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爾反爾,真以為中國不會打它?

后沙

8月31日開始,印度多家媒體與軍方一起配合炒作,聲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於8月29日夜間至30日淩晨在班公湖南岸進行了「挑釁性的軍事活動」。聲明還說,印度軍隊先發制人,挫敗了中方「單方面改變當地現狀」的企圖。

印度媒體以及軍方聲明雖然說了一通鬼話,但有一個說法值得注意,就是「先發制人」,表面上看它有兩個目的:

一、在印度國內製造人民黨政府「積極主動」對抗中國的氣氛,挽回上次多人死傷的悲憤情緒;

二、「先發制人」,一般只有美國、俄羅斯在國防戰略上使用,印度蹭一下這詞,頓時給了民眾我是軍事超級強國的感覺。

但印度一再挑釁中國的動機並非那麼簡單,因為解放軍一直保持克制態度,並沒有越過實際控制線推進到印方一側。

如果印度能本著友好、互信的態度,中印邊境不會有這麼多事端。然而印度卻多次主動挑起摩擦,製造緊張局勢,甚至將談判結果,也當成了一種推進手段,而不是去遵守承諾。

所以,8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說印度「出爾反爾、背信棄義」是非常準確的。

印度取得中國信任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小偷小摸「佔便宜」,但印度已經自我放飛了,將誠信二字拋到了雪山頂上。

從洞朗事件、加勒萬河谷衝突、再到班公湖南面岸,印軍都有一個特點:夏天的小動作推進。

跟1959年時期動作相似,向前偷偷走兩步,修個工事、修個碉堡、修個哨所。仿佛這樣解放軍就感不到變化,等發現後,已是既成事實,如果你警告,阿三又覺得你不敢真動手,繼續移動……1962年這頓打就是這麼招來的。

當時中國忍了印度四年左右,解放軍終於全線出擊,所有非法越線哨所沒收,打完收工。尼赫魯他們聽到解放軍撤軍,甚至不敢馬上相信,因為印度人覺得至少得有個停火談判,但阿三也配?所以1962年就沒有《停戰協議》。

印度並不甘心失敗,1963年又摸過來,解放軍過去後,它就在國際上大肆造謠說中國在邊境集結重兵,準備進攻印度腹地。

1965年夏天,阿三又來勁了,印軍非法越境修築了56個工事,並搶走犛牛59頭,羊800多隻。

9月16日中國政府照會印度政府,9月22日0點前必須拆除所有工事,歸還所有牛羊,阿三就在那磨嘰,直到解放軍逼近,才偷偷摸摸拆毀了一些工事,溜回老窩。

但印度嘴上是永遠不能輸的,9月24日,一幫印度人包圍中國駐新德里大使館,各種抗議、詛咒,印度媒體還說中國「為了幾十頭牛和羊,要發動世界大戰」。

9月26日,中國再次照會印度,「牛和羊必須如數歸還,但中印邊境只是幾頭牛羊的問題嗎?這是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問題,印度所有對中國的騷擾、入侵、武裝挑釁,都將受到清算。」

前一年,中國原子彈已經試爆成功了,美國和蘇聯都不支持印度這種可能將它們捲入衝突的做法,阿三這才消停下來。

中國當時在中印邊境最重大問題是西藏的穩定,而不是邊境線問題,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了之後的40多年時間內,中印邊境形成了一種微妙平衡:中國控制阿克賽欽地區,並擁有軍事優勢;印度實際佔有藏南地區。

這期間中印邊境也屢次有過摩擦,但都是通過外交談判解決,印度人民黨卻一直指責國大黨政府丟掉了阿克賽欽地區,它們用「雪恥」來煽動民意。

1998年印度非法核子試驗成功,有了一瓶「印度神油」。

接著在1999年第13屆議會選舉中,以《印度人民黨》為首的全國民主聯盟奪得人民院545個席位中佔有356席,上台執政。

這些人就修改了印度軍事理論,原先,印度軍隊奉行的是「防禦」政策。

騷擾中國邊境是為了防止中國「侵入」他們的「地盤」,來回折騰。

但2003年開始,印度將「防禦」變成了「積極防禦」政策,進而變成「主動進攻」,「快速反應」,在兵力、兵種部署上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

2009年,印度腦洞越來越大,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同時打贏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場戰爭。2017年又變成了打贏2.5戰爭(加上國內毛派武裝)。

兩種政策最大變化在哪裡?

