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開了第一槍,嚴重的三個後果!

牛彈琴

印度開了第一槍,後果很嚴重。

儘管在國際輿論上,印度方面倒打一耙,還指責中方開槍,但在日前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態度非常明確:

我想強調,這次事件中,印方首先向中方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這是1975年以來兩國邊境的平靜首次被槍聲打斷。

毫無疑問,在這件事上,我們絕對相信中方的表述和信譽。

再結合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的表態:

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印方行徑嚴重違反中印雙方有關協議協定,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性質非常惡劣。我們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險行動,立即撤回越線人員,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嚴肅查處鳴槍挑釁人員,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戰區部隊將堅決履行職責使命,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

有外媒就說,一向低調的中方,這次搶先發布了印度「非法越線」和鳴槍示警的消息,事態嚴重可見一斑。

中方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

1,印度開了第一槍。

2,這是1975年以來第一槍。

3,印度嚴重違反不使用武力槍械的協議。

所以,這絕對不是一般的事件,用張水利大校的話說,印度的行徑:

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性質非常惡劣。

既然印度這樣軍事挑釁,中方怎麼辦?

趙立堅是這樣說的:

中方已經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向印方就此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險行動,立即撤回越線人員,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嚴肅查處鳴槍挑釁人員,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外交和軍事渠道,同時嚴正交涉,印方不僅僅要撤回越線人員,還要嚴格約束一線部隊要嚴肅查處挑釁人員。

畢竟,邊境45年有摩擦,但沒有槍聲,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協議就這樣被破壞,那很簡單,印度有槍,中方也有槍,中方再克制再理性,也不可能做到打不回手。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就認為:

第一,要對等。印度敢開槍,我們也必須要有開槍的決心和準備。印度敢開第一槍,我們就不需要受到規則的束縛。

第二,我們不要過於“顧全大局”。現在印度已經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報復措施,已經破壞了中印關係大局。如果中國還是要對印度採取各種對等的反制,不能縱容,不要過度克制。

但事態發展,確實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有時,你越想不惹事,事情卻惹你越多。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印度最近各種小動作,又確實在把局勢向戰爭方面推進。

開槍事件,三個嚴重後果吧:

後果一,嚴重破壞信任。

45年來第一次,性質太惡劣。大國是要講信譽的,印度連續小動作,已經嚴重破壞了信譽;開槍這樣的事件,更嚴重破壞協議和信任。如果管控不好,那接下來,就可能不是6月15日的加勒萬河谷事件了。所以,哪怕開了第一槍,印度還倒打一耙,指責中方開槍,印度也清楚事件的嚴峻性。既然這樣,那就必須嚴肅對待,處理責任人,防止更嚴重事件發生。

後果二,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別忘了,當年雙方之所以規定不使用槍械,就是避免事態升級,但印度現在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很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誤判。印度有槍,中國肯定也有槍,如果管控不力,那接下來,那真是流血衝突了。說得更嚴峻一點,甚至可能導致現在印巴之間的軍事衝突常態化,三天兩頭傷亡。但中國畢竟不是巴基斯坦,印度必須掂量後果。

第三,最糟糕的情況,那就是邊境衝突和戰爭了。

這就不多說了,中印是鄰居,都是發展中大國,全面戰爭不可能,但如果在這樣的時刻捲入這樣的一場邊境戰爭,對印度而言,對中國而言,都是一場災難!

戰爭,總是最後的選擇。

逆轉這一進程,現在還來得及。中印可以是朋友,也應該是朋友。但最根本的,我總覺得,印度必須要改變對華心結。

坦率地說,在周邊國家中,印度是對中國心結最多的一個國家,對中國的瑜亮情結,敏感的弱者心態,此前對“一帶一路”的各種猜忌和不滿,尤其是現在的邊境小動作,總以為中國的理智克制就是軟弱。

對印度來說,心胸不大,心結就永遠解不開。更別忘了,勿謂言之不預,這句中國話的分量。

對中國來說,理性和剋制依然需要,同時,來而不往非禮也,讓對方清楚:在中國面前,小動作是占不到便宜的。對印度,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