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安倍晉三

虛聲

2020年8月28號,安倍晉三宣布辭職,一石激起千層浪。

安倍給出的理由是擔心健康問題惡化影響國家大事。

地球村吃瓜群眾們認為,除健康之外,至少還有兩個因素促使安倍在此時離開。

因素一,日本內部權力交接。

因素二,日本在地球村走到了岔路口。

其實安倍今年才65歲,比特朗普、普京、莫迪等人年輕不少。當今世界主要大國領導人中,也就鮮肉馬克龍比安倍年輕。

加上日本人平均壽命(83歲)在地球村名列前茅。

所以65歲的安倍還是一個“年輕的政治家”,辭職給人感覺是一個突然間的決定。

儘管安倍年齡不算老,但在政治舞台上已經是十足的老油條,創造了很多紀錄。

01、安倍的紀錄

2006年,安倍初次當選時,年齡只有52歲,是二戰後最年輕的日本首相。但他只幹了366天,便以生病為由辭職不幹。

2012年,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執政到現在。

2019年11月,安倍打破前首相桂太郎的累計在任時長2886天的紀錄。桂太郎,明治維新時代元老,一生三次當選日本首相。

截止到2020年8月24日,安倍打破前首相佐藤榮作的連續執政時長2798天的紀錄,為2799天。之後的每一天,安倍都在創造新的歷史。到8月28日,安倍已經連續執政2803天。另外新首相出來之前,安倍會繼續留守,執政時間會繼續增長。

安倍兩次擔任首相,執政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3100天。

這些紀錄在日本政壇有多變態呢?需要看兩組數字。

日本首相,即內閣總理大臣,起源於1885年。當時明治維新大佬伊藤博文進行體制改革,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並出任第一任首相。日本首相雖然沒有任期限制,卻是一個實打實的火爐子。伊藤博文本人先後4次擔任日本首相,3次無奈中途辭職。

從1885年到如今只有135年時間,日本已經更換了62位、歷經98任首相。

如果從日本投降之後算,75年時間,更換了34位首相,其中21人在任不超過兩年,10人不超過一年。按照任期算,安倍晉三基本能一個打十個,堪稱日本政壇傳說。

更變態的是日本首相之間的關係譜系。大家看上面那張圖。

連續時間執政第2長的那位佐藤榮作和連續執政時間第9長的岸信介是親兄弟,岸信介是安倍晉三的外公。

安倍晉三、岸信介、佐藤榮作三人是一家人,就是日本鼎鼎大名的一門三首相。

另外連續執政時間第4長的小泉純一郎,算安倍晉三的老師。

如果沒生病,安倍晉三還會創造更多的紀錄。

那麼究竟是什麼病讓年齡並不大的安倍選擇離開首相大位?

02、安倍的病

根據報導,安倍患的是潰瘍性結腸炎,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痛、腹脹、大便頻繁(經常一天要上幾十次廁所)。

2018年,安倍接受《文藝春秋》採訪:「我常急急忙忙趕向廁所,上廁所時出血。差不多每半小時就有便意。晚上也來來回回跑廁所,根本無法熟睡。」

這種病治療起來很麻煩,也非常折磨人。除非患者非常年輕,否則得了這個病,很少能完全治癒。

而且潰瘍型結腸炎也可引起癌變,漫威電影《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剛剛因結腸癌去世,年僅43歲。

博斯曼看起來非常健壯,為人也非常堅強;和病魔抗爭4年,咬牙沒吭聲。鑒於美國現在講究政治正確的大環境,黑皮膚的博斯曼事業處於黃金期。如果沒有病魔,《黑豹2》明年開拍,事業理當更上一層樓。

安倍的潰瘍性結腸炎究竟惡化到什麼情況,並無準確報導。據說安倍17歲就患過這個病;但由於時間太長,已經不可考。

但是在2007年,安倍第一次辭去首相職位時,也是以這個潰瘍性結腸炎為理由。

其實大家都知道,當時安倍之所以辭職,是因為閣僚醜聞不斷,黨內派系鬥爭激烈等等。百事不順利之際,安倍只好藉著病情辭職下台。

事實上那段時間並非安倍不順,而是所有的日本首相都不順。

從小泉純一郎下台,到2012年安倍第二次上台,前後7年時間,日本走馬燈一樣換了6位首相。

原因很簡單,安倍第一任期,親華。其他幾位首相也有潛在親華傾向。

日本又被美國滲透太深,政治親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凡親華首相,或者說對華不強硬的首相,都干不久。從美國立場看,日本首相必須對華強硬。