「防禦」:解放軍進攻印度領土,印方大規模集結部隊反擊,憑人數優勢將解放軍擋在國境線外,同時得到大國支持;

「主動進攻」:只要發現中方有「入侵」跡象,印軍就侵入中方一側,儘量修建防禦陣地,建立軍事優勢。這個理論是無限推進的,它根據印軍主觀判斷來決定。也就是說,當印度得到非法越線甜頭後,它就呆著不走,然後又發現被「入侵」跡象,再前進一步……

印度國防軍事理論變化底氣來自兩方面:

一、2000年-2010年印度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而巴基斯坦因國內政治動盪,經濟狀態不理想,對印度威脅降低。印度覺得安全威脅主要來自中國,2010年印度軍費暴漲24%,全球罕見,有錢啊,修什麼廁所?提交這項軍費預算的就是剛剛因新冠肺炎去世的前總統普拉納布·穆克吉(當時是財政部長)。

二、奧巴馬在2009年提出了「重返亞太」戰略,印度覺得自己份量上升,同時與俄羅斯、歐洲關係也不錯,軍購凱子人見人愛。

家裡有錢,外面又以為有強權罩著,跟誰關係都不錯,印度的軍事政策變得越來越冒險。今天叫囂先發制人,就是從「主動進攻」發展而來的。

印度認為中國早晚會使用武力收復藏南地區,但前提是統一台灣。

因此,印度要利用這些時間加強邊境全線的軍事力量,尤其是藏南地區。2009年3月23日,印軍舉行《神聖之火》秘密軍事演習,背景是解放軍在2017年進攻藏南的意圖被發現,印軍先發制人發起進攻。看來阿三對台灣省草莓兵一點信心都沒有。

當印度一個師一個師地增加到邊境線,還修建機場、公路,一來是要「保衛」藏南,二來是要在西段撈點好處。

印度這樣做,自然就破壞了上面提到的「微妙平衡」,雖然中國在阿克賽欽有近距離攻擊印度重要城市的能力,但全線軍事優勢會相對降低。因此,中國這幾年一直在增加軍事力量,確保戰時軍事優勢。

中國跟印度的一個明顯區別是:印度一直大喊大叫,中國只做不說。

輿論上這一點非常明顯,印度媒體製造的每個熱點,幾乎都能成功得到傳播,但印媒的鬼話能信嗎?它們在1962年之前把優勢吹上了天,1962年之後,又吹一個印軍士兵能打敗20名解放軍。

1962年輸了,輸在沒有充分準確,上了中國的當,這就是許多印度人所謂的反思。

除了在陸上,印度海軍在海上也有動作,甚至不惜把美國和它的盟友們引到印度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前天非常含蓄地警告印度,不要加入美國「印太戰略」,他說:美國發明「印太」新概念,是想將中國、俄羅斯推到一邊,建立一個遏制中俄的聯盟。

印度想抱著美國大腿趁機對抗中國,沖在挑釁中國第一線,如果阿三去翻翻歷史,應當清楚美國是何種國家?過河拆橋、落井下石,說來就來。

中國強調「和平崛起」,現在一般不跟人用武力解決問題,但這與中國發展軍事力量並不衝突。

如果印度認為中國是在針對它?那根據《墨菲定律》,你越怕什麼,就會可能得到什麼。

人貴有自知之明,印度政府、媒體一廂情願想聯美制華,早晚是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國內疫情防控才是印度的頭等大事,轉移目標這種事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會頭破血流。

中國在邊境的一切行為,都會按照計畫推進,包括防禦工事、軍隊部署、還有5G網路。

印度識相的話,也許有5G可以蹭蹭,如果非要逼著中國收起「和平崛起」這塊牌子,那就等著收屍吧!

印軍走著回去,還是躺著回去?留給印度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