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近好像變乖了,不但乖乖的撤軍了,還與巴基斯坦也實現了20年來的首次停火,當美國炒作「中印非軍事區」時,印度官方也置之不理…
當下印度,似乎變了個國似的,由原來的「窮凶極惡」,突然變得看起來非常務實理性。
原因其實早前早就說過,無非就是2點:
一是其國內問題太多
印度疫情,雖然印度官方給出的感染總數只有一千多萬,但根據抗體檢測來看,有專家推斷印度的實際感染數很可能超過3億。
當下印度的疫情,依然嚴重,即使按印度官方通報的數字來看,每天新增數也在2萬上下。
印度數十萬農民正在搞「農民起義」,與莫迪毫不妥協。
印度乾旱嚴重,雨季來臨還有3個月,莫迪就在呼籲要收集雨水,不丟掉每一滴雨。
印度貧困人數,那可是多少億來算,當中國全面脫貧時,印度國內已在開始反思,中印兩國曾經差不多,為什麼中國做到了,而印度卻不能。
印度經濟疲態,越來越嚴重,也許2021會強勁「反彈」,但這只是因為2020年下滑的太多…
諸如這樣的問題還很多,印度必須將更多精力放到解決國內問題來。
二是外部「投機因素」消失
在《加勒萬衝突10個細節》一文中有說,印度搞衝突與對峙的目的,對內無非就是轉移國內矛盾,獲得國內政治利益;對外也是想趁中美較量時,趁火打劫以蠶食中國領土;另外,還想向美國之流表現一下它在遏制中國棋局中的戰略作用,提高自身要價。
但隨着國際局勢的變化,主要是美國總統更替,印度的「投機因素」消失了,再耗費巨大資源來搞對抗,成本會大於收益。
對於中印誰輸誰贏,作者不去下結論,由讀者盆友自行判定。只不過,有2點是可以確定的:
一是印度的戰略目的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
1、蠶食領土未達目的
2020年對中國來說,多個事件併發,疫情、美國加大遏制、台海問題…,壓力比往年更大。
正因為此,印度似乎找到了機會,它大概賭定中國無力在東西兩線作戰,又因為川普尾期的台海事多,它甚至有可能判斷出台海會有事,再加之疫情等因素,於是壘兵邊境,以為中國只能妥協,進而達到蠶食中國領土的目的。
確實,倘若是一般國家,遇到上述眾多大事同時爆發,可能早就扛不住了,但中國的表現超出了印度的預料,其超強實力展現了自身的「并行處理能力」,各方面都解決的很好。
並且,中國的實力完全不是印度比得了的,就說邊境軍隊,中國體系化的升級實現了對印度的代際壓制,使得印度即使通過增兵來實現局部優勢的幻想,都變得毫無意義。
2、對美國展現價值,失敗
印度作為人口大國,是擁有着極大人口紅利的,但印度經濟在近年來卻並未高歌猛進,甚至在疫情之前就已經是連續10個季度下滑,越來越顯疲態。
於是印度就想到了一招,讓美國等國將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印度,以保障經濟。
正因為此,印度在中美較量最為激烈的時刻,在邊境製造事端,以展現自身在美國遏中國這個棋局中的戰略價值。
然而,當中國以自身的實力擊退印度時,這一目的顯然也未達到,美國也應該看到了,印度不過如此。
中國的製造業靠的是自身基建、能源、土地、人才、教育、工業化所需要的天量原始資金、完善的產業鏈等綜合因素才造就的,這裡面的每一項因素,無不是中國窮數十年之功才達到,又豈是印度想象的那麼簡單。說得簡單點,即使中國立馬把產業鏈全部搬到印度,印度也接不了,因為當下印度不具備基礎條件。
印度在對峙里搞的一系列事件裡,唯一成功的,可能就是利用邊境事件挑起民粹情緒,成功轉移了國內視線、一幫政客也收穫了相關政治利益,但這與印度付出的天量資源相比,收益實在微不足道。
未來走向如何?
在洞郎事件時,作者就給出了2點:
一是相信莫迪頭腦是清醒的,沒有像尼赫魯那樣完全昏頭,而且莫迪也沒有像尼赫魯那樣被民粹綁架;
二是印度當前也像中國一樣,也需要把握髮展的戰略機遇期,機會一旦錯過,就很難再來。因此雙方沒有戰爭的必然性。
但同時,由於印度的霸權思維,又視中國為最大對手,還因為雙方長達數千公里的邊界懸而未決,所以如果讓印度找到自認為的「機會」,它又可能「雄心大發」。像去年的「加勒萬衝突」,正源於此。
未來一段時間,這種現狀應該不會有太多改變。我們中國要做的,就是繼續發展實力。對於任何挑釁中國的對象,強大的實力是對它們最好的威懾與反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