資,幫助印度建立了生產線,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考慮到可能遭遇印度人的抵制,OPPO在6月17日取消了其旗艦5G智能手機在印度的直播發布會。
印度人是否知道,他們抵制的中國手機,其實是在印度生產的?
第二,風險資本。
印度外交事務智庫Gateway House調查發現,印度至少有75家在電商、金融科技、媒體、聚合服務和物流領域的公司,背後都有中國資本的身影。
該智庫的另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在印度30家「獨角獸」企業中的18家擁有多數股。
中國資本之所以能夠佔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印度本土資本匱乏,無力支持初創企業發展。
印度如果抵制中國製造,很多前景光明的初創企業很可能失血而死。
這兩個行業,揭示了印度抵制「中國製造」可能導致的兩個後果:
其一,給印度經濟帶來不小的傷害,進出口、投資、就業都會受到影響。
其二,印度製造未必能藉機壯大,有可能被其他外國企業搶走市場份額。
正所謂,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05、合則兩利,爭則兩傷
趁着民意高漲,印度商家售賣一款印有“Boycott China”(抵制中國)的帽子,大受歡迎。
諷刺的是,印度人買回家一看,才發現印着“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中印兩國毗鄰而居,都是人口大國。同時又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發展中國家。
兩國產業發展處於不同的階段,具有較強的互補性,應該成為天然的合作夥伴。
還是那句話,合則兩利,爭則兩傷。
印度似乎不這麼看。
近年來,印度發展速度不錯,再加上西方國家捧殺,自我感覺良好,自信心爆棚。
這也許就是印度抵制「中國製造」的底氣吧。
中國有句老話,人貴有自知之明。
想學美國搞貿易戰,也得掂量自己有幾斤幾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