安倍第二次當首相就風格大變,參拜靖國神社,政治上展示對華強硬。同時又搞「安倍經濟學」與「地球儀外交」,配合美國走制衡中國的路線。

於是乎,安倍第二次首相之路就異乎尋常地順暢。

雖然安倍第二個任期內,因為美國因素,中日政治比較冷;但他也是一個務實的玩家,中日在經濟方面一直比較熱,雙邊貿易一直處於歷史高位。

中日這種「政冷經熱」的局面,充分體現出兩國執政體系的成熟有效,體現出東方文化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在西方,政治冷淡,大概率會影響經濟貿易。

所以安倍這次又以「潰瘍性結腸炎」為理由辭職時,地球村吃瓜群眾立刻聯想到,日本很可能有了新的難題,需要以「安倍離開」的方式避一避。

什麼難題呢?大致就是文章開篇提到的兩種情況。

03、權力交接

大家看日本政壇,不論明治維新時代,還是軍國主義時代,或者戰後經濟騰飛時代,首相穩定的時間很少,經常頻繁更換。

按正常理解,這麼頻頻更換幹實事的CEO,很容易引起黨爭,不利於政令暢通與政策延續。但日本好像沒受影響,其實這只是表面。

明治維新與軍國主義時代,天皇有權威,首相頻繁變動沒關係,有天皇在。明治天皇與裕仁天皇的權威足以讓日本大局維持穩定。

二戰之後,天皇威望被削減,但精神屬性還在。而且美國又充當了日本的定海神針。所以日本首相頻繁更迭也沒關係。

但現在的日本局勢已經不同了。

新上任的德仁天皇,並沒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甚至連精神屬性都在大幅度削弱。

美國這根主心骨也是亂糟糟的。特朗普上台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退出TPP,開口美國優先,閉口美國在地球村遭遇不公正待遇。而且美國內部博弈也前所未有地劇烈。

這種情況下,日本必須保證政府層面的穩定。縱觀日本歷史,沒有任何時候如現在這樣,需要日本政府穩住大局。

安倍如果完全健康,是繼續帶領日本保持穩定的最佳人選。雖然安倍看起來笑嘻嘻的,沒有普京那種強勢,沒有特朗普那種張牙舞爪,沒有馬克龍那樣愛顯擺,也沒有默克爾與莫迪那樣玩深沉,但他基本上把日本和各國的關係處理得還可以。

但如果不完全健康,就需要尋找一個身強力壯的接班人,完成權力棒的平穩交接,才有利於穩住日本局勢。

為什麼一定要現在交接?因為現在是一個最佳時機。

由於疫情衝擊,日本經濟第二季度大幅度下滑;相當於觸及到一個谷底。

這種情況下出場的接班人,很容易扮演拯救者角色。

一旦疫苗問世或世界疫情好轉,經濟就會反彈,接班人也很容易站穩腳跟。

如此日本政府層面的穩定就多了一分勝算。

這種選擇,其實也體現出東方政治家的謀略。而安倍家族又是玩陰謀套路的高手。安倍的外公岸信介當年和東條英機是同事,原本也應該是戰犯。但他看到日本必然失敗之後,趕緊找理由和東條決裂;又通過一番操作,不僅逃脫了政治審判,還親手締造了日本戰後第一政治世家。陰謀玩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牛了。

安倍完全得到他外公的真傳,此次辭職很可能是為了完成權力交接。

這是從日本內部分析。外部看,日本在地球村也到了十字路口。

04、岔路口的日本

現在美國鷹派聲調很響亮,又是要和中國脫鉤,又是要搞新冷戰。

但無論哪種情況,美國都會想辦法把日本綁在戰車上。中國牽頭搞亞投行,很明顯是一個大家共贏的組織,連英國都加入了;地球村大玩家只有日本緊跟美國,堅決不加入。

其實日本並非看不到其中的好處,而是被美國深度綁架,身不由己而已。

之前的世界格局,日本可以和中國保持「政冷經熱」的局面。就算政治面子不熱,還有經濟貿易的裡子。

如果下一任美國政府繼續發瘋,逼迫日本在中美之間站隊,日本在無力反抗的情況下,連經濟貿易的裡子都要丟不少。那種局面下的日本首相,基本就是頂鍋的。

所以精明的安倍,選擇在那個可怕的局面到來之前先躲開,就像他外公岸信介在日本戰敗之前躲開一樣,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現在很多人在猜測安倍的接班人,其實那沒什麼意義,要看美國大選結果。

特朗普連任,安倍繼承人就可能推一個生瓜蛋子出來,陪特朗普瘋一陣子。

還是拜登贏,安倍繼承人就可以推一個穩妥一點的,做好拜登重拾部分奧巴馬路線的準備。

安倍這時候躲到一邊,相當於躲開一段風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