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疫基本裸奔 愚蠢規定將釀大禍

唐駁虎:鳳凰新聞客戶端榮譽主筆

核心提要:

1.台灣省法規規定,只有符合資質的醫護才能做核酸檢測,因此地方官只能選擇抗原檢測篩查繞過規定,但日篩千例的速度不能與核酸檢測最高100萬例的速度同日而語。而保守的篩查政策貽誤時機,又導致疫情惡化。

2.很多醫院出現了醫院內感染事件,包括在台灣地位較高的台大醫院和台北榮民總醫院,而這兩家醫院理應具備台灣省內最強的院內感染防控水平。出現院內感染,表明一般就診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隱匿病人。因此,基本可以推定,台北的大醫院都有人感染。 

3.如果疫情持續惡化,台灣省將面臨私立醫院拒絕接受確診患者、公營醫院被直接壓垮的可怕局面。然而,即使台灣當局能夠調動起私立醫院,應對這個深不見底的疫情,同樣異常艱難。

4.民進黨當局掩飾台灣省的疫情狀況,並拒絕學習大陸建方艙醫院,而社交媒體上的群眾和地方民意代表都在反映醫療資源已經過載,甚至由於病床不足,出現確診病人病死家中的個案。

5.根據當地法規,台灣省不能搞核酸普篩,不能使用大陸疫苗。然而,台灣當前的疫苗接種率不到1%。同時,民進黨官員宣稱,台灣民眾所支持的全台普篩是受大陸媒體煽動,意在擾亂台灣防疫,分裂台灣社會。

5月15日 本土180例 首次破百

5月16日 本土206例 2~80歲全覆蓋

5月17日 本土333例 院內感染出現

5月18日 本土240例 兩例死亡出現

5月19日 本土269例 院內感染群發

5月20日 本土286例

短短六天,本土確診1514例,這就是現在的台灣省。

但是這個數字,僅僅只是恐怖的冰山一角而已。

謎一般的感染規模,官僚主義害死人

台灣疫情的混亂起源,因為一場疏忽、懶政相疊加,造成機場隔離酒店的感染。再加上台北萬華區的老年色情茶室傳播,便突然在社會上造成了一場大擴散。

其實,在15日之後,台灣疫情的每日確診人數,能從29例增加到180例,全靠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開放了台北市萬華區和新北市板橋區的血清抗體快速檢測點。

台北市長柯文哲是醫生出身,經歷過SARS,知道疫情的危害性,台北開設了4家(17日增加到5家)篩檢站。

台北這幾天的確診率都在10%以上,已經高過印度。

藍營的新北市長侯友誼更上心著急一些,新北一口氣開設了16個醫院篩檢站(17日新開1家、19日再增3家)。

新北從5月10日到15日共16家醫院,篩檢3291人,共檢出121人陽性確診,確診率3.68%。

最近3天(16~18日)篩檢擴大至9343人(日均3114人),確診373例,確診率增加到4%,也不低。

台灣當局的策略一直都是,不檢測就沒確診,不要擠佔資源。現在地市政府開設了抗體檢測,能力依然非常有限。

因為根據當地「法規」, 只有符合資質的醫護才能做傳染病採樣檢測。因此核酸檢測採樣(也就是棉簽伸喉嚨攪一攪)的能力非常有限。

地市政府利用血清抗體滴血來做初步篩查,也算是想方設法利用了生物醫學上的另一個辦法,換名目繞過「省一級」死板剛硬的條文框框,也能夠完成初篩,聚焦感染人群。

抗原檢測更快一些,10分鐘就能出結果。但當地抗原陽性不代表確診,還是要做核酸檢測才能確診。

因此最終核酸採樣+確診權還是避不開,瓶頸就卡在這裡了。

抗體篩+核酸檢,不僅流程多、速度慢、時間又拉長,加大了社區交叉感染的可能。

因為一般抗體出現的時候,已經是感染後至少5天,期間病毒已經有5天的密接傳染可能性,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另外,一家篩檢站,每天的檢測能力只有150~250份。民眾每天一大早就要排隊領號。

