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選之前無比自信會連任的特朗普,終於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在計票日第四日晚被賓州的20張選舉人票一舉定為輸家,拜登正式確認當選。
副總統賀錦麗發佈自己在戶外晨練接到拜登電話通知勝選消息的視頻,得到320萬推特網友點贊。
賓州結果出爐後,全美的新聞媒體紛紛報送「拜登贏了」的頭版,
比如《紐約郵報》,
《華盛頓郵報》,
其中特朗普死對頭CNN評論員Van Jones在直播這個消息中突然潸然淚下,
「現在當一名家長、父親容易些了,更容易告訴你的孩子品格重要,它重要,真理重要,做一個好人重要……」
Biden的名字,成了當晚全美,甚至全世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搭檔副總統賀錦麗,兩人打破了美國歷史以來多個記錄——
歷任最年老的總統,首位女性副總統,首位擁有印非血統的副總統,首次有移民二代成為副總統…
賓州結果出爐當晚,拜登進行了意義非凡的勝選演講,勝選演講無比熱鬧,在演講地之外,數以千計的支持者們牢牢圍住外圍,興奮聆聽拜登賀錦麗在別處進行的全國演講直播。
賀錦麗的作為美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表示「我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點燃了全場高潮。
美國需要「治癒(heal)」,「團結」,請求異政見者給雙方一次機會,上台首先會全力對付新冠…拜登的演講全程沒有提到一句仇恨。
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螢幕前,無數支持者安靜觀看演講,不少人感慨萬千。
同時,在美國多個大城市,拜登支持者們開始激動慶祝。
賓州計票中心外拜登支持者們熱情共舞,為賓州送上的最後一記「絕殺」狂歡。
「你被炒魷魚了(You’re fired)」
曼哈頓居民在家裡敲響鍋碗瓢盆,街上的汽車鳴笛致意,夜空之中歡呼聲不停,互相呼應。
各地的黑人遊行團、性少數群體遊行團也開始了當街慶祝,快樂地歡呼吶喊。
人們敲鑼打鼓,走上街頭,人車和諧相處,除了已經完全忘記新冠的威力…
賓州的票數為拜登鎖定勝局,雖然其它幾個搖擺州的最後結果還沒有出爐,但是這並不妨礙全世界對這個結果的態度。
媒體助興,支持者們沸騰,世界領導人們也「及時」為拜登送上了慶祝。
挨得最近的加拿大反應也是最快的,特魯多表示,
「祝賀拜登和賀錦麗。我們兩國是親近的朋友、合作夥伴和盟友。我們的關係世界獨一無二。
我真的很期待和你們倆一起共事,共建兩國關係。」
隨後,英國鮑里斯和法國馬克龍也發來賀電:「美國人選出了他們的總統,祝賀拜登和賀錦麗!要迎接今日的挑戰我們需要做的事有很多,讓我們一起做吧!」
其中,巴黎似乎對拜登的勝利非常激動,不僅在消息傳出後全城鳴鐘慶祝,
市長也單獨寄語,「歡迎回歸,美國!(Welcome back America)!慶祝拜登和賀錦麗當選!
