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粽子、青團、雪糕……為啥它們一沾上咸蛋黃,就讓人停不下來?

王槍槍

月餅季又要來了。

這些年,各家在月餅餅皮和餡料上都費盡了心思。然而,我最鐘意的還是傳統的蛋黃月餅。

藏在月餅中間的咸蛋黃,一口咬下去,沙沙的口感在唇齒之間摩擦,微咸厚重的味道搭配甜潤細膩的蓮蓉或是豆沙,更凸顯了蛋黃的鮮美。

不止是月餅,青團、餅乾、麵包、雪糕……只要是沾上了咸蛋黃,彷彿就有了從你支付賬戶裡刷錢的能量。

01、咸蛋黃,美食界的老網紅了

2500年前,中國人便學會了醃制鴨蛋。

在此後的幾千年li1,《齊民要術》《東京夢華錄》《隨園食單》等書籍中,都以各種方式記錄下這枚咸鴨蛋。

而中國人也很早就發現,蛋黃才是這枚咸鴨蛋裡的精華。

袁枚在《隨園食單》裡就寫道:「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

到了現代,汪曾祺的文字給咸蛋黃做了一次最成功的廣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這個「吱」字詮釋了咸蛋黃的誘人之處,與美國營銷大師愛瑪·赫伊拉的那句「不要賣牛排,要賣滋滋聲」不謀而合。

千百年來,咸鴨蛋不管是用來下飯還是佐酒,都是超級完美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人在飲食上的創造力,也開始在咸蛋黃身上展現出來。

做餡,是咸蛋黃進入料理界之後,最常見的使用方式,蛋黃酥、雙黃月餅、咸蛋黃青團、奶黃流沙包……甜咸交匯,更凸顯出咸蛋黃的鮮。

入菜,創造出嶄新的咸蛋黃口味,咸蛋黃焗南瓜、咸蛋黃版的蟹黃豆腐,甚至咸蛋黃口味的小龍蝦……咸蛋黃作為黃金配角,妥妥地錦上添花。

更不用說這兩年爆紅的各種咸蛋黃零食,餅乾、冰淇淋、雞翅、奶茶……咸蛋黃幾乎成為網紅零食的標配。

02、咸蛋黃為什麼會流油?

不管咸蛋黃在料理中怎樣變化,最吸引人的瞬間,永遠是汪曾祺所描述的,油流出來的那一刻。

平時,我們也會以「出不出油」來評價一枚咸鴨蛋的好壞。

可是,打開一枚生鴨蛋會發現,與普通的蛋並沒有什麼不同,蛋清是蛋清,蛋黃是蛋黃,並沒有看見哪裡有油啊。

但我們評價一枚咸鴨蛋,完美的標準是「流油」「起沙」「紅亮」。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主要是因為,鴨蛋中的脂肪除了少部分在蛋白中之外,絕大多數都在蛋黃裡。

在生蛋的狀態下,蛋白質是一種很好的乳化劑,它與油脂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把油脂分解成肉眼觀察不到的油滴。

而在醃鴨蛋的過程中,鹽分進入到蛋內,鹽能降低蛋白質在水中的溶解度,使蛋白質沈澱出來,這個過程稱之為「鹽析」。

作為乳化劑的蛋白質被「鹽析」以後,會緩慢地變性凝固,使那些原來分散成極小的油滴,彼此互相聚集起來,變成大油滴,即成了蛋黃油。

因此咸鴨蛋煮熟以後,整個蛋黃變得油滋滋的。

油脂本來是在蛋白質的顆粒中,被鹽分和加熱破壞了穩定性,蛋白質沈澱後,顆粒總體上變小了,顆粒間出現了許多縫隙。這些縫隙被析出來的油脂填充,視覺效果上就成了油中有許多細小的顆粒,這邊是「起沙」。

而「紅亮」則是由於蛋黃中帶有紅黃色卵黃素及胡蘿蔔素,蛋黃油即呈現為紅黃色。另外,醃制大大降低了蛋黃中的水分,相當於增加了色素的濃度,也使得看到的顏色更深。

如果不醃制鴨蛋,直接煮熟,乳狀液直接凝固變成凝塊,油脂來不及析出,仍被分散在蛋白質凝塊中,還是不會出油。

生活中,咸鴨蛋我們常見,咸雞蛋卻見得很少,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相比於雞蛋,鴨蛋黃在整個蛋中的佔比更好,簡單來說,鴨蛋黃更大。

而且,鴨蛋的腥味更重,直接做也不太好吃,雞蛋就不一樣的,炒個雞蛋在以前物質不充裕的年代,就能拿來待客了。

03、精華都是咸蛋黃,那蛋清去哪兒了?

甭管是蛋黃酥、蛋黃焗南瓜,還是咸蛋黃餅乾、奶茶,吸引人的都是那顆咸蛋黃,但是鴨子下蛋不會只下出蛋黃啊。

我們鍾愛咸蛋黃,可蛋清又去哪兒了呢?

製作咸蛋黃一般有兩種工藝。

傳統工藝是將鴨蛋醃好,然後人工分離蛋黃和蛋清,再對蛋黃進行烘乾等程序。

而蛋清的咸度比較高,以前就直接倒掉了,後來有了脫鹽工藝,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鹽分,然後出售給食品加工廠,可以做火腿腸或者飼料。

不過脫鹽處理也是需要成本的。

而現在更多的是用現代工藝醃制咸蛋黃了。

先用離心機將蛋黃、蛋清進行分離,然後用鹽窩法進行醃制。

鹽窩法就是在模具裡鋪好鹽,倒入蛋黃,然後用鹽將蛋黃埋好,只需幾十個小時,就能醃好。

還有一種更快的方法,就是將蛋黃倒入鹽水裡浸泡兩三天,然後取出,低溫烘乾三四個小時就好了。不過,這樣醃制的蛋黃容易出現硬芯。

分離出的蛋清被冷藏、冷凍或乾燥成粉末,大部分被送往食品工廠。

月餅、粽子、青團、雪糕……為啥它們一沾上咸蛋黃,就讓人停不下來?

▲蛋清粉

最接近蛋清原型的製品就是蛋清粉了。在乳清蛋白粉出現之前,蛋清粉當過蛋白粉的主力,後來因為不好吃而被淘汰。

而蛋清粉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讓香腸或是肉丸保持口感Q彈,或是跟麵粉混合做麵包能保持濕潤柔軟口感。

蛋清還有個非常神奇的功能——拯救葡萄酒。

葡萄剛釀成酒的時候,非常渾濁,沒什麼賣相,還因為有不少單寧等物質,喝起來有股澀味,得加點親水膠體來沈澱這些不必要的成分,再把沈澱物過濾出來,明膠、牛奶,還有蛋清(粉),就是特別好用的下膠劑。

咸蛋黃之所以能成為網紅,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結果。

咸蛋黃本身的美味不可忽視,配合商家「季節限定」的營銷,再加上咸蛋黃與雪糕等甜味零食的口味碰撞,才有了越來越多的咸蛋黃的寶藏吃法。■

參考資料:

[1]《你知道咸鴨蛋為什麼「流油」嗎?》,新華網

[2]《咸鴨蛋為啥比咸雞蛋好吃》,生命時報

[3]《為啥是「咸鴨蛋」而不是「咸雞蛋」》,新華網

[4]《每口蛋黃月餅背後 都有一灘咸蛋清在哭泣》,三聯生活週刊

[5]《咸蛋黃口味爆款流行背後,靠的是什麼神仙操作?》,界面新聞

[6]《咸蛋黃怎麼就成了餐飲帶貨界的扛把子?》,36氪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