因為血清抗體檢測雖快,但從採樣到出結果,需要全程手工操作,個人處理能力有限。這屬於純手工作業,效率低,規模也難以提升。

而核酸檢測(PCR)除了採樣時需要一定規模人力,在檢測環節可以實現全流程集成自動化。

一台機器96孔甚至384孔批量並行上規模,幾十上百台機器同時開工規模化集群處理。採樣時還能3混1、5混1、10混1,進一步加快篩查,效率高得多。所以才能一天檢測100萬人。

比起抗體檢測,核酸檢測還能提前5天篩查出感染早期的無症狀感染者,盡早切斷密接、社區傳播途徑。

台灣首先就是被那死板的法規給卡死了。地市政府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另立名目,也只能推動效率提升一點點。這就是官僚主義害死人。

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指揮官陳時中還建議民眾,「不要盲目尋求檢測」,「無接觸史、地緣關係不要擠壓資源」。

目前看來,以雙北的快篩能力(台北市5個站點、新北市17個站點),一個站點按200人算,一天最多快篩4400人,確診人數還要慢吞吞地維持一段時間。

但就這每天200~300例確診,台灣衛生部門和地市政府已經宣佈,無力再做感染追蹤,讓確診的人自己通知可能的接觸者。

還有一些民眾在網上抱怨,在家養病的家人確診,但是有關部門連感染者都不通知,家屬是自己上網查到家人確診的,也沒法送病人入院。

所以,台灣當局是已經徹底放棄了疫情追蹤。

那麼,冰山下龐大的部分,究竟會是多大呢?還是來看現實驚人的感染狀況吧

醫院感染,至少五組

新北市板橋區的亞東紀念醫院17日爆發院內疫情感染,當天9人確診,18日又有2位護士在二次採檢時呈陽性反應。

而當天院內確診者已出現1名死亡,該案為院內感染病患,高齡86歲,且有多重慢性疾病,這也是華航掀起群聚風暴以來,第一個死亡個案。

死者家屬在網絡發文介紹說:

「原本醫生跟我們家屬說:在(再)兩天就可出院,現在卻為了醫院疏失,造成感染,昨晚11點多通知我們確診,今天下午就接到醫院的消息爸爸走了,心好痛,我們連要好好地送爸爸一程的機會都沒有,這是平民百姓的無奈嗎?

感染的起因是5月10日,該院急診收治一名新北市男性大齡患者,入院做接觸史調查時未如實告知。放入胸腔普通病房一住就是5天。

12日開始發燒,13日才得知他去過萬華區的「老年茶室」,並發生「人與人的連接」,立即進行核酸檢測,14日確診。

這才趕緊將這名患者轉入負壓隔離病房。但是隔壁床的病人本來要出院,然後就被確診,第二天就去世了。

對這樣的惡劣後果,此人還理直氣壯:「誰買春會講!」

無獨有偶,高雄市鳳山區的仁惠婦幼醫院,17日也有一名60餘歲的男行政人員確診,當地衛生局首批採檢94人(55名醫護、39名患者),又有1名護士呈陽性。

這名大齡男性也是8日去過萬華區,10日開始發病。

繼新北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後,台北19日上午報告又新增1起醫院內感染事件,目前已有5人確診。

這起新的聚集性感染事件發生在台北市某血液透析中心。一名洗腎患者在12日出現身體虛弱情況,13日開始發燒,就醫後確診。

隨後,4名接觸者(員工、患者)經過快篩檢測也查出陽性,目前11名工作人員、67名病患都在隔離中,也將接受檢測。

另外,台大醫院有一名工務室員工(非醫療單位)18日發燒,經採檢確診新冠肺炎。

截至目前,台大醫院採檢全辦公室36人,共發現10人新冠檢測呈陽性。

19日下午最新消息,著名的台北榮總(「榮民總醫院」)也有一名手術室清潔工確診,這基本確證是院內感染了。

台灣大學醫院和台北榮民總醫院都發現了員工院內感染。這兩家醫院在當地的地位,就相當於協和、301,理應具備台灣省內最強的院內感染防控水平。

這兩醫院出現院內感染,提示一般就診人群當中可能存在相當數量的隱匿病人。

據不完全統計,爆出醫院員工感染(是否院內感染未定)的,還有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三重院區,「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4名護士)等等。