當我們馬上就要慶祝《巴黎協定》五週年紀念日時,這場勝利象徵著我們需要史無前例的合作,在如今氣候危機當前。」
看來,拜登在這幾天發出的上任第一天重返《巴黎協定》的決定收穫了不少國際粉絲。
斐濟領導人也是其中之一:「祝賀拜登。一起,我們有一個需要等待從氣候危機中救援的星球,一個從新冠中亟待恢復的經濟。
現在,比以前任何時刻,我們都需要美國在這些多邊努力中掌舵(和重返《巴黎協定》——越快越好!)」
英國首相鮑里斯也毫不猶疑地拋棄了之前「稱兄道弟」的特朗普,果斷站在新任這班人這頭:
「祝賀拜登成功當選美國總統,祝賀賀錦麗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盟友,我期待我們能在共同的緊要議題、從氣候變化到貿易和安全上面都能緊密合作。」
和特朗普一樣不信氣候危機的澳洲莫里森也果斷拋下過往,「祝賀拜登和賀錦麗,澳洲祝福你們執政順利。美澳聯盟深遠堅韌,基於共同價值觀而建立。我期待和你們密切合作,共同面對全世界的許多挑戰。」
新西蘭女總理Jacinda Ardern:「祝賀拜登和賀錦麗在美國大選中的勝利。在國際社區面臨這麼多問題之際,你們關於團結的信息是我們共同擁有的。
新西蘭期待和你們倆合作!」
意大利總理孔特:「祝賀美國人民和你們這次展示出的傑出民主活力。我們已經準備好和總統當選人拜登建立更強大的跨大西洋合作。美國可以依靠意大利作為一個堅固的盟友和一個戰略夥伴。」
大家彷彿都突然通了氣連上枝——
比利時首相:「破紀錄數字的人在這場大選中投出了自己的選票。這證明美國政治有多活力和民主。」
挪威領導人:「代表挪威政府,我祝賀拜登競選勝利。美國是挪威最重要的盟友,我們在多個方面緊密合作。我期待在拜登和賀錦麗領導下我們之間的合作可以進一步發展。」
荷蘭領導人已經有預約的意思:「代表荷蘭內閣我想恭喜拜登和賀錦麗在激烈角逐之後當選。我期望延續我們兩個國家之間的強勁聯繫,希望很快就能和他談論一下這些問題。」
西班牙領導人:「美國人民選出了他們的第46屆總統,祝賀拜登和賀錦麗。我們希望你們好運一切順利。期待和你們一切合作解決我們面前的挑戰。」
全世界各方位的國家都紛紛加入討論組,主動發言,印度總理莫迪:「過去你當副總統的時候,你給印度和美國關係帶來的加強作用就是關鍵和價值連城的。我期待再次和你合作,將美印關係帶上新高度。」
印度反對黨領袖:「我很有信心他會團結美國,為它找到一個更具方向性的道路。」
巴基斯坦領導人也緊隨其後:「祝賀拜登賀錦麗,期待總統當選人拜登未來在民主議題上召開的全球峰會,期待和他一起終結不合法避稅和貪污官員轉移贓款出境。我們會繼續和美國合作,保持阿富汗地區和周邊地區的和平。」
除此之外,非洲,南美洲,亞洲眾多國家也紛紛給拜登發來賀電。
不單單是政治人物,美國國內,各路明星大咖也是紛紛開啓放鞭炮模式,「美隊(Chris Evans)」:「多麼特別的一天啊。幹得漂亮美國,我以你為驕傲。#品格重要。」
「白雪公主」莉莉·柯林斯直接放上在電視機前單膝跪地感恩擁抱上天姿勢,碧昂斯單純發佈拜登賀錦麗攜手慶賀照,LadyGaga貼上自己和拜登擁抱的舊照,「拜登,哈里斯和美國人民,你們剛剛為世界展現了有史以來最和善,最勇敢的人性」的一幕。對我們白宮的新總司令和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只有愛。」
不過,雖然全世界都認准拜登了,可特朗普本人可不這麼覺得,他依然覺得自己沒有輸。
「我贏了這場選舉,勝了很多!」
「計票觀察員不被允許進入計票大廳。我贏了選舉,得到了7100萬張合法選票。
我們的計票觀察員不被允許監督計票,醜惡的事情發生了。
以前從未發生過。
數百萬郵寄選票被寄到了從未申請過它們的人那裡去!」
全程怒吼模式…
