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戰 重啟經濟

盧永雄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今年以來的抗逆戰中,輸得一敗塗地,現在把所有注碼押在疫苗上。美國最近改弦更張,用最高規格、以作戰方式安排注射疫苗的行動。美國調配了四星上將佩納將軍,作為這次運送疫苗行動的總指揮。佩納將軍形容本周開始的疫苗的分發行動,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扭轉局勢的D-Day。

如果美國注射疫苗計劃推廣順利,估計明年下半年就可以重啟經濟。

香港的抗疫方式不鬆不緊,並非以一個作戰心態去對抗疫情,防守不嚴、既沒有嚴密的入關防守,也不進行全民檢測,對疫區檢測也安排得很寬鬆,整個抗疫行動缺乏作戰思維,如果未來打疫苗也是抱持同一個態度的話,香港明年最後可能只會有兩、三成人口接種疫苗,會繼續跌入一個半生不死的限聚輪迴之中,經濟沉痾難起,減薪裁員不絕,最後可能演變成新一波的社會動亂。

所以,政府一定要痛定思痛,將注射疫苗視為一場戰爭,全面動員,周密部署,才有機會成功。

第一,要定出作戰目標。在早前的普及檢測,政府就是沒有定出目標,最後只有178萬人做了檢測,政府自我感覺良好,但達不到一半以上的人口檢測,效果相當有限。如果打疫苗也是同一態度,突出自由選擇,卻不強調打疫苗控疫對整個社會的好處,最後注定失敗告終。

如果特區政府認定注射疫苗是安全的話,應該定出最少有五成的人口、爭取七成人接種,達到群體免疫的目標。要至少有五成人口接種疫苗,即有375萬人參與,以香港這樣寬鬆的抗疫環境,是一過高難度指標,一定要大力推動,才有機會達成這個目標,爭取在今年第三、四季度不再限聚,全面重啟經濟。若不定出目標,自然無法達標。所以,作戰行動要從定出目標開始。

第二、要確保疫苗供應。要有五至七成人注射,解決兩大問題,首先要疫苗有充足供應,其次要增強市民接種疫苗的意願。政府公佈首輪購買疫苗計劃,馬上被人政治化,說政府購買國產疫苗是利益輸送。這些泛政治化的評論,其實相當低能,現時全球瘋搶疫苗,中國雖然有巨大疫苗產量,但除了確保14億國民可以有足夠疫苗供應以外,還要擔起供應疫苗予大量貧窮國家的責任,即使中國未來一年生產20、30億劑的疫苗,也不夠供應,完全沒有需要叫香港購買。所以,利益輸送的講法,純屬胡說八道。

特區政府要購買3000萬劑疫苗,其中75%已鎖定科興、BioNTech和牛津大學的疫苗。剩餘25%即750萬劑採購量,不一定要限定從一間公司採購。外國其他大藥廠有疫苗供應,香港絕對可以採購。現時中國跑在世界前列的,還有國藥的滅活疫苗和康希諾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牛津大學以同一路徑研發的疫苗),向她們採購疫苗,成功機會比較大。千萬不要因為政治原因而盡量避開國產疫苗。多來源、多渠道採購是確保足夠和及早供應的主要方法。

第三,要增強市民接種意願。要解決幾個問題:

a)有自費的選擇。政府公佈疫苗免費提供,市民不可以選擇,即市民首階段接種不能選擇打科興或者BioNTech的疫苗。但現實上,有些人喜歡國產疫苗,有些人則喜歡外國貨,沒得選擇,將令部分想打疫苗的人卻步。政府可以將採購到的疫苗分出部分,用作收費疫苗,例如以200元一劑,市民付費就可以自行選擇不同產地的疫苗。

b)政府要提供誘因。政府要大力推動市民接種疫苗,最好能夠有誘因吸引他們。其中可以考慮接種了疫苗的人,外遊可以免隔離14天。政府應盡快與內地及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達成注射疫苗就可以有入境免隔離的安排。香港至少有兩、三成市民經常外遊,如果有免隔離安排,應可吸引到很多市民接種疫苗。

c)與廣泛服務對象接觸的從業員,要強制接種疫苗。雖然政府不能強制全民接種疫苗,但有很多行業與市民有大量接觸,從餐飲、運輸交通、到教師、社工和政府的前線員工等,這些行業的人員與市民有大量接觸,染疫的話,會大幅增加傳播機會。所以,首先要強制這些行業的人接種疫苗,就可以大量減少播疫的機會。

政府定好作戰目標,全力以赴,希望明年下半年可以達到目標。達到五成以上較高接種率的時候,即使再有較多確診個案,也可以不限聚、不停擺,因為政府已經提供了接種疫苗的機會給市民保護自己。到時若再有屋邨爆疫,政府只要強制屋邨居民檢測,盡量達到地區清零就可以了。不再限聚本身也是注射疫苖的誘因。

整體來說,疫情會死人,但經濟長期封鎖限聚,同樣會殺人。未來只能透過高效的疫苗接種計劃,走出生路。■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