基本上可以推定,台北的大醫院都有人沾染了。只是有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優先得到檢測而已。

醫療過載,病死家中

有醫護人員透露,類似的病人,他們上報過,但信息都被鎖死,不讓媒體報導。

民眾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踏入醫院,有的患者家屬出現不斷咳嗽現象後,還在自由活動。

雖然民進黨當局仍然輕描淡寫,掩飾再掩飾。

但現在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民眾,還是地方民意代表,都在反映,醫療資源已經過載。

新北市議員葉元之16日爆料,一對確診夫婦,從中午等救護車等到晚上,人都吐血了,還無法就醫隔離。

而且而他們是自己前往醫院檢測,因為5月6日他們一起聚餐的朋友陸續被確診。

18日,台北市萬華區還出現了確診患者在家中死亡的個案。

這名60多歲的婦人編號1522,10日就曾發病,她曾兩度到醫院快篩抗體呈陽性,但直到16日才核酸檢測確診。

由於醫院的病床不足,被要求在家中隔離。沒想到17日晚上,家人突然聯繫不上她。

18日上午,家屬請警察和消防破門,才發現她昨晚已經倒臥家中,不治身亡。

為了應對暴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現在台灣對輕症的政策是,希望他們待在家裡,等待自愈,或者嚴重後再就診。

但這個問題我們已經知道,這是行不通的,無法切斷家庭感染和社區感染。

台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提到「到底要不要建方艙醫院」的問題。

「這個方艙,是大陸當時叫方艙,所以也被污名化了……」

所以,韓國瑜曾建議搞方艙醫院一樣的收容所,被噴成體無完膚。

那到底要不要在島內建方艙醫院呢?趙少康「靈機一動」,「那就不要叫方艙嘛,你叫圓艙可不可以……」。

而對這個提議,陳時中直接拒絕。

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建方艙醫院需要時間,所以不如直接徵用大賓館安置病人吧。然後,賓館業界不幹了,還在吵。

只有新北市還在積極評估和尋找適合場所,籌劃設置方艙醫院。

但侯友宜也表示,這將涉及經費、醫療人員的問題,並不是新北市衛生局可以承受得了的,這需要島內所有醫療團隊互相調派支持,因為新北市目前的醫療能力已經完全緊繃。

深不見底,杯水車薪

現在,台灣省各大醫院也「強烈建議」民眾,呼籲這兩周內延後就醫,這兩周要先備戰,要全力清空病房,提供重症病患來用。

本土確診「才」1230例,怎麼就會住不進醫院了呢?

據統計,台灣總計有476家西醫醫院,包括81家公立醫院以及395家非公立醫院,民營醫院的市場份額達到80%以上,與美國私立醫院的佔比一樣。

另有2.25萬家僅具備觀察能力的基層小診所,中西醫各半(1.15萬),絕大多數為私立,公立僅426家。

在台灣很有影響力和聲譽的教會醫院馬偕醫院,17日已經率先宣佈,拒絕收治來自萬華區和板橋區的一切病人,因為該院實際上沒有隔離能力。

這樣可以避免醫療機構因為收治新冠病人而被整體隔離,能夠保證非新冠病人照常看病。

但如果疫情再惡化,台灣下一個問題就是私立醫院普遍拒絕接受確診患者,而床位總數佔比僅17%的公營醫院將被直接壓垮,出現可怕的局面。

即使台灣當局能夠調動起私立醫院,應對這個深不見底的疫情,同樣是異常艱難。

台灣所有醫院的西醫師4.4萬人,護士12萬人,醫院病床16.8萬張。

全台灣省平均每千人醫院床位5.7張。台北市較為充裕7.4張,新北市人口湧入既有資源不足,僅3.3張。

與大陸比較,雖然台灣的每千人醫院床位總體略高,但因其中包含較多的精神衛生床位和慢病、透析床位,因此能用於實際救治的千人床位數大體相當。

(大陸每千人精神衛生床位0.2張、台灣省0.9張,一般發達地區在這方面寬裕)

資料顯示,全台灣的負壓隔離病房共有1037床,其中台北155張、新北僅76張,早已爆滿。只能另選其他病房、病樓,整體隔離救治。

而搶救重症的ICU病床,全台灣也只有7090張,其中台北1207張、新北644張,考慮到其他重症病患的救治需求,也是杯水車薪。

台灣的大醫院,也沒有真正做好救治大規模新冠感染者的準備。

實際上,早在16日下午,台灣省名義上現有確診病例應該還不到560人的時候,台灣衛生部門「次長」石崇良就表示:

據盤點,全台灣負壓隔離病房實際共有658床,已用361床,空床數為297床,台北區空床數僅51床。

172家醫院專責病房共2400床,已用1625床,還有1165床可用,「雙北」(台北、新北)空床同樣較吃緊,約209床左右。

三天過去了,以「雙北」為中心,又新增了近850名確診病例,還能有空床?

武漢疫情的時候,傾全國醫療資源才控制住;難以相信以私立醫院為主的台灣,有這樣的動員能力。

現在台灣缺水、缺電、缺疫苗、缺床位,如何應對新冠病例激增?

法定棄療,謎之操作

反正,在割據勢力控制下的台灣省,大陸用的、做的、稱呼的,都絕對不用。不能搞核酸普篩、不能用大陸疫苗,更是明文寫進了「法律」。

現在台灣已接種疫苗的劑次是20萬,接種率不到1%,而且都是被發達國家嫌棄有血栓風險的阿斯利康腺病毒載體疫苗。

最新還有第二批40萬劑,即將從已經停用的荷蘭運抵,依然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像金門縣只能分到600支——由於歐美優先,這世界上就沒幾種可以實際對外供應的疫苗。

無奈之下,台灣當局緊急批准大量生產的防疫中藥,由板藍根、魚腥草等10種中藥材製成的 「清冠一號」, 預計本週可核發臨時藥品許可證。

這是由台灣省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中藥複方」。

聞此消息,眾多大陸網友紛紛調侃,「終於看出是同根同源了」「一個中醫兩種表述」「是不是要改名台藥」「居然如出一轍」。

奇聞不止一件,台灣最新民調顯示,已有72%的民眾支持全台普篩。

但民進黨當局的「安全」官員卻宣稱,大陸媒體煽動台灣進行普篩,是進行認知作戰,意在擾亂台灣防疫,分裂台灣社會。

???

 而面對金門縣長呼籲民進黨當局放寬規定,同意金門自行購買大陸疫苗。陳時中首次回應稱,「等他們(大陸)來申請就可以討論」。

不過他隨後又黑了一句:「但很難啦,因為大家也對中國疫苗沒信心。」

對陳時中言論,島內一些網友都實在看不下去,留言斥責:

「疫苗在大陸手上,要跟人家提出申請是台灣,根本在說什麼鬼話」「這真的無藥可救!」

看來,病毒厲害,還是沒有心毒厲害。

台灣有關部門目前還是堅持「有限人傳人」、「可防可控」的宣傳口徑。

根據當地「法規」,連續14日平均確診病人超過100例、且半數確診病人無法溯源,才能把防疫等級提升到最高的第四級「封城級」。

而台灣當地網民還喊出了「兩周內解除三級限制」的口號,那就走著瞧吧。

越南目前因為印度毒株輸入,正爆發本土第四波疫情。河內周邊的北江、北寧屬於重災區,這一波確診病例已近1400例。

但畢竟也是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防疫國家,外地醫療隊已經進入疫區支援。

這次倒是可以比較一下越南和台灣,爆發時間和規模差不多,看誰先搞定。

新冠病毒以極強的感染力、不高也不低的重症率病亡率,專治各種不服。

所有的掩蓋隱瞞,所有的官僚主義,不論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只要面對上新冠,不超過20天都會被現回原形,最終一切真相大白。

但所有無辜失去的生命,都須算在草菅人命的官僚政客上,記載在歷史的終極審判裡。■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