「7100萬張選票,有史以來在位總統獲得最多的選票!」
畢竟,作為美國1992年以來第一個丟掉連任的在任總統,這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雖然特朗普還在叫嚷著要打官司揪出那些「不合法選票」,但是說了好幾天,也沒有拿出什麼實質性證據…
這會,沈默了十幾小時後又開啓「申冤模式」,不過這次的口吻變得突然「意味深長」起來,
「…這些選票怎麼可能真實可信,因為如果這個系統有一處不是真實可信的,這就會嚴重影響到整個選舉。讓我最擔心的是我們在賓夕法尼亞州有數百萬張郵寄選票…」
「…最高法庭已經強制那些在立法期限後寄到的郵寄選票被單獨清點。這需要最高院大法官的干預。這是大量的選票。當你在談論系統問題的時候,它們是關於…」
「我們應該看看選票。我們才開始表格環節。我們應該看看這些指控。我們看到大量的宣誓書說出了選舉欺詐。這個國家有著選票欺詐的歷史。
在賓夕法尼亞你就有…」
「…底特律更是有著一大堆選舉方面問題(說得不那麼嚴重的話)。」
不過這次特朗普這些沒有證據的「風言風語」還沒等到川粉們「舉高高」,就已經被拜登支持者們殺得片甲不留了,
「注定只能當個單任總統了。
希特拉是怎麼在納粹德國掌權的:製造一場危機;妖魔化對手;宣佈全國危機;破壞選舉;不按法律辦事;用行政命令治國。
破壞選舉,正在發生。」
「很抱歉打斷你站不住腳的鴨子特朗普,大部分選票已經被表格化了。剩下的選票一定是支持拜登的。你輸了,接受吧,退位!
賓州的選票已經被單獨分開了,它們沒有被計數,這個點根本沒有意義。拜登在喬治亞州也領先1萬票。
都結束了!」
前丹麥首相也發來勸告:「一點點建議…這是落選之後帶著榮耀離開的正確方式。
謝謝過去四年來坦誠的對話,讓我們保持聯繫。」
面對這些敵友,特朗普會聽進去任何一句嗎?
並不。
「我們相信這些人是小偷。大城市這個機器貪污腐敗。這是一場被偷走的選舉。英國最好的民調今早還寫了這明顯是一場被偷走的選舉,因為拜登能在這些州超過奧巴馬根本不可能。」
直到目前,特朗普還在狂更新推特ing…
而特朗普的死忠粉們,目前和特朗普本人的狀態也是差不多——心情無比寥落,鬥志卻無比高昂。
川粉仍然在集會中遲遲不肯散去,抗議主題也從為特朗普搖旗吶喊的競選穩贏到如今的「停止偷竊(stop the steal)」,
在密歇根、俄勒岡和加州,川粉們和情緒振奮的拜登粉相遇,雙方火藥味十足。
「情況瞬間升級。特朗普支持者一直過來,包圍了一群拉丁裔女孩,他們在種族歧視和國家未來問題上互相吼來吼去。」
個別氣到極點的群眾已經開始「手撕」對手,特朗普拒絕認輸的樣子如今已經全球皆知,雖然大選勝負已定,但特朗普的態度,讓一些專家想到了最壞的可能,
「在最嚴重的情況下,他可能拒絕離開白宮,會使美國陷入憲法危機的邊緣。」
《華盛頓郵報》還討論了「兩個總統」的最黑暗情況…
不過在那之前,特朗普可能要遇到一系列截止日期的阻撓,12月8日「安全港日」是所有選票爭端問題都必須解決的硬性規定日期。
而特朗普如今正在面臨紐約檢察官辦公室的財務情況調查,探明特朗普是否通過誇大資產誤導貸款方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免稅特權而涉嫌違法的行為,同時,他的「內部圈子」人士也開始接受財務調查。
事業遭受阻滯就算了,特朗普的感情可能也會受影響。
有消息告訴英國小報,現時的梅拉尼婭正在「讀著秒」準備和他離婚???
原因是這15年「交易婚姻」已經沒有任何存在價值???
不過看起來,特朗普的耍賴行為大全還遠未結束,而美國大選結局會否一錘定音,進展順利?
靜待後續吧…■
